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醫療衝刺IPO勝算多大?(2)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平安好醫生最快5月初掛牌, 微醫、健康160也有意IPO;行業兩極分化嚴重, 止虧盈利是難題

素有“互聯網醫療第一股”之稱,

公司於2015年12月底登陸新三板。 兩年後的2017年12月, 健康160(深圳市寧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稱, 將重啟IPO。

就醫160的CEO羅甯政曾表示, 就醫160的核心是服務醫院。 通過為醫院免費提供互聯網診療(輔助)系統, 積累患者資源, 再吸引醫生入駐平臺, 為患者就醫提供指導。 進一步開放平臺, 匹配商業夥伴, 大家在同一個平臺上, 找到各自的盈利模式。 隨後, 健康160完成了醫院、醫生和患者三者資源的積累之後, 業務逐漸拓展至體檢就醫、醫療軟體銷售及服務、醫藥電商等。

在諸家互聯網+醫療企業都面臨的盈利難問題面前, 健康160亦未能倖免。 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 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2371.98萬元, 同比增長71.87%, 但淨利潤為-7141.04萬元。 到了2017年上半年, 健康160營業收入達到4075萬元,

同比增長47.14%, 公司整體毛利率57.20%。 但在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 健康160仍未能扭轉虧損局面。 2017年上半年, 健康160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21萬元, 較2016年同期增長51.07%。

2016年, 就醫160還曾被傳裁員300人, 並撤銷創新事業線。 公司回應稱隨著業務重點轉移, 計畫對組織架構和部分業務團隊進行優化, 以團隊和個人的業績為依據, 實施末位元淘汰制, 需要優化的人員占全公司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盈利難的問題面前, 德同資本北京總經理兼合作人許謙表示, 行業確實迎來了明確利好, 從長遠來看, 互聯網+醫療健康一定是有機會的, 但每個企業究竟發展如何, 還有賴於專案管理團隊的努力。 從估值層面來看, 進行過數輪融資的幾家互聯網+醫療企業,

估值都不低, 已經高於很多上市公司的體量, “這也算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新特點。 至於其中是否有泡沫、泡沫有多少, 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

互聯網+醫療 兩極分化嚴重

在經歷了資本跑馬圈地和寒冬後, 部分互聯網+醫療企業順利拿到了新一輪融資, 並表示IPO意向。 如丁香園近日向媒體確認, 已經完成D輪1億美元以上的融資, 估值達10億美元。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表示, “有考慮IPO的計畫, 但是並不會把它作為工作的中心, 目前也沒有明確的IPO時間表, 整個公司關注的焦點仍是使用者需求和自身服務。 ”好大夫則在2017年3月確認拿到新一輪2億美元融資, 估值預計達13至14美元。

“現在能融到資的, 是‘剩’者為王,

基本都是行業領頭的幾家公司。 ”許謙指出, 一些早期項目沒有充分的現金流, 模式也在行業中處於非領先地位的, 已經很難拿到錢了, 目前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互聯網+醫療企業數量也在銳減。

根據《中國證券報》報導, 截至2017年底, 尋醫問診類創業專案有62家, 其中進入中後期的有21家, 其餘都處於早期階段。

2014年被看做是移動醫療的井噴之年。 據粗略統計, 當年移動醫療企業融資案例共計80餘起, 是此前5年裡該領域所有融資案例數量總和的近3倍, 總融資標的接近7億美元, 比前4年的總和多一倍。 2015年上半年, 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風險投資總額就達到7.8億美元, 超過2014年全年總額。

千億市場份額迎來政策紅利

除了資本對行業巨頭的繼續青睞,

互聯網+醫療也迎來了政策紅利。

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緩解看病就醫難題, 提升人民健康水準。

互聯網+醫療的市場份額也不容小覷。 據靈核網市場研究院預計, 2017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達到290億元, 2017年-2021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5.87%, 2021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989億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