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手足口病高峰期即將殺到,勢頭比去年還猛!要警惕!

國家疾控中心資料顯示, 2017年全國報告手足口病病例192萬例, 死亡病例95人, 在丙類傳染病報告中發病、死亡人數皆為最高。 4月9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 我國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 3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多達2.8萬例, 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 預計2018年整體的流行強度將會高於去年。

手足口病是什麼?

手足口病, 又叫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是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臀等部位皮膚出疹為主要特徵, 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如腦炎、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如果孩子發燒, 沒有食欲, 不肯吃東西, 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孩子, 就要讓孩子張口嘴巴, 檢查嘴巴裡有沒有皰疹或潰瘍。

我國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 部分地區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 發病人群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 1-2歲兒童發病風險最高。 低齡兒童發病後得重症、死亡的風險更高。

手足口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 呈自限性, 7-10天病程後可完全康復。 患兒發病初期常出現發熱、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典型的手足口病是手掌、腳掌、口腔長丘疹或皰疹,

甚至發生潰瘍。 有的患者臀部、雙膝也會出疹。

腸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 以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柯薩奇病毒A6型(CV-A6)、柯薩奇病毒A10型(CV-A10)最為常見, 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數由EV-A17感染所致。

日常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注意手口衛生, 尤其在觸摸口鼻前、進食前、如廁後、更換尿布後,

應用清水、肥皂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 隨後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 如接吻、擁抱等。

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常接觸的物品, 如玩具、傢俱等。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家長怎麼做

大部分患兒是輕症, 接受治療後一般7-10天痊癒, 極少復發。 居家治療只有在症狀輕的時候才適合。

消毒隔離

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 患兒應留在家中, 直到發熱、皮疹消退及水皰結痂。 一般需隔離兩周。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休息及飲食:患兒應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 胃口較差, 不願進食, 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局部可用適量溫開水將思密達調成糊狀,塗抹於口腔潰瘍局部,每天4次,以減輕疼痛,促進癒合。

皮疹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

將患兒指甲剪短,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者,可用思密達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塗抹於局部,每天4~6次。

發熱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家長要注意

不過,手足口有輕重型之分,家長一定要留意,及早發現重症的孩子。

因為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嚴重可致死。

所以,家長要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特別是前三天密切觀察,如出現以下任何一種表現,則馬上就診:

三歲以下,病程在5天以內,持續高熱。吃退燒藥不退熱,或很快反彈。

精神差,手抖,有驚跳,嗜睡,意識蒙朧。

呼吸急促,有呼吸困難,甚至口吐白沫。

頻繁嘔吐。

心跳加快、手腳冰涼、臉色青灰。

就診時,最好選擇當地有重症患兒條件的重症手足口病定點收治醫院。

如果只是輕症,比如體溫升高不明顯,皮疹沒有明顯破潰,可以在家注意多喝水、休息,同時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特別提醒

目前,接種EV71疫苗是預防EV71感染手足口病最經濟最有效的重要武器,接種最好在高發期前,保護率達95%。

預防手足口病,幼兒家長們要謹記防手足口病“三字經”:常洗手,勤開窗,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

康掌櫃體檢網 www.zgui.com

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局部可用適量溫開水將思密達調成糊狀,塗抹於口腔潰瘍局部,每天4次,以減輕疼痛,促進癒合。

皮疹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

將患兒指甲剪短,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者,可用思密達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塗抹於局部,每天4~6次。

發熱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家長要注意

不過,手足口有輕重型之分,家長一定要留意,及早發現重症的孩子。

因為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嚴重可致死。

所以,家長要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特別是前三天密切觀察,如出現以下任何一種表現,則馬上就診:

三歲以下,病程在5天以內,持續高熱。吃退燒藥不退熱,或很快反彈。

精神差,手抖,有驚跳,嗜睡,意識蒙朧。

呼吸急促,有呼吸困難,甚至口吐白沫。

頻繁嘔吐。

心跳加快、手腳冰涼、臉色青灰。

就診時,最好選擇當地有重症患兒條件的重症手足口病定點收治醫院。

如果只是輕症,比如體溫升高不明顯,皮疹沒有明顯破潰,可以在家注意多喝水、休息,同時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

特別提醒

目前,接種EV71疫苗是預防EV71感染手足口病最經濟最有效的重要武器,接種最好在高發期前,保護率達95%。

預防手足口病,幼兒家長們要謹記防手足口病“三字經”:常洗手,勤開窗,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

康掌櫃體檢網 www.zgui.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