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習近平黨建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學習筆記”按:習近平黨建思想的萌芽、形成和發展成熟過程, 折射出習近平從政多年來, 在黨建領域深刻的思考與探索。 下面學習時報的這篇文章, 詳細講述了習近平黨建思想的發展脈絡, 對於黨員幹部加深党的建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地位作用的認識, 很有説明, 值得一讀。

1

習近平黨建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69年至1975年習近平的7年知青歲月。 習近平公道正派, 頭腦靈活又肯幹, 在梁家河插隊一兩年後就開始參與村領導班子的各項工作, 尤其是他參加趙家河大隊的社教運動, 以及入黨並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期間, 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對党的建設進行了特殊的實踐。 體現在, 對党堅定理想信念;不光喊政治口號, 而是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實事;把搞好生產與黨建工作結合起來;耐心細緻做思想教育工作;對違反紀律絕不姑息;率先垂范體現黨員幹部的先進性等等,

這些我們都可以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書中找出活生生的例子。 特別是在把思想建設與為老百姓辦實事好事結合起來這方面, 當年擔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給全黨同志樹立了榜樣。 1974年初經過全村黨員選舉, 上級黨委同意, 習近平擔任了大隊黨支部書記, 上任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辦沼氣, 以及給村裡打了一口井、辦了一個鐵業社、辦了一個縫紉社、辦了一家代銷店、打淤地壩、辦了一個磨面坊。 一件件的大事實事好事的辦成, 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思想工作自然順順當當。

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裡的務實作風,

以及“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的道德情操, 體現在習近平黨建思想中, 成為習近平黨建思想的一個特色。 因此, 梁家河知青歲月, 可以理解為習近平黨建思想的萌芽時期。

2

1982年初已經在中央軍委工作的習近平, 主動要求到農村基層去工作, 當他把自己的打算向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飆彙報時, 耿飆曾經挽留他說, 下基層鍛煉是好事, 也可以到野戰軍去嘛。 但他還是堅持要到地方上去。 習近平跟插隊時的好朋友陶海粟說, 他之所以要下到農村地區去做基層工作, 主要是出於兩個考慮。 一是國家已經步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 在地方上會比在軍隊裡接觸的事物更全面, 更接近民生民情, 對自己的全面鍛煉更有利。

二是他自己在陝北幹了7年, 知識和工作經驗最豐富的積累, 還是從農村來的, 而且農村目前正處在改革的前沿, 還是到農村去才更能發揮他的優勢。 他還跟這位親密朋友說:“這次下去, 幹得好, 將來成就一番大事業, 幹得不好, 就在下面給老百姓做些實事, 也沒什麼。 ”這位朋友2017年回憶說:“聽他說這番話, 我很感動, 但一點兒也不覺得意外。 ”

正是因為帶著這種沉下去的執著, 習近平在河北省正定縣工作的3年多時間, 滿腔熱情地與當地幹部群眾打成一片, 以改革精神扎實開展各項工作, 並把立足於對本地工作的思考與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關注結合起來, 著述成文, 於2015年以《知之深愛之切》為書名出版。 該書收錄了習近平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章、書信等共37篇。

其中大量內容涉及党的建設, 十八大後讓黨內同志感覺很熟悉的名詞如“政治紀律”, 時任正定縣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講話中就進行了深刻論述, 把抓政治紀律“與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結合起來。 為了改進全縣領導幹部作風, 1983年, 習近平主持起草了中共正定縣委《關於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即“六項規定”:一、總攬全域, 抓大事。 二、反對官衙作風, 注重工作實效。 三、搞好“一班人”團結, 維護縣委領導的統一。 四、以身作則, 不搞不正之風。 五、加強學習, 不斷提高領導水準。 六、樹立雄心壯志, 為四化爭先創優。 正定時期的“六項規定”為十八大後的中央八項規定的制定, 作了歷史的經驗積累。 因此,主持正定工作的幾年,可以理解為習近平黨建思想的初步形成時期。

3

1988年至1990年,習近平擔任福建省甯德地委書記,在這期間,習近平率先垂範、親力親為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許多關於推進党的建設的富有創見的理念、觀點和方法,這在199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得以鮮明體現。從中我們發現,主政寧德期間,習近平提出了“幹部的基本功——密切連絡人民群眾”“加強脫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建設好農村黨組織”“廉政建設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等論斷,號召黨員幹部“四下基層”,自己帶頭乘車近3個小時、步行2個多小時,三進壽寧縣下黨鄉訪貧問苦,為群眾排憂解難。習近平還精闢論述了從嚴治黨,指出:“從嚴治黨、為政清廉關係到改革開放的成敗,始終是我們黨的生命線。”

