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大贊一個︱眉山這13個鎮入選四川“百鎮建設行動”

好消息!好消息!

昨日

眉小妹從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

眉山15個城鎮入選

“百鎮建設行動”擬擴面增量公示名單

公示期為4月13日至4月23日

快來和眉小妹一起去看看有你家鄉嗎?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深化拓展“百鎮建設行動”培育創建特色鎮的意見》, 提出到2020年, 將300個“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數量拓展至600個;在試點鎮中, 培育創建100個左右生態宜居、文化創意、科技教育、現代農業、旅遊休閒、商貿物流、特色工業等7種主要發展模式的特色鎮;從試點鎮中選取10個左右經濟發達鎮進行擴權賦能的新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據悉, 四川從2013年開始實施“百鎮建設行動”, 每年選取100個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特色優勢明顯的小城鎮進行重點培育, 為試點鎮量身定制總體規劃, 完善基礎設施, 給予政策支持, 探索擴權強鎮改革, 打破制度“堅冰”。

本次擬新增的試點鎮公示時間為2018年4月13日至4月23日。 間如有異議可通過書面形式, 向四川省住建廳(四川省小城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

監督電話:028-85594549

電子郵箱:448127402@qq.com

百鎮建設行動

"百鎮建設行動"是四川省根據當前經濟發展水準、財力和政策承載能力, 突出重點,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工作實施的試點行動。 力爭通3-5年努力, 使100個試點示範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提升和優化, 是擺脫小城鎮發展困境的有效途徑和舉措。

入選福利

入選的試點鎮被視為我省吸引農村人口就地就近轉移的重要載體, 將獲得省級財政扶持、單列用地指標, 並在相關工作人員編制上獲得保障。 根據“百鎮建設行動”要求, 試點鎮需完善城鎮規劃、加強基礎服務設施專案建設、著力培育產業支撐、優化人居和生態環境、強化小城鎮建設管理。

入選條件

入選“百鎮建設行動”的小鎮, 鎮區聚居人口規模在2萬人左右;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資源優勢、經濟基礎、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具有較好的建設用地、供水、能源等資源支撐條件和環境容量;具備一定的資金配套能力。

· 入選名單 ·

丹棱縣 楊場鎮

楊場鎮自宋代縣以下設四鎮七鄉時代為柵頭鎮;明代為崇德里, 清代為義勝鄉, 咸豐末年為厚子保和仁字保分轄;宣統2年(1910年)因地處楊家場, 故名楊家鄉;1953年劃出金龍、五一、代安、曾壩、劉溝等五個村建立金龍鄉;1956年5月撤銷金龍鄉併入楊家鄉,

1992年11月撤鄉建鎮, 名為楊場鎮, 2005年5月行政區劃調整, 何場鄉整體併入楊場鎮。

東坡區 永壽鎮

永壽鎮, 眉山市東坡區轄鎮。 北宋初年建永壽鄉, 1953年建永壽鎮,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複置鎮。

東坡區 三蘇鎮

《眉山縣誌》說:“三蘇場原為蘇洵父子故居處,元代建三蘇祠,後稱撥股祠,清代以此建場,起名三蘇場。”縣誌認定“三蘇場原為蘇洵父子故居處”。明成化舉人劉鴻所作《典記》雲:“(眉)州西七十裡有撥股祠,相傳為三蘇故宅。說者謂三蘇父子皆生於撥股祠,既乃遷於紗縠行,理合然也。”

洪雅縣 七裡坪鎮

峨眉半山七裡坪專案,已經被列為省政府重點招商引資專案,七裡坪項目,是當今國際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旅遊度假區和旅遊地產項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屬峨眉山景區與眉山市行政轄區交界處,地處峨眉山中山段,海拔1300米左右,屬於峨眉山景區的一部分,距金頂26公里。總規劃面積達12平方公里,擬建面積達180萬平米左右,總投入不低於40億元人民幣。本項目依託峨眉山、瓦屋山景區,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條件宜人、具備優良的避夏暑、賞冬雪的休閒度假開發條件。峨眉山市的峨眉山屬於峨眉前山,眉山市的七裡坪屬於峨眉後山,直接與峨眉前山相連。

洪雅縣 花溪鎮

花溪鎮 :地處洪雅縣城西南部 ,距縣城29公里,明代張可述《洪雅縣誌》 中記載為“盧村”,明代進士張鵬故鄉,盧村範圍廣闊包含今"柳江、花溪"等。花溪鎮東與夾江縣麻柳鄉交界,南柳江鎮接壤,西連玉屏山,北東嶽鎮相連,東與八面山相接,幅員面積65.2平方公里。轄唐壩、黃龍、郭溝、興勝、張溝、鮮溝、余溝、孔壩等8個行政村和唐壩社區,1.73萬人。

洪雅縣 東嶽鎮

東嶽鎮地處洪雅縣西南部,距縣城19公里,是通往槽漁灘和瓦屋山的交通要塞,東與止戈鎮、將軍鄉接壤,南與花溪鎮、夾江縣歇馬鎮相鄰,西與雅安市雨城區嚴橋鎮、槽漁灘鎮交界,北與中保鎮隔江相望,幅員面積117.8平方公里。

彭山區 謝家鎮

謝家鎮位於成都平原經濟圈內,北距成都58公里,距雙流國際航空港41公里,南鄰眉山26公里,東接彭山區城7公里。距成昆鐵路彭山站9公里。謝家鎮俗稱謝家場,原系清代時謝姓人家在此設店經商,後因住戶增多,成了集市而得名。素有“搬不空的謝家場”之美稱。

彭山區 江口鎮

江口古鎮是四川省的3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位於彭山縣城東北,因其地處府河(錦江)、南河(武陽江)二河的交匯處,故名江口.

