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被我們瘋狂追捧的旅行大咖,如今都怎樣了?

一發不可收拾的旅行背後, 也許是因為TA才有了獨自前往陌生城市旅行的勇氣, 因為TA描述的觸不到的遠方、當地人的生活、行走路上的狀態、感受到的善良與惡都深深影響著不諳世事的我們...

曾被我們瘋狂追捧的旅行大咖, 如今都怎麼樣了?

三毛

三毛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是柴米油鹽中質樸的樣子, 即便結局令人唏噓, 但第一次看《撒哈拉的故事》一書也不過小學3年級左右,

我躺在爺爺手作的躺椅上對書中的沙漠生活充滿好奇

丈夫荷西把中國的粉絲當成雨來吃、三毛不願借鄰居物品被回嗆“你傷害了我的驕傲”、荒山夜晚兩人遇到泥沼和不安好心的男人們、鄰居10歲女孩成為娃娃新娘以及去澡堂看撒哈拉威人用石塊刮身上厚厚的泥...

看似辛苦的生活背後其實充滿著樂趣和好奇, 三毛也便是在那樣荒涼單調的環境下用隱忍、關懷去適應當地生活, 與荷西白手起家建房子、彼此之間濃濃的愛意溢於言表

2018年3月, 一篇自爆與導演一夜情的長文開始刷爆朋友圈, 荒謬的事由、歪斜的三觀中引用了三毛與丈夫荷西的愛情、這大概是三毛與荷西棄世這麼多年來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楊柳松

楊柳松

移動互聯網之前的PC時代戶外市場, 一些帶有行業媒體屬性和驢友論壇的網站, 是驢友們的日常出沒地, 2010年9月20日,

70後楊柳松以筆名“逆流之河”撰寫了一篇名為《北方的空地, 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的帖子上傳到8264社區, 立馬引起了驢友的熱烈討論, 2600萬人關注, 原貼點擊量突破900萬, 在那個只有3.84億-6.18億互聯網線民的時代, 這篇帖子成了中國戶外運動的里程碑, 國內近百家網路媒體、論壇, 紙媒都爭相轉載和報導

楊柳松一個人推著200斤的自行車, 歷時77天穿越大羌塘的真實故事, 只是看書中的文字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們嚮往又不解、質疑又支援、鼓勵又敬佩的複雜情感都融入到想去西藏、甚至想去羌塘這樣的想法當中, 楊柳松也成了70後80後90後驢友崇拜的大神, 至少當我問及一位70後因為誰想去旅行, 他立馬告訴我:楊柳松

2017年11月3日,主演兼導演的趙漢唐根據楊柳松《北方的空地》改編成電影《七十七天》在內地上映,導演偶然在機場買到楊柳松這本書,對內容的瞭解和熱愛、與作者一樣對遠方擁有執著和癡迷,讓他決定拍一部屬於世界第三極羌塘的探險電影

這也是低調5年之久的楊柳松用更直觀的表現形式和我們分享他在羌塘的旅行記憶

張小硯

張小硯

與楊柳松相似,2009年張小硯將自己用83元走完川藏路的故事寫成遊記發到天涯論壇,曲折離奇的經歷、幽默風趣的文筆讓她擁有了眾多粉絲,一些網友稱她為現實版的“黃蓉”,這篇帖子點擊破2000萬,整理成書《走吧,張小硯》成為那年當當網的第一名,也是許多人說走就走的起點

2013年一個共事不久的同事背著包搭車走川藏線,也是因為這本《走吧,張小硯》

此後張小硯成立馬托邦(游俠客概念)、接收媒體專訪、參加訪談節目、籌拍公路電影,如今的她隱居在江西廬山腳下的桃花源耕種、釀酒,2018年已是她當釀酒師第8個年頭,當年書籍出版後她將版稅寄了一半給汶川的學生,另一半便租了6畝田種糯稻釀酒,想喝上一口「張小硯的酒」要不自帶下酒菜、要不就講一個好故事換酒..

看似折騰的人生,對於張小硯來說“只想創造一些快樂的事,誠誠懇懇做酒出來,和陌生人一起暢飲,也是在不完美的人世間,所做的一點點溫柔的試探”

大冰

大冰

最早知道大冰,還是初中時偶然看山東衛視,此後從民謠歌單裡又聽到他演唱的諸如《陪我到可哥西裡去看海》等歌曲,而真正讓我對他好奇,是因為有人因為他的書籍《乖,摸摸頭》才想去遠方旅行

他在許多大學生心中成了浪跡天涯的偶像,許多人從麗江開始進藏,也會專程去大冰的小屋打卡..

