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茵梔黃退黃的殘忍真相!你還敢給孩子用嗎

馬上滿月了, 還是沒有退黃, 醫生給開了茵梔黃和益生菌。

三甲醫院給開的茵梔黃……吃還是不吃?

丁香媽媽的微信後臺, 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留言。

寶寶黃疸大概是新手媽媽遇到的第一個挑戰, 寶寶不退黃, 當媽的難免慌神, 但給孩子用茵梔黃真的是活遭罪。

為什麼這麼說?今天我們來說說茵梔黃「退黃」的殘忍真相。

黃疸只是一種生理現象

說茵梔黃殘忍之前, 我們先要搞清楚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

黃疸本身不是病, 只是一種症狀, 它是由於血液裡膽紅素過高引起的。

寶寶剛出生時, 由於各種原因膽紅素會升高, 而肝臟功能發育不成熟, 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

代謝不掉的膽紅素就會聚集在血液裡, 達到一定量後就出現黃疸的症狀。

無論是足月兒還是早產兒, 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 其中絕大部分是生理性的。

但隨著孩子肝臟功能一天天強大, 聚集的血膽紅素最終會被排出體外, 所以大部分的嬰兒黃疸都是可以自愈的。

然而, 十個娃八個黃, 六個七個被推薦用茵梔黃。 只要發現孩子黃疸指數高一點點, 醫生都會給開這種藥。

但實際上, 「茵梔黃退黃」早就應該被淘汰了。

2016 年

國家就禁止了嬰幼兒注射茵梔黃

16 年 8 月,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佈公告, 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茵梔黃本身是中成藥, 成分不明確, 毒副作用很難評估。

注射了茵梔黃之後, 容易引起胃腸道出血、腎功能異常的不良反應。

其中含有金銀花提取物, 更是容易引發新生兒溶血。

早在 2008 年, 就有孩子因為注射了茵梔黃引發溶血性疾病, 最終不幸地離開了人世。

注射茵梔黃的不良反應如此可怕, 但在之後的這麼多年裡國家一直沒有明令禁止。

它一直坑害著無數的新生兒, 直到 16 年 CFDA 發佈公告。

不誇張地說, 這份遲來的公告, 是殘忍地以孩子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注射液不能用

那口服呢?

不少媽媽會問, 國家禁止的是注射液, 那茵梔黃的口服製劑是不是還是可以用的?

17 年 CFDA 重新發佈了修訂茵梔黃口服製劑說明書的公告, 其中明確強調了口服茵梔後會出現腹瀉、嘔吐和皮疹等不良反應。

為啥要重新修訂?

因為口服茵梔黃的退黃原理其實與瀉藥類似,讓孩子多排便,將多餘的膽紅素排出體外黃疸自然就退了。

沒錯,退黃的真相就是——拉肚子!

2011年《中華兒科雜誌》曾發表了一篇「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研究中記錄,服用茵梔黃聯合光療的對照組,有 25.1% 的患兒每天大便次數超過 5 次,明顯高於沒有使用茵梔黃的對照組。

也就是說,每 100 個孩子中就有 25 個孩子會出現嚴重腹瀉的症狀,從概率學上來講, 這真的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

新生兒腸道功能發育不全,哪裡遭得起中成藥的「蹂躪」。

這樣頻繁的腹瀉對孩子來說,已經大大超出了可以承受的範圍。

丁香媽媽的後臺就有很多這樣的留言:

有的寶寶服用茵梔黃後,大便次數過多導致爛屁股,

還有的寶寶出現的便血的情況,

發來的照片更是觸目驚心,讓人心痛不已。

而長時間的腹瀉,容易繼發乳糖不耐受,這對還在喝奶的孩子來說,在營養吸收上是非常不利的。

多哺喂 + 藍光

才是正確「退黃」作法

大部分孩子的黃疸並不嚴重,並不需要額外的治療,即便是不服用茵梔黃也是可以退黃的,只不過會慢一點而已。

不少媽媽就用自己的經驗說明了這一點:

想要盡早退黃,最重要的就是多多哺乳,多吃朵拉才能促進膽紅素迅速排出體外。

如果黃疸真的很嚴重,權威機構統一認為,藍光治療黃疸不僅有效,還很安全。

所以,真的沒必要為了退黃,吃副作用不明、不良反應不明、禁忌不明的茵梔黃。

不少媽媽會說,等孩子黃疸自愈可以,但黃疸指數高,社區醫院不給打疫苗怎麼辦?

