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都要去造車 這些車企真的能成功嗎?

如果你擁有或者即將擁有新能源車指標, 卻又對市場上的諸多車型不太滿意, 那麼恭喜你即將有一大波新品牌車型向你走來。 它們或擁有超酷外形、或經濟實惠、或特別智慧……不過在邂逅你之前, 作為新品牌還面臨一大難題:通過發改委和工信部認可, 拿到“准生證”, 只有跨過這些門檻關企業才能生(造)娃(車)。

要想造車首先過的第一大關就是發改委的審批, 從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第一家通過建廠審批後一年多時間裡, 發改委共核准了15家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而在2017年6月大眾江淮項目獲批後專案審批突然暫停, 徘徊在門外的企業備受煎熬。 究其原因, 過快的審批節奏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埋下了產能過剩的隱患, 也不利於甄別優質企業, 因此會放緩審批速度, 提高准入門檻。 那麼已經通過發改委審批的15家車企到底靠譜程度如何, 換言之未來能買到這些車嗎?我們一起從產品、資本等層面來瞅一瞅。

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資質?

與很多高要求的行業一樣, 要有“證”才能上崗, 這放到新能源汽車領域則是需要獲得一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根據企業出身的不同, 主要分兩類申請資質的路徑:一是已經有傳統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如比亞迪、上汽等, 額外再補一個新能源准入的資格就可以造電動車。

第二種, 就是像上面提到的那15家企業一樣, 本身沒有汽車生產資質, 一切從零開始申請。 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這種脫胎于傳統整車廠的企業,

一開始都是借助母公司的資質在造車, 只有完全拿到資質了才能獨立生產和銷售。

要拿傳統汽車的生產資質已經基本不可能了。 早在2004年,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就對傳統汽車提出“嚴格准入”要求, 2016年底國務院正式發佈《國務院關於發佈政府核准的投資專案目錄(2016年本)的通知》, 重申了“原則上不再核准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的要求。 但另一方面, 作為國家“彎/換道超車”項目, 為了進一步活躍市場, 也為了實現汽車產業的超越, 國家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放開了新建資質申請, 希望能夠在市場內放入幾條兇猛的“鯰魚”, 以啟動整個“魚群”, 這也讓一眾想在汽車領域有所耕耘的企業、地方政府看到了希望。

引進“鯰魚”的主管部門是發改委和工信部, 這裡需要“敲黑板”劃重點:此前很多媒體在報導時表示上述15家企業都已經獲得資質是不正確的。 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獲取需要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雙認證。 簡單來說, 在新能源資質獲得過程中, 這兩個部門各自管著一件事:發改委管是否有資質有條件建廠做產品, 工信部管產品是否滿足要求能上市銷售。兩者都通過,那麼恭喜你獲得“准生證”可以產子造車啦。目前只有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和前途汽車6家通過雙認證正式獲得資質。

這些車企已經造車成功

作為已經在新能源車市場打拼多年的企業,北汽新能源、知豆、江鈴新能源、奇瑞新能源被認為在行業已小有所成。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可以算是造車成功了。雖然奇瑞新能源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還未獲得完整資質,但是可以暫時借用母公司的資質生產銷售,姑且可以放在第一陣營。新能源業務獨立運作,好比兒子長大了要離開父母家單獨過日子一樣,為將來娶妻生子獨立門戶打下基礎。

從2017年資料來看,上述四家車企都位於新能源乘用車銷量TOP10之列。其中北汽新能源以超10萬銷量僅次於比亞迪之後,位列第二。知豆、奇瑞、江鈴分別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按照今年規劃,這四家企業都有2至9款不等車型推出。

一步之遙天上地下

如果說上述車企已經造車成功,那麼接下來這波則是接近成功。作為造車新勢力,無論是雲度、長江還是前途,都已妥妥的拿到“准生證”。江淮大眾雖還未真正獲得工信部“pass”鍵,但是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那張說來就來的資質還會遠嗎?

雲度:第一家獲得資質的新造車企

在一眾新品牌中,雲度新能源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拿到資質的新造車企,並於2017年10月開始,陸續上市了π1、π3兩款車型。按理說,左手資質、右手產品的雲度新能源可以放入第一陣營,算是成功造車。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一家車企能否真正實現造車成功還需要市場的驗證。

根據雲度官方資料,從2017年10月11日π1上市到去年底,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銷售了2400輛,但這個資料並沒有說明是對公還是私,具體市場表現還需再觀察。資本層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背靠福建汽車工業集團、相當於莆田市政府的莆田國投,以及福建國企海源機械三座大山,雲度安靜的不像一個新造車企。只是在2017年底宣佈開始進行融資工作,但具體進展等還未有進一步公佈。

