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麵條不知道咋做好吃?介紹15種經典家常麵條,吃幾大碗都嫌不夠!

海帶豆腐絲粉條羊湯咖喱面

用料

幹海帶1片約20克;豆腐皮1張;粉條1小把;面片2片;香菜1棵;鹽1勺;咖喱2塊

做法

煮羊排或羊肉之後得到的羊湯,

兌上一碗清水, 大火燒開。

湯煮沸之後加入鹽調味到適合自己口味, 再加入2塊咖喱, 化開後轉小火。

面片2片, 拉成麵條。 或者是任何你喜歡的麵條。

幹海帶泡開後切絲, 用水淘洗乾淨。 豆腐皮切絲備用。

海帶絲、豆腐絲及粉條一小把放入湯鍋中, 轉大火燒開。

湯煮沸之後下入扯好的麵條。

食材全部下入後, 煮至麵條8成熟就可以盛到碗裡啦。

撒上香菜, 可以開吃啦。

辣醬雞蛋拌面

用料

掛麵150g;雞蛋2個;蔥花5g;食用油適量;香辣醬15g

做法

鍋熱後倒入食用油, 倒入打好的雞蛋液, 炒熟後盛出備用

煮鍋中水開後下入掛麵, 煮熟後撈出備用

將炒好的雞蛋放到掛麵上, 放上老乾媽香辣醬, 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春筍燒肉燜面