只要孩子沒有併發症,一般是不影響疫苗接種的。

比如最容易受黃疸影響的乙肝疫苗第二劑,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對禁忌描述是:急慢性嚴重疾病、對疫苗成分過敏、精神系統疾病,其中根本不包含黃疸。

如果真的遇到社區醫院不給接種的情況,可以嘗試與接種人員積極溝通。

實在溝通不了,可以等寶寶黃疸退一退,推遲一段時間打疫苗,並不會影響接種效果。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像茵梔黃這樣的坑真的防不勝防。

我們除了不斷學習,用知識保護孩子之外,也希望醫生能及時更新醫療知識,杜絕這類所謂神藥再坑害我們的孩子。

在這之前,如果還有醫生堅持用茵梔黃來退黃疸,那不如直接換一個醫生!

參考文獻

1. 中華兒科雜誌2011年9期-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多中信隨機對照研究

一學就會的黃疸護理攻略

點擊「閱讀原文」

立即訂閱「黃疸護理課」

為啥要重新修訂?

因為口服茵梔黃的退黃原理其實與瀉藥類似,讓孩子多排便,將多餘的膽紅素排出體外黃疸自然就退了。

沒錯,退黃的真相就是——拉肚子!

2011年《中華兒科雜誌》曾發表了一篇「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研究中記錄,服用茵梔黃聯合光療的對照組,有 25.1% 的患兒每天大便次數超過 5 次,明顯高於沒有使用茵梔黃的對照組。

也就是說,每 100 個孩子中就有 25 個孩子會出現嚴重腹瀉的症狀,從概率學上來講, 這真的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

新生兒腸道功能發育不全,哪裡遭得起中成藥的「蹂躪」。

這樣頻繁的腹瀉對孩子來說,已經大大超出了可以承受的範圍。

丁香媽媽的後臺就有很多這樣的留言:

有的寶寶服用茵梔黃後,大便次數過多導致爛屁股,

還有的寶寶出現的便血的情況,

發來的照片更是觸目驚心,讓人心痛不已。

而長時間的腹瀉,容易繼發乳糖不耐受,這對還在喝奶的孩子來說,在營養吸收上是非常不利的。

多哺喂 + 藍光

才是正確「退黃」作法

大部分孩子的黃疸並不嚴重,並不需要額外的治療,即便是不服用茵梔黃也是可以退黃的,只不過會慢一點而已。

不少媽媽就用自己的經驗說明了這一點:

想要盡早退黃,最重要的就是多多哺乳,多吃朵拉才能促進膽紅素迅速排出體外。

如果黃疸真的很嚴重,權威機構統一認為,藍光治療黃疸不僅有效,還很安全。

所以,真的沒必要為了退黃,吃副作用不明、不良反應不明、禁忌不明的茵梔黃。

不少媽媽會說,等孩子黃疸自愈可以,但黃疸指數高,社區醫院不給打疫苗怎麼辦?

只要孩子沒有併發症,一般是不影響疫苗接種的。

比如最容易受黃疸影響的乙肝疫苗第二劑,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對禁忌描述是:急慢性嚴重疾病、對疫苗成分過敏、精神系統疾病,其中根本不包含黃疸。

如果真的遇到社區醫院不給接種的情況,可以嘗試與接種人員積極溝通。

實在溝通不了,可以等寶寶黃疸退一退,推遲一段時間打疫苗,並不會影響接種效果。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像茵梔黃這樣的坑真的防不勝防。

我們除了不斷學習,用知識保護孩子之外,也希望醫生能及時更新醫療知識,杜絕這類所謂神藥再坑害我們的孩子。

在這之前,如果還有醫生堅持用茵梔黃來退黃疸,那不如直接換一個醫生!

參考文獻

1. 中華兒科雜誌2011年9期-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多中信隨機對照研究

一學就會的黃疸護理攻略

點擊「閱讀原文」

立即訂閱「黃疸護理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