除了已上市的兩款車型,雲度新能源還規劃將於2019年和2020年分別上市一款緊湊型SUV和一款中大型SUV。瞭解雲度新能源的人都知道,在2015年創立之初,便定下了純電動SUV的車型定位。這在當時市場可謂開闢了一條獨特道路。然而近年來,無論是傳統車企上汽、寶駿、眾泰,還是新造車勢力蔚來、車和家、小鵬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紛紛推出或即將推出SUV車型,未來誰能頂住壓力突出重圍還不好說。

長江:來自“黑名單”的逆襲

與雲度不同,長江汽車的前身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曾因不正常經營被列入工信部黑名單,正是由於資本的及時入駐才得以“翻盤”。而駐資的企業正是李嘉誠持股的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因為外界曾稱其為“李嘉誠的長江汽車”。但其實李嘉誠在2010年開始購入中聚電池(後改名為“五龍電動車”),並一路減持到2017年4月時僅有4.93%占比。說白了,李嘉誠僅僅是持有少量長江汽車母公司股份,“李嘉誠的長江汽車”僅僅是一個概念或者說噱頭而已。

長江汽車是第一家跨類別從商用進入乘用車領域,成功獲得新建電動乘用車資質的車企。早在2016年,長江汽車首款純電動SUV逸酷便已推出,當時計畫2017年上市,但由於今年1月才完成工信部申報工作,產品上市時間推遲。預計今年長江純電動乘用車將正式進入市場接受考驗。未來長江汽車還會推出中大型、大型乘用車,以及大型SUV等,基本上一年到兩年就會推出一款新的乘用車新車型。

新品牌意味著沒有知名度,長江汽車選擇先從大客戶市場做起。今年2月長江汽車與紹興億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紹興億鴻汽車擬于未來三年向長江汽車採購1.5萬台純電動汽車,作為其網約平臺的營運用車,首批產品將於2018年交付並投入網約車市場。此前的2017年9月,長江汽車憑藉其V8070型電動物流車順利打入美國市場,此次與紹興億鴻合作,是長江汽車將其在電動商用車領域的成功經驗複製到網約車領域的嘗試。而在私人消費這一塊,目前還沒看到長江汽車有大動作。

前途:“大膽”能否有前途

相比雲度、長江,前途汽車的資質更是熱氣騰騰。2018年4月4日,前途汽車剛剛通過工信部公告,成為國內第六家正式獲新建資質的車企。成立於2015年的前途汽車,選擇了和特斯拉相近的路線,先從高端切入樹立形象,後期再推出更加大眾化的產品,在國內所有新造車勢力中率先推出純電動超跑。目前前途汽車首款純電動跑車K50已經完成整車全部開發,進入試生產階段,接下來就可以上市了。

扯遠了,單從前途汽車企業本身來說,選擇自上而下的切入點還是有些冒險。從中國自主品牌發展歷程來看,無論是長城、吉利還是長安等,成功經歷比較類似,都是選擇從一款售價較低、品質穩定的產品佔領細分市場開始,再逐步向中高端衝擊。所以在還沒有品牌背書的情況下,直接從高端跑車入手還是有些大膽。

江淮大眾:首款車型很江淮不大眾

千呼萬喚中,疑似江淮大眾的第一個孩子出現了。4月4日,工信部發佈第3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一款“思皓牌”純電車型歸在江淮汽車集團名下。考慮到江淮大眾項目由西雅特品牌推進,思皓的發音和車標都類似西雅特。業內普遍認為,這款車就是江淮大眾的新車。此前江淮大眾也曾表示,未來主攻方向是經濟型純電動乘用車,2018年推出首款純電動乘用車,新車不會採用大眾LOGO和平臺而是在江淮現有平臺上生產,不過會融入大眾技術。

從產品資訊來看,這款車與江淮iEV7S相似度極高,不過在僅在梯形格柵、三角形大燈等細節上融入了西雅特元素,續航也從280km上升至300km。價格方面,參考iEV7S補貼後售價11.95萬元,想知有大眾加持,“思皓”售價怎麼也不會低於iEV7S吧。相比北汽新能源EX360、比亞迪元EV和更高續航的瑞虎3xe都保持在10萬元左右的售價,“思皓”市場前景也是堪憂啊。

作為“雙積分”的產物,為了緩解大眾積分壓力,江淮大眾一直在被催婚、催生。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新車”多為舊技術、舊平臺打造,這樣的套路下很難生產出使用者喜愛的產品。此外大眾中國總裁海茲曼曾明確表示,上汽和一汽都會引入MEB平臺(大眾主力純電動車生產平臺),但目前沒有計劃將MEB平臺導入江淮,這樣的江淮大眾未來可能更多的還是江淮基因。

