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嶽屹:寫盡內心的恐懼與淒涼——讀蒲小平長篇小說《靜音鍵》

通渭作者蒲小平的《靜音鍵》,是一部讀來令人哀歎、悲憫、憤怒甚至想號啕大哭的小說。

素蛾幼時患小兒麻痹症而致腿殘疾,這為她不幸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學業優秀的她,因殘疾而痛失考大學的機會,錯失跳出農門、唯一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 在父親的極力安排下,素蛾成了一名裁縫,一技在手,好在日後可自食其力,甚至養家糊口。

但是,更不幸的人生遭遇卻等著素蛾,婚後的生活拉開了素蛾人生噩夢的大幕。

丈夫忠祖好逸惡勞,心胸狹隘,脾氣暴躁,敏感而又疑心頗重,對素蛾動輒惡語相向,甚至惡毒施暴。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二個孩子(兒子聰聰)出生後,素蛾裁剪縫紉,起早貪黑,忙於生計,無暇照料孩子,只能用布繩拴在炕上。 而懶惰的忠祖則成天窩在家聽音樂,長時間高分貝的音響,致使聰聰聽力受損,落下終身殘疾。

小說以密集的日常生活碎片,冷靜的情感控制,近乎口語化的敘述,演繹出充滿貧窮、困頓、暴力、恐懼與灰暗的生活場景以及人物命運。

素蛾用一條跛腿撐起一個家,可是她的天千瘡百孔,即使女媧重現也無從補縫。 素蛾身上體現出了一位農村婦女面對貧窮的堅韌與不屈,自強與拼搏。 同時,她也是一位偉大而無助的母親,生活的貧困可以用勤勞的雙手去改變,儘管很艱難,但殘疾兒子聰聰,卻成了她一生的疼痛。

素蛾沒有向貧窮低頭,卻一再向窮凶極惡的丈夫忠祖妥協。 在家庭生活中,面對丈夫忠祖,素蛾是一個十足的弱者,她隱忍、屈辱、妥協、遷就,而從不反抗,甚至連一句過重的話也不敢說,使得丈夫忠祖變本加厲,家暴愈演愈烈,對素蛾身心的傷害越來越深。

面對貧窮的勇敢和面對丈夫的懦弱,這是素蛾的兩面性。 後者,是她婚後人生悲劇的最大根源。

十六萬字的《靜音鍵》,時間跨度十餘年,情節簡單,以家庭日常生活為主,幾乎每一個場景中,只要素蛾和忠祖兩個人物同時出現,均會以忠祖的謾駡甚至暴力收場。 素蛾戰戰兢兢地生活在無休止的恐懼之中,即使到後來,長大了的聰聰有足夠的力量抗衡忠祖對素蛾施暴,但以忠祖的脾性,素蛾能夠幸福生活的希望也很渺茫。

素蛾和忠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很豐滿,小說中的生活相當真實,似在眼前。 忠祖撕裂的人性,讓人戰慄;素蛾灰暗的人生,令人唏噓。 蒲小平以傳統的寫法,細膩的筆觸和沉穩冷靜的敘述節奏,大量運用方言寫作(方言寫作,雖能在本土產生較強共鳴,但卻是阻隔非本土讀者的一道屏障),寫盡了素蛾內心世界的恐懼與淒涼,悲憤與無奈,矛盾與糾結。

《靜音鍵》是一部接地氣的小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