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傳奇永沉大洋:"泰坦尼克"號的老闆是誰?

1912年4月, 英國倫敦, 街頭報童手持印著“泰坦尼克號遇難, 人員損失慘重”的的新聞報紙。

因為那部電影的緣故, “泰坦尼克”號之名, 家喻戶曉。

但這部電影重在講述愛情故事, “泰坦尼克”號只是一件豪華道具。 關於它的悲劇故事, 還是要從電影之外說起, 從它的老闆——白星公司說起。

後起之秀

“大航海時代”的出現使得一些航運公司應運而生。 英國乃當時列強之首, 殖民勢力極盛, 航運最為繁忙。 諸多殖民地區中, 又以北美經濟最為發達, 往來最為密切, 對於航運需求也最大。

在美國獨立之前, 英國政府就開創了跨北大西洋的官方定期航運服務, 用船隻運送一些達官貴人和郵件, 後來又有私營公司紛紛介入, 行業規模逐漸擴大, 商業運輸逐漸代替了官方服務。

1836年, 英國議會決定, 原有官方定期航運服務全部轉到私營公司手中, 由海軍部負責監管, 獲得運營權的公司每年可獲得政府高額補貼。

一時間各路勢力雲集倫敦, 使出各種手段, 希望能從中切到一塊, 那些政界人士也是不甘落後, 聯合民間商人, 成立起了許多航運公司, 開始從事跨洋運輸生意。

白星公司卻並不在其中, 它到1845年才成立, 也就是英國議會那項決定頒佈近十年之後, 其所經營的航線, 也不是當時的主流——北大西洋, 而是從英國到澳洲。 雖然走的是非主流航線, 又沒有政府補貼可拿, 但因為競爭壓力小, 白星公司經營狀況也不算差。

特別是澳洲於19世紀中葉發現黃金之後, 借著“淘金熱”, 白星公司狠賺了一筆, 並開始購入一些能與北大西洋同行匹敵的大船, 規模日漸壯大。

就在一切蒸蒸日上之際, 卻有一場沉船災難降臨。

1854年1月21日, 白星公司旗下的新式船隻“泰勒”(Tayleur)號, 在處女航中沉沒, 六百余名乘客, 生還者不到一半。

此船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鐵甲風帆快船, 但為了儘快投入使用, 工期卻只有短短六個月, 比同等大小木制帆船工期還短, 製造工藝可想而知, 許多關鍵部位都是敷衍了事, 還沒下水, 就已暗藏隱患無數。

此外, “泰勒”號船長年齡不滿三十, 初出茅廬, 經驗嚴重不足。 麾下71名船員之中, 則只有37人是貨真價實的水手, 其他的人是為了獲得免費前往澳洲挖金礦的機會而冒充為船員。

若是此船一路順風順水, 那還有平安到達澳洲的可能, 但不料剛出海就遇上風暴, 自船長以下, 紛紛慌了手腳。 加上鐵制船體, 對羅盤等導航設備產生干擾,

方向出現錯誤, 越走越偏, 最後竟然一頭撞向一個小島。

駕船都不會, 救援自然是更不會, 大難當頭各自逃, 最終乘客很多都淹死於冰冷海水之中, 船員卻基本上都逃了出來, 包括他們的船長。

當媒體輿論為“泰勒”號的沉沒一片譁然,

紛紛將矛頭指向那些船員時, 官方調查卻是自相矛盾。 為了逃避責任, 一些有船員監管之責的部門, 認為都是船隻本身的硬體問題, 與船員無關;而那些有船隻建造監管之責的部門, 則認為是船員的大意釀成了如此大禍。

本應該受到嚴厲處罰的白星公司, 在這種扯皮中竟得脫身。 雖然“泰勒”號的沉沒給其帶來了巨大損失, 但它的生意並未因此受到太多影響, 新船還在紛紛下水, 航線還在擴展。

數年之後, 白星公司不僅有了當時風頭正勁的蒸汽輪船, 還插足北大西洋航運, 開闢了從英國利物浦到美國紐約的航線。

為了與當時北大西洋航運業的霸主卡納德公司競爭, 白星公司只有以更大資金注入, 於是只有去找銀行借貸。 當白星公司的借貸額超過50萬英鎊時,北大西洋航運業迎來寒冬。因為船太多,市場飽和,那些有政府補貼的公司還可以支持,沒有政府補貼,公司就日子難過了。

