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比起新歌,我們更傾向于中學時聽過的歌?

比起新歌, 我們好像更喜歡中學時聽過的歌?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 這又是為什麼?根據關於音樂的研究, 才發現這是一件對我們的大腦和心理都極具影響力的事。

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 情緒卻是我們每天的日常體驗。 兩者之所以能發生關係,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是起源於遠古時期, 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 學會辨認不同聲音的內涵、並隨之調整自己的行為。

沿著這個框架, 心理學家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他們發現, 同樣的音樂, 在每個不同的聆聽者中, 會激發不同的情緒, 但同時這些情緒卻也存在一定的共性, 這首先和我們的大腦相關, 不同的聲音, 會被我們的腦幹吸收, 解讀成一些需要我們注意力的資訊。 比如, 突然的聲音、很大的聲音、不和諧的聲音, 就會被解讀成緊急、重要需要立刻注意的資訊。 腦幹的反應, 是快速的、自動化的、也是不需要學習的。 某種意義上, 我們對於音樂的普遍性的情緒感受, 是進化的人類基因中早已寫好的編碼。

此外,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我們人體的內環境, 會和外部環境產生一定的“共鳴”, 尤其當外部的音樂節奏感強烈的時候。 我們心跳或者呼吸的頻率,

都會接近我們正在聆聽的音樂節奏。 而心跳、或者呼吸的頻率則會被我們的大腦體會成不同的主體感受, 包括不同的情緒。 這種特點, 被心理學家稱為心靈與音樂之間的“情緒連結“。

我們是否喜歡一首歌曲, 都與它帶給我們的情緒相關。 和成年後的大腦相比, 青春期大腦的“前額葉皮層”(主要作用於衝動控制的部位)尚未發育完全(有研究甚至提出青春期大腦的這一部位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看上去相似)。 因此, 青春期的孩子們最容易體會到激烈的情緒, 那些在青春期時反復聽過的歌曲, 比成年後才初次接觸的歌, 與我們的大腦“情緒連結”更深 , 因此, 這些歌曲才有機會成為我們“刻骨銘心”的音符。

我們也用分享音樂的方式, 和同伴分享情緒。 每個人可能都有過在青春期, 用歌曲向喜歡的人告白或告別、和最好的朋友分享最近單曲迴圈的歌、在KTV裡同唱某首歌激動落淚。 青春期的歌, 幫我們傳達了無數言語無法說清的心情, 在那個還沒有太多智慧手機、上網環境的年代, 它是我們學生時代社交生活中無比重要的一環。

音樂是一種彰顯自己人格特質的方式, 也是人們彰顯自身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的重要方式。 喜歡電子音樂的人, 和喜歡古典音樂的人, 都在向世界和他人傳達關於“我是誰”的資訊。 比如,在中學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某位歌手,並不是喜歡他的歌那麼簡單,他對音樂的製作、他特立獨行的態度、他酷酷地樣子,都融合在他的音樂中。青春期時,青少年對這個世界的瞭解還不多,出於“本能”選擇過一些歌手,這種本能裡,包含著他們童年成長的環境和經歷。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春期重要的一項心理任務,是實現“自我的同一性”,簡單來說,在青春期之前,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碎片式的。我們在一些時候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特點,在另一些時候感受到自己的其他一些方面,我們既沒有形成答案,甚至也還沒有開始形成這樣一個問題:“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到了青春期,這個問題卻開始被意識到,我們在青春期作出的種種探索,都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某種程度上,我們才剛剛開始認識自己。而我們認識自己的種種嘗試,其實也就是在創造和影響著自己。

青春期時,我們的選擇不但是一種“結果”似的呈現,同時也不斷作用於我們的發展,直接影響了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形成一個怎樣的“自我身份感”。雖然,音樂作為我們品味和價值觀的體現,始終都能夠向外傳遞關於我們自身的資訊,青春期時熱愛過的歌曲,卻是在我們的自我和三觀變得穩定和封閉之前、在我們對自己是誰和不是誰作出取捨之前,真正進入、塑造、一定程度上定義著我們。人類記憶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其實也是出於我們一項重要的心理需要——意義感。因此我們總是會不斷嘗試解釋過去的經歷、不斷講述自己的人生。

因此,青春期時聽過的歌曲,正是與我們的身份形成密切相關。我們對青春期時聽過的歌曲懷抱深情,其實是對那時的自己、以及那時自己為了找到自己走過的道路,懷抱的深情。此外,大量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選擇恰當的音樂能夠引導人們調節情緒。當我們聆聽“憤怒“的音樂,我們的情緒一方面被激發、一方面也被釋放;當我們聆聽“冷靜”、“舒緩”的音樂,我們的呼吸和心率也會放緩、由此帶來更多的”平靜“的主體感受。音樂治療,也是一種有大量實證基礎證實的心理治療手段,而這種治療,仍然是與引導情緒的辨別、表達、釋放、解讀密切相關。

比如,在中學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某位歌手,並不是喜歡他的歌那麼簡單,他對音樂的製作、他特立獨行的態度、他酷酷地樣子,都融合在他的音樂中。青春期時,青少年對這個世界的瞭解還不多,出於“本能”選擇過一些歌手,這種本能裡,包含著他們童年成長的環境和經歷。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春期重要的一項心理任務,是實現“自我的同一性”,簡單來說,在青春期之前,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碎片式的。我們在一些時候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特點,在另一些時候感受到自己的其他一些方面,我們既沒有形成答案,甚至也還沒有開始形成這樣一個問題:“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到了青春期,這個問題卻開始被意識到,我們在青春期作出的種種探索,都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某種程度上,我們才剛剛開始認識自己。而我們認識自己的種種嘗試,其實也就是在創造和影響著自己。

青春期時,我們的選擇不但是一種“結果”似的呈現,同時也不斷作用於我們的發展,直接影響了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形成一個怎樣的“自我身份感”。雖然,音樂作為我們品味和價值觀的體現,始終都能夠向外傳遞關於我們自身的資訊,青春期時熱愛過的歌曲,卻是在我們的自我和三觀變得穩定和封閉之前、在我們對自己是誰和不是誰作出取捨之前,真正進入、塑造、一定程度上定義著我們。人類記憶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其實也是出於我們一項重要的心理需要——意義感。因此我們總是會不斷嘗試解釋過去的經歷、不斷講述自己的人生。

因此,青春期時聽過的歌曲,正是與我們的身份形成密切相關。我們對青春期時聽過的歌曲懷抱深情,其實是對那時的自己、以及那時自己為了找到自己走過的道路,懷抱的深情。此外,大量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選擇恰當的音樂能夠引導人們調節情緒。當我們聆聽“憤怒“的音樂,我們的情緒一方面被激發、一方面也被釋放;當我們聆聽“冷靜”、“舒緩”的音樂,我們的呼吸和心率也會放緩、由此帶來更多的”平靜“的主體感受。音樂治療,也是一種有大量實證基礎證實的心理治療手段,而這種治療,仍然是與引導情緒的辨別、表達、釋放、解讀密切相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