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內汽車後市場逐漸成為投資客眼中“香餑餑”

近兩年來, 中國共用經濟大行其道, 但多集中在出行、住宿、物流、金融、生活服務、教育、基礎設施和二手貨等領域。 現在, 汽車後市場也殺入了共用經濟領域。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進行註冊, 整個過程非常簡單, 註冊過後只需要點擊自助設備上的按鈕即可參與自助洗車。 ”如今, 國內大大小小的城市均出現了共用洗車點, 24小時運營, 洗一次只要6元, 對不少車主而言, 頗具吸引力。

對於自助洗車, 在國內還是新興行業, 但是發展趨勢越來越有爆發的趨勢自助洗車也一直被看作是汽車後市場的切入口, 那麼, 當傳統的洗車行業與自助洗車機的智慧開始碰撞的時候, 誰才是贏家?

洗車也能共用

生活中, 有兩件事常常困擾著有車一族, 一是停車難, 二是洗車難。 據中國公安部公佈的統計資料可知, 截至2017年底, 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億輛, 其中汽車2.17億輛,

而這個數字還一直在擴大。

刷卡、取槍、噴水、打泡沫、沖水……細心的民眾會發現, 近段時間以來, 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共用洗車設施, 手機掃碼後便能完成支付。 “節省一點6元就能洗一次車, 比洗車場便宜多了。 ”第一次嘗試了共用洗車後的某女士說, 自買車以來, 車都是在傳統洗車場洗, 算下來, 每月洗車費要一百多元。 “相比共用洗車, 傳統洗車場洗車時內部也會清洗, 但更多時候內部沒必要清洗。 ”

共用經濟下的洗車屬於一種公共式的洗車形式, 主要的目的就是為車主們提供便利。 目前, 市面上的共用洗車平臺主要包括:壁虎愛車、非洗不可、易快洗車、U洗車、白洗車等。

事實上, 掃碼支付就能洗車, 方便又節約, 很多人都願意嘗試。

據瞭解, 共用自助洗車機有掃一掃、刷卡(會員卡)、投幣三種方式。 使用者只需要用微信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 關注其公眾號後, 便可掃碼支付, 支付完畢後, 就可以拿起水槍洗車了。

在共用自助洗車機上, 還分別有清水、泡沫、吸塵等按鈕, 需要哪種模式, 按下按鈕即可, 操作程式並不複雜。

通常選擇6元共用洗車, 大概可以清洗10多分鐘, 不少老司機表示, 如果洗得快, 4分鐘足夠了。 在共用自助洗車機的側面, 還有一個水龍頭, 下方還放有抹布, 洗完車後, 還可以擦一擦車身。

市場潛力大, 分一杯羹卻不容易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壯大, 國內汽車後市場逐漸成為投資客眼中的“香餑餑”。 各種自助洗車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是一大明證。

與傳統養車模式相比, 新興模式確實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優勢也非常明顯。 但是, 如果僅僅依靠融資來一味的擴張, 並不是長久之計。 此外, 消費者的養車意識也必須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截至目前, 多數消費者養車依然會選擇去4S店或大型修理廠。 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養車模式, 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不過, 如今的傳統保養後市場, 也已經顯露出了疲態。 價格不夠透明化的詬病依然存在, 4S店價格高昂不說, 對汽車零配件還具有強制性等等。 種種跡象顯示, 傳統的汽車後市場早就需要來一場徹底的脫胎換骨了。

如今, 面對汽車後市場的潛力巨大, 在經歷了一輪市場淘汰後, 一眾生存下來的互聯網企業開始逐步摸索成型,

有專家表示, 借助互聯網技術, 未來的汽車後市場將會更加向終端傾斜, 銷售模式也將由原來的店鋪式銷售逐漸向“倉儲式銷售+物流配送”的電子商務模式轉型。

整合生態鏈, 品質為先

在許多創業者的思維中, 高性價比=價格便宜, 忠實擁躉=大量用戶。 因此, 想要吸引忠實擁躉, 首先必須有大量用戶, 而用戶就要用低價、補貼甚至紅包“圈”起來。 這理論雖然聽起來沒錯, 但實施起來真的能夠讓創業專案獲得高品質、高忠誠度的用戶群, 從而為品牌IP、增值服務、生態產品買單嗎?

洗車費用是共用洗車現階段主要的營收來源, 用戶具有明顯的群體消費特徵。 相比於共用單車用戶流動性大, 共用洗車擁有較封閉的消費環境, 用戶群體相對穩定,因而平臺擁有營收管道擴展的多種可能性。

但要擴展營收管道就要建設市場口碑。所謂的市場口碑,並非是簡單粗暴的低價拉客,用補貼圈用戶圈地盤。而是真正在服務體驗、產品品質上下功夫。當高性價比的服務、產品被消費者接受之後,才有所謂的口碑可言,才能談及粘性和忠誠度。

在一個商業閉環中,處於中心位置的永遠是用戶。任何產品都是為了服務使用者而存在的。雖然不是每個專案都能把產品變成流量,把品牌變成IP,但卻可以從最開始去考慮業務所要面對的用戶群體,是否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是否願意為了服務而買單,為了品質而掏錢。只有這樣,創業者才不會在所謂低價、補貼的“漩渦”裡苦苦打轉。

作者:通信資訊報

用戶群體相對穩定,因而平臺擁有營收管道擴展的多種可能性。

但要擴展營收管道就要建設市場口碑。所謂的市場口碑,並非是簡單粗暴的低價拉客,用補貼圈用戶圈地盤。而是真正在服務體驗、產品品質上下功夫。當高性價比的服務、產品被消費者接受之後,才有所謂的口碑可言,才能談及粘性和忠誠度。

在一個商業閉環中,處於中心位置的永遠是用戶。任何產品都是為了服務使用者而存在的。雖然不是每個專案都能把產品變成流量,把品牌變成IP,但卻可以從最開始去考慮業務所要面對的用戶群體,是否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是否願意為了服務而買單,為了品質而掏錢。只有這樣,創業者才不會在所謂低價、補貼的“漩渦”裡苦苦打轉。

作者:通信資訊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