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蔚來汽車今年打算虧51億?先邁過這3道坎再說!

經過前兩年的“搶錢搶人”大戰, 眾多新勢力造車企業的產品在2018年陸續進入落地階段, 企業何時才能實現盈利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近期, 有媒體報導稱, 蔚來汽車2018年預計虧損51億元。 對此, 4月11日, 蔚來汽車傳播總監萬銳在接受閱車君(微信ID:xjbyueche)採訪時稱, 官方對此不予置評。

業內普遍認為, 對於所有新造車企業而言, 盈利都是最大難題。 此外, 蔚來汽車等新造車企業還面臨量產、資質等一系列考驗, 能否在時間視窗內順利量產和交付, 很大程度決定了新造車企業未來的盈利情況。

第1道坎:盈利難題待解

近日, 有媒體爆料稱, 蔚來汽車對其2018年業績進行了預估, 預計將於今年實現銷售新車3萬輛及營業收入114億元, 淨利潤預計虧損51億元, 但在未來三年內, 公司將扭虧為盈。 據蔚來汽車預測, 其2019 年虧損將縮減至10億, 2020年正式開始盈利, 2021年盈利161億元。

此外, 報導還提到, 2018年蔚來汽車計畫交付3萬輛首發量產車型ES8;2019年計畫衝刺12萬輛的年銷量目標;2020年全年銷量目標上升至28萬輛;2021年, 來則將挑戰 45萬輛。

4 月11日, 閱車君就以上種種傳聞詢問蔚來汽車方面。 蔚來汽車傳播總監萬銳對閱車君表示, 官方對此不予置評。 “蔚來的人設是做到了再說,

不會去談計畫和目標。 世界瞬息萬變, 做到了再說比較靠譜。 ”萬銳稱。

而對於公司盈利規劃,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此前曾公開表示, “從融資到盈利肯定還需要時間, 這個都在我們的商業計畫之中。 總體上來講, 我們對於公司的持續經營非常有信心。 ”

值得注意的是, 投入新能源車行業多年的特斯拉, 至今仍未實現盈利。 去年第四季度, 特斯拉還一度刷新有史以來最大單季虧損額。 近日, 特斯拉更是因為車輛交付的再三延遲, 被曝出面臨資金鏈斷裂局面。

業內人士認為, 在蔚來還未解決量產困境、正式交付之前, 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 能否在時間視窗內順利量產和交付, 很大程度決定了其未來盈利情況。

第2道坎:量產至關重要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已有超過30家新造車企業公佈了產品規劃和量產時間表。 其中, 蔚來汽車、車和家、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奇點汽車、電咖汽車、雲度汽車等均已推出量產車型, 包括威馬、奇點在內的眾多企業則計畫在2018年實現量產。

去年12 月16日, 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ES8 正式上市並接受預訂, 補貼前售價44.8萬元。 今年1月初, 蔚來汽車CFO謝東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 蔚來ES8首批1萬輛車已經售罄。

有業內人士告訴閱車君, 2018年互聯網造車進入產品層面較量, 量產將成為各家企業比拼的新戰場。 蔚來的當務之急是要將首款量產車ES8儘快交付市場。

去年, 李斌曾承諾, 蔚來汽車會在今年6 月30日之前規模交付ES8。 對於量產, 他表示還需要時間。 “ES8的量產是需要時間去爬坡的, 2018年上半年肯定會開始爬坡, 但確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萬銳在接受閱車君採訪時表示, 蔚來ES8的訂單量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但具體訂單數量不方便向外界透露。 對於交付問題, 萬銳稱蔚來會先完成對首批1萬輛ES8訂購用戶的交付, 預訂用戶可以報名參加4月至7月在全國範圍開啟的ES8集中試駕活動提前體驗新車。

“4月底開始交付,9月底之前把1萬輛創始版交付完畢,10月開始常規交付。”萬銳表示,“具體時間還沒定,這個要依據產品狀態,肯定要交給使用者靠譜的產品。”

雖然蔚來汽車方面明確表示將於4月底開始交付,但有汽車領域從業者指出,對於一家成熟的傳統車企來說,從樣車到真正的量產車至少需要2年時間,蔚來汽車首批1萬輛能否如期交付仍是個謎團。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同時表示,不僅是蔚來,量產是國內新造車企業都亟待突破的一關。