青神縣 漢陽鎮

漢陽鎮榮獲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鄉鎮稱號,是“省級優美鄉鎮”、“省級重點生態鄉鎮”。

青神縣 河壩子鎮

河壩子鎮位於四川青神縣,東面與仁壽古建鄉、南與仁壽謝山、井研烏拋鄉、西同本縣羅灣鄉、高臺鄉,北與眉山縣柳聖接壤。為什麼叫河壩子鎮?因政府遷址於河壩子場而更名。

仁壽縣 清水鎮

歷史上,清水鎮原名清水鋪,1377年便有各路商家雲集“青雲古刹”,且“鳳凰山”下有一清水河而得名。

仁壽縣 文宮鎮

文宮鎮地處龍泉山脈二峨山南麓,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西元1168年),原名文宮場,是仁壽縣境內北部的中心城鎮。先後榮膺“中國枇杷之鄉”、“中國枇杷第一鎮”、“西南蜜桃之鄉”、“羊肉美食之鄉”、“農業生態觀光旅遊之鄉”、“新農村建設大示範片”、“名人之鄉”“仁壽縣第一水果大鎮”等桂冠。

仁壽縣 觀寺鎮

觀寺鎮的得名,源于因駐地于明朝洪武年間由經霖大師主持新建一廟,廟內塑有觀音菩薩,故名觀音鄉,因地區內有重名,更名為觀寺鄉。2012年撤鄉建鎮。

東坡區 三蘇鎮

《眉山縣誌》說:“三蘇場原為蘇洵父子故居處,元代建三蘇祠,後稱撥股祠,清代以此建場,起名三蘇場。”縣誌認定“三蘇場原為蘇洵父子故居處”。明成化舉人劉鴻所作《典記》雲:“(眉)州西七十裡有撥股祠,相傳為三蘇故宅。說者謂三蘇父子皆生於撥股祠,既乃遷於紗縠行,理合然也。”

洪雅縣 七裡坪鎮

峨眉半山七裡坪專案,已經被列為省政府重點招商引資專案,七裡坪項目,是當今國際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旅遊度假區和旅遊地產項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屬峨眉山景區與眉山市行政轄區交界處,地處峨眉山中山段,海拔1300米左右,屬於峨眉山景區的一部分,距金頂26公里。總規劃面積達12平方公里,擬建面積達180萬平米左右,總投入不低於40億元人民幣。本項目依託峨眉山、瓦屋山景區,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條件宜人、具備優良的避夏暑、賞冬雪的休閒度假開發條件。峨眉山市的峨眉山屬於峨眉前山,眉山市的七裡坪屬於峨眉後山,直接與峨眉前山相連。

洪雅縣 花溪鎮

花溪鎮 :地處洪雅縣城西南部 ,距縣城29公里,明代張可述《洪雅縣誌》 中記載為“盧村”,明代進士張鵬故鄉,盧村範圍廣闊包含今"柳江、花溪"等。花溪鎮東與夾江縣麻柳鄉交界,南柳江鎮接壤,西連玉屏山,北東嶽鎮相連,東與八面山相接,幅員面積65.2平方公里。轄唐壩、黃龍、郭溝、興勝、張溝、鮮溝、余溝、孔壩等8個行政村和唐壩社區,1.73萬人。

洪雅縣 東嶽鎮

東嶽鎮地處洪雅縣西南部,距縣城19公里,是通往槽漁灘和瓦屋山的交通要塞,東與止戈鎮、將軍鄉接壤,南與花溪鎮、夾江縣歇馬鎮相鄰,西與雅安市雨城區嚴橋鎮、槽漁灘鎮交界,北與中保鎮隔江相望,幅員面積117.8平方公里。

彭山區 謝家鎮

謝家鎮位於成都平原經濟圈內,北距成都58公里,距雙流國際航空港41公里,南鄰眉山26公里,東接彭山區城7公里。距成昆鐵路彭山站9公里。謝家鎮俗稱謝家場,原系清代時謝姓人家在此設店經商,後因住戶增多,成了集市而得名。素有“搬不空的謝家場”之美稱。

彭山區 江口鎮

江口古鎮是四川省的3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位於彭山縣城東北,因其地處府河(錦江)、南河(武陽江)二河的交匯處,故名江口.

青神縣 漢陽鎮

漢陽鎮榮獲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鄉鎮稱號,是“省級優美鄉鎮”、“省級重點生態鄉鎮”。

青神縣 河壩子鎮

河壩子鎮位於四川青神縣,東面與仁壽古建鄉、南與仁壽謝山、井研烏拋鄉、西同本縣羅灣鄉、高臺鄉,北與眉山縣柳聖接壤。為什麼叫河壩子鎮?因政府遷址於河壩子場而更名。

仁壽縣 清水鎮

歷史上,清水鎮原名清水鋪,1377年便有各路商家雲集“青雲古刹”,且“鳳凰山”下有一清水河而得名。

仁壽縣 文宮鎮

文宮鎮地處龍泉山脈二峨山南麓,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西元1168年),原名文宮場,是仁壽縣境內北部的中心城鎮。先後榮膺“中國枇杷之鄉”、“中國枇杷第一鎮”、“西南蜜桃之鄉”、“羊肉美食之鄉”、“農業生態觀光旅遊之鄉”、“新農村建設大示範片”、“名人之鄉”“仁壽縣第一水果大鎮”等桂冠。

仁壽縣 觀寺鎮

觀寺鎮的得名,源于因駐地于明朝洪武年間由經霖大師主持新建一廟,廟內塑有觀音菩薩,故名觀音鄉,因地區內有重名,更名為觀寺鄉。2012年撤鄉建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