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圖片對比看改革開放40年:兩代台商的東莞故事

春雷一聲響, 萬蟄蘇醒來。

40年前, 一場變局如是啟幕。 開放是風, 改革為浪。 這一襟起於匱乏年代青萍之末的風, 成於動盪時勢微瀾之間的浪, 最終成風起雲湧、浪奔濤嘯之勢, 歷經40年沖刷, 形塑了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截面:無論是持續數十年的“經濟奇跡”, 還是人們日益豐盈的內心;無論是改變360行的“互聯網+”, 還是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快遞外賣、新“四大發明”;無論是關乎宏旨的“高品質增長”, 還是關涉民生的“消費升級”……都標記著改革開放40年後中國社會的“日日新”。

見微可知著, 見端能知末。 雖然時間給了我們答案,

但我們仍需要在歷史之樹的粗壯軀幹上, 截取幾圈年輪, 找尋微處的紋路, 進而窺探從前的風雲, 預言未來的旱澇。

我們用文字打撈那些“可昭示未來的過去”, 用圖片言說那些被打上了年代烙印的人、事、物, 而這一切, 只為給“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繪製一幅歷史底本。

對照歷史底本, 繼續改革圖治, 四十自當不惑。

本期地點:廣東東莞, 總第4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到來、工人工資上升, 讓眾多代工企業遭受了訂單下滑、成本劇增的夾擊。 不少企業倒閉、轉移或者轉型, 東莞的經濟也進入轉型升級的陣痛期。

台企二代們面臨著一個與父輩不同的時代。 即便是最普通的傳統製造業, 也要花費大量精力研究、嘗試:如何打造自有品牌,

如何建立有效的行銷路徑。

在這兩代台商人身上, 東莞40年的產業變遷可見一斑。

“三來一補”模式誕生地

改革開放以來, 入駐東莞的港臺企業大多走的是加工貿易道路, 只需按照國外品牌商的要求生產產品。 缺乏技術和品牌, 是這些企業共同的弊端。

加工貿易的源頭來自東莞在全國首創的“三來一補”模式。 所謂“三來一補”, 是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

△ 東莞太平手袋廠舊照。 受訪者供圖

△ 東莞展覽館裡展出的太平手袋廠女工舊照。

△ 東莞展覽館內展出的太平手袋廠生產的手袋。

1978年7月15日, 國務院頒佈《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試行辦法》, 允許廣東、福建等地試行“三來一補”。 廣東將東莞確定為五個試行縣之一。

同年9月15日, 東莞太平手袋廠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第一個牌照, 編號“粵字001”, 成為全國首家“三來一補”企業;唐志平則成了太平手袋廠的第三任廠長。

△ 2018年4月3日, 原太平手袋廠總務吳國良在回憶往事。

△ 2018年4月3日,東莞太平手袋廠第三任廠長唐志平。

為了提高外資企業投資開工廠的效率,1978年12月,東莞組建了“對外來料加工裝備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當時東莞縣政府的授權下,全權審批150萬美元以下對外加工專案,所有手續在該部門全部辦妥。隨後,“三來一補”的模式在東莞、珠三角乃至全國遍地開花。

最初來東莞投資設廠的多是港資企業。但從1987年開始,大量台企工廠逐漸向東莞遷移。

“當時,臺灣正好開放了到大陸探親、投資和觀光。台幣兌美元升值、臺灣‘勞動基準法’實施又導致臺灣當地勞動力成本上升。”在東莞創業的台商二代林子凱說,這些因素使得臺灣製造業優勢喪失,工廠紛紛外遷。

△ 東莞太平手袋廠舊照。受訪者供圖

△ 2018年4月4日,東莞太平手袋廠舊址現在是一片社區樓。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突如其來,讓國外訂單大幅下滑;當年施行的《勞動合同法》則規範了雇傭方式,東莞的外貿企業集體遭遇寒冬。純粹依靠貼牌生產的企業,難以抵禦衝擊,有的倒閉,有的轉移到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地方。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廣東隆凱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操作機器人生產。

2008年3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東莞調研時提出,“如果東莞今天不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明天就要被產業結構所調整。”同年,東莞市頒佈《關於做好東莞市來料加工企業就地不停產轉三資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探索出了拓內銷、創品牌、強研發等轉型路徑。

