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的酒店項目 香格里拉之父郭鶴年都抓狂!

編者按:94歲高齡的郭鶴年生於馬來西亞, 登上了今年的全球億萬富豪榜和馬來西亞富豪榜。 他的回憶錄剛剛出版, 其中專門有一章內容記敘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的發展史。 郭鶴年回憶, 集團初建於1968年。 當時, 郭鶴年為購置新加坡果園路(Orchard Road)的一幅地塊參股10%。 後來, 第一座香格里拉酒店就在那裡拔地而起。 郭鶴年是一位元大宗產品交易巨頭, 認為豪華酒店業是很有益的多元化發展方向。 當然, 這個行業也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人性。 下文略有刪節。

94歲高齡的郭鶴年是全球億萬富豪榜和馬來西亞富豪榜的常客。

招聘員工時, 必須關注3個要素:才華、正直、堅韌。 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項, 這個人就不該雇。 這個道理在酒店業如此, 在其他行業亦如此。

建酒店時, 不能把成本降到酒店的真正價值之下。 無論是高品質的大理石和木材, 還是技藝精湛的工人, 萬事萬物都有真正的成本。

中文中有句老話:偷工減料——不肯花錢雇技術高明的工匠, 還要砍建築材料的成本。 敢這麼做, 相當於砍自己的鼻子。 例如, 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水泥品質不過關, 當然不能用。 為了省錢, 您需要防止費用流失導致成本增加。 如果雇來的不是好員工, 他們就可能從您的錢包裡揩油, 或者和各種外部承包商合謀算計您。 這種事常有。

如果來到世界樞紐之地, 建一座800個房間的酒店, 入住率就會很高。 這樣, 就能一方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另一方面收取對等的費用。 這和捕魚很像——魚跟著洋流走, 漁夫要尋找洋流。 魚喜歡遊到哪裡, 就把您的酒店建到哪裡。 如果一片海域沒有洋流, 那麼就不該去那裡捕魚, 因為那裡根本沒有魚。

我不喜歡收費過高的酒店。 我認為, 香格里拉的收費尺度正合適:香格里拉是一個名號, 也是一個標準, 我們著眼長遠。 當然, 我們希望每年都能賺錢, 這個願望也確實成真了。 但是, 我們不想向客人收取太高價格。 我希望, 客人離開酒店時能感到快樂而滿足。

我依然要承認, 現在的競爭過分白熱化, 一些酒店無法收取合理的費用, 其中有很多是我的連鎖酒店。 我感到很遺憾。 發展中國家存在裙帶關係問題。 一個人當了總理或者總統, 就可能為人尋方便, 以此牟利。 這些愛裝模作樣的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豪華酒店。 他們花錢如流水, 還用黃金水龍頭來裝飾衛生間, 都是胡鬧。 