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吞噬美團市場,滴滴外賣這步妙棋有多狠?

國內除BAT之外, 還有這樣兩家超級公司——滴滴和美團, 前者深耕出行服務領域, 後者深耕O2O和外賣服務。 儘管都是估值數百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

但過去他們可謂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就在最近, 他們卻展開交鋒, 進入各自的核心戰場。

兩家公司都在對方領域掀起了補貼戰, 以求迅速取得突破。 相較於美團上線打車服務後的波瀾不驚, 滴滴外賣業務似乎發展的更加如火如荼。 同樣是補貼, 美團在上海最多拿下三分之一的份額, 而後就被壓制到15%以內, 而滴滴外賣則在首座試運營城市無錫, 一舉擊穿美團外賣的份額, 反超成為第一。

一鼓作氣的滴滴, 隨後宣佈一組包括無錫在內的九大城市美食海報, 暗示要進入全國和美團展開全面較量。 這步妙棋的結局是擊穿了對手, 超過了美團的市場份額。

滴滴亮劍 首戰告捷

4月10日, 滴滴官方宣佈, 在外賣市場試運行8天后,

第9天即取得無錫之戰的勝利, 日訂單33.4萬單, 超過美團、餓了麼, 穩居第一。 僅耗費9日, 便突破美團、餓了麼耕耘數年的無錫市場, 滴滴外賣的初次亮相無疑是令人稱道的。 而在筆者看來, 滴滴初戰告捷看似出人意料, 其實卻在情理之中。

首先, 外賣市場最初就是靠補貼戰打出來的,

尤以早期美團、餓了麼和百度外賣三足鼎立是為甚, 而在餓了麼收編百度外賣之後, 整個行業的補貼力度迅速降到冰點。 美團和餓了麼兩家逐漸開始收割市場, 不過補貼依舊在繼續。

此番滴滴給雙方的補貼戰點了把火, 給外賣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針對無錫市場, 在滴滴強勢補貼力度之下, 當地用戶花費幾塊錢就可以點到一頓頗為豐盛的午餐, 僅花兩塊錢就可以享受到一杯奶茶的到家服務, 這顯然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而後美團等對手開始跟進補貼, 但失去了先機, 滴滴一舉拿下無錫市場也不是怪事。

其次, 做出行起家的滴滴有著天然做外賣的基因。 出行和外賣, 一個送人一個送貨,

其本質上是共通的, 都是通過更智慧、高效的運力調度和配送運輸, 來快速回應人的需求。 我們注意到, 一般的外賣服務從下單到上門, 用戶一般要等待至少半小時甚至一個小時, 而對於出行訂單, 使用者最多願意等待幾分鐘到十幾分鐘。 顯然, 做出行要實現的供需匹配和運力調度要比送外賣要更為複雜, 用戶體驗要求也更高。

這樣來看, 有人把滴滴做外賣, 比做是一種降維打擊, 也不無道理。 更有意思的是, 滴滴的前輩Uber早在2014年就已經試水外賣訂餐服務——UberEats, 截至目前, 這項服務發展的也很不錯。 2017年末, UberEats業務上線了 200座城市, 今年UberEats還把另一家外賣平臺方Ando進行了收購。

最後要指出的一點是, 滴滴外賣的崛起, 最根本上是源于市場以及消費者的需求。

外賣市場從未有過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 過去是三足鼎立, 後來是美團和餓了麼, 現在又有三足鼎立的趨勢出現。 究其原因, 一方面市場在不斷擴大, 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了便捷的外賣服務;另一方面, 一家獨大難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 滴滴此番入局將會讓市場競爭進一步深入, 從而挖掘出更大潛力。

滴滴憑什麼擴大戰線

再來關注滴滴外賣的最新動作。 有了在無錫初戰告捷的底氣, 滴滴希望一鼓作氣去爭取更大範圍的勝利。 4月12日, 滴滴外賣一組海報意味著即將挺進新的城市, 大家紛紛猜測無錫之後會是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 這意味著, 滴滴做好了準備與美團、餓了麼展開全面較量。

