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有一座帝陵被稱為“頂妻背母”,來源於一個仁孝傳奇

“因山為陵, 不復起墳”的灞陵因其斬原為塚, 鑿洞為玄宮, 並 “稠種柏樹”於墓上, 故無封土可尋。 由於其他地面無封土, 史料文獻 對灞陵的記載又很少, 所以, 目前只能根據僅有的記載來推測灞陵的位元 置和內部結構。

據明朝何仲默《雍大記》載:“至元辛卯(1291年)秋, 灞水衝開 灞陵外羨門, 沖出石板五百餘片。 ”我們由此推知, 其墓門、墓道和墓 室可能是用石板壘砌而成。 營建山陵時, 為防止水患, 墓室“上有四出 道, 以瀉水”。 但經漫長的時間, 水道被沙石堵塞, 已失去瀉水作用, 所以墓門早年就被水衝開, 今墓室結構已不可辨認。

陵前矗立宋元以後 的石碑二十五通, 今也多散失。

雖然灞陵的現存結構已經不太完整, 不過在灞陵旁邊還有兩位皇后 的陪葬陵可供我們研究。 在灞陵東北1公里左右, 是漢文帝竇皇后的陵 墓。 竇皇后陵園垣牆為夯土築成, 今在園內發現大量建築遺存,

有西漢 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等, 可以想見當年陵園中必有較大規模的殿堂建 築。 陵塚位於陵園正中, 現高19米, 周長564米。 陵園之東有從葬坑多 座, 現發掘36座, 出土了造型優美的彩繪陶俑、陶罐和馬、牛、羊等動 物骨骼。

在灞陵西南, 是漢文帝生母薄太后的南陵。

薄太后是漢髙祖劉邦 的妃子, 因為她是在其子漢文帝登基後被尊為太后的, 所以不能與劉邦 合葬。 據考證, 南陵陵塚西隔渭水遙望漢高祖長陵, 故史書有“東望吾 子, 西望吾夫”的說法。 當地百姓稱南陵為“望子塚”。 “望子塚”呈 覆鬥形, 現高29.5米, 周長為560米。 陵塚四周有夯土築成的陵園垣牆, 垣牆正中建有門闕。 陵園西北有從葬坑數十座, 現清理20佘座, 出土陶 俑、陶罐、陶棺多件。

以上就是竇皇后和薄太后的兩座陵墓, 據考證竇皇后的陵墓位於 懸崖邊上, 薄太后的陵墓位於南山的後面, 從陵墓的位置排列上稱它為 “頂妻背母”。 灞陵的陵墓之所以會採用“頂妻背母”這種安排, 這其 中原有一個典故。 據說當年文帝先於其母病故, 臨終前反復叮囑竇皇后 和子女們一定要厚待其母薄太后, 並且對竇氏許下誓願, 說死後要將自 己的陵墓照“頂妻背母”的位置放置安排, 以報薄氏恩德。 兩年後, 薄 太后病逝, 竇皇后謹遵丈夫心願, 將婆婆落葬在劉恒灞陵的南方, 仿佛 劉恒背著母親的樣子,

這就是灞陵“頂妻背母”的由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