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清水繞綠嶼,葦叢白鷺飛!穗豐年水道成生態優美的濕地公園

■穗豐年水道經過整治成為生態優美的濕地公園

東莞時間網訊“隨著這些年水環境的改善, 濕地的鳥類種類越來越多, 數量也明顯增加,

今天我就看到了白鷺、蒼鷺、暗綠繡眼鳥等品種。 ”東莞市觀鳥志願者李金鑾告訴記者,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鳥類來到穗豐年濕地公園棲息定居, 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東莞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

“曲水蘆葦蕩, 鳥憩紅樹林, 江舟漁歌韻, 人鳥樂遊悠。 ”這是整治後的穗豐年濕地公園所呈現出的水韻生態美景。

穗豐年濕地公園依託總長約14公里的穗豐年水道, 以線帶面, 結合水道周邊6個行政村、18個自然村落的美麗幸福村居建設, 將轄區大小河湧全面貫通、連為一體, 構建綠色生態水網, 形成總面積近3.5平方公里的大濕地區域。

打造生態長廊 形成特色景觀

近日, 記者來到沙田穗豐年濕地公園, 當天天高雲淡, 水道像一條銀龍在蘆葦叢中穿梭,

水面上不時看到有打魚的小船通過, 水道兩邊是隨風蕩漾的蘆葦和紅樹林, 形成了一道“水上長廊”。 蘆葦叢中, 一群群白鷺不時飛過, 整個濕地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

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 穗豐年濕地公園成為市民、遊客攝影、休閒的好去處。 記者看到, 岸邊不時有前來觀光的遊客和市民。

整治前的穗豐年濕地公園, 河湧淤泥淤積嚴重, 水流不暢, 水質大部分處於劣Ⅴ類。

沙田鎮環保分局局長楊華青介紹, 近年來, 政府開始著力對穗豐年水道進行整治, 首先是清理兩岸的違法建築和畜禽養殖業。 “主要是清理村民在岸邊搭建的木棚, 然後對河道周邊的非法養殖場進行了清理。 ”楊華青說, 沙田鎮同步對河道開展了清淤和堤岸整治、景觀美化等工程,

並在清淤的基礎上, 對兩岸的企業做了排查和清理, 完成了工業和生活污水截汙。

通過清源、疏浚、治汙、淨化後, 穗豐年濕地公園水質從整治前的劣Ⅴ類, 現在水質已經穩定在Ⅳ類左右, 形成了城水相融的特色濕地景觀。

保護傳統文化 建設惠民工程

記者看到, 沙田鎮在穗豐年濕地公園岸邊打造的疍家茅寮, 將逐步投入使用, 供遊客居住。

“我們要依託穗豐年濕地公園的旅遊資源, 擦亮獨特的沙田疍家文化品牌。 ”楊華青介紹, 穗豐年濕地公園打造了“疍艇花海”“芳草水寮”等多個疍家文化景觀。

據介紹, 沙田鎮的目標是將疍家文化傳承與濕地公園建設相結合, 融入疍家元素,

重塑疍家村落, 通過不同景觀節點的設置, 動態展示疍家人水上漂泊、臨水而居、城市人家的發展歷程, 將穗豐年濕地公園打造嶺南地區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疍家原生態環境保留完整的疍家文化傳承地和體驗區。

根據規劃, 沙田將建設疍家美食一條街, 定期舉行咸水歌實景表演、疍家嫁娶婚慶表演等活動, 使遊客同步欣賞優美河道、花海林海等水韻風情。

沙田鎮還圍繞水系活源, 結合沿岸的民生工程, 為當地的村民在岸邊打造安置社區。

工作人員指著岸邊的一個漂亮的居民社區告訴記者, 這座社區就是為了安置征地搬遷的村民而修建的, 新的社區改變了村民的居住環境。

沙田鎮沿水岸高規格、高標準建設4個拆遷安置區,

尊重了村民沿水而居的生活習慣。 通過穗豐年濕地建設運營, 土地租金增長超過200%, 帶動村民實現就業, 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 並通過環境的改變, 提升了村民整體文明素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