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從未有過和親,但此人卻同意將明朝公主嫁給日本天皇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或許明朝不如漢唐那般強盛, 但終明一世, 不管是強盛還是孱弱, 哪怕是皇帝被俘, 大廈將傾, 明朝都不曾與外敵妥協。

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 明朝從未有過漢唐之和親, 宋朝之歲幣, 不稱臣, 不納貢, 天子鎮守國門, 君王與社稷共存。 明朝或許不是最強, 但卻是最有血性的朝代。

歷史上的各個朝代都熱衷於拿女人換取和平, 但明朝從未有過。

中國歷史上的和親政策最早始于漢高祖時期, 那時西漢王朝初立, 國力、兵力皆不強, 而匈奴號稱有三十萬控弦之士, 實力強大。 為了緩和與匈奴的關係, 不得已才將宗室女嫁予匈奴以換取和平。 這種犧牲女人換來的和平根本不長久, 和親之後, 匈奴依然連年犯邊, 北方邊患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有記錄顯示, 漢朝至清朝的兩千多年間, 和親次數共有130多次,

唐朝最多, 高達39次, 而明朝一次也沒有。

明朝從太祖皇帝開始, 到崇禎皇帝煤山殉國, 從未有過犧牲女人換取和平的例子。 但歷史上卻與一個明朝使臣答應將大明公主嫁給日本天皇為妃。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事還得從萬曆朝鮮戰爭說起。

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在統一了日本之後,

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 將目光瞄準了朝鮮。 豐臣秀吉為了完成他佔領朝鮮, 征服大明, 稱霸亞洲的妄想, 于萬曆二十年出兵朝鮮。

在戰爭初期, 日軍推進的極為順利, 朝鮮承平日久、武備鬆弛, 在日本人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短短時間, 朝鮮八道已失七道, 不得不向宗主國明朝求救。 明朝考慮到日本出兵朝鮮其意實在中國, 再加上宗主國有義務保護屬國, 這才出兵救援朝鮮。

入朝的明軍前後共有4萬多人, 由大明遼東總兵李如松統領。 明軍先是在平壤大敗日軍, 後又在碧蹄館之戰中取得勝利(這場戰役很奇怪, 中日朝三方都稱自己取得了勝利)。

這場戰役之後, 明朝和日本開始議和, 日本的談判代表叫小西行長, 而明朝的使節叫做沈惟敬。 這兩人是舊識, 為了早日達成議和, 他們瞞天過海, 私自將停戰爭議條款更改, 導致明朝和日本都相信對方答應了自己的要求。

當時日本提的條件包括割讓朝鮮四道給日本, 大明要和日本通好, 明朝將宗室公主嫁予日本天皇為妃等七項條件。

對此, 沈惟敬是滿口答應。

但沈惟敬對萬曆皇帝的說法是:日本同意從朝鮮撤軍, 願意向明朝乞降, 只是豐臣秀吉希望大明冊封其為日本國王。

沈惟敬和小西行長兩人聯手使得明朝和日本雙方都很滿意, 但真相總有暴露的那天。

1596年9月,明朝派出使臣前往日本冊封豐臣秀吉為王,當豐臣秀吉聽到詔書中的內容時,大怒道:“吾欲王則王。”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想當王還需要你們來冊封嗎?

結果,和談破裂,日本再度進攻朝鮮,而沈惟敬也被萬曆皇帝砍了腦袋。

1596年9月,明朝派出使臣前往日本冊封豐臣秀吉為王,當豐臣秀吉聽到詔書中的內容時,大怒道:“吾欲王則王。”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想當王還需要你們來冊封嗎?

結果,和談破裂,日本再度進攻朝鮮,而沈惟敬也被萬曆皇帝砍了腦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