用料

筍1根;濕麵條200g;五花肉100g;西芹50g;大蔥1段;老抽2g;鹽1g;清水400g

做法

筍剝去硬殼。

今天用的是春筍中的雷竹筍, 和之前用過的毛竹筍相比, 身材明顯苗條了許多

去老根後, 切成兩段

沸水中煮個15分鐘左右

撈出後切小段

濕麵條冷水上蒸鍋, 大火蒸6分鐘, 蒸至麵條半熟, 無硬芯

五花肉切薄片

大蔥取蔥白部分切小段

西芹切小丁

熱鍋不放油, 把五花肉倒入小火幹煎, 逼出油脂。

如果不是不粘鍋, 最好加一點植物油作為引油, 避免糊鍋。

熱鍋不放油, 把五花肉倒入小火幹煎, 逼出油脂

煎至兩面微黃後, 盛起備用

利用鍋內的底油, 加蔥段進行翻炒

再倒入西芹和筍段, 炒出香味

拌入五花肉, 調入老抽和鹽

炒勻後加入400g清水, 沒過食材

蓋上蓋子, 小火燉煮10分鐘

加入麵條, 稍加攪拌

重新蓋好, 中小火燜約5分鐘

揭蓋, 拌勻, 避免糊鍋。

再關蓋燜個3分鐘左右, 等汁水收得差不多, 就可以揭蓋出鍋咯~

開吃~

蔥油拌面

用料

麵條1人份;香蔥90g;油70ml;老抽50ml;生抽50ml;糖25g

做法

香蔥洗淨, 擦乾水份切段

鍋內倒入70ml油, 放入蔥段, 小火炸幹水份, 變成焦黃色

倒入生抽、老抽、白砂糖, 攪拌到白糖溶化即可

煮熟麵條, 淋上兩勺蔥油汁, 拌均勻。

*剩餘的蔥油放在密封罐子裡, 冰箱冷藏保存可放置半個月。

辣辣的雞絲涼麵

用料

雞胸肉1塊;麵條2人份;辣椒面10g;芝麻適量;油20ml;醋20ml;生抽15ml;糖5g;蒜3-4瓣;香油幾滴

做法

鍋內加入800ml水,放入一片薑,把雞肉煮熟。

取一個無水的碗,放入辣椒粉和芝麻,淋入20ml熱油,攪拌均勻。

倒入生抽、醋、糖、蒜,攪拌均勻。

雞胸肉撕成絲。

麵條煮熟,淋入少許香油拌勻。

倒入調好的料汁和雞肉絲,拌勻。可以加入少許黃瓜絲,吃起來更清爽

番茄雞蛋熱湯麵

用料

番茄1個;蔥花適量;香油適量;鹽4克;龍鬚麵一小把;雞蛋1個

做法

番茄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把皮剝去。切塊備用。

鍋燒熱放香油,再放入蔥花熗鍋。

放番茄翻炒。

再放一點蕃茄醬翻炒。

加水。

根據個人口味加鹽

水開放面。我用的是龍鬚麵。

再窩個雞蛋。

直到面煮熟就可以吃了。出鍋撒點香蔥或者香菜。

開吃

酸辣雞蛋面

用料

雞蛋2個;麵粉200克;水100ml;生抽1大勺;陳醋1大勺;香油2克;辣椒油1小勺;白芝麻適量;花生碎適量;香菜1根;紅椒2個;鹽2克;糖2克

做法

我們先用1大勺生抽、1大勺陳醋、1點點鹽、1大勺糖、1小勺辣椒油、1點點芝麻香油、還有一小把熟的白芝麻,混合在一起,調勻。

把200克的麵粉和2個雞蛋,加100毫升左右的水倒在一起,攪拌到沒有顆粒的麵糊。

水要少量多次的加入,注意一定不能太稀,不然下鍋可就變成蛋花湯了。

調好的麵糊倒入飲料瓶裡,我用的是尖叫這種飲料的瓶子,瓶口是可以直接擠出來的那種,比較方便操作。

也可以放入裱花袋或者保鮮袋中擠,因為麵糊比較稠,要小心擠的時候別把袋子撐破。

燒一鍋開水,水開後轉中小火,慢慢地擠入麵糊。

記得時候注意控制力度,別斷,連貫起來就是雞蛋面了。

擠麵糊的時候火一定要轉小,水沸騰的太厲害會沖散麵糊。

等面煮好後,先舀一大勺麵湯把之前調好的酸辣湯底衝開。

再把面放進去

最後再加些花生碎、紅彩椒碎、香菜碎就可以吃了。

油潑面

用料

麵條200克;大蒜3瓣;小蔥2根;辣椒粉5克;生抽10克;醋5克;鹽適量

做法

燒水,煮面的水多放一點不會粘鍋

小蔥切段

大蒜切末

水燒開放入麵條,用筷子輕輕撥動,防止麵條黏在一起

麵條煮好後倒出水

放入辣椒粉

放入蔥段和蒜末

放入鹽、醋和生抽

油燒到6-7熱,均勻的澆在蒜末、小蔥上

拌均勻

咖喱羊湯麵條大塊的羊肉真正的羊湯讓你吃的舒心又安心

用料

帶骨羊肉500克;粉條50克;黃花菜20克;幹海帶1片;香菜1把;咖喱(可不加)2塊;自己喜歡的面適量;蠔油1勺;鹽1勺

做法

粉條用水泡上,不用加熱,提前用涼水浸泡上就可以,泡軟就可以了。

幹黃花菜涼水下鍋,燒開水後煮上3-5分鐘,這樣可以去除下黃花菜的苦味。

幹海帶泡水泡軟後切成絲,然後下鍋焯水,去一下海帶絲表面的那層黏黏的膠質,不然的話最後海帶絲一下鍋就會有種勾芡的效果,羊肉湯會變成羊肉漿糊。

香菜切成小段備用。

帶骨的羊肉涼水下鍋焯水,焯水後撈出,再加入沒過羊肉的清水煮至羊肉軟爛。使用高壓鍋比較高效,上氣後15分鐘羊肉就完全可以了,不用高壓鍋的話時間會比較久些。高壓鍋蓋蓋之前可以加入些鹽,不用高壓鍋的話在羊肉快熟透的時候加鹽,目的是為了讓羊肉稍微帶點鹹味。