第3道坎:生產資質仍受限

儘管造車新勢力們“來勢洶洶”紛紛拿出量產車型,多家企業還計畫今年內投產,但是不可否認,缺乏生產資質仍是擺在新造車企業面前的一道坎。

自2017年6月,發改委批復江淮大眾合資新能源項目後,新能源汽車造車資質審批通道便暫時關閉,至今未開啟。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資質只有15張,多數企業被攔在資質門外。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沒有“准生證”就意味著前期的巨額投資打了水漂,即使車輛可以量產,也無法上市銷售。因此,部分沒有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新造車企業,在等待資質審核的同時,開始嘗試新的發展模式。

2016年,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簽署合作協定,蔚來的汽車均由江淮代工生產。雙方簽署的公告中顯示,初步產銷量計畫為5萬輛/年。4 月4日,江淮汽車表示,公司正在與蔚來汽車合作做好ES8的量產和交付工作。

除江淮外,截至目前,蔚來還與長安、廣汽兩家傳統汽車企業開展了合作。4 月16日,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為聯想“月臺”,蔚來或與聯想一起合作造車也引發大眾關注。汽車行業評論員鐘師認為,蔚來汽車進行多點佈局是為了謀求萬全。

此外,為了從源頭控制產品品質,多個造車新勢力也開始自建工廠。

據瞭解,蔚來汽車確定落戶於上海嘉定的第二工廠在投產後,將用於生產日後發佈的後續產品。而前期同樣選擇代工模式的小鵬汽車在2017年5月就已確認自建工廠落戶廣東肇慶;電咖汽車也已在紹興建立全新電池工廠和整車工廠;威馬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目前生產線已全面貫通,並開啟試生產。

在張志勇看來,隨著各家產品陸續進入落地階段,實力如何很快將見分曉。而如何在量產之後形成良好的品牌力將成為立足市場的關鍵。

采寫:新京報記者蔡妍霏 編輯:鄭晨陽

·END·

本文為閱車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預訂用戶可以報名參加4月至7月在全國範圍開啟的ES8集中試駕活動提前體驗新車。

“4月底開始交付,9月底之前把1萬輛創始版交付完畢,10月開始常規交付。”萬銳表示,“具體時間還沒定,這個要依據產品狀態,肯定要交給使用者靠譜的產品。”

雖然蔚來汽車方面明確表示將於4月底開始交付,但有汽車領域從業者指出,對於一家成熟的傳統車企來說,從樣車到真正的量產車至少需要2年時間,蔚來汽車首批1萬輛能否如期交付仍是個謎團。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同時表示,不僅是蔚來,量產是國內新造車企業都亟待突破的一關。

第3道坎:生產資質仍受限

儘管造車新勢力們“來勢洶洶”紛紛拿出量產車型,多家企業還計畫今年內投產,但是不可否認,缺乏生產資質仍是擺在新造車企業面前的一道坎。

自2017年6月,發改委批復江淮大眾合資新能源項目後,新能源汽車造車資質審批通道便暫時關閉,至今未開啟。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資質只有15張,多數企業被攔在資質門外。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沒有“准生證”就意味著前期的巨額投資打了水漂,即使車輛可以量產,也無法上市銷售。因此,部分沒有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新造車企業,在等待資質審核的同時,開始嘗試新的發展模式。

2016年,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簽署合作協定,蔚來的汽車均由江淮代工生產。雙方簽署的公告中顯示,初步產銷量計畫為5萬輛/年。4 月4日,江淮汽車表示,公司正在與蔚來汽車合作做好ES8的量產和交付工作。

除江淮外,截至目前,蔚來還與長安、廣汽兩家傳統汽車企業開展了合作。4 月16日,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為聯想“月臺”,蔚來或與聯想一起合作造車也引發大眾關注。汽車行業評論員鐘師認為,蔚來汽車進行多點佈局是為了謀求萬全。

此外,為了從源頭控制產品品質,多個造車新勢力也開始自建工廠。

據瞭解,蔚來汽車確定落戶於上海嘉定的第二工廠在投產後,將用於生產日後發佈的後續產品。而前期同樣選擇代工模式的小鵬汽車在2017年5月就已確認自建工廠落戶廣東肇慶;電咖汽車也已在紹興建立全新電池工廠和整車工廠;威馬新能源汽車智慧產業園目前生產線已全面貫通,並開啟試生產。

在張志勇看來,隨著各家產品陸續進入落地階段,實力如何很快將見分曉。而如何在量產之後形成良好的品牌力將成為立足市場的關鍵。

采寫:新京報記者蔡妍霏 編輯:鄭晨陽

·END·

本文為閱車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