“之江新語”是《浙江日報》頭版的特色欄目,從2003年至200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4年時間裡用筆名“哲欣”發表了232篇短評,2007年輯錄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再版。在這232篇短評中,黨建類最多,接近總數的一半,其中很多篇幅闡述了党的建設各方面內容,比如“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主要論述党的思想建設問題,“基層幹部的分量”講的是党的組織建設問題,“做人與做官”就是論述党的作風建設問題。“莫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論述的是党的制度建設問題。“關口前移,懲防並舉”闡述的是反腐倡廉建設問題。“領導幹部是作風建設的主體”則提出了“關鍵少數”的問題。其間習近平還有一本“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的著作——《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其中收錄的是習近平在浙江任職期間所作的報告、講話、文章和批示,2006年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2013年再版。其中蘊含著習近平任職浙江期間豐富的黨建思想,涵蓋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改進黨的作風、反對腐敗、加強党的先進性建設等方方面面。因此,福建和浙江時期,可以理解為是習近平黨建思想的發展時期。

4

黨的十七大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後,就党的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党的十八大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從總攬全域的高度對党的建設進行了更加系統全面深刻的論述。如關於党的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關於党的思想建設,他非常重視理想信念,並形象地闡述道:“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關於党的組織建設,他提出了“治國之要,首在用人”的重要論斷,並提出了好幹部的五個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關於党的作風建設,他發人深省地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關於党的紀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党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關於党的制度建設,他有著深入思考,認為沒有健全的制度,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腐敗現象就控制不住。這些重要論述形成了“兩個堅持”“5+2的佈局”的習近平黨建思想,分別體現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習近平關於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和《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等著作中。這些著作的出版,標誌著習近平黨建思想的成熟,並在黨的十九大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因此,主持正定工作的幾年,可以理解為習近平黨建思想的初步形成時期。

3

1988年至1990年,習近平擔任福建省甯德地委書記,在這期間,習近平率先垂範、親力親為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許多關於推進党的建設的富有創見的理念、觀點和方法,這在199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得以鮮明體現。從中我們發現,主政寧德期間,習近平提出了“幹部的基本功——密切連絡人民群眾”“加強脫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建設好農村黨組織”“廉政建設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等論斷,號召黨員幹部“四下基層”,自己帶頭乘車近3個小時、步行2個多小時,三進壽寧縣下黨鄉訪貧問苦,為群眾排憂解難。習近平還精闢論述了從嚴治黨,指出:“從嚴治黨、為政清廉關係到改革開放的成敗,始終是我們黨的生命線。”

“之江新語”是《浙江日報》頭版的特色欄目,從2003年至200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4年時間裡用筆名“哲欣”發表了232篇短評,2007年輯錄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再版。在這232篇短評中,黨建類最多,接近總數的一半,其中很多篇幅闡述了党的建設各方面內容,比如“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主要論述党的思想建設問題,“基層幹部的分量”講的是党的組織建設問題,“做人與做官”就是論述党的作風建設問題。“莫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論述的是党的制度建設問題。“關口前移,懲防並舉”闡述的是反腐倡廉建設問題。“領導幹部是作風建設的主體”則提出了“關鍵少數”的問題。其間習近平還有一本“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的著作——《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其中收錄的是習近平在浙江任職期間所作的報告、講話、文章和批示,2006年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2013年再版。其中蘊含著習近平任職浙江期間豐富的黨建思想,涵蓋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改進黨的作風、反對腐敗、加強党的先進性建設等方方面面。因此,福建和浙江時期,可以理解為是習近平黨建思想的發展時期。

4

黨的十七大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後,就党的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党的十八大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從總攬全域的高度對党的建設進行了更加系統全面深刻的論述。如關於党的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關於党的思想建設,他非常重視理想信念,並形象地闡述道:“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關於党的組織建設,他提出了“治國之要,首在用人”的重要論斷,並提出了好幹部的五個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關於党的作風建設,他發人深省地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關於党的紀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党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關於党的制度建設,他有著深入思考,認為沒有健全的制度,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腐敗現象就控制不住。這些重要論述形成了“兩個堅持”“5+2的佈局”的習近平黨建思想,分別體現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習近平關於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和《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等著作中。這些著作的出版,標誌著習近平黨建思想的成熟,並在黨的十九大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