1867年10月,欠下高額債務的白星公司,被銀行方面發起強制破產。不料,未到半年,它就再度崛起,並一路乘風破浪,成為與卡納德公司並駕齊驅的航運巨頭。

移民方舟

1868年1月,也就是白星公司破產之後大約四個月後,一位名為湯瑪斯·亨利·伊斯梅的富豪,用1000英鎊的價格從銀行手中將其買下。此人來自于一個船商世家,岳丈也是圈子中的人,對於北大西洋的航運生意,早就有意介入。

用1000英鎊買下一個破產公司,看似便宜,實則不然。航運公司靠的是船,1000英鎊只是買來一個空殼,所需船隻還要另外花錢購入,且當時蒸汽輪船已成標配,白星公司原有的帆船隊伍只有淘汰。

這番更新換代的成本,可有些高昂,高昂到讓伊斯梅必須要謹慎行事。這種謹慎首先就體現在造船商的選擇上。

在一次去酒吧打檯球的過程中,伊斯梅認識了一位元富商,這位富商對投資白星公司頗有興趣,但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白星公司此後的船隻,都必須由他侄子的造船廠來建造。

這家成立於1861年的造船廠,名為哈蘭德&沃爾夫(Harland & Wolff)。此廠雖然歷史不長,但技術方面比較先進,又有富商大筆投資,不缺錢的情況下比較注重品質。

伊斯梅權衡再三,決定與之合作。但他提出一項附加條件,那就是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此後只能為白星公司建造船隻,同時船價也要相比於市場價有一定的折扣。

強強聯手之下,白星公司再度現身江湖。1871年,第一條新造客船投入使用,開始橫跨大西洋的旅程。此船號為“海洋”,採用蒸汽機與船帆並存的混合動力模式,能帶1160余名乘客。

來自于上層社會的伊斯梅,特別注重船上的設施,主打“豪華”牌。頭等艙基本上都有自來水供應,還有電鈴,隨時都可用來喚人上門服務。普通艙沒有自來水和電鈴,被分作兩段,單身男性集中住於前部,已婚夫婦和單身女性住在後部。

相比於當時那些亂糟糟將乘客擠在一起的輪船,“海洋”號在當時是那樣的舒適,而且還很經濟,以至於當時報章將其描繪為“帝國遊輪”。

這種經濟而舒適的客船,服務的物件是移民。白星公司復活之際,正值舊大陸向新大陸移民的高峰。從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歐洲去往美國的移民總數接近千萬,其中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人,都是坐白星公司的船去了美國。這是包括卡納德公司在內的諸多航運公司都望塵莫及的一個數字。

作為當時最大的“移民運輸企業”,白星公司的成功有著必然的道理,那就是伊斯梅確立的舒適與經濟原則。

像卡納德公司那樣的巨頭,注重速度,忽視乘客。怎奈以當時的技術,再快也快不到哪裡去,結果是卡納德公司的船隻可能比白星公司的船隻快一至兩天到達美國,一路上的旅行體驗卻是糟糕透頂。

白星公司的船雖然慢一點,也慢不到哪兒去,一路上卻不那麼受罪。為了加強這一原則,伊斯梅還強化船員管理,要他們同時扮演水手與酒店服務員的角色,給乘客以盡可能多的滿足之感。

歐洲移民十分歡迎白星公司,經濟而又舒適的白星客船,出沒於北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到義大利的幾乎整個歐洲沿海地帶,運走一批又一批移民。

許多美國歷史上的風流人物,當年就是乘坐白星公司的客船來到了這片陌生土地,比如那位很有神秘色彩的“瘋狂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白星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成長為一家與卡納德公司不相上下的北大西洋航運巨頭,旗下不斷有新銳大船加入,船隊規模十分可觀。

可是,不久,白星公司就遇上了轉捩點,是一次比“泰勒”號要嚴重得多的海難。

蹣跚巨人

“泰坦尼克”之意,乃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此船排水量達5.2萬餘噸,長近270米,寬近30米,高近30米,有十層甲板,是當時全球最大船隻。與之對比,同時代最大戰艦也不到3萬噸的排水量。

這種大船還不止一艘,白星公司一下單就是三艘,分別名為“奧林匹克”號、“泰坦尼克”號、“巨人”號。

第一艘船開始建造的時間是1908年12月16日。白星公司之所以要下此血本,乃是為了對抗卡納德公司兩艘新建成的高速大船:“盧西塔尼亞”號和“毛尼塔尼亞”號。

話說19世紀末,德國、美國開始崛起,對英國霸權構成全方位挑戰,航運業也不例外。一大波德、美航運公司,開始與英國航運公司展開激烈競爭。

曾長期為卡納德公司所壟斷的“藍飄帶”獎,也隨著這種競爭開始易手。美國摩根財團更是建立起來一個國際商業海運公司,將白星公司在內的諸多航運企業收歸旗下,圖謀掌控海洋。

