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寧波“下飯菜”成網紅時令產品 九成多油燜筍加工品來自小作坊

近兩年來, 春筍上市量越來越大。 除了市場收購, 多餘的春筍被農戶加工成瓶裝筍擺到網路上銷售。 其中在寧波有口皆碑的油燜筍, 在網商的帶動下成了全國各地網友喜愛的“下飯”美食。

但是, 記者連日採訪瞭解到, 寧波產的大部分油燜筍來自小型的家庭作坊, 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也呼籲, 制定油燜筍行業規範, 建立相關從業人員衛生制度, 加強油燜筍產業發展安全保障。

春筍大量上市價格走低

清明過後是出筍最多的時節, 這幾天, 在余姚市大隱鎮芝林村的一處春筍收購點, 每天前來賣筍的村民絡繹不絕。

張濃芬是這家收購點的負責人之一, 半個月前她就開始收購當地春筍, 主要包括雷筍和毛筍。 張濃芬從事毛筍收購已有近30年, 每年她都會收購春筍200餘噸, 銷往奉化的一些罐頭食品廠。 張濃芬告訴記者, “這幾天的收購價已經降到了每公斤0.5元,

每天大概能收購6、7噸左右。 ”

市蔬批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筍價比較便宜。 最近筍的供應量很大, 已經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 每天的交易量也很大, 大概有五六十噸。

瓶裝油燜筍成網紅產品

“油燜筍開始預訂, 山裡人8小時土灶烤制出來的美味, 採用金龍魚、廚邦美味鮮醬油, 絕不添加防腐劑, 一箱6瓶120元江浙滬包郵。 ”最近, 這類資訊刷屏了寧波人的朋友圈。

“以前, 農戶為了把春筍的鮮美味道留存下來, 將大量多餘的春筍加工成瓶裝烤筍。 不過, 這幾年寧波油燜筍的產量更大了。 不僅是寧波人最愛的下飯菜, 也成了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消費者口中的網紅時令產品。 ”奉化溪口的微商周安娜告訴記者, “每年烤筍的時間也就半個月左右,

但是筍加工的作坊以及產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 一般普通的家庭10多天可以加工出1萬多瓶油燜筍, 有的作坊甚至半個月就能加工出30多萬瓶。 ”

九成多出自家庭小作坊

記者連日走訪奉化、鄞州、余姚等地發現, 寧波地區不少油燜筍、羊尾筍等筍加工產品均為小作坊製作, 以農戶土灶製作為主並通過網路等方式進行銷售, 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去年, 奉化區市場監管局曾對該區筍加工作坊進行過調研排摸。 目前該區瞭解到的油燜筍加工農戶已超過了500戶, 但他們生產的筍製品沒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因此上不了超市的貨架和網店的頁面, 大都在朋友圈裡進行銷售。

據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

僅奉化區每年加工油燜筍系列加工產品就達到了1500多萬瓶。 與正規企業相比, 這些小作坊成本轉低、好調頭, 但它們的加工生產技術不統一、不規範, 產品品質良莠不齊。

期待打造出一個新興產業

寧波共有竹山林面積100多萬畝, 奉化、余姚、鄞州、寧海是重點產區, 年產竹筍17.16萬噸, 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雖然網紅油燜筍給筍加工產業帶來了新氣象, 但實際上銷售管道依舊流通不暢, 一般由農戶自行銷售。 分散型的民間加工生產技術不統一, 不規範, 產品品質良莠不齊。 由於未取得產品相關認證, 筍制產品進不了超市和網店銷售, 嚴重制約了產品流通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對此, 奉化區林特總站首席竹筍推廣專家陳志平認為,

本地傳統製作工藝生產的筍乾和油燜筍系列產品已不僅僅是寧波特產, 而是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 雖然已有企業結合本地實際, 瞄準市場需求空間, 大力發展油燜筍加工業, 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但對於整個筍加工產業發展來說, 亟需相關部門改善這尷尬的局面。

據瞭解, 今年奉化區有兩條“竹筍烘乾”和“油燜筍系列產品加工”生產流水線在溪口鎮公棠村首次建成, 預計一天就可以生產四五千瓶油燜筍, 一年下來預計可加工鮮筍90余萬公斤, 為當地筍農每年增收200萬元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