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鄭州市對這條千古名河仍有“大動作” 新增水面面積1300多畝

一期、二期已經顯現效果, 成市民郊外休閒區域。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劉瑞朝文許俊文攝影

核心提示|曾經, 這裡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

舳艫相接, 一路繁花似錦;如今, 這裡是“舊貌換新顏”的索須河, 水清河美, 週末遊人如織。 位於黃河與賈魯河之間的索須河, 目前正經歷著提升治理, 四期提升工程將新增水面面積1300多畝。

目前, 鄭州市天河路兩側的一期、二期已經顯現效果, 成為市民郊外休閒的熱點區域。 而很快, 文化北路附近的三期提升工程, 也將以新面目和大家見面。 作為一條千古名河, 已經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索須河, 今年還會有“大動作”。

河流面目一新的索須河水草豐美蛙聲起落

大河路北, 天河路橋上, 駐足觀望, 城市的煩囂頓隱, 一條詮釋著水草豐美的河流, 靜謐地反射著陽光。 這裡, 就是曾經其貌不揚的索須河;這裡, 也是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大運河的一段——通濟渠遺址所在地。

仿古亭台, 和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碑, 揭示著這條千年古河的歷史積澱。 舳艫相連已不見, 漁歌欸乃亦不聞, 索須河已成為全新的索須河, 通濟渠被封存在河水之下、歷史深處。 兩岸河畔的柳絲照水, 迎風飄拂, 這不正是“汴河新柳”的意境嗎?那消失了的鄭州老八景, 從遙遠的過往走到了現實之中。

從花園口提水泵站遠道而來的黃河水, 在索須河北側沉砂池進行沉澱後, 一部分通過倒虹吸穿過索須河向南流淌, 供東風渠、魏河、龍湖生態用水, 一部分則直接泄入索須河中。 在黃河水注入索須河處, 設置了不少疊水景觀, 嘩嘩的水聲激越, 小型的瀑布橫向鋪開, 也是索須河沿線不可錯過的一景。

鄭州, 還有這般親近自然之處?何時多了這靜謐清新之所?其實, 早在2014年, 鄭州市便開始對索須河實行分段生態提升治理。

河變新增一千多畝水面漸成週末親水遊去處

據介紹, 西起北四環橋、東至祥雲寺, 天河路、花王橋、中州大道為三個節點, 將13.45千米長的治理工程分成了四期。 而四期工程全部完工後, 新增水面面積將超過1300畝。 記者所駐足的大河路、天河路橋處, 便是一期、二期工程的分界線。 目前, 一期、二期工程已經完工, 景觀效果顯現。 作為工程監理, 鄭州市水利工程監理中心負責人張世寶從一期工程動工時, 就參與到索須河的提升治理工程之中。

張世寶說, 所謂提升改造, 包括很多方面, 首先是河道形態的改變,

原來的灘地降低了, 再通過橡膠壩、液壓壩等調蓄手段, 增加河段的水面。 提升改造前, 水面寬度不過40米, 如今水面最窄處也有60多米, 最寬處能達到100多米, 能給遊人一種小湖泊的觀感。

索須河兩側堤頂上的道路, 也比之前大大擴寬。 原來4米的道路, 拓寬到6米以上, 完全能夠保證雙向二車道的通行能力。 每到週末和節假日, 不少市民就驅車來到這裡, 或沿著堤頂道路觀景, 或停靠路邊, 一家人來一場“水草豐美”的郊外遊。

據介紹, 如今的索須河, 兩岸的綠化帶加起來有60多米。 植被更為多樣, 常青的有雪松、大葉女貞, 亮眼的有紫葉李、榆葉梅, 落葉的有法桐、銀杏, 還有金槐、烏桕, 四季皆有可觀之樹。

目前, 三期、四期正在緊張建設中。

前段時間, 趁著春日暖陽, 兩側的草木已經提前栽下。 而三期沿線的廣場、游路等設施也已初步成型。 到5月底前, 花王橋到中州大道段的三期主體工程有望完工, 而中州大道至祥雲寺段的四期工程, 也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河史

沿河岸前行, 能時不時看到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碑。 如今改頭換面的索須河, 和相距不遠的賈魯河一樣, 也是條歷史文化河流。 兩者之間, 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索河、須水河匯成索須河, 一路蜿蜒向東, 進入惠濟區境, 便也是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了。

鄭州段包括通濟渠索須河段和通濟渠惠濟橋段, 一河一橋, 滄桑巨變, 在書寫著曾經繁華的過往。 但從鴻溝水系, 到隋唐的通濟渠, 再到宋代的汴河, 乃至元代後的賈魯河,這條千年古河歷來是貫通南北,連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

到明清時期,大運河漸漸淤塞、廢棄,以至於後來的《鄭縣誌》在表述索須河時,用了不足130字。“索須河在鄭州,共分南北南支,南支由鄭州西北隅雙橋入境……北支由鄭州西北隅常莊入境……”隻字未提通濟渠或大運河。由此可見,通濟渠在那時便已湮沒在河道深處了。

消失了的,還會以新的面目重現。鄭州市水務局規劃處相關人士介紹說,今年年底前,大運河鄭州通濟渠段生態提升工程有望啟動,這也是索須河提升治理的第五期。工程的總投資將達到6.8億元,今年計畫投資500萬。

這段河道總長10.9公里,起點在北四環橋,即二期工程的西側,延伸到上游的索河、須水河。兩岸範圍為規劃河道藍線,其中索河藍線寬約200米,須水河藍線寬約90米,索須河藍線寬200米~260米。上述河段將統一按照達到防洪50年一遇、除澇5年一遇標準治理,進行生態提升。

乃至元代後的賈魯河,這條千年古河歷來是貫通南北,連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

到明清時期,大運河漸漸淤塞、廢棄,以至於後來的《鄭縣誌》在表述索須河時,用了不足130字。“索須河在鄭州,共分南北南支,南支由鄭州西北隅雙橋入境……北支由鄭州西北隅常莊入境……”隻字未提通濟渠或大運河。由此可見,通濟渠在那時便已湮沒在河道深處了。

消失了的,還會以新的面目重現。鄭州市水務局規劃處相關人士介紹說,今年年底前,大運河鄭州通濟渠段生態提升工程有望啟動,這也是索須河提升治理的第五期。工程的總投資將達到6.8億元,今年計畫投資500萬。

這段河道總長10.9公里,起點在北四環橋,即二期工程的西側,延伸到上游的索河、須水河。兩岸範圍為規劃河道藍線,其中索河藍線寬約200米,須水河藍線寬約90米,索須河藍線寬200米~260米。上述河段將統一按照達到防洪50年一遇、除澇5年一遇標準治理,進行生態提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