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洋絲瓜怎麼做好吃?種植技術有哪些?和普通絲瓜有什麼區別?

洋絲瓜, 學名佛手瓜, 又稱梨瓜、拳頭瓜、福壽瓜、合手瓜、合掌瓜、豐收瓜、洋瓜、捧瓜, 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 那麼洋絲瓜怎麼做好吃?功效與作用是什麼?種植技術有哪些?和普通絲瓜有什麼區別?

洋絲瓜怎麼做好吃?

素炒洋絲瓜

1、洋絲瓜去皮, 切兩半, 去籽切絲。

2、大蒜切末。 鍋裡倒入油, 將大蒜爆香, 倒入洋絲瓜翻炒。

3、放鹽翻炒再放生抽翻炒, 放辣椒絲翻炒, 出鍋了。

開洋絲瓜

1、絲瓜去皮切厚片, 蔥、姜切成碎末備用, 海米用清水沖一下泡軟備用(泡海米的水留著待用)。

2、熱鍋熱油, 爆香薑末蔥白末, 加開洋炒香。

3、放入絲瓜片翻炒均勻, 加少許泡海米的水翻炒到絲瓜片變軟就可以了, 最後加少許鹽調味, 起鍋前撒上蔥綠。

洋絲瓜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1、洋絲瓜能延緩衰老

延緩衰老是洋絲瓜的重要功效之一, 洋絲瓜這種蔬菜中含有多種微量成分, 其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特雖出色, 另外它還含有一些維生素E, 這些物質都能提高人體組織細胞活性, 也能清除身體內的自由基, 經常食用可以延緩多種衰老症狀的發生。

2、洋絲瓜能利尿消腫

洋絲瓜中微量元素鉀的含量也比較高, 它進入人體以後可以分解人體內的鈉,

促進鈉排出, 可以讓過高的血壓降下來, 同時也能提高心臟功能, 也能保護腎臟, 利水消腫, 對人類的小便不利和身體浮腫都有很好的緩解功效。

3、洋絲瓜能提高人類生育能力

洋絲瓜這種食材中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還能調節人類的內分泌, 提高人類的生育能力, 特別是對男性的性功能減退和精子成活率低以及無精少精等多不良症狀的治療功效最為明顯。 另外洋絲瓜還能理氣和中, 也能疏肝止咳, 對人類的消化不良和嘔吐以及咳嗽痰多等不良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洋絲瓜種植技術有哪些?

1、佛手瓜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一般無特殊要求, 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為好。 佛手瓜根系發達, 吸收能力強, 生長量大, 要求充足的土壤營養, 除施足基肥外, 還應該多次追肥。

2、定植前先挖定植坑, 長寬深均為1米, 每坑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0~200千克, 挖出的地表熟土埋入坑下層, 深層土置於上層。 定植時將營養缽取下, 帶土坨栽入定植坑, 土坨與地面相平, 定植後澆水。

3、佛手瓜為喜溫蔬菜, 應在晚霜後定植, 北方地區露地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定植, 大棚在3月份定植, 日光溫室在2月份定植。 定植後立即搭小拱棚覆蓋薄膜保溫。

4、由於佛手瓜枝葉繁茂, 單株占地面積大, 利用種瓜繁殖的大苗, 一般每株的營養面積為20~50平方米, 行株距為6米×(3~4)米。 扡插繁殖的小苗, 行株距為6米×2米。 定植密度還決定於生育期的長短, 生育期長定植密度小。

5、定植後至緩苗, 適當澆水, 一般見幹見濕, 多中耕鬆土, 提高地溫。 保護地栽培注意保持溫度在白天20~25℃, 超過這一溫度範圍, 應加強放風。

6、緩苗後植株生長迅速, 進入夏季應勤澆水。 佛手瓜喜肥、喜濕。 6月份前, 植株生長緩慢, 澆水量宜小, 但應保持土壤濕潤;隨氣溫升高, 植株生長加速, 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均要隨之增加。如在植株周圍覆蓋10~15釐米的雜草,具有保濕降溫作用。

7、佛手瓜根系分佈較淺,所以要施足基肥,還應多次追肥,每次施肥均要結合澆水。6月上旬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糞尿10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複合肥料1.5千克,在距植株基部30釐米左右開環狀溝施入;7月上旬第二次追加,每株施人糞尿1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草木灰2.5千克、複合肥料1千克,在距植株基部60釐米左右處開環狀溝施入;8月上旬第三次追肥,其量根據植株長勢而定。

8、佛手瓜為同株異花作物。發枝能力很強,莖蔓生長旺盛,所以栽培時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以免莖蔓擁擠,葉片重疊,影響花粉傳播和通風透光。種植佛手瓜需要搭設棚架,一般棚架高約2米,每株需佔有10~12平方米的面積。當瓜苗長到30釐米左右時,需在苗旁插竹竿或牽扯繩引導上架。隨著苗的生長,還需即時進行莖蔓整理,使其在棚架上均勻分佈,充分利用陽光。及時除去從莖蔓基部發出的新芽,以免分散營養。

9、佛手瓜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成熟期差異很大。授粉後子房發育很快,一般15~20天即可食用,留種瓜可延遲收穫。採收後的食用瓜可在室內貯藏,但在較寒冷的地區,霜降後室溫應保持10℃左右,以免受凍腐爛。

洋絲瓜和普通絲瓜有什麼區別?

洋絲瓜和絲瓜的主要區別是:兩個屬於不同種類或品種的葫蘆科植物。洋絲瓜,也叫佛手瓜,是葫蘆科,佛手瓜屬,佛手瓜種。絲瓜是葫蘆科,絲瓜屬,絲瓜種。

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均要隨之增加。如在植株周圍覆蓋10~15釐米的雜草,具有保濕降溫作用。

7、佛手瓜根系分佈較淺,所以要施足基肥,還應多次追肥,每次施肥均要結合澆水。6月上旬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糞尿10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複合肥料1.5千克,在距植株基部30釐米左右開環狀溝施入;7月上旬第二次追加,每株施人糞尿1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草木灰2.5千克、複合肥料1千克,在距植株基部60釐米左右處開環狀溝施入;8月上旬第三次追肥,其量根據植株長勢而定。

8、佛手瓜為同株異花作物。發枝能力很強,莖蔓生長旺盛,所以栽培時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以免莖蔓擁擠,葉片重疊,影響花粉傳播和通風透光。種植佛手瓜需要搭設棚架,一般棚架高約2米,每株需佔有10~12平方米的面積。當瓜苗長到30釐米左右時,需在苗旁插竹竿或牽扯繩引導上架。隨著苗的生長,還需即時進行莖蔓整理,使其在棚架上均勻分佈,充分利用陽光。及時除去從莖蔓基部發出的新芽,以免分散營養。

9、佛手瓜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成熟期差異很大。授粉後子房發育很快,一般15~20天即可食用,留種瓜可延遲收穫。採收後的食用瓜可在室內貯藏,但在較寒冷的地區,霜降後室溫應保持10℃左右,以免受凍腐爛。

洋絲瓜和普通絲瓜有什麼區別?

洋絲瓜和絲瓜的主要區別是:兩個屬於不同種類或品種的葫蘆科植物。洋絲瓜,也叫佛手瓜,是葫蘆科,佛手瓜屬,佛手瓜種。絲瓜是葫蘆科,絲瓜屬,絲瓜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