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市值最高,賺錢最多,蘋果還在焦慮什麼?

5月1日, 蘋果將公佈2018第二財季的財報, 當前業界無論是分析師還是產業鏈都很機智地給予了較高的期望。 因為每一次“看衰”蘋果的行為, 都會很快遭遇打臉——如, 第一季度的時候, 分析師們認為iPhone X的銷售頹勢將影響蘋果第一財季的表現, 但財報淨營收882.93億美元, 同比增長13%;淨利潤200.65億美元, 同比增長12%。 雖然iPhone的銷量有所下降, 但蘋果還是那家最賺錢的手機廠商, 沒有之一, 毫不客氣地鯨吞了行業近80%的利潤。 在股價方面, 雖然受到iPhone X銷量不如理想的影響, 近幾個月的股價有所波動, 但是始終非常頑強地在每次下跌後迅速反彈,

蘋果依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繼續保持向“萬億市值”衝鋒。

市值最高的企業+最能賺錢的企業, 在這兩座皇冠的加持下, 一般人常常會認為蘋果應該能非常從容、自信地走自己的路, 並讓別人有路可走, 可以適當地讓利給自己的供應鏈企業,

大家好融洽地團結在以蘋果為核心的價值鏈上, 像微軟、谷歌、惠普等企業都是這麼幹的, 但是, 從蘋果最近的一系列動作來看, 沒有從容、沒有讓利、沒有一團和氣, 蘋果始終對供應鏈保持著非常苛刻的要求, 對自己保持著非常強烈的焦慮感。

17年4月, 蘋果宣佈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圖形處理器技術, 以節省高額的專利費支付, 這導致賴以蘋果為生的Imagination股價跌去八成;17年11月, 蘋果推出自主設計的電源管理晶片取代了供應商戴樂格, 戴樂格苦不堪言;18年3月, 蘋果宣佈將自主設計並生產MicroLED顯示幕, 取代三星和夏普等螢幕供應商, 隨後飛利浦、閃迪和三星電機等32家公司被剔除出蘋果的供應商名單;而前不久, 蘋果宣佈計畫在Mac電腦上採用自有晶片,

取代英特爾產品, 英特爾股價應聲大跌。

過去我們常常說蘋果的興盛主要得益於全球化, 它可以從世界各地的供應商那裡獲取到最尖端、最專業的零部件, 然後以創新為魔法棒, 將這些零部件組合成一個優秀的產品銷售給使用者。 而從今天看來, 蘋果開始摒棄這種全球化的模式, 開始走向封閉, 試圖更多通過自身的力量, 去打造未來的產品。

為什麼呢?為什麼日子過得這麼好的蘋果要頻頻向供應商動手呢?其實, 我理解, 蘋果最核心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節省成本支出, 從而提升利潤。

在世界股市裡, 有一種概念股叫“蘋果概念股”, 每逢蘋果推出新產品或新的計畫, 這些企業的股票都會跟風大漲一波,

其實這些企業都是蘋果供應鏈中的企業, 它們幾乎都賴以蘋果生存, 至少營收中一大部分來自於蘋果公司。 舉個例子, GPU設計廠商Imagination此前每年都能從蘋果公司拿走授權費高達7500萬美元, 而三星每賣一塊螢幕給蘋果就能拿到70、80美元, 蘋果從英特爾處為其MAC電腦採購處理器晶片, 一片晶片售價是150-200美元, 每年光買這個晶片就得10億美元。 還有很多其他的供應商, 如高通、美光等等, 每年都能從蘋果這賺走很多錢。

如果當前的好日子能一直過下去, 繼續“養活”著這些小兄弟也不是什麼大事, 但是, 蘋果非常清楚地認識到, 這樣的好日子可能不會太長了。

近年來蘋果公司的創新力量在逐步削弱, 這點應該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它一直往研發上面砸錢, 也不斷收購一些創新的小企業, 但可能是因為失去了約伯斯這個創新的靈魂, 蘋果近來很難再拿出那種讓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的產品/功能。

在創新乏力下, 蘋果失去了過去那種傲視群雄的霸氣, 其增長速度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 而此消彼長,中國廠商的強勢崛起對蘋果形成了強大的威脅,如華為,餘承東前不久公開表態說,“最晚明年華為可以做到全球市場第二,成為全球第一也是歷史必然”。

那當前蘋果可以在晶片、顯示幕等核心零部件都減少了對供應商的依賴,目的是什麼呢?

節省成本開支是一方面,蘋果需要更多的利潤去建糧倉,以備可能到來的寒冬。另一方面則是蘋果正在試圖增加核心業務點,試圖構築起成體系的護城河。

我認為這一點蘋果是從三星身上學到的經驗教訓。2016年,三星新推出的旗艦機note 7發生連串爆炸事件,這事兒對三星的衝擊非常大,人們都認為三星可能會垮了,至少段時間內很難複元了,結果三星憑藉著半導體業務非常神奇地實現了業績的逆轉,並連續幾個季度刷新利潤歷史記錄,這得益于三星此前在半導體上的佈局幫助其渡過難關。

如果“爆炸事件”發生在蘋果身上,蘋果該怎麼辦?其實蘋果的產品也不是真的品質好得無懈可擊,此前就發生過“天線門”事件,而且對於蘋果這樣常常只發行單一旗艦產品的企業,一旦旗艦發生問題,其後果是十分嚴重的。三星還有半導體,蘋果有什麼呢?

所以,蘋果要全方位地擴展自己的核心業務點,要把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2018年蘋果計畫投入140億美元用於研發,占營收比例達14年來最高。蘋果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控制風險,另一方面也培養自主核心業務能力,萬一當前的主營業務出現問題,也不至於“一子錯滿盤皆墨”的局面。

而此消彼長,中國廠商的強勢崛起對蘋果形成了強大的威脅,如華為,餘承東前不久公開表態說,“最晚明年華為可以做到全球市場第二,成為全球第一也是歷史必然”。

那當前蘋果可以在晶片、顯示幕等核心零部件都減少了對供應商的依賴,目的是什麼呢?

節省成本開支是一方面,蘋果需要更多的利潤去建糧倉,以備可能到來的寒冬。另一方面則是蘋果正在試圖增加核心業務點,試圖構築起成體系的護城河。

我認為這一點蘋果是從三星身上學到的經驗教訓。2016年,三星新推出的旗艦機note 7發生連串爆炸事件,這事兒對三星的衝擊非常大,人們都認為三星可能會垮了,至少段時間內很難複元了,結果三星憑藉著半導體業務非常神奇地實現了業績的逆轉,並連續幾個季度刷新利潤歷史記錄,這得益于三星此前在半導體上的佈局幫助其渡過難關。

如果“爆炸事件”發生在蘋果身上,蘋果該怎麼辦?其實蘋果的產品也不是真的品質好得無懈可擊,此前就發生過“天線門”事件,而且對於蘋果這樣常常只發行單一旗艦產品的企業,一旦旗艦發生問題,其後果是十分嚴重的。三星還有半導體,蘋果有什麼呢?

所以,蘋果要全方位地擴展自己的核心業務點,要把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2018年蘋果計畫投入140億美元用於研發,占營收比例達14年來最高。蘋果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控制風險,另一方面也培養自主核心業務能力,萬一當前的主營業務出現問題,也不至於“一子錯滿盤皆墨”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