為了應對這種有力的競爭,1902年,英國政府拿出15萬英鎊的年度補貼,以及250萬的低息貸款,用以資助卡納德公司建造兩艘史無前例的大船,排水量接近4.5萬噸的“盧西塔尼亞”號和“毛尼塔尼亞”號。這兩艘大船不僅航速很高,而且一改卡納德公司舊貌,配備了許多豪華設施。

白星公司聞訊後十分著急,在摩根財團強勢資助之下,下單給船廠,稱要設計建造比那兩個“尼亞”還要牛的大船,“泰坦尼克”三姐妹應運而生。

為了儘快投入使用,壓過卡納德公司的風頭,白星公司再次走入了當年“泰勒”號的錯誤之路——壓縮工期、偷工減料、盲目採用新技術。

此時白星公司的老總,是伊斯梅之子布魯斯。他在建造過程中,致力於追求奢華,同時一再降低安全底線。如在他的強勢干擾之下,“泰坦尼克”三姐妹救生艇的數量,從原設計的48艘削減到了官方規定的最低標準,也就是20艘,減去了二分之一還要多,以騰出更多空間用於佈置舞廳一類的奢華設施。

與此同時,伊斯梅親自挑選了精兵強將,組成接近九百人的龐大船員隊伍,自己也親自上陣,坐鎮“泰坦尼克”號,指揮此船做處女之航。

1912年4月10日上午,“泰坦尼克”號帶著三千餘人,緩緩駛離英國南安普頓,航向紐約。最初的航行十分正常,當天傍晚時分到達法國瑟堡,第二天中午到達愛爾蘭皇后鎮,然後駛入北大西洋。

為了造成更大的轟動,伊斯梅決定再來一個錦上添花,他要用這次航行來贏一個“藍飄帶”獎!於是,在他的命令下,“泰坦尼克”號從進入北大西洋開始,就加速到了23節左右。

彼時北大西洋已過隆冬時節,海上一片風平浪靜,殊不知暗夜之中,卻有一座巨大冰山正在逼近。4月14日夜,“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開始沉沒。

若當時按照原設計配齊48艘救生艇的話,那麼運走船上三千餘人並非難事,問題是為了搞舞廳,現在實際只有20艘,至多能帶走一半的人。

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遇難乘客多達1500餘名,其中多有婦孺老弱。

“泰坦尼克”號的船長愛德華·史密斯,後在沉船災難中殉職。

船長愛德華·史密斯,如同他的那些海軍同行一樣,沒有逃生,而是與船同沉。他是白星公司最卓越的船長之一,為這家公司服務超過30年,獲得了英國海軍的榮譽軍銜,坊間傳聞,他原本打算完成“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之後,便退休還鄉。

坐鎮于船上的伊斯梅,當時的行蹤則成為了一個謎。據他自己所言,他一直在船上待到最後一刻,目睹“泰坦尼克”號緩緩沉入冰海之中,方才與一位頭等艙的富豪卡特爾跳上一艘微型救生艇,逃了出來。

1912年,最先趕到“泰坦尼克”號沉船事發地搭救倖存者的“卡帕西亞號”郵輪。

諷刺的是,包括伊斯梅在內的許多逃生者,竟是被路過的卡納德公司“卡帕西亞”(Carpathia)號所救。四天之後,伊斯梅到達紐約,很快就受到美國政府的傳喚,接受事故責任的調查。英美報界紛紛抨擊、聲討伊斯梅及白星公司。

回國之後,伊斯梅又經歷了英國政府的調查。雖然這些調查都沒有將他送入監牢,卻讓他名譽盡毀,以至於事業也盡毀。一片罵聲之下,伊斯梅長期躲在愛爾蘭的一處別墅中,不敢露面。他後來患上糖尿病,被截去右腿,在病痛和懊悔中死去,頗為淒涼。