把煮好的羊肉撈出,很輕鬆的就能把骨頭剔除掉,羊肉備用。

這些剔下來的骨頭上邊還帶點碎肉,撒上些細鹽直接啃啃也是件很滿足的事情。

咖喱塊兩塊備用,如果不喜歡吃咖喱的話,不放咖喱也是完全可以的。咖喱羊肉燴面是一種比較老式的吃法,現在流行的燴面都是不加咖喱的。

面片準備好,一會兒待羊湯調好味就可以拉成麵條入鍋了。面片可以替換成任何自己喜歡的麵條。

這是煮羊肉後的羊湯,這才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自然羊湯,顏色是奶白的,聞起來是羊肉的香味,外邊用添加劑勾兌出來的羊湯是沒法和自己煮的羊湯比的。

羊湯可以直接撒上香菜加點鹽喝起來,配上比較硬的燒餅就成了家庭版的羊肉泡饃。如果是用來做面的話,羊湯的濃度還是有些高,做出來的面稍微有點膩,可以往羊湯中加適量開水稀釋下。

加水後的羊湯燒開。

下入黃花菜。

下入海帶絲,如果海帶絲沒有焯下水的話,這個時候羊湯就會像被勾芡了一樣,口感不好。所以海帶絲還是提前用水煮一下比較好。

把羊湯再次煮沸,浮沫打撈乾淨。

加一勺蠔油,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好味道。

喜歡吃咖喱的話,可以把咖喱放進羊湯中化開。

待咖喱化開後就可以下麵條了。

麵條和泡軟的粉條同時入鍋,煮至麵條八成熟就可以了,不然的話,麵條容易nong。

煮好的面連同羊湯一起盛到碗裡,放上煮好的羊肉,撒上香菜,喜歡吃辣的朋友再淋上些辣椒油,哎呀呀,噴香撲鼻的羊湯麵就做好了。

誰都抵擋不了這樣純正羊湯麵的誘惑啊。

再加上這大塊的羊肉,別提有多麼的滿足了!吃的舒心又安心。

北京涼麵

用料

麵條1把;黃瓜半根;豆芽1把;花椒約30粒;調料:;混合芝麻醬1瓷勺;生抽1.5瓷勺;醋1瓷勺;糖半瓷勺;蒜蓉、香菜、蔥

做法

準備材料

鍋中倒油,冷鍋冷油放入花椒小火煎香。看到花椒顏色變深關火,不要等到焦了後再灌,會帶苦味。

麻醬分次加2瓷勺水澥好後,加入1瓷勺醋攪勻。

然後再加入半瓷勺糖。

鍋中燒一鍋水,水開後放入麵條。

因為這裡用的是濕面,所以水開後再方面。如果是乾麵,鍋中冒小泡就可以下鍋。

煮好的面過一遍涼水(可直接食用的),讓它更有筋道。

豆芽焯水,黃瓜切絲,香菜和蔥切末,蒜切泥。

麵條放入碗中,表面碼上豆芽、黃瓜絲、蔥花、香菜末、蒜泥。倒入全部麻醬、2瓷勺花椒油和1.5瓷勺生抽。

吃之前粗暴地拌一拌,讓每根麵條都裹上麻醬、花椒油和生抽。

如果單單用麻醬拌面,會有一點膩歪。但是在醋、花椒油、生抽的共同作用下,每一口濃郁都帶著鮮香開胃。吃一個禮拜,感覺都不會厭呐!