滴滴外賣有望發起一場更廣範圍、更大力度的市場大戰。筆者認為,這樣的策略,可能是最適合當前外賣市場的方案了,原因依然有三:

一、資料顯示,在現金儲備方面,去年底估計滴滴賬上現金高達120 億美元,滴滴無疑更有底氣競爭。

二、事實勝於雄辯。先後成功投資滴滴、ofo的天使投資人朱嘯虎最近在朋友圈感慨:補貼可以測試對方防禦的深度,補貼情況下可以打穿對手,超過對方市場份額,和在高度補貼情況下也只能拿到20%—30%的市場份額是完全不一樣的!筆者對這一觀點持認同看法。要知道美團打車在上海採取的高補貼策略只拿下了最多30%的份額。

外賣市場近日反應已經證明,滴滴迅速逆襲,美團、餓了麼趕緊跟進補貼,因為他們發現自身構建的市場壁壘可能輕易被打垮,若不跟,用戶只會流失的更快。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現金儲備和現金流方面,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都不是滴滴的對手,倘若真打下去,不太看好美團、餓了麼會一直跟進。

三、滴滴擴大戰線,對於其他對手可能是一種壓力,但對於市場和用戶絕對是一件好事。通過前幾年的發展,使用者使用外賣服務的習慣已經被逐步建立,但對於平臺的忠誠度不算很高。資料顯示,外賣市場用戶占全網活躍用戶的比列仍不到10%,這要遠低於電商、出行等領域,因此這個行業仍然有廣闊的上升空間。

寫在最後

總結來看,從出行到外賣,滴滴的格局不在於跟美團或是餓了麼一較長短,其更多的考量是擴大自身的邊界,講出一個更加多樣化的故事。滴滴也迅速抓住突破口,打了對手個措手不及。相信隨著對手提高警惕,以及三家在更廣泛戰線的展開競爭,外賣市場將會進行更加激烈的洗牌,滴滴不缺少實力和資本,也很值得期待。

筆者還是那句話,不管誰笑到最後,對於用戶來說,企業競爭是好事。

滴滴外賣有望發起一場更廣範圍、更大力度的市場大戰。筆者認為,這樣的策略,可能是最適合當前外賣市場的方案了,原因依然有三:

一、資料顯示,在現金儲備方面,去年底估計滴滴賬上現金高達120 億美元,滴滴無疑更有底氣競爭。

二、事實勝於雄辯。先後成功投資滴滴、ofo的天使投資人朱嘯虎最近在朋友圈感慨:補貼可以測試對方防禦的深度,補貼情況下可以打穿對手,超過對方市場份額,和在高度補貼情況下也只能拿到20%—30%的市場份額是完全不一樣的!筆者對這一觀點持認同看法。要知道美團打車在上海採取的高補貼策略只拿下了最多30%的份額。

外賣市場近日反應已經證明,滴滴迅速逆襲,美團、餓了麼趕緊跟進補貼,因為他們發現自身構建的市場壁壘可能輕易被打垮,若不跟,用戶只會流失的更快。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現金儲備和現金流方面,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都不是滴滴的對手,倘若真打下去,不太看好美團、餓了麼會一直跟進。

三、滴滴擴大戰線,對於其他對手可能是一種壓力,但對於市場和用戶絕對是一件好事。通過前幾年的發展,使用者使用外賣服務的習慣已經被逐步建立,但對於平臺的忠誠度不算很高。資料顯示,外賣市場用戶占全網活躍用戶的比列仍不到10%,這要遠低於電商、出行等領域,因此這個行業仍然有廣闊的上升空間。

寫在最後

總結來看,從出行到外賣,滴滴的格局不在於跟美團或是餓了麼一較長短,其更多的考量是擴大自身的邊界,講出一個更加多樣化的故事。滴滴也迅速抓住突破口,打了對手個措手不及。相信隨著對手提高警惕,以及三家在更廣泛戰線的展開競爭,外賣市場將會進行更加激烈的洗牌,滴滴不缺少實力和資本,也很值得期待。

筆者還是那句話,不管誰笑到最後,對於用戶來說,企業競爭是好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