白星公司,也在經歷此難之後,元氣大傷,一蹶不振,逐漸走向了消亡。

當白星公司的借貸額超過50萬英鎊時,北大西洋航運業迎來寒冬。因為船太多,市場飽和,那些有政府補貼的公司還可以支持,沒有政府補貼,公司就日子難過了。

1867年10月,欠下高額債務的白星公司,被銀行方面發起強制破產。不料,未到半年,它就再度崛起,並一路乘風破浪,成為與卡納德公司並駕齊驅的航運巨頭。

移民方舟

1868年1月,也就是白星公司破產之後大約四個月後,一位名為湯瑪斯·亨利·伊斯梅的富豪,用1000英鎊的價格從銀行手中將其買下。此人來自于一個船商世家,岳丈也是圈子中的人,對於北大西洋的航運生意,早就有意介入。

用1000英鎊買下一個破產公司,看似便宜,實則不然。航運公司靠的是船,1000英鎊只是買來一個空殼,所需船隻還要另外花錢購入,且當時蒸汽輪船已成標配,白星公司原有的帆船隊伍只有淘汰。

這番更新換代的成本,可有些高昂,高昂到讓伊斯梅必須要謹慎行事。這種謹慎首先就體現在造船商的選擇上。

在一次去酒吧打檯球的過程中,伊斯梅認識了一位元富商,這位富商對投資白星公司頗有興趣,但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白星公司此後的船隻,都必須由他侄子的造船廠來建造。

這家成立於1861年的造船廠,名為哈蘭德&沃爾夫(Harland & Wolff)。此廠雖然歷史不長,但技術方面比較先進,又有富商大筆投資,不缺錢的情況下比較注重品質。

伊斯梅權衡再三,決定與之合作。但他提出一項附加條件,那就是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此後只能為白星公司建造船隻,同時船價也要相比於市場價有一定的折扣。

強強聯手之下,白星公司再度現身江湖。1871年,第一條新造客船投入使用,開始橫跨大西洋的旅程。此船號為“海洋”,採用蒸汽機與船帆並存的混合動力模式,能帶1160余名乘客。

來自于上層社會的伊斯梅,特別注重船上的設施,主打“豪華”牌。頭等艙基本上都有自來水供應,還有電鈴,隨時都可用來喚人上門服務。普通艙沒有自來水和電鈴,被分作兩段,單身男性集中住於前部,已婚夫婦和單身女性住在後部。

相比於當時那些亂糟糟將乘客擠在一起的輪船,“海洋”號在當時是那樣的舒適,而且還很經濟,以至於當時報章將其描繪為“帝國遊輪”。

這種經濟而舒適的客船,服務的物件是移民。白星公司復活之際,正值舊大陸向新大陸移民的高峰。從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歐洲去往美國的移民總數接近千萬,其中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人,都是坐白星公司的船去了美國。這是包括卡納德公司在內的諸多航運公司都望塵莫及的一個數字。

作為當時最大的“移民運輸企業”,白星公司的成功有著必然的道理,那就是伊斯梅確立的舒適與經濟原則。

像卡納德公司那樣的巨頭,注重速度,忽視乘客。怎奈以當時的技術,再快也快不到哪裡去,結果是卡納德公司的船隻可能比白星公司的船隻快一至兩天到達美國,一路上的旅行體驗卻是糟糕透頂。

白星公司的船雖然慢一點,也慢不到哪兒去,一路上卻不那麼受罪。為了加強這一原則,伊斯梅還強化船員管理,要他們同時扮演水手與酒店服務員的角色,給乘客以盡可能多的滿足之感。

歐洲移民十分歡迎白星公司,經濟而又舒適的白星客船,出沒於北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到義大利的幾乎整個歐洲沿海地帶,運走一批又一批移民。

許多美國歷史上的風流人物,當年就是乘坐白星公司的客船來到了這片陌生土地,比如那位很有神秘色彩的“瘋狂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白星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成長為一家與卡納德公司不相上下的北大西洋航運巨頭,旗下不斷有新銳大船加入,船隊規模十分可觀。

可是,不久,白星公司就遇上了轉捩點,是一次比“泰勒”號要嚴重得多的海難。

蹣跚巨人

“泰坦尼克”之意,乃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此船排水量達5.2萬餘噸,長近270米,寬近30米,高近30米,有十層甲板,是當時全球最大船隻。與之對比,同時代最大戰艦也不到3萬噸的排水量。