相關專家也認為,東莞一些以加工製造業為主的工廠倒閉的同時,一些高科技、大品牌公司也在崛起。一邊是倒閉潮,一邊是轉型潮,兩者並存。這是中國產業升級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 2018年4月7日,東莞,微軟諾基亞曾經的工廠現在已經荒廢,不遠處是正在新建的新園區大樓。

據媒體報導,2008年以來,東莞台資企業總數穩定保持在3400家以上。來自東莞市商務局的資料顯示,東莞台資企業的結構在不斷優化,生產模式從貼牌生產向委託設計、自有品牌轉變。截至目前,東莞擁有自主品牌的台資企業超過600家,委託設計和自有品牌產品出口占比從2008年的33.8%提升至目前的74.7%。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工業園區鳥瞰。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兩位帶著行李箱的女士。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招聘資訊欄前的女工。

△ 2018年4月4日,東莞長安,騎共用單車的男子看招工啟事。

△ 2018年4月4日,東莞長安,烏沙環東路,蔡屋工業區附近,兩位女子在逛街,她們都背著LV花紋的背包。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建安路,附近工業園區打工的年輕人在馬路中間綠化帶上喝酒吃東西聊天。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新區,工地邊一男子澆灌小片菜地。

東莞的臺灣新青年

東莞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 2018年4月3日,東莞太平手袋廠第三任廠長唐志平。

為了提高外資企業投資開工廠的效率,1978年12月,東莞組建了“對外來料加工裝備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當時東莞縣政府的授權下,全權審批150萬美元以下對外加工專案,所有手續在該部門全部辦妥。隨後,“三來一補”的模式在東莞、珠三角乃至全國遍地開花。

最初來東莞投資設廠的多是港資企業。但從1987年開始,大量台企工廠逐漸向東莞遷移。

“當時,臺灣正好開放了到大陸探親、投資和觀光。台幣兌美元升值、臺灣‘勞動基準法’實施又導致臺灣當地勞動力成本上升。”在東莞創業的台商二代林子凱說,這些因素使得臺灣製造業優勢喪失,工廠紛紛外遷。

△ 東莞太平手袋廠舊照。受訪者供圖

△ 2018年4月4日,東莞太平手袋廠舊址現在是一片社區樓。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突如其來,讓國外訂單大幅下滑;當年施行的《勞動合同法》則規範了雇傭方式,東莞的外貿企業集體遭遇寒冬。純粹依靠貼牌生產的企業,難以抵禦衝擊,有的倒閉,有的轉移到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地方。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廣東隆凱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操作機器人生產。

2008年3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東莞調研時提出,“如果東莞今天不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明天就要被產業結構所調整。”同年,東莞市頒佈《關於做好東莞市來料加工企業就地不停產轉三資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探索出了拓內銷、創品牌、強研發等轉型路徑。

相關專家也認為,東莞一些以加工製造業為主的工廠倒閉的同時,一些高科技、大品牌公司也在崛起。一邊是倒閉潮,一邊是轉型潮,兩者並存。這是中國產業升級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 2018年4月7日,東莞,微軟諾基亞曾經的工廠現在已經荒廢,不遠處是正在新建的新園區大樓。

據媒體報導,2008年以來,東莞台資企業總數穩定保持在3400家以上。來自東莞市商務局的資料顯示,東莞台資企業的結構在不斷優化,生產模式從貼牌生產向委託設計、自有品牌轉變。截至目前,東莞擁有自主品牌的台資企業超過600家,委託設計和自有品牌產品出口占比從2008年的33.8%提升至目前的74.7%。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工業園區鳥瞰。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兩位帶著行李箱的女士。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招聘資訊欄前的女工。

△ 2018年4月4日,東莞長安,騎共用單車的男子看招工啟事。

△ 2018年4月4日,東莞長安,烏沙環東路,蔡屋工業區附近,兩位女子在逛街,她們都背著LV花紋的背包。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建安路,附近工業園區打工的年輕人在馬路中間綠化帶上喝酒吃東西聊天。

△ 2018年4月5日,東莞長安新區,工地邊一男子澆灌小片菜地。

東莞的臺灣新青年

東莞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