牛肉豆角燜面

用料

牛肉丁30克;刀豆40克;胡蘿蔔花10朵;麵條40克;生薑一片

做法

食材:牛肉丁30克,刀豆40克,胡蘿蔔花10朵,麵條40克,生薑一片

鍋中油燒到溫熱,放入一片生薑煸香。

倒入牛肉丁炒至變色,加入刀豆、胡蘿蔔翻炒2分鐘。

>>肉切丁切片都可以,如果感覺這樣的肉吃著有點老,提前加少許澱粉捏勻醃制會,會嫩很多。豆角洗淨後,撕去兩端的莖,然後掰成4-5釐米長的段。

加入水漫過豆角,加些鹽、生抽調味。

開鍋後再燉2分鐘。

將麵條鋪在豆角上。放麵條之前,如果感覺湯比較多,先倒些汁出來,儘量讓麵條不沾水,處於燜的狀態。

>>麵條最好用鮮麵條,滋潤筋道,比較好吃。

蓋上蓋,小火燜7分鐘,中途翻動一次麵條。燜到最後基本沒有湯汁了。

出鍋前拌勻即可。如果用的四季豆,四季豆(豆角)中含有皂素,這種物質只有在高溫下才能破壞它,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會因為皂素中毒哦。所以要多煮些時間,10幾分鐘吧。

冷面

用料

手工面適量;牛肉1塊;火腿1塊;雞蛋1個;番茄1個;青瓜1條;梨1個;醬油2勺;白醋1勺;糖1勺半;鹽1勺

做法

準備好圖上材料

給牛肉焯水

電飯煲裡加入適量香葉

蒜頭、八角、薑、花椒、

醬油、老抽放進牛肉塊按鍵煮開

另起一個鍋

把水煮沸放入手工面

手工面煮熟撈起過冷水

把青瓜搓絲

梨、番茄切片

火腿切花拿牙籤固定

碗裡倒入適量2勺醬油、1勺白醋、1勺鹽、1勺半糖、涼白開

把手工面擺進碗裡

番茄、青瓜、雞蛋、

火腿一一碼上

牛肉切好擺上,完成

香菇炸醬港式伊面

用料

伊面1捆;香菇5~8顆;豬肉5塊錢;青瓜、胡蘿蔔、紅椒、紫甘藍、小雲耳、綠豆芽、香菜、蔥少許;蒜頭3顆;蠔油2湯匙;老抽1湯匙;米酒半湯匙;麻油半湯匙;糖半湯匙

做法

香菇用熱水浸泡數小時至變軟

去蒂,切丁(炸醬材料越小越好,醬越能均勻覆蓋在面上,我是為了效果所以切大點)

豬肉切丁

蔥切花、蒜切蓉加入香菇丁、豬肉丁,加入所有醬料攪拌均勻,醃制15~20分鐘

醃制期間,我們把綠豆芽、鮮雲耳焯水抄熟(不要燙過,去生就好)

用塊衛生的砧板,香菜只要梗切段,其他素菜全部切絲備用

港式伊面

水開放入伊面2~3分鐘

撈起瀝幹水分,放入盤中待用

熱鍋熱油,倒入炸醬料炒香至水份烘乾,浸泡香菇的水倒出一些加入生粉拌勻勾芡倒入炸醬,大火收汁(不用太幹,濕濕的粘稠就行),試味加鹽調至自己喜歡

所有素菜均勻鋪在伊面上,倒上炸醬,完成

吃的時候記得攪拌均勻,炸醬水份可多點,因為伊面容易幹水

餃子皮油潑面

用料

餃子皮6-8片;辣椒面2g;花椒面1g;蒜蓉2瓣;小蔥末適量;鹽適量;生抽15ml;醋15ml;油30ml;油菜1顆;豆芽50g

做法

盤中撒少許麵粉,將餃子皮輕輕拉長製作成寬面。

餃子皮寬面的長度和厚度可以依據個人喜好,但是面片越薄越易粘連。

鍋中燒水,水開煮個下入面片,待麵條成熟撈出到面碗中。

在煮面的鍋中下入蔬菜,燙熟撈出放在面碗中。

鍋中放油,與此同時將生抽、醋、辣椒、鹽、花椒面、辣椒面、蒜蓉、小蔥末灑在麵條上。

待油燒到冒煙,澆在調料上即可拌勻食用。

香氣溢人——關中燥子面

用料

材料:;手擀面200克;五花豬肉200克;南豆腐(嫩豆腐)2塊;金針菜(黃花菜)15顆;黑木耳3大朵;胡蘿蔔1/4顆;韭菜5根;生薑10克;大蔥1小段;大蒜2瓣;花椒10顆;調味料:;陳醋1大匙;生抽1又1/2大匙;老抽2小匙;辣椒面2小匙;鹽1/8小匙;雞精1/4小匙;白胡椒粉1/8小匙;芝麻香油1小匙;高湯或清水1000ML

