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長沙農民挖到珍貴文物,上交後,獎金引發巨大爭議

魂瓶為冥器(明器), 又稱"穀倉罐"、"堆塑罐", 也稱魂魄瓶, 源於西漢, 興于三國, 盛于宋代, 衰於民國, 是一種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的隨葬器物。 它由漢代(西元前206年~西元220年)的五聯罐演變而來, 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三國兩晉(西元220~420年)時期墓葬中特有的隨葬品,。 這件1939年出土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紹興縣三國時期墓葬的青釉魂瓶, 便是其中的代表。 兩年前, 長沙農民挖到珍貴文物魂魄瓶, 上交後, 獎金引發軒然大波

在前年的3月份, 長沙甯鄉農民熊尚豐和另外一位農民在修路挖出時, 就有幸挖到兩件精美的魂瓶, 其中一件為壇狀, 另一件為罐狀。 兩件魂瓶的高度都在40釐米左右, 造型非常奇特, 一看就是非常珍貴的器具。 不過, 他剛把兩個瓶子挖出來後, 上面是佈滿了泥土, 於是, 他洗掉泥土才發現, 這兩個瓶子是瓷器, 看樣子應該是文物, 後來, 他還是主動上交了,

但是有關部門給他的獎金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根據媒體報導, 其中一件壇狀魂瓶通高38cm, 口徑與底徑皆13.5cm, 腹部最寬處38cm。 通體素面, 肩與下腹各飾兩圈雞冠狀附加堆紋。 口上有蓋, 蓋為碗狀, 保存完整, 可以取放。 整體造型沉穩厚重、比例協調, 為甯鄉地區宋代時期典型器物代表。

另一件魂瓶為罐狀, 泥質灰陶, 微殘, 器身飾釉, 大多剝落。 通身遍飾刻劃紋, 上身鼓起五道泥圈, 每圈上附加五枚角狀飾件, 飾件共25個, 部分已殘缺。 魂瓶通高40cm, 口徑9.5cm, 底徑12.5cm, 腹部最寬處為40cm。 造型奇特、詭異多姿, 富有濃郁的喪葬文化和宗教色彩。

後來, 經專家觀測, 這兩件魂瓶大概製作于宋代時期。 專家對熊尚豐說, 根據文物方面的法規, 這兩個瓶子是要被帶走文物局保管的。 不過, 熊尚豐也通情達理, 當場就慷慨地將兩個瓶子送給了專家, 專家也聯繫了有關部門給於他獎勵, 根據《甯鄉縣文化遺產保護舉報獎勵暫行辦法》, 獎勵熊尚豐400元, 因為當時另外一個農民和熊尚豐一起挖出了這兩個魂魄瓶, 所以另外一個農民也被獎勵了400塊, 在當時這個獎金就引發了網上的一場軒然大波。 很多網友都表示, 五百都不給我, 是不是太不講情面了。

不過, 這個獎金和文物的價值是有聯繫的, 文物部門的獎金只是一個激勵的作用, 並不是有著文物買賣的成分在裡面。

事實上這400塊錢的獎勵是完全符合有關法規的規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