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貝可以吃肉了,你知道先吃什麼肉嗎?

文/王斌 指導專家/宋新(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肉類食品的添加對於嬰兒成長意義重大, 但對於這種質感較硬、難消化, 甚至易過敏的食物, 應該如何分梯隊加到寶貝的食譜當中呢?在形狀、加工方式、數量和配比上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肉食家族的營養優勢

肉食中富含多種營養素, 是寶貝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食物, 尤其是其中的優質蛋白質(指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 不但能維持健康, 並能促進生長發育的蛋白質)更是重要。 如果寶貝缺乏蛋白質, 可能造成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等問題。

肉類根據種屬不同可分為三類:畜肉(如豬肉、牛肉和羊肉等)、禽肉(如雞肉、鴨肉和鵝肉等)和魚蝦蟹貝類(如草魚、小黃花魚、海蝦和扇貝等);根據肉類瘦肉部分所呈現的顏色, 又分為紅肉和白肉兩種, 畜肉屬於紅肉, 禽肉和魚蝦蟹貝類屬於白肉。

每種肉都有各自的特點, 如牛肉蛋白質含量最高、海蝦和扇貝脂肪含量最低、小黃花魚膽固醇含量最低、鴨肉維生素A含量最高、扇貝鐵和鋅含量最高、海蝦硒含量最高, 沒有哪種食物占居營養的首位, 所以媽咪可以根據寶貝的需要選擇, 均衡的攝入才是王道。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嬰兒添加輔食應從6個月開始,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貝首先添加富含鐵的食物,

比如配方米粉、牛肉、豬肝等。 但每個寶貝生長發育情況都不一樣, 需要媽咪分情況來對待。

No.1 消化能力好、非過敏體質寶貝

肉類的選擇:首選富含鐵的肉食。 沒有研究證明對於正常寶貝晚添加易過敏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止對此類食物過敏, 所以媽咪給此類寶貝添加肉類時沒有禁忌, 可以根據當地食物的特點來給寶貝添加, 如沿海地區的媽咪可以首選扇貝、海蝦等, 內陸地區的媽咪可以首選牛肉、豬肝等。

輔食的質地:稀泥狀→稠糊狀→碎末狀→足夠軟爛的小塊狀。

No.2 消化能力弱、非過敏體質寶貝

肉類的選擇:首選富含鐵的白肉。 此類寶貝消化能力弱, 肉類添加可以推後一個月左右, 在寶貝七個月或者七個半月時再添加肉食, 肉類根據肉質纖維的粗細, 分梯隊給寶貝添加。

添加順序:第一梯隊:海蝦、豬肝;第二梯隊:扇貝、鴨肉;第三梯隊:三文魚、牛肉。 另外, 在輔食添加初期注意給寶貝吃配方米粉等強化鐵的食物。

輔食的質地:稀泥狀→稠糊狀→碎末狀→足夠軟爛的小塊狀,

但注意對於消化能力弱的寶貝需延長每種質地的添加時間, 讓寶貝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肉食。

No.3 消化能力好、過敏體質寶貝

肉類選擇:在日常生活的食物中, 易致過敏的食物有雞蛋(尤其是蛋清), 牛奶或奶粉, 魚、蝦、蟹、貝殼類等海鮮, 媽咪在首次添加該類食物應謹慎, 逐種少量添加, 如發現寶貝食用後出現濕疹、丘疹、蕁麻疹、多形性紅斑等過敏症狀, 流淚、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狀, 或出現腹瀉等消化不良等症狀, 應立刻停止該類輔食的添加。

添加順序:第一梯隊:豬肉、豬肝;第二梯隊:雞肉、鴨肉;第三梯隊:牛肉、淡水魚;第四梯隊:扇貝、深海魚。

輔食的質地:稀泥狀→稠糊狀→碎末狀→足夠軟爛的小塊狀。

推薦:babycare 兒童餐具 , 寶寶注水保溫碗勺套裝 , 更安全耐用的316不銹鋼, 採用臺灣奇美PP粒子, 不含有害物質, 媽媽的安心之選。

No.4 消化能力弱、過敏體質寶貝

肉類選擇:魚類中海魚容易引起過敏, 而且魚類之間存在較廣泛的交叉反應, 所以一般一種魚過敏, 吃其他魚就要謹慎, 海魚中鱈魚很難通過烹調降低過敏性, 肉類中以牛羊肉比較容易引起過敏,但是經烹煮熟透後過敏性降低。貝殼類海產品在寶貝十個月以後再嘗試。其次,因為這類寶貝消化能力弱,先選擇肉質纖維較細、質地蓬鬆易消化的禽肉類,寶貝大一點後再選擇紅肉類。

