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為師來了 | 僅需一首打油詩就能總結卓爾vs北控的比賽

各位觀眾老爺們好, 4月15日武漢卓爾客場挑戰北京北控, 最終雙方1:1握手言和。

當然握手言和這個詞, 或許只是字面意義, 而對於這場比賽而言或許大家都無法做到“言和”。

先說北控, 北控在多尼米克這一黑金剛受傷無法出戰的情況下拿下王建文與呂征, 按死板凳上的鄧卓翔……

給人的第一感覺:莫非是要死守?

然而並沒有, 北控出人意料的排出了一個4141/433直面前些天打爆遼寧逆轉深圳的卓爾原班人馬。

比賽的過程異常精彩, 北控的戰術相當複雜, 其中原理那是非常的繞口。

但我本人卻是天賦異稟, 今天觀眾走運了,

我馬上用一張圖給大家總結北控是如何攻略我卓。

↓ ↓ ↓ ↓

反反復複就一招黑虎掏襠, 古有口訣為證:

快速進攻走兩邊, 兩邊起球砸中間。

中間撞門若不成, 遠射一腳爽翻天。

就這麼起, 撞, 混

愣是全場打出了13次角球30多次傳中, 而且其中尤其是角球落點基本上就沒怎麼變過,

奇了怪了還就是沒人爭得過人家。

在卓爾被連續掏襠漸漸找到了應對之法時, 北控突然的換上了真核王建文並且在8分鐘之後取得了進球。

這一換人可以說改變了整個比賽的進程, 不僅僅是立杆見影的取得了進球, 也使得兩位主帥的鬥法變得更加戲劇化。

武漢換上童曉星換下艾志波, 從三中衛變回四後衛體系從而一度穩定了卓爾的中場秩序。 個人認為這個改變基礎陣型的換人顯得有些無奈和狼狽, 但積極意義大於負面影響, 變陣之後的武漢在兩條防守線的保持上做的可圈可點, 邊路防守厚度的增加給北控中路持球的王建文很難一腳打穿。 另一方面王建文持球時間增加導致北控推進整體速度下降,

戈武只有回撤拿球分兩邊。 而恰好這也是他不太擅長的工作導致了其意外拉傷。

戈武意外受傷下場使得李鐵一時間仿佛看到了勝機, 換上劉雲周通兩位元攻擊手改進攻方式為邊中滲透, 意圖強行在中路與肋部殺出一條血路。

這一手換人一方面是看透了北控手上只有兩張牌可用:要麼是換上一個減速控球的鄧卓翔, 要麼換上邊路加速的呂征。 至於換上王海濤或者張俊哲去打防守那就表示北控願意放棄對中場的爭奪, 而換上守門員王梓翔……基本上不存在可能性。

基於這一設想, 李鐵先對手一步出招, 趁後防壓力減少之時壓上進攻;高洪波出於應對, 兵行險招, 上呂征以攻對攻以快打快!雖然在一段時間內北控幾乎將剛剛起勢的武漢壓制在半場無法出來,

可正是以攻對攻的指導思想給了卓爾有機可乘, 以快打快使得雙方體力進一步消耗接近極限, 傳接球失誤率一路攀升, 這才有了埃弗拉突然暴起單騎闖關。

1:1戰平之後大家雖然互有嘗試但基本上調整的空間都不是很大了。

這一戰能夠取得1分, 可以說結果上還OK, 心理上難平衡。 確實暴露的問題太多了。

1關於定位球角球的防守

同樣的招數對聖鬥士無法使用第二次, 但是對武漢卓爾可以使用十幾次甚至更多。 我們是不是應該著重訓練一下任意球的攻防?

2關於對手中場逼搶

球權就像攥在手心裡的沙, 雙手捏的越緊最後留在手裡的越少。

寸土不讓的和對手拼是沒錯的, 但搶下來拿到球權之後是不是應該按照對手的節奏快速出球就值得商榷了, 是不是該減速的時候應該控一控?

3關於陣容和輪換

秘密, 是武器, 也是朋友。

為了成績而求穩, 我非常理解, 可是我們是不是已經強到不需要任何針對性輪換或者說不需要輪換球員休息的程度了呢?

抛磚引玉的給大家幾個問題一起動動腦筋, 我們週四的比賽前瞻節目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