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武松,項羽,紂王等等大力士

古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彭程

古代戰場之上, 冷兵器的交戈, 除卻將士本身對冷兵器的使用方法, 還要有強大的本身力量作為支撐。

於是就有一力降十會的說法, 在絕對的力氣面前, 招式或許有用, 但成績是有限的, 所以說如果在項羽面前, 耍什麼猴兒拳, 撩陰腿那完全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挑釁了。

那古人的力氣到底有多大呢?

(圖)武松打虎

01

偷樑換柱這個成語大家一定聽過, 但其實這個成語最先叫做托梁換柱, 意義也很簡單, 就是顯示人的力氣大而已。

是什麼人有這樣的本事呢?

紂王!

事件的經過就是宮殿老舊, 需要修繕, 然而大家還都覺得沒事, 就坐在裡邊談論一些事情。 結果, 房梁斷掉, 所有人都像熱鍋上的螞蟻那般, 沒了頭腦的亂跑, 紂王站起來兩步過去, 一把托住了即將倒塌的柱子, 讓大殿沒有變成冥殿!

有人說此時的國都之殿可能是有些考究,

但整體建築並不會太大, 遠遠不及以後的金鑾大殿那般雄偉。

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但不能否定了紂王的力量, 別說是一殿之頂, 能托住百斤重物都算是好氣力了。

對紂王來說, 這都不算什麼, 因為他還幹過倒拽九牛的猛事, 這個就完全是出類拔萃了。

當然這樣的故事都是典籍記載, 司馬遷說紂王, 材力過人, 手格猛獸。 帝王世紀中也說, 紂王有倒曳九牛, 撫梁易柱的本事。

雖說有誇大的水分, 但說明紂王絕對是一個神勇的大力士!

(圖)紂王影視形象

02

很多人是在羋月傳中才知道秦武王這個人的, 他的名字也很飄逸, 叫做嬴蕩。 呃, 這位老兄在舉重的時候把自己給壓死了。

他能出名一是源於自己的力量, 二是源于成功自殺。 。 。

但總體來說, 秦武王做到了!

舉重本來就是一門很危險的運動, 是需要量力而行的, 秦武王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舉過很多鼎, 並且很是成功。

然而龍文赤鼎結束了他的運動生涯, 據傳秦武王最後舉的鼎為九鼎之一,

作為當時的國器來說, 鑄造肯定是含有當代的很多技術, 沒有半點虛假的。

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重量, 雖說不會太輕, 但具體資料是沒有的, 我們只能從側面來構思一下嬴蕩兄的力量。 在他手下有一個叫做孟賁的力士, 此人可以單手將牛角拔起來, 卻舉不了鼎!如果他不是變態型發展, 也沒有麒麟臂的話, 嬴蕩兄的力氣是強于孟賁的。 秦武王作為一個歷史上的出名運動員卻沒有留下成績就走了, 這個結局對於僅有二十三歲的他來說是可悲的。

(圖)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 又稱秦武烈王、秦悼武王, 嬴姓, 名蕩, 秦惠文王之子,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 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03

同樣是扛鼎, 項羽就顯得很是輕鬆!

關於霸王舉鼎有許多的說法, 有震懾群雄的威猛型, 有標榜力氣的展示型, 反正各有各的說法, 總之一句話, 項羽扛鼎很是輕鬆, 而且是那種舉起來還要繞場一周, 才會放下的。

那項羽的力氣又有多大呢?

俗知的項羽使用的兵器叫做霸王槍, 這件兵器的重量是一百二十九斤, 並且項羽用這個兵器是單手。 。。

單手啊,這要不是麒麟臂還有什麼是?

鼎這個東西並不像杠鈴那般著力,但一個人能隨隨便便使用百斤武器用作打鬥的話,三四百斤的東西舉起來還真的用不了多大力氣。古時為將者無事時,都喜歡打熬氣力,就多是舉重一類,就此來看,霸王舉鼎應為真事。

(圖)項羽影視形象

04

三國時候也有一個大力士,叫做胡車兒,據傳此人能夠負重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將曹操大將典韋的兵器偷了去。。。

呃,他也就這點出息,作為一個大力士最後當了個偷兒。

典韋的力氣之大,難以想像,尤其是在大風中可以單手穩旗的本事聽來都覺的不可思議!

那都可以算作是和大自然抗衡了。

要知道夏侯淳還是在野外狩獵的時候遇到典韋,此時的典某人正在逐虎過澗,手持一對鐵戟重八十斤。

若是真的話,典韋正拿著一對啞鈴奔跑在打老虎的路上。。。

爬過山的朋友都知道,即使一路臺階都是在挑戰地心引力,更別說還要負重奔跑了,典韋的力氣之大不愧古之惡來的名聲。

相比之下,許褚作為虎癡就很是直接,據說許褚幼時曾養一小牛,每天靠著舉牛打磨力氣,牛長大一分,許褚的力氣便也跟著增加一分。但到了牛成年的時候,許褚舉不動了,要知道一頭壯牛的體重得有一兩千斤,雖說許褚舉不動了,但拉的動啊,許褚還真這麼幹過。

對於一個能把成年壯牛拉的後退的人來說,或許跟他掰腕子就等於在做虎口開裂術一般簡單。

(圖)典韋

05

我們俗知的打虎英雄武松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大力士,別人喝了酒是身體疲軟,而武松卻不一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酒多喝一分便多了一分的力氣。

呃,可能他和大力水手一樣,屬於補充型選手。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中有武松舉石獅子的故事,此時的施恩還對武松的本事有一定的懷疑,雖然武松已經是打虎英雄,但施恩並未親眼相見,正好以這石獅子來試試武松的氣力。

武松知道施恩的小想法,就遂了施恩的意。

當下走到石獅子旁邊只一抱,便將那石墩端在了胸前,往地下一扔,Duang一下都給砸出了一個大坑。轉而將石獅子一把提了起來,直往天上扔去,看得眾人驚呼之際,又雙手接回,輕輕的放回原處。

搞定這些以後,武松臉不紅,氣不喘!