添加順序:第一梯隊:雞肉、鴨肉;第二梯隊:豬肉、豬肝;第三梯隊:牛肉、淡水魚;第四梯隊:扇貝、深海魚。

輔食的質地:稀泥狀→稠糊狀→碎末狀→足夠軟爛的小塊狀,但注意對於消化能力弱的寶貝需延長每種質地的添加時間,讓寶貝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肉食。

寶貝食肉4個貼心提示

掌握好數量 添加肉類的量要掌握好,首先從一勺尖開始,再逐步增加到半勺、一勺、更多。6~12個月寶貝原則上每日添加肉類25~40克,媽咪可以根據寶貝的消化能力適量添加。

邊添加邊觀察 寶貝每添加一種新的肉類,媽咪一定要仔細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濕疹、眼睛紅、腹瀉等,如果有上述現象,媽咪就要暫停此種食物半年,然後再重新開始嘗試,切不可短時期內反復嘗試,導致寶貝過敏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口味淡少調味 嬰兒期是味蕾在一生中最敏感的時期,肉類在製作過程中切不可加入任何的調料,如鹽、兒童醬油、蜂蜜、胡椒粉、花椒、大料等,少油、少糖是基本的原則,避免破壞寶貝自身的味覺系統。其實在大人嘴裡淡然無味的食品,在嬰兒的嘴裡會品嘗出不一樣的美妙滋味。如果寶貝因為腥味拒食,媽咪可以用生薑、蔥等食材去腥。

注意比例搭配 白肉中脂肪含量少,建議寶貝平時可以適當增加白肉的比例,紅肉中的肌紅素鐵含量較高,缺鐵性貧血的寶貝可以多吃一些紅肉。但不管是哪種肉類,都要適量,而且注意葷素搭配,這樣不僅有利於寶貝的生長發育,而且對培養寶貝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babycare嬰兒專用濕巾,原材料採用有機棉花,厚實柔軟,對肌膚無刺激性。苛刻的6次淨化水,讓媽媽們放心用。 肉類中以牛羊肉比較容易引起過敏,但是經烹煮熟透後過敏性降低。貝殼類海產品在寶貝十個月以後再嘗試。其次,因為這類寶貝消化能力弱,先選擇肉質纖維較細、質地蓬鬆易消化的禽肉類,寶貝大一點後再選擇紅肉類。

添加順序:第一梯隊:雞肉、鴨肉;第二梯隊:豬肉、豬肝;第三梯隊:牛肉、淡水魚;第四梯隊:扇貝、深海魚。

輔食的質地:稀泥狀→稠糊狀→碎末狀→足夠軟爛的小塊狀,但注意對於消化能力弱的寶貝需延長每種質地的添加時間,讓寶貝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肉食。

寶貝食肉4個貼心提示

掌握好數量 添加肉類的量要掌握好,首先從一勺尖開始,再逐步增加到半勺、一勺、更多。6~12個月寶貝原則上每日添加肉類25~40克,媽咪可以根據寶貝的消化能力適量添加。

邊添加邊觀察 寶貝每添加一種新的肉類,媽咪一定要仔細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濕疹、眼睛紅、腹瀉等,如果有上述現象,媽咪就要暫停此種食物半年,然後再重新開始嘗試,切不可短時期內反復嘗試,導致寶貝過敏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口味淡少調味 嬰兒期是味蕾在一生中最敏感的時期,肉類在製作過程中切不可加入任何的調料,如鹽、兒童醬油、蜂蜜、胡椒粉、花椒、大料等,少油、少糖是基本的原則,避免破壞寶貝自身的味覺系統。其實在大人嘴裡淡然無味的食品,在嬰兒的嘴裡會品嘗出不一樣的美妙滋味。如果寶貝因為腥味拒食,媽咪可以用生薑、蔥等食材去腥。

注意比例搭配 白肉中脂肪含量少,建議寶貝平時可以適當增加白肉的比例,紅肉中的肌紅素鐵含量較高,缺鐵性貧血的寶貝可以多吃一些紅肉。但不管是哪種肉類,都要適量,而且注意葷素搭配,這樣不僅有利於寶貝的生長發育,而且對培養寶貝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推薦:babycare嬰兒專用濕巾,原材料採用有機棉花,厚實柔軟,對肌膚無刺激性。苛刻的6次淨化水,讓媽媽們放心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