不得不說,大冰是成功的,他將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編撰成書籍,且不說文字功底、主持功底、演唱功底深厚與否,他確實是個懂得自我行銷的商人,「大冰的小屋」從原來的麗江店、廈門店、西塘店到大理、成都、重慶、拉薩都有分店,完美詮釋了運營4要素,通過書籍、歌曲、主持節目等形式拉新、線上線下活動促活、最終目的還是轉化到線下的大冰小屋促成消費,而最後一步留存率真的是見仁見智了,這大概就是粉絲經濟最簡單粗暴的展現形式了!

西藏假想敵

所著的書籍《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有路線規劃、景點貼士、食宿錦囊、朝聖攻略等等,屬於比較實用的西藏旅行路書,一些初次前往西藏的小夥伴也都會帶著這本書一同前往

2015年4月,西藏假想敵成立了品牌“藏客旅行”,致力於提供國內最專業的大藏區深度游、定制游、主題遊產品,呈現更純粹的旅行體驗,2017年6月27日,西藏假想敵在西藏阿裡地區探索新線路時不幸發生意外棄世..

除此之外,騎行黨也許人手一本波爾攻略,搭車黨出發前會惡補一下谷岳劉暢的《搭車去柏林》,我們從這些書籍/視頻中學習,但真正的學習在路上

那個熱衷幻想的年代,總有一個人給你前往陌生城市旅行的勇氣,讓你愛上旅行便一發不可收拾

你追捧過的旅行大咖都有哪些?【寫留言】告訴小夥伴吧!

2017年11月3日,主演兼導演的趙漢唐根據楊柳松《北方的空地》改編成電影《七十七天》在內地上映,導演偶然在機場買到楊柳松這本書,對內容的瞭解和熱愛、與作者一樣對遠方擁有執著和癡迷,讓他決定拍一部屬於世界第三極羌塘的探險電影

這也是低調5年之久的楊柳松用更直觀的表現形式和我們分享他在羌塘的旅行記憶

張小硯

張小硯

與楊柳松相似,2009年張小硯將自己用83元走完川藏路的故事寫成遊記發到天涯論壇,曲折離奇的經歷、幽默風趣的文筆讓她擁有了眾多粉絲,一些網友稱她為現實版的“黃蓉”,這篇帖子點擊破2000萬,整理成書《走吧,張小硯》成為那年當當網的第一名,也是許多人說走就走的起點

2013年一個共事不久的同事背著包搭車走川藏線,也是因為這本《走吧,張小硯》

此後張小硯成立馬托邦(游俠客概念)、接收媒體專訪、參加訪談節目、籌拍公路電影,如今的她隱居在江西廬山腳下的桃花源耕種、釀酒,2018年已是她當釀酒師第8個年頭,當年書籍出版後她將版稅寄了一半給汶川的學生,另一半便租了6畝田種糯稻釀酒,想喝上一口「張小硯的酒」要不自帶下酒菜、要不就講一個好故事換酒..

看似折騰的人生,對於張小硯來說“只想創造一些快樂的事,誠誠懇懇做酒出來,和陌生人一起暢飲,也是在不完美的人世間,所做的一點點溫柔的試探”

大冰

大冰

最早知道大冰,還是初中時偶然看山東衛視,此後從民謠歌單裡又聽到他演唱的諸如《陪我到可哥西裡去看海》等歌曲,而真正讓我對他好奇,是因為有人因為他的書籍《乖,摸摸頭》才想去遠方旅行

他在許多大學生心中成了浪跡天涯的偶像,許多人從麗江開始進藏,也會專程去大冰的小屋打卡..

不得不說,大冰是成功的,他將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編撰成書籍,且不說文字功底、主持功底、演唱功底深厚與否,他確實是個懂得自我行銷的商人,「大冰的小屋」從原來的麗江店、廈門店、西塘店到大理、成都、重慶、拉薩都有分店,完美詮釋了運營4要素,通過書籍、歌曲、主持節目等形式拉新、線上線下活動促活、最終目的還是轉化到線下的大冰小屋促成消費,而最後一步留存率真的是見仁見智了,這大概就是粉絲經濟最簡單粗暴的展現形式了!

西藏假想敵

所著的書籍《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有路線規劃、景點貼士、食宿錦囊、朝聖攻略等等,屬於比較實用的西藏旅行路書,一些初次前往西藏的小夥伴也都會帶著這本書一同前往

2015年4月,西藏假想敵成立了品牌“藏客旅行”,致力於提供國內最專業的大藏區深度游、定制游、主題遊產品,呈現更純粹的旅行體驗,2017年6月27日,西藏假想敵在西藏阿裡地區探索新線路時不幸發生意外棄世..

除此之外,騎行黨也許人手一本波爾攻略,搭車黨出發前會惡補一下谷岳劉暢的《搭車去柏林》,我們從這些書籍/視頻中學習,但真正的學習在路上

那個熱衷幻想的年代,總有一個人給你前往陌生城市旅行的勇氣,讓你愛上旅行便一發不可收拾

你追捧過的旅行大咖都有哪些?【寫留言】告訴小夥伴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