做法

將金針菜、黑木耳分別用冷水浸泡20分鐘,洗淨後分別剪去根蒂備用。

將五花肉切成細小的方塊狀,胡蘿蔔,豆腐切成小方塊,金針菜、黑木耳切碎,韭菜切細段,薑,蔥,蒜分別剁成蓉備用。

炒鍋燒熱,放入少許油,放入五花肉丁轉小火煸炒至收幹水份,加入薑,蔥,蒜及花椒炒出香味,肉塊煸出油脂。

加入陳醋用小火煮上2分鐘。

再加入生抽,老抽,辣椒面繼續用小火煮上2分鐘。煮好的肉先加入小半碗水量,繼續用小火煮上10分鐘。

然後再加入胡蘿蔔,豆腐,金針菜,黑木耳翻炒均勻,繼續用小火煮上10分鐘。

這時肉燥一共煮了差不多20分鐘的樣子,再加入所有的高湯或清水,鹽,雞精,白胡椒粉。

蓋上鍋蓋,大火將湯煮開,再轉小火煮上3分鐘,加入韭菜碎,淋入芝麻香油即為肉燥麵湯。

在做肉燥湯的同時,鍋內燒開水,放入少量鹽及沙拉油,加入麵條煮至水開,再點一次冷水至麵條8分熟。

將麵條撈起放入大碗內,再加入肉燥麵湯即完成。

用料

雞胸肉1塊;麵條2人份;辣椒面10g;芝麻適量;油20ml;醋20ml;生抽15ml;糖5g;蒜3-4瓣;香油幾滴

做法

鍋內加入800ml水,放入一片薑,把雞肉煮熟。

取一個無水的碗,放入辣椒粉和芝麻,淋入20ml熱油,攪拌均勻。

倒入生抽、醋、糖、蒜,攪拌均勻。

雞胸肉撕成絲。

麵條煮熟,淋入少許香油拌勻。

倒入調好的料汁和雞肉絲,拌勻。可以加入少許黃瓜絲,吃起來更清爽

番茄雞蛋熱湯麵

用料

番茄1個;蔥花適量;香油適量;鹽4克;龍鬚麵一小把;雞蛋1個

做法

番茄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把皮剝去。切塊備用。

鍋燒熱放香油,再放入蔥花熗鍋。

放番茄翻炒。

再放一點蕃茄醬翻炒。

加水。

根據個人口味加鹽

水開放面。我用的是龍鬚麵。

再窩個雞蛋。

直到面煮熟就可以吃了。出鍋撒點香蔥或者香菜。

開吃

酸辣雞蛋面

用料

雞蛋2個;麵粉200克;水100ml;生抽1大勺;陳醋1大勺;香油2克;辣椒油1小勺;白芝麻適量;花生碎適量;香菜1根;紅椒2個;鹽2克;糖2克

做法

我們先用1大勺生抽、1大勺陳醋、1點點鹽、1大勺糖、1小勺辣椒油、1點點芝麻香油、還有一小把熟的白芝麻,混合在一起,調勻。

把200克的麵粉和2個雞蛋,加100毫升左右的水倒在一起,攪拌到沒有顆粒的麵糊。

水要少量多次的加入,注意一定不能太稀,不然下鍋可就變成蛋花湯了。

調好的麵糊倒入飲料瓶裡,我用的是尖叫這種飲料的瓶子,瓶口是可以直接擠出來的那種,比較方便操作。

