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千年前就有華夷之分,現在為什麼還會崇洋媚外?

孔子: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也。

陳湯: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 以示萬里, 明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

江統《徙戎論》: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戎狄志態, 不與華同。

冉閔:天下大亂, 爾曹夷狄, 人面獸心, 尚欲篡逆。 我一時英雄, 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岳飛《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朱元璋:胡元入主中國, 夷狄腥膻, 污染華夏, 學校廢馳, 人紀蕩然。

古代華夏族居住在中原文明地區, 周邊地區比較落後, 逐漸產生了以文明禮義進行人群分辨的觀念。 古人自稱夏、華夏、中國人, 其餘都是外族, 稱之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周朝提出了周禮, 更加深了華夷之分, 兩千多年來根深蒂固。

既然有了華夷之分, 中國的古人就非常注重血統, 歷朝歷代漢人的女子嫁給外族(匈奴、突厥等), 對於外族來說是無上光榮的事。 但對於漢人來說這是一種恥辱, 不然漢武帝也不會北擊匈奴。 蔡文姬被匈奴掠走後, 曹操拼命把她救回來, 還有後來隋煬帝的蕭皇后。 漢人潛意識裡認為, 本族的女子絕對不能被外族糟蹋。

與之對比的是外族入侵通常要掠奪大量人口, 抓到漢族男人有時不會馬上殺掉, 而是留下來娶妻生子改良人種, 比如李陵和蘇武, 要知道女人對於匈奴來說很稀缺, 不然不會有繼婚制。 而漢人抓到蠻夷男人通常是直接斬首, 四鄰蠻夷對於漢人血統充滿嚮往, 漢人對於蠻夷的腥膻之氣嗤之以鼻!

一些專家稱漢族為混血是十分荒誕的, 歷史上民間並無大規模通婚的記錄。 每一個強悍的中原王朝都會抵擋外族入侵, 東晉南北朝時期儘管五胡亂華相互雜居, 但胡漢之間基本上是你死我亡、勢同水火的局面。 關隴集團李唐與鮮卑的政治聯姻, 僅限於漢人士族豪強和鮮卑貴族, 而且李唐父系始終都是漢族, 母系有一二代鮮卑人。


漢族人由於根深蒂固的華夷之辨, 根本不可能讓外國人血統, 來污染自己的家族。 李世民曾經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民間一個大家族, 結果就因為母系鮮卑血統被拒絕了, 李世民貴為皇帝都會被嫌棄, 民間的血統保護可想而知。

在牢不可破的華夷之辨的血統文化保護下,對比秦始皇陵兵馬俑和曾侯乙墓復原像,中國人的體貌特徵兩千年來變化不大,漢人並沒有和外族發生大規模的基因交流,如果有,那一定是外族少數人群被漢族同化了。現在的人崇洋媚外,還是要從清朝說起。

歷史上外族完全佔據中國只有元、清,不可否認清朝奠定了現在的基本版圖,但是清朝也打斷了華夏的脊樑。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極力打擊漢人的民族自豪感,稱漢人為奴才,文字獄、四庫全書、修改史書等,直到現在清朝瑪麗蘇電視劇還時常霸屏。中國人彎著腰生活了兩百多年,想徹底直起來是有點難。

近代世界各國進入高速發展,很多國家生活水準在中國之上,一批批國人紛紛到國外定居,跨國婚姻比比皆是。現在國內的環境越來越好,但崇洋媚外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短時間內還無法消除。當奧運會競技場上只剩下黑人和中國人的時候,你就知道中國人還是非常優秀的。

當全世界都相信現代智人全部起源於東非的時候,也只有少數中國學者堅信,中國古人起源是自成體系的,期待他們以後能找到確實的證據吧!

在牢不可破的華夷之辨的血統文化保護下,對比秦始皇陵兵馬俑和曾侯乙墓復原像,中國人的體貌特徵兩千年來變化不大,漢人並沒有和外族發生大規模的基因交流,如果有,那一定是外族少數人群被漢族同化了。現在的人崇洋媚外,還是要從清朝說起。

歷史上外族完全佔據中國只有元、清,不可否認清朝奠定了現在的基本版圖,但是清朝也打斷了華夏的脊樑。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極力打擊漢人的民族自豪感,稱漢人為奴才,文字獄、四庫全書、修改史書等,直到現在清朝瑪麗蘇電視劇還時常霸屏。中國人彎著腰生活了兩百多年,想徹底直起來是有點難。

近代世界各國進入高速發展,很多國家生活水準在中國之上,一批批國人紛紛到國外定居,跨國婚姻比比皆是。現在國內的環境越來越好,但崇洋媚外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短時間內還無法消除。當奧運會競技場上只剩下黑人和中國人的時候,你就知道中國人還是非常優秀的。

當全世界都相信現代智人全部起源於東非的時候,也只有少數中國學者堅信,中國古人起源是自成體系的,期待他們以後能找到確實的證據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