我估計當時的施恩已經懵逼了。

老虎都吃不住武松三五拳,這等力量尋常人等看了哪有不驚訝的?

(圖)武松打虎

06

魯智深長老也是個喝了酒力氣變大的,話說就因為烏鴉在樹上叫了兩聲,惹惱了長老吃酒的雅興,一眾潑皮叫嚷著蹬上梯子端了鳥窩。

長老一看這幫鳥人掏個鳥窩都不利索,還是洒家來吧,說完就光了膀子,將那垂楊柳樹給拔了起來!

這就好比一群人在拔河,臉紅脖子粗不說,對面就站了一個人,些微的動了動,這邊就全趴了。。。

(圖)魯智深,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

07

其實我國古代舉重這一項目多見於選拔武將,當然舉的東西也各不相同,有大鼎,石鎖,等等。

武則天就在武舉制度上有翹關這一項目,就是要舉起又長又重的門栓。

對於古人來說,舉重其實不僅僅只是一種力量型訓練,也是一種每日不懈怠的意志鍛煉。

孔子都是一個大力士,能跑得過兔子,舉得起頂城門的杠子,還開的了強弓。

對於古人的高強度鍛煉來說,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太過奢侈,即使有科學的飲食,依據的鍛煉都未必能達到古人的高度。

或許這是一種生活的安逸,沒有了古人那種苛刻的生存條件。

或許也是我們亞健康狀態的根本原因,沒有了古人那種刻苦的意志!

。。

單手啊,這要不是麒麟臂還有什麼是?

鼎這個東西並不像杠鈴那般著力,但一個人能隨隨便便使用百斤武器用作打鬥的話,三四百斤的東西舉起來還真的用不了多大力氣。古時為將者無事時,都喜歡打熬氣力,就多是舉重一類,就此來看,霸王舉鼎應為真事。

(圖)項羽影視形象

04

三國時候也有一個大力士,叫做胡車兒,據傳此人能夠負重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將曹操大將典韋的兵器偷了去。。。

呃,他也就這點出息,作為一個大力士最後當了個偷兒。

典韋的力氣之大,難以想像,尤其是在大風中可以單手穩旗的本事聽來都覺的不可思議!

那都可以算作是和大自然抗衡了。

要知道夏侯淳還是在野外狩獵的時候遇到典韋,此時的典某人正在逐虎過澗,手持一對鐵戟重八十斤。

若是真的話,典韋正拿著一對啞鈴奔跑在打老虎的路上。。。

爬過山的朋友都知道,即使一路臺階都是在挑戰地心引力,更別說還要負重奔跑了,典韋的力氣之大不愧古之惡來的名聲。

相比之下,許褚作為虎癡就很是直接,據說許褚幼時曾養一小牛,每天靠著舉牛打磨力氣,牛長大一分,許褚的力氣便也跟著增加一分。但到了牛成年的時候,許褚舉不動了,要知道一頭壯牛的體重得有一兩千斤,雖說許褚舉不動了,但拉的動啊,許褚還真這麼幹過。

對於一個能把成年壯牛拉的後退的人來說,或許跟他掰腕子就等於在做虎口開裂術一般簡單。

(圖)典韋

05

我們俗知的打虎英雄武松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大力士,別人喝了酒是身體疲軟,而武松卻不一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酒多喝一分便多了一分的力氣。

呃,可能他和大力水手一樣,屬於補充型選手。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中有武松舉石獅子的故事,此時的施恩還對武松的本事有一定的懷疑,雖然武松已經是打虎英雄,但施恩並未親眼相見,正好以這石獅子來試試武松的氣力。

武松知道施恩的小想法,就遂了施恩的意。

當下走到石獅子旁邊只一抱,便將那石墩端在了胸前,往地下一扔,Duang一下都給砸出了一個大坑。轉而將石獅子一把提了起來,直往天上扔去,看得眾人驚呼之際,又雙手接回,輕輕的放回原處。

搞定這些以後,武松臉不紅,氣不喘!

我估計當時的施恩已經懵逼了。

老虎都吃不住武松三五拳,這等力量尋常人等看了哪有不驚訝的?

(圖)武松打虎

06

魯智深長老也是個喝了酒力氣變大的,話說就因為烏鴉在樹上叫了兩聲,惹惱了長老吃酒的雅興,一眾潑皮叫嚷著蹬上梯子端了鳥窩。

長老一看這幫鳥人掏個鳥窩都不利索,還是洒家來吧,說完就光了膀子,將那垂楊柳樹給拔了起來!

這就好比一群人在拔河,臉紅脖子粗不說,對面就站了一個人,些微的動了動,這邊就全趴了。。。

(圖)魯智深,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

07

其實我國古代舉重這一項目多見於選拔武將,當然舉的東西也各不相同,有大鼎,石鎖,等等。

武則天就在武舉制度上有翹關這一項目,就是要舉起又長又重的門栓。

對於古人來說,舉重其實不僅僅只是一種力量型訓練,也是一種每日不懈怠的意志鍛煉。

孔子都是一個大力士,能跑得過兔子,舉得起頂城門的杠子,還開的了強弓。

對於古人的高強度鍛煉來說,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太過奢侈,即使有科學的飲食,依據的鍛煉都未必能達到古人的高度。

或許這是一種生活的安逸,沒有了古人那種苛刻的生存條件。

或許也是我們亞健康狀態的根本原因,沒有了古人那種刻苦的意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