也可以放入裱花袋或者保鮮袋中擠,因為麵糊比較稠,要小心擠的時候別把袋子撐破。

燒一鍋開水,水開後轉中小火,慢慢地擠入麵糊。

記得時候注意控制力度,別斷,連貫起來就是雞蛋面了。

擠麵糊的時候火一定要轉小,水沸騰的太厲害會沖散麵糊。

等面煮好後,先舀一大勺麵湯把之前調好的酸辣湯底衝開。

再把面放進去

最後再加些花生碎、紅彩椒碎、香菜碎就可以吃了。

油潑面

用料

麵條200克;大蒜3瓣;小蔥2根;辣椒粉5克;生抽10克;醋5克;鹽適量

做法

燒水,煮面的水多放一點不會粘鍋

小蔥切段

大蒜切末

水燒開放入麵條,用筷子輕輕撥動,防止麵條黏在一起

麵條煮好後倒出水

放入辣椒粉

放入蔥段和蒜末

放入鹽、醋和生抽

油燒到6-7熱,均勻的澆在蒜末、小蔥上

拌均勻

咖喱羊湯麵條大塊的羊肉真正的羊湯讓你吃的舒心又安心

用料

帶骨羊肉500克;粉條50克;黃花菜20克;幹海帶1片;香菜1把;咖喱(可不加)2塊;自己喜歡的面適量;蠔油1勺;鹽1勺

做法

粉條用水泡上,不用加熱,提前用涼水浸泡上就可以,泡軟就可以了。

幹黃花菜涼水下鍋,燒開水後煮上3-5分鐘,這樣可以去除下黃花菜的苦味。

幹海帶泡水泡軟後切成絲,然後下鍋焯水,去一下海帶絲表面的那層黏黏的膠質,不然的話最後海帶絲一下鍋就會有種勾芡的效果,羊肉湯會變成羊肉漿糊。

香菜切成小段備用。

帶骨的羊肉涼水下鍋焯水,焯水後撈出,再加入沒過羊肉的清水煮至羊肉軟爛。使用高壓鍋比較高效,上氣後15分鐘羊肉就完全可以了,不用高壓鍋的話時間會比較久些。高壓鍋蓋蓋之前可以加入些鹽,不用高壓鍋的話在羊肉快熟透的時候加鹽,目的是為了讓羊肉稍微帶點鹹味。

把煮好的羊肉撈出,很輕鬆的就能把骨頭剔除掉,羊肉備用。

這些剔下來的骨頭上邊還帶點碎肉,撒上些細鹽直接啃啃也是件很滿足的事情。

咖喱塊兩塊備用,如果不喜歡吃咖喱的話,不放咖喱也是完全可以的。咖喱羊肉燴面是一種比較老式的吃法,現在流行的燴面都是不加咖喱的。

面片準備好,一會兒待羊湯調好味就可以拉成麵條入鍋了。面片可以替換成任何自己喜歡的麵條。

這是煮羊肉後的羊湯,這才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自然羊湯,顏色是奶白的,聞起來是羊肉的香味,外邊用添加劑勾兌出來的羊湯是沒法和自己煮的羊湯比的。

羊湯可以直接撒上香菜加點鹽喝起來,配上比較硬的燒餅就成了家庭版的羊肉泡饃。如果是用來做面的話,羊湯的濃度還是有些高,做出來的面稍微有點膩,可以往羊湯中加適量開水稀釋下。

