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仗林彪不敢打 致電中央取消 他一縱隊擊潰敵十一個師扭轉戰局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 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 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戰場上的事牽一髮而動全身, 可能一個地方的戰役的勝負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甚至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1948年10月10日 - 1948年10月15日在遼寧錦西縣(今葫蘆島市)塔山一帶爆發了一場在整個解放戰爭中, 並不算大的戰鬥, 可是這次的阻擊戰成功後, 直接影響了攻克錦州的戰局, 影響了遼沈戰役的勝利, 甚至影響了三大戰役的勝利……

從中可以看出這次的塔山阻擊戰, 又非常的了不起, 而指揮這次戰鬥的東野四縱司令程子華將軍(他身經百戰,

雖然55年未授軍銜, 可是稱呼一聲將軍, 他是受得起的), 也非常了不起。

首先我來說說塔山阻擊戰的重要性, 和為什麼會打響這次戰鬥。

在解放戰爭中, 解放軍經過艱苦的轉戰, 到1948年夏秋, 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北戰局。

東北97%的土地面積和86%的人口已獲解放, 東北解放區工農業生產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東野總兵力已發展到100余萬人, 裝備改善, 士氣高漲。 而東北國民黨軍由於連連受挫, 損兵折將, 55萬餘人被分割在長春、瀋陽、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

1948年9月12日, 遼沈戰役打響。 林彪、羅榮桓率東北解放軍發動攻擊, 連克遼寧昌黎、灤縣、興城、綏中、義縣、國民黨軍被分割在錦州、錦西、山海關地區。

這個時候的錦州城裡的國民黨軍隊, 則成為了我軍必須消滅及國民黨方面必須挽救的物件。 因為一旦被錦州城內的國軍突圍, 他們將退去華北, 這樣子華北中原一帶的解放軍將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將會直接影響解放戰爭的進程。

所以中央軍委給東野的林彪和羅榮桓下了死命令, 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錦州, 而蔣介石也知道錦州的重要性, 命令北甯縣華北“剿總”的5個師和山東的2個師, 連同原在錦西4個師, 共11個師, 馳援錦州。

當時錦州城內國軍還有15萬兵力, 而這馳援的11個師每個師1萬人左右,

加起來也有11萬人, 而且獨立95師號稱趙子龍師, 號稱沒有他們拿不下的陣地。

而塔山那個地方呢, 既沒有山也沒有塔, 解放軍只能依靠工事阻擊敵人, 想取得勝利是非常困難的。

打戰一向以謹慎著稱的林彪有這麼一條理論, 那就是他只打有七成把握的戰, 五成把握風險大, 十成把握又會坐失良機, 而在塔山打狙擊戰顯然五成的勝算都沒, 所以他致電中央, 要求放棄攻打錦州, 改打長春。

而高瞻遠矚, 統攬全域的毛主席嚴厲的斥責了林彪, 稱你這個娃娃怎麼回事, 他一再強調打錦州的重要性, 怎麼就不聽呢。 毛主席拒絕了林彪的請示, 嚴令東野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錦州, 最終在羅榮桓的勸告下, 林彪決定了往塔山增援一個縱隊,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堅守住塔山, 在解放錦州前, 不能讓馳援的國軍前進一步。

於是在塔山爆發了一場激烈的阻擊戰。

而在這場阻擊戰中, 程子華率領的四野第二兵團成為了主力。

在縱隊司令程子華將軍的指揮下, 解放軍不懼犧牲的的精神, 喊著拿起槍就準備犧牲的口號,一次次的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1948年10月10日拂曉,解放軍一部扼守塔山陣地。國軍飛機在幾十分鐘內低空投彈5000餘枚,平地炸松幾尺土。蔣軍3個師以密集的衝鋒隊形,由連、營、團長帶頭,督戰隊壓後,叫著往上沖,解放軍前沿掩體、碉堡、交通壕、塹壕,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呈拉鋸狀態。

可是見就是攻破不了解放軍的陣地後,號稱“沒有拿不下的陣地”的趙子龍師也投入了戰鬥,並以50萬金圓券的獎勵,從趙子龍師中抽骨幹分子組成“敢死隊”,可是他們的衝鋒還是被打退。解放軍阻擊蔣軍的陣地上已經堆屍如山。

戰鬥至15日淩晨,蔣軍又以5個師偷襲陣地,見到用屍體堆積起來的工事望而生畏。到中午的12點左右,國民黨軍全線潰退,戰役結束。

這一仗我軍殲敵六千五百餘人,取得了阻擊戰的勝利,可是自己也犧牲了三千七百多戰士,此戰後,堅守塔山堡的第4縱隊(四縱司令是吳克華,政委是莫文驊,副司令胡奇才,胡奇才是林彪親點的前線總指揮)第12師第34團,戰後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的稱號;12師35團被授予“白臺山英雄團”稱號;10師28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守備團”稱號;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炮團”稱號。一仗打出四個英雄團,足見此戰的重要性和慘烈程度。

而塔山阻擊戰的勝利直接決定了錦州戰役甚至於影響了遼沈戰役的結局。遼沈戰役殲敵四十七萬人,嚴重的削弱了國軍的兵力,而東野也在戰役勝利後南下參加平津戰役,在解放軍優勢兵力的打擊下,最終以傅作義宣佈和平接受改編,取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至此三大戰役勝利結束,解放戰爭全面勝利為時不遠了。

喊著拿起槍就準備犧牲的口號,一次次的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1948年10月10日拂曉,解放軍一部扼守塔山陣地。國軍飛機在幾十分鐘內低空投彈5000餘枚,平地炸松幾尺土。蔣軍3個師以密集的衝鋒隊形,由連、營、團長帶頭,督戰隊壓後,叫著往上沖,解放軍前沿掩體、碉堡、交通壕、塹壕,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呈拉鋸狀態。

可是見就是攻破不了解放軍的陣地後,號稱“沒有拿不下的陣地”的趙子龍師也投入了戰鬥,並以50萬金圓券的獎勵,從趙子龍師中抽骨幹分子組成“敢死隊”,可是他們的衝鋒還是被打退。解放軍阻擊蔣軍的陣地上已經堆屍如山。

戰鬥至15日淩晨,蔣軍又以5個師偷襲陣地,見到用屍體堆積起來的工事望而生畏。到中午的12點左右,國民黨軍全線潰退,戰役結束。

這一仗我軍殲敵六千五百餘人,取得了阻擊戰的勝利,可是自己也犧牲了三千七百多戰士,此戰後,堅守塔山堡的第4縱隊(四縱司令是吳克華,政委是莫文驊,副司令胡奇才,胡奇才是林彪親點的前線總指揮)第12師第34團,戰後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的稱號;12師35團被授予“白臺山英雄團”稱號;10師28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守備團”稱號;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炮團”稱號。一仗打出四個英雄團,足見此戰的重要性和慘烈程度。

而塔山阻擊戰的勝利直接決定了錦州戰役甚至於影響了遼沈戰役的結局。遼沈戰役殲敵四十七萬人,嚴重的削弱了國軍的兵力,而東野也在戰役勝利後南下參加平津戰役,在解放軍優勢兵力的打擊下,最終以傅作義宣佈和平接受改編,取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至此三大戰役勝利結束,解放戰爭全面勝利為時不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