造車路已走大半但前路依舊漫漫

嚴格意義上來說,以下車企都還沒有生產銷售新能源車的資格,但是這三家陸陸續續都已有車型發佈,可以說造車路已經走了一大半,可是從樣車到量產發佈/市場認可,其難度絕不低於資質申請。

合眾:從“清華系”到資本不斷變動

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合眾新能源汽車獲得發改委批復,這家並沒有參加車展的車企搶去了當天各大汽車板塊的頭版頭條,一時間大家都在問“合眾”是誰?合眾新能源創始人方運舟原為奇瑞新能源技術公司副總經理,後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後,師從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

除了知識體系的建立,清華還給方運舟帶來了人脈。合眾新能源成立之時的5家出資人中兩家與清華有關。和很多新能源車項目離不開地方政府支持一樣,合眾新能源出資放占比最大的桐鄉眾合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合夥企業背後為浙江桐鄉市政府。拿到發改委審批後,合眾新能源大股東悄然發生了變化,法人代表也從創始人方運舟,變更到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

華夏幸福的入駐,不僅給了合眾新能源資本的支持,還帶來了新一種宣傳方式。其旗下針對私人市場的全新品牌品牌“哪吒”將作為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及唯一指定用車參與到華夏幸福球隊2018年全年賽程之中。預計2019年“哪吒”品牌將有產品推出。

截止目前,合眾新能源已陸續推出過兩款概念車型:合眾E-TAKE和EP11。首款量產車型代號EP10B也已於去年底正式下線,目前正在路測,該車主要定位B端公共出行,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佈。此前合眾新能源產品規劃中曾提到代號為EP10車型,其為微型電動車,續航里程在160-250公里之間,預計EP10B可能脫胎於此。

在新能源車大發展的最好時代裡,進入者也面臨著最壞的事——各方勢力資本都進來了,競爭極其激烈。而身處其中的合眾新能源除了有大金主華夏幸福資金支持外,目前還沒有表現出清晰的企業佈局和最核心的競爭力,這樣看來合眾新能源未來還是不太明朗。

國能:未獲得資質先宣佈獲大筆訂單

國能新能源是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子公司,於2017年1月獲得發改委核准,同年12月,基於原薩博鳳凰平臺的NEVS首款9-3純電動汽車下線,標誌著NEVS自2012年購得破產的瑞典薩博汽車相關資產以後、幾經恢復生產、停產、破產保護、重組、走出重組之後,正式跨入新能源汽車量產的嶄新發展階段。

根據計畫,NEVS9-3純電動汽車將於2018年8月份左右上市,先期主要供應給大客戶滴滴出行。首款車下線儀式當天,國能與滴滴出行以及全球能源互聯網組織共同組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服務公司”,國能成為了滴滴出行的小夥伴。當然,這一切實現的條件是國能需要通過工信部審批,真正拿到新建資質。

早在2015年底還未拿到發改委審批前,國能新能源就獲得了與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的780億元巨額訂單,國能新能源要在2020年前向熊貓新能源提供15萬輛經典款9-3版電動汽車及10萬輛其他車型的電動車產品及服務。這可能是第一家未獲得資質先就宣佈獲得大筆訂單的車企,不過該合作截止目前並沒有後續消息傳出。如果上述訂單都能實現,那意味著國能當下不僅要解決資質的問題,也要好好考慮一下產能是否能夠滿足。

金康:也是一家買買買的主

說到金康新能源你可能有些不熟悉,但是說到它的母公司小康,大家或許能馬上腦補出微面載人拉貨的那個接地氣的形象。金康這名字聽著樸素,但它和母公司小康在做非常高逼格的事,在美國投資成立了一家新公司SF MOTORS,要造高端智慧電動汽車。

沒有基礎怎麼辦?買!金康在美國的業務實施主體SF Motors,先是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公司InEVit,該公司的老闆正是特斯拉的聯合創始人兼首任CEO馬丁·艾伯哈德,收購完成後,馬丁·艾伯哈德本人及其團隊全部加入SF MOTORS。隨後,SF Motors還收購了AM General位於印第安那州的一座工廠,作為未來美國的生產基地,該工廠曾經代工生產過悍馬H2和賓士R級。

小康股份這番佈局指向特斯拉,並不是心血來潮。作為國內主攻商用車市場的車企,小康一直想造中高端新能源智能乘用車。據悉金康新能源在國內新能源項目也將致力於中高端品牌,首款金康電動汽車預計明年上市。

在中國企業漸漸富起來之後,也在慢慢尋求站起來,這其間當然不僅僅是銷量的提升,還有技術和品質。金康新能源有小康股份的資金和積累,想要走知豆、江鈴造車路成功應該不是太大問題,但是選擇中高端品牌入手,會面臨諸多挑戰,不過如果能闖過去或許能有另一番天地。