加水後的羊湯燒開。

下入黃花菜。

下入海帶絲,如果海帶絲沒有焯下水的話,這個時候羊湯就會像被勾芡了一樣,口感不好。所以海帶絲還是提前用水煮一下比較好。

把羊湯再次煮沸,浮沫打撈乾淨。

加一勺蠔油,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好味道。

喜歡吃咖喱的話,可以把咖喱放進羊湯中化開。

待咖喱化開後就可以下麵條了。

麵條和泡軟的粉條同時入鍋,煮至麵條八成熟就可以了,不然的話,麵條容易nong。

煮好的面連同羊湯一起盛到碗裡,放上煮好的羊肉,撒上香菜,喜歡吃辣的朋友再淋上些辣椒油,哎呀呀,噴香撲鼻的羊湯麵就做好了。

誰都抵擋不了這樣純正羊湯麵的誘惑啊。

再加上這大塊的羊肉,別提有多麼的滿足了!吃的舒心又安心。

北京涼麵

用料

麵條1把;黃瓜半根;豆芽1把;花椒約30粒;調料:;混合芝麻醬1瓷勺;生抽1.5瓷勺;醋1瓷勺;糖半瓷勺;蒜蓉、香菜、蔥

做法

準備材料

鍋中倒油,冷鍋冷油放入花椒小火煎香。看到花椒顏色變深關火,不要等到焦了後再灌,會帶苦味。

麻醬分次加2瓷勺水澥好後,加入1瓷勺醋攪勻。

然後再加入半瓷勺糖。

鍋中燒一鍋水,水開後放入麵條。

因為這裡用的是濕面,所以水開後再方面。如果是乾麵,鍋中冒小泡就可以下鍋。

煮好的面過一遍涼水(可直接食用的),讓它更有筋道。

豆芽焯水,黃瓜切絲,香菜和蔥切末,蒜切泥。

麵條放入碗中,表面碼上豆芽、黃瓜絲、蔥花、香菜末、蒜泥。倒入全部麻醬、2瓷勺花椒油和1.5瓷勺生抽。

吃之前粗暴地拌一拌,讓每根麵條都裹上麻醬、花椒油和生抽。

如果單單用麻醬拌面,會有一點膩歪。但是在醋、花椒油、生抽的共同作用下,每一口濃郁都帶著鮮香開胃。吃一個禮拜,感覺都不會厭呐!

牛肉豆角燜面

用料

牛肉丁30克;刀豆40克;胡蘿蔔花10朵;麵條40克;生薑一片

做法

食材:牛肉丁30克,刀豆40克,胡蘿蔔花10朵,麵條40克,生薑一片

鍋中油燒到溫熱,放入一片生薑煸香。

倒入牛肉丁炒至變色,加入刀豆、胡蘿蔔翻炒2分鐘。

>>肉切丁切片都可以,如果感覺這樣的肉吃著有點老,提前加少許澱粉捏勻醃制會,會嫩很多。豆角洗淨後,撕去兩端的莖,然後掰成4-5釐米長的段。

加入水漫過豆角,加些鹽、生抽調味。

開鍋後再燉2分鐘。

將麵條鋪在豆角上。放麵條之前,如果感覺湯比較多,先倒些汁出來,儘量讓麵條不沾水,處於燜的狀態。

>>麵條最好用鮮麵條,滋潤筋道,比較好吃。

蓋上蓋,小火燜7分鐘,中途翻動一次麵條。燜到最後基本沒有湯汁了。

出鍋前拌勻即可。如果用的四季豆,四季豆(豆角)中含有皂素,這種物質只有在高溫下才能破壞它,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會因為皂素中毒哦。所以要多煮些時間,10幾分鐘吧。

冷面

用料

手工面適量;牛肉1塊;火腿1塊;雞蛋1個;番茄1個;青瓜1條;梨1個;醬油2勺;白醋1勺;糖1勺半;鹽1勺

做法

準備好圖上材料

給牛肉焯水

電飯煲裡加入適量香葉

蒜頭、八角、薑、花椒、

醬油、老抽放進牛肉塊按鍵煮開

另起一個鍋

把水煮沸放入手工面

手工面煮熟撈起過冷水

把青瓜搓絲

梨、番茄切片

火腿切花拿牙籤固定

碗裡倒入適量2勺醬油、1勺白醋、1勺鹽、1勺半糖、涼白開

把手工面擺進碗裡

番茄、青瓜、雞蛋、

火腿一一碼上

牛肉切好擺上,完成

香菇炸醬港式伊面

用料

伊面1捆;香菇5~8顆;豬肉5塊錢;青瓜、胡蘿蔔、紅椒、紫甘藍、小雲耳、綠豆芽、香菜、蔥少許;蒜頭3顆;蠔油2湯匙;老抽1湯匙;米酒半湯匙;麻油半湯匙;糖半湯匙

做法

香菇用熱水浸泡數小時至變軟

去蒂,切丁(炸醬材料越小越好,醬越能均勻覆蓋在面上,我是為了效果所以切大點)