這種大船還不止一艘,白星公司一下單就是三艘,分別名為“奧林匹克”號、“泰坦尼克”號、“巨人”號。

第一艘船開始建造的時間是1908年12月16日。白星公司之所以要下此血本,乃是為了對抗卡納德公司兩艘新建成的高速大船:“盧西塔尼亞”號和“毛尼塔尼亞”號。

話說19世紀末,德國、美國開始崛起,對英國霸權構成全方位挑戰,航運業也不例外。一大波德、美航運公司,開始與英國航運公司展開激烈競爭。

曾長期為卡納德公司所壟斷的“藍飄帶”獎,也隨著這種競爭開始易手。美國摩根財團更是建立起來一個國際商業海運公司,將白星公司在內的諸多航運企業收歸旗下,圖謀掌控海洋。

為了應對這種有力的競爭,1902年,英國政府拿出15萬英鎊的年度補貼,以及250萬的低息貸款,用以資助卡納德公司建造兩艘史無前例的大船,排水量接近4.5萬噸的“盧西塔尼亞”號和“毛尼塔尼亞”號。這兩艘大船不僅航速很高,而且一改卡納德公司舊貌,配備了許多豪華設施。

白星公司聞訊後十分著急,在摩根財團強勢資助之下,下單給船廠,稱要設計建造比那兩個“尼亞”還要牛的大船,“泰坦尼克”三姐妹應運而生。

為了儘快投入使用,壓過卡納德公司的風頭,白星公司再次走入了當年“泰勒”號的錯誤之路——壓縮工期、偷工減料、盲目採用新技術。

此時白星公司的老總,是伊斯梅之子布魯斯。他在建造過程中,致力於追求奢華,同時一再降低安全底線。如在他的強勢干擾之下,“泰坦尼克”三姐妹救生艇的數量,從原設計的48艘削減到了官方規定的最低標準,也就是20艘,減去了二分之一還要多,以騰出更多空間用於佈置舞廳一類的奢華設施。

與此同時,伊斯梅親自挑選了精兵強將,組成接近九百人的龐大船員隊伍,自己也親自上陣,坐鎮“泰坦尼克”號,指揮此船做處女之航。

1912年4月10日上午,“泰坦尼克”號帶著三千餘人,緩緩駛離英國南安普頓,航向紐約。最初的航行十分正常,當天傍晚時分到達法國瑟堡,第二天中午到達愛爾蘭皇后鎮,然後駛入北大西洋。

為了造成更大的轟動,伊斯梅決定再來一個錦上添花,他要用這次航行來贏一個“藍飄帶”獎!於是,在他的命令下,“泰坦尼克”號從進入北大西洋開始,就加速到了23節左右。

彼時北大西洋已過隆冬時節,海上一片風平浪靜,殊不知暗夜之中,卻有一座巨大冰山正在逼近。4月14日夜,“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開始沉沒。

若當時按照原設計配齊48艘救生艇的話,那麼運走船上三千餘人並非難事,問題是為了搞舞廳,現在實際只有20艘,至多能帶走一半的人。

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遇難乘客多達1500餘名,其中多有婦孺老弱。

“泰坦尼克”號的船長愛德華·史密斯,後在沉船災難中殉職。

船長愛德華·史密斯,如同他的那些海軍同行一樣,沒有逃生,而是與船同沉。他是白星公司最卓越的船長之一,為這家公司服務超過30年,獲得了英國海軍的榮譽軍銜,坊間傳聞,他原本打算完成“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之後,便退休還鄉。

坐鎮于船上的伊斯梅,當時的行蹤則成為了一個謎。據他自己所言,他一直在船上待到最後一刻,目睹“泰坦尼克”號緩緩沉入冰海之中,方才與一位頭等艙的富豪卡特爾跳上一艘微型救生艇,逃了出來。

1912年,最先趕到“泰坦尼克”號沉船事發地搭救倖存者的“卡帕西亞號”郵輪。

諷刺的是,包括伊斯梅在內的許多逃生者,竟是被路過的卡納德公司“卡帕西亞”(Carpathia)號所救。四天之後,伊斯梅到達紐約,很快就受到美國政府的傳喚,接受事故責任的調查。英美報界紛紛抨擊、聲討伊斯梅及白星公司。

回國之後,伊斯梅又經歷了英國政府的調查。雖然這些調查都沒有將他送入監牢,卻讓他名譽盡毀,以至於事業也盡毀。一片罵聲之下,伊斯梅長期躲在愛爾蘭的一處別墅中,不敢露面。他後來患上糖尿病,被截去右腿,在病痛和懊悔中死去,頗為淒涼。

白星公司,也在經歷此難之後,元氣大傷,一蹶不振,逐漸走向了消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