這些車企目前看還不太靠譜

如果說以上車企的造車路還算靠譜,那麼下面這些企業就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了。截止目前,江蘇敏安、河南速達、陸地方舟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還未見實車詳細資訊,萬向集團雖有一系列動作,但隨著掌門人魯冠球的去世,一切又陷入未知。

萬向:魯冠球的四十八年整車夢

“萬向系”的名號在外界似乎並沒有很響亮,瞭解它的人也多數隻知道它“中國最大汽車零部件”的標籤,但其實萬向集團已經組建了一個包含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金融諸多領域在內的龐大帝國,總營收超千億,但這個帝國背後的男人魯冠球卻一直有個思而未得的夢想“造車”。為此他曾說過一句類似愚公移山似的話語:“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

早在1999年,萬向集團就悄然成立電動汽車專案組,並定下“電池-電機-電控-電動汽車”的發展路線。2002年,萬向電動汽車公司成立。2004年,萬向研製出的電動客車Y9在杭州西湖沿線成功試運行。2012年,萬向斥資2.566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動力電池製造商A123除政府及軍工業務以外的所有資產。2014年,萬向又以1.492億美元收購美國豪華電動汽車廠商菲斯科(Fisker),並於2015年9月30日更名為Karma(卡瑪),萬向終於具備了整車生產能力。

2016年9月8日,萬向集團旗下美國Karma汽車公司的首款豪華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Revero在美國正式亮相。根據萬向計畫,先期在美國推出Revero的增程版,後推出小一些的Atlantic。2018年開始計畫推出全新平臺,該全新平臺計畫首先在中國杭州蕭山開始生產,陸續推出純電動版和增程版Revero,以及純電動版和增程版Atalantic。2019年再推出一款Sation旅行車,一款中大型SUV,一款小型SUV以及一款敞篷車。

然而直至現在Revero引入國內計畫還未有消息,與此同時自2016年12拿到發改委審批後,萬向在新能源領域一直少有消息傳出。2017年10月25日,萬向集團掌舵人魯冠球離世。從1969年進入行業至生命最後,始終在與汽車領域打交道的魯冠球,做了整整四十八年的整車夢卻始終未能完全實現。

那個曾經說著“我會把萬向掙到的每一分錢都用來製造電動車。我會大量燒錢,直到成功。或者萬向崩盤為止”話的人走了,留下來萬向龐大帝國。而有消息指出接受萬向集團的魯冠球兒子魯偉鼎與起家于實業的父親不同,更致力於將“萬向系”打造成一個金控集團,這樣看來萬向的汽車夢貌似又遠了些。

敏安:高層動作頻頻或要發力

敏安在2016年11月獲得項目核准時,一度被業內當黑馬看待。因為此前實在太低調了,殊不知其背後也大有來頭。

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由香港展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江蘇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而香港展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汽車內飾封條供應商敏實集團投資建立的。對,它與萬向一樣,又是一家零部件企業要造車。

從官網公佈的資訊來看,敏安規劃了新能源SUV、跑車等車型,今年年底將推出一款概念車產品,量產車型將按于明年亮相。但是截止目前,敏安電動超跑D02、電動SUV E01僅在2017年11月在南京展現過一次,並還未披露車型詳細資訊,具體研發進度還不可知。好消息是,近日有消息指出,敏安汽車在企業高管層面動作頻頻,先後引入多名一汽、奧迪等車企高管,或要在汽車領域發力了。

速達:最具爭議性的一家

在這15家車企中,速達是爭議最大的,它曾被媒體報導為“僵屍車企”,因產品遲遲未能量產、廠房工地荒蕪等負面內容,讓業界對這家公司的經營現狀感到擔憂。速達在2017年獲得發改委審批後引來一片質疑聲,至此以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只有官網上零零散散的發佈著一些資訊,但多與造車無關。

根據河南速達官網資料,河南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9月,官方曾表示已研發生產了純電動三廂和兩廂兩款產品,均是小型純電動車型,兩款產品將於2018年同步亮相上市,屆時速達也會正式啟動招商。新品最高時速可達150Km/h,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售價在補貼之後會在十萬以下。但截至目前,速達還未有實車發佈。

陸地方舟:低速電動車轉正

如果說速達讓低速電動車企看到希望,那陸地方舟就是希望本尊了,陸地方舟是首家低速電動車和新能源大巴車公司跨界的最新案例。雖然此前提到的知豆電動車也曾涉及低速電動車,但非常短的時間內就迅速轉入了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研發、生產。

隨著第14張牌照被陸地方舟“攬入懷中”,一些業內人士猜測是否意味著低速電動車企業的轉正通道已經打開。其實從2017年初開始陸地方舟在低速電動車領域便很少出車,而是將重心轉移至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物流車。

拿到發改委審批後的陸地方舟還是活躍在人們的事業裡,但大多發佈的都是新能源物流車的消息。關於首款新能源乘用車型,陸地方舟也還沒有實車展示。根據其規劃,第一款乘用車定位將類似于傳統汽車2.0性能,百公里加速會在3-6s左右,約在2018年底上市,後續還會推出兩廂、三廂,以及跨界車型和SUV等。

全文總結

有趣的是,和資本市場不同的是,這15家獲得發改委審批的企業無一家是從零開始的新造車企,這也反映出了行業對這些企業持有比較謹慎的態度,企業也需要精心研究拿出成績才能更加硬氣。

不過資質並沒有擋住這些新造車企進軍市場的腳步,無論是蔚來、小鵬還是電咖等一眾品牌都選擇了“自建工廠+代工”的模式,在申請“准生證”的同時先進駐市場搶佔先機。此外也有如威馬汽車的“豪邁玩家”,直接開啟“買買買”模式,先後通過控股大連黃海和中控汽車的方式獲得造車資質直接殺入市場,其首款緊湊型純電動SUV車型威馬EX5也將會在今年4月20日正式上市銷售。

無論是直線申請還是曲線造車,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起的新一輪造車熱潮已經從PPT階段走向實車,甚至市場。面對更加殘酷的環境,優勝劣汰成為必然,而你又看好哪家呢?

工信部管產品是否滿足要求能上市銷售。兩者都通過,那麼恭喜你獲得“准生證”可以產子造車啦。目前只有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和前途汽車6家通過雙認證正式獲得資質。

這些車企已經造車成功

作為已經在新能源車市場打拼多年的企業,北汽新能源、知豆、江鈴新能源、奇瑞新能源被認為在行業已小有所成。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可以算是造車成功了。雖然奇瑞新能源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還未獲得完整資質,但是可以暫時借用母公司的資質生產銷售,姑且可以放在第一陣營。新能源業務獨立運作,好比兒子長大了要離開父母家單獨過日子一樣,為將來娶妻生子獨立門戶打下基礎。

從2017年資料來看,上述四家車企都位於新能源乘用車銷量TOP10之列。其中北汽新能源以超10萬銷量僅次於比亞迪之後,位列第二。知豆、奇瑞、江鈴分別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按照今年規劃,這四家企業都有2至9款不等車型推出。

一步之遙天上地下

如果說上述車企已經造車成功,那麼接下來這波則是接近成功。作為造車新勢力,無論是雲度、長江還是前途,都已妥妥的拿到“准生證”。江淮大眾雖還未真正獲得工信部“pass”鍵,但是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那張說來就來的資質還會遠嗎?

雲度:第一家獲得資質的新造車企

在一眾新品牌中,雲度新能源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拿到資質的新造車企,並於2017年10月開始,陸續上市了π1、π3兩款車型。按理說,左手資質、右手產品的雲度新能源可以放入第一陣營,算是成功造車。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一家車企能否真正實現造車成功還需要市場的驗證。

根據雲度官方資料,從2017年10月11日π1上市到去年底,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銷售了2400輛,但這個資料並沒有說明是對公還是私,具體市場表現還需再觀察。資本層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背靠福建汽車工業集團、相當於莆田市政府的莆田國投,以及福建國企海源機械三座大山,雲度安靜的不像一個新造車企。只是在2017年底宣佈開始進行融資工作,但具體進展等還未有進一步公佈。

除了已上市的兩款車型,雲度新能源還規劃將於2019年和2020年分別上市一款緊湊型SUV和一款中大型SUV。瞭解雲度新能源的人都知道,在2015年創立之初,便定下了純電動SUV的車型定位。這在當時市場可謂開闢了一條獨特道路。然而近年來,無論是傳統車企上汽、寶駿、眾泰,還是新造車勢力蔚來、車和家、小鵬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紛紛推出或即將推出SUV車型,未來誰能頂住壓力突出重圍還不好說。

長江:來自“黑名單”的逆襲

與雲度不同,長江汽車的前身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曾因不正常經營被列入工信部黑名單,正是由於資本的及時入駐才得以“翻盤”。而駐資的企業正是李嘉誠持股的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因為外界曾稱其為“李嘉誠的長江汽車”。但其實李嘉誠在2010年開始購入中聚電池(後改名為“五龍電動車”),並一路減持到2017年4月時僅有4.93%占比。說白了,李嘉誠僅僅是持有少量長江汽車母公司股份,“李嘉誠的長江汽車”僅僅是一個概念或者說噱頭而已。

長江汽車是第一家跨類別從商用進入乘用車領域,成功獲得新建電動乘用車資質的車企。早在2016年,長江汽車首款純電動SUV逸酷便已推出,當時計畫2017年上市,但由於今年1月才完成工信部申報工作,產品上市時間推遲。預計今年長江純電動乘用車將正式進入市場接受考驗。未來長江汽車還會推出中大型、大型乘用車,以及大型SUV等,基本上一年到兩年就會推出一款新的乘用車新車型。

新品牌意味著沒有知名度,長江汽車選擇先從大客戶市場做起。今年2月長江汽車與紹興億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紹興億鴻汽車擬于未來三年向長江汽車採購1.5萬台純電動汽車,作為其網約平臺的營運用車,首批產品將於2018年交付並投入網約車市場。此前的2017年9月,長江汽車憑藉其V8070型電動物流車順利打入美國市場,此次與紹興億鴻合作,是長江汽車將其在電動商用車領域的成功經驗複製到網約車領域的嘗試。而在私人消費這一塊,目前還沒看到長江汽車有大動作。

前途:“大膽”能否有前途

相比雲度、長江,前途汽車的資質更是熱氣騰騰。2018年4月4日,前途汽車剛剛通過工信部公告,成為國內第六家正式獲新建資質的車企。成立於2015年的前途汽車,選擇了和特斯拉相近的路線,先從高端切入樹立形象,後期再推出更加大眾化的產品,在國內所有新造車勢力中率先推出純電動超跑。目前前途汽車首款純電動跑車K50已經完成整車全部開發,進入試生產階段,接下來就可以上市了。

扯遠了,單從前途汽車企業本身來說,選擇自上而下的切入點還是有些冒險。從中國自主品牌發展歷程來看,無論是長城、吉利還是長安等,成功經歷比較類似,都是選擇從一款售價較低、品質穩定的產品佔領細分市場開始,再逐步向中高端衝擊。所以在還沒有品牌背書的情況下,直接從高端跑車入手還是有些大膽。

江淮大眾:首款車型很江淮不大眾

千呼萬喚中,疑似江淮大眾的第一個孩子出現了。4月4日,工信部發佈第3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一款“思皓牌”純電車型歸在江淮汽車集團名下。考慮到江淮大眾項目由西雅特品牌推進,思皓的發音和車標都類似西雅特。業內普遍認為,這款車就是江淮大眾的新車。此前江淮大眾也曾表示,未來主攻方向是經濟型純電動乘用車,2018年推出首款純電動乘用車,新車不會採用大眾LOGO和平臺而是在江淮現有平臺上生產,不過會融入大眾技術。

從產品資訊來看,這款車與江淮iEV7S相似度極高,不過在僅在梯形格柵、三角形大燈等細節上融入了西雅特元素,續航也從280km上升至300km。價格方面,參考iEV7S補貼後售價11.95萬元,想知有大眾加持,“思皓”售價怎麼也不會低於iEV7S吧。相比北汽新能源EX360、比亞迪元EV和更高續航的瑞虎3xe都保持在10萬元左右的售價,“思皓”市場前景也是堪憂啊。

作為“雙積分”的產物,為了緩解大眾積分壓力,江淮大眾一直在被催婚、催生。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新車”多為舊技術、舊平臺打造,這樣的套路下很難生產出使用者喜愛的產品。此外大眾中國總裁海茲曼曾明確表示,上汽和一汽都會引入MEB平臺(大眾主力純電動車生產平臺),但目前沒有計劃將MEB平臺導入江淮,這樣的江淮大眾未來可能更多的還是江淮基因。

造車路已走大半但前路依舊漫漫

嚴格意義上來說,以下車企都還沒有生產銷售新能源車的資格,但是這三家陸陸續續都已有車型發佈,可以說造車路已經走了一大半,可是從樣車到量產發佈/市場認可,其難度絕不低於資質申請。

合眾:從“清華系”到資本不斷變動

2017年上海車展期間,合眾新能源汽車獲得發改委批復,這家並沒有參加車展的車企搶去了當天各大汽車板塊的頭版頭條,一時間大家都在問“合眾”是誰?合眾新能源創始人方運舟原為奇瑞新能源技術公司副總經理,後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後,師從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

除了知識體系的建立,清華還給方運舟帶來了人脈。合眾新能源成立之時的5家出資人中兩家與清華有關。和很多新能源車項目離不開地方政府支持一樣,合眾新能源出資放占比最大的桐鄉眾合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合夥企業背後為浙江桐鄉市政府。拿到發改委審批後,合眾新能源大股東悄然發生了變化,法人代表也從創始人方運舟,變更到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

華夏幸福的入駐,不僅給了合眾新能源資本的支持,還帶來了新一種宣傳方式。其旗下針對私人市場的全新品牌品牌“哪吒”將作為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及唯一指定用車參與到華夏幸福球隊2018年全年賽程之中。預計2019年“哪吒”品牌將有產品推出。

截止目前,合眾新能源已陸續推出過兩款概念車型:合眾E-TAKE和EP11。首款量產車型代號EP10B也已於去年底正式下線,目前正在路測,該車主要定位B端公共出行,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佈。此前合眾新能源產品規劃中曾提到代號為EP10車型,其為微型電動車,續航里程在160-250公里之間,預計EP10B可能脫胎於此。

在新能源車大發展的最好時代裡,進入者也面臨著最壞的事——各方勢力資本都進來了,競爭極其激烈。而身處其中的合眾新能源除了有大金主華夏幸福資金支持外,目前還沒有表現出清晰的企業佈局和最核心的競爭力,這樣看來合眾新能源未來還是不太明朗。

國能:未獲得資質先宣佈獲大筆訂單

國能新能源是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子公司,於2017年1月獲得發改委核准,同年12月,基於原薩博鳳凰平臺的NEVS首款9-3純電動汽車下線,標誌著NEVS自2012年購得破產的瑞典薩博汽車相關資產以後、幾經恢復生產、停產、破產保護、重組、走出重組之後,正式跨入新能源汽車量產的嶄新發展階段。

根據計畫,NEVS9-3純電動汽車將於2018年8月份左右上市,先期主要供應給大客戶滴滴出行。首款車下線儀式當天,國能與滴滴出行以及全球能源互聯網組織共同組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服務公司”,國能成為了滴滴出行的小夥伴。當然,這一切實現的條件是國能需要通過工信部審批,真正拿到新建資質。

早在2015年底還未拿到發改委審批前,國能新能源就獲得了與熊貓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的780億元巨額訂單,國能新能源要在2020年前向熊貓新能源提供15萬輛經典款9-3版電動汽車及10萬輛其他車型的電動車產品及服務。這可能是第一家未獲得資質先就宣佈獲得大筆訂單的車企,不過該合作截止目前並沒有後續消息傳出。如果上述訂單都能實現,那意味著國能當下不僅要解決資質的問題,也要好好考慮一下產能是否能夠滿足。

金康:也是一家買買買的主

說到金康新能源你可能有些不熟悉,但是說到它的母公司小康,大家或許能馬上腦補出微面載人拉貨的那個接地氣的形象。金康這名字聽著樸素,但它和母公司小康在做非常高逼格的事,在美國投資成立了一家新公司SF MOTORS,要造高端智慧電動汽車。

沒有基礎怎麼辦?買!金康在美國的業務實施主體SF Motors,先是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公司InEVit,該公司的老闆正是特斯拉的聯合創始人兼首任CEO馬丁·艾伯哈德,收購完成後,馬丁·艾伯哈德本人及其團隊全部加入SF MOTORS。隨後,SF Motors還收購了AM General位於印第安那州的一座工廠,作為未來美國的生產基地,該工廠曾經代工生產過悍馬H2和賓士R級。

小康股份這番佈局指向特斯拉,並不是心血來潮。作為國內主攻商用車市場的車企,小康一直想造中高端新能源智能乘用車。據悉金康新能源在國內新能源項目也將致力於中高端品牌,首款金康電動汽車預計明年上市。

在中國企業漸漸富起來之後,也在慢慢尋求站起來,這其間當然不僅僅是銷量的提升,還有技術和品質。金康新能源有小康股份的資金和積累,想要走知豆、江鈴造車路成功應該不是太大問題,但是選擇中高端品牌入手,會面臨諸多挑戰,不過如果能闖過去或許能有另一番天地。

這些車企目前看還不太靠譜

如果說以上車企的造車路還算靠譜,那麼下面這些企業就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了。截止目前,江蘇敏安、河南速達、陸地方舟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還未見實車詳細資訊,萬向集團雖有一系列動作,但隨著掌門人魯冠球的去世,一切又陷入未知。

萬向:魯冠球的四十八年整車夢

“萬向系”的名號在外界似乎並沒有很響亮,瞭解它的人也多數隻知道它“中國最大汽車零部件”的標籤,但其實萬向集團已經組建了一個包含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金融諸多領域在內的龐大帝國,總營收超千億,但這個帝國背後的男人魯冠球卻一直有個思而未得的夢想“造車”。為此他曾說過一句類似愚公移山似的話語:“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

早在1999年,萬向集團就悄然成立電動汽車專案組,並定下“電池-電機-電控-電動汽車”的發展路線。2002年,萬向電動汽車公司成立。2004年,萬向研製出的電動客車Y9在杭州西湖沿線成功試運行。2012年,萬向斥資2.566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動力電池製造商A123除政府及軍工業務以外的所有資產。2014年,萬向又以1.492億美元收購美國豪華電動汽車廠商菲斯科(Fisker),並於2015年9月30日更名為Karma(卡瑪),萬向終於具備了整車生產能力。

2016年9月8日,萬向集團旗下美國Karma汽車公司的首款豪華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Revero在美國正式亮相。根據萬向計畫,先期在美國推出Revero的增程版,後推出小一些的Atlantic。2018年開始計畫推出全新平臺,該全新平臺計畫首先在中國杭州蕭山開始生產,陸續推出純電動版和增程版Revero,以及純電動版和增程版Atalantic。2019年再推出一款Sation旅行車,一款中大型SUV,一款小型SUV以及一款敞篷車。

然而直至現在Revero引入國內計畫還未有消息,與此同時自2016年12拿到發改委審批後,萬向在新能源領域一直少有消息傳出。2017年10月25日,萬向集團掌舵人魯冠球離世。從1969年進入行業至生命最後,始終在與汽車領域打交道的魯冠球,做了整整四十八年的整車夢卻始終未能完全實現。

那個曾經說著“我會把萬向掙到的每一分錢都用來製造電動車。我會大量燒錢,直到成功。或者萬向崩盤為止”話的人走了,留下來萬向龐大帝國。而有消息指出接受萬向集團的魯冠球兒子魯偉鼎與起家于實業的父親不同,更致力於將“萬向系”打造成一個金控集團,這樣看來萬向的汽車夢貌似又遠了些。

敏安:高層動作頻頻或要發力

敏安在2016年11月獲得項目核准時,一度被業內當黑馬看待。因為此前實在太低調了,殊不知其背後也大有來頭。

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由香港展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江蘇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而香港展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汽車內飾封條供應商敏實集團投資建立的。對,它與萬向一樣,又是一家零部件企業要造車。

從官網公佈的資訊來看,敏安規劃了新能源SUV、跑車等車型,今年年底將推出一款概念車產品,量產車型將按于明年亮相。但是截止目前,敏安電動超跑D02、電動SUV E01僅在2017年11月在南京展現過一次,並還未披露車型詳細資訊,具體研發進度還不可知。好消息是,近日有消息指出,敏安汽車在企業高管層面動作頻頻,先後引入多名一汽、奧迪等車企高管,或要在汽車領域發力了。

速達:最具爭議性的一家

在這15家車企中,速達是爭議最大的,它曾被媒體報導為“僵屍車企”,因產品遲遲未能量產、廠房工地荒蕪等負面內容,讓業界對這家公司的經營現狀感到擔憂。速達在2017年獲得發改委審批後引來一片質疑聲,至此以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只有官網上零零散散的發佈著一些資訊,但多與造車無關。

根據河南速達官網資料,河南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9月,官方曾表示已研發生產了純電動三廂和兩廂兩款產品,均是小型純電動車型,兩款產品將於2018年同步亮相上市,屆時速達也會正式啟動招商。新品最高時速可達150Km/h,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售價在補貼之後會在十萬以下。但截至目前,速達還未有實車發佈。

陸地方舟:低速電動車轉正

如果說速達讓低速電動車企看到希望,那陸地方舟就是希望本尊了,陸地方舟是首家低速電動車和新能源大巴車公司跨界的最新案例。雖然此前提到的知豆電動車也曾涉及低速電動車,但非常短的時間內就迅速轉入了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研發、生產。

隨著第14張牌照被陸地方舟“攬入懷中”,一些業內人士猜測是否意味著低速電動車企業的轉正通道已經打開。其實從2017年初開始陸地方舟在低速電動車領域便很少出車,而是將重心轉移至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物流車。

拿到發改委審批後的陸地方舟還是活躍在人們的事業裡,但大多發佈的都是新能源物流車的消息。關於首款新能源乘用車型,陸地方舟也還沒有實車展示。根據其規劃,第一款乘用車定位將類似于傳統汽車2.0性能,百公里加速會在3-6s左右,約在2018年底上市,後續還會推出兩廂、三廂,以及跨界車型和SUV等。

全文總結

有趣的是,和資本市場不同的是,這15家獲得發改委審批的企業無一家是從零開始的新造車企,這也反映出了行業對這些企業持有比較謹慎的態度,企業也需要精心研究拿出成績才能更加硬氣。

不過資質並沒有擋住這些新造車企進軍市場的腳步,無論是蔚來、小鵬還是電咖等一眾品牌都選擇了“自建工廠+代工”的模式,在申請“准生證”的同時先進駐市場搶佔先機。此外也有如威馬汽車的“豪邁玩家”,直接開啟“買買買”模式,先後通過控股大連黃海和中控汽車的方式獲得造車資質直接殺入市場,其首款緊湊型純電動SUV車型威馬EX5也將會在今年4月20日正式上市銷售。

無論是直線申請還是曲線造車,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起的新一輪造車熱潮已經從PPT階段走向實車,甚至市場。面對更加殘酷的環境,優勝劣汰成為必然,而你又看好哪家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