豬肉切丁

蔥切花、蒜切蓉加入香菇丁、豬肉丁,加入所有醬料攪拌均勻,醃制15~20分鐘

醃制期間,我們把綠豆芽、鮮雲耳焯水抄熟(不要燙過,去生就好)

用塊衛生的砧板,香菜只要梗切段,其他素菜全部切絲備用

港式伊面

水開放入伊面2~3分鐘

撈起瀝幹水分,放入盤中待用

熱鍋熱油,倒入炸醬料炒香至水份烘乾,浸泡香菇的水倒出一些加入生粉拌勻勾芡倒入炸醬,大火收汁(不用太幹,濕濕的粘稠就行),試味加鹽調至自己喜歡

所有素菜均勻鋪在伊面上,倒上炸醬,完成

吃的時候記得攪拌均勻,炸醬水份可多點,因為伊面容易幹水

餃子皮油潑面

用料

餃子皮6-8片;辣椒面2g;花椒面1g;蒜蓉2瓣;小蔥末適量;鹽適量;生抽15ml;醋15ml;油30ml;油菜1顆;豆芽50g

做法

盤中撒少許麵粉,將餃子皮輕輕拉長製作成寬面。

餃子皮寬面的長度和厚度可以依據個人喜好,但是面片越薄越易粘連。

鍋中燒水,水開煮個下入面片,待麵條成熟撈出到面碗中。

在煮面的鍋中下入蔬菜,燙熟撈出放在面碗中。

鍋中放油,與此同時將生抽、醋、辣椒、鹽、花椒面、辣椒面、蒜蓉、小蔥末灑在麵條上。

待油燒到冒煙,澆在調料上即可拌勻食用。

香氣溢人——關中燥子面

用料

材料:;手擀面200克;五花豬肉200克;南豆腐(嫩豆腐)2塊;金針菜(黃花菜)15顆;黑木耳3大朵;胡蘿蔔1/4顆;韭菜5根;生薑10克;大蔥1小段;大蒜2瓣;花椒10顆;調味料:;陳醋1大匙;生抽1又1/2大匙;老抽2小匙;辣椒面2小匙;鹽1/8小匙;雞精1/4小匙;白胡椒粉1/8小匙;芝麻香油1小匙;高湯或清水1000ML

做法

將金針菜、黑木耳分別用冷水浸泡20分鐘,洗淨後分別剪去根蒂備用。

將五花肉切成細小的方塊狀,胡蘿蔔,豆腐切成小方塊,金針菜、黑木耳切碎,韭菜切細段,薑,蔥,蒜分別剁成蓉備用。

炒鍋燒熱,放入少許油,放入五花肉丁轉小火煸炒至收幹水份,加入薑,蔥,蒜及花椒炒出香味,肉塊煸出油脂。

加入陳醋用小火煮上2分鐘。

再加入生抽,老抽,辣椒面繼續用小火煮上2分鐘。煮好的肉先加入小半碗水量,繼續用小火煮上10分鐘。

然後再加入胡蘿蔔,豆腐,金針菜,黑木耳翻炒均勻,繼續用小火煮上10分鐘。

這時肉燥一共煮了差不多20分鐘的樣子,再加入所有的高湯或清水,鹽,雞精,白胡椒粉。

蓋上鍋蓋,大火將湯煮開,再轉小火煮上3分鐘,加入韭菜碎,淋入芝麻香油即為肉燥麵湯。

在做肉燥湯的同時,鍋內燒開水,放入少量鹽及沙拉油,加入麵條煮至水開,再點一次冷水至麵條8分熟。

將麵條撈起放入大碗內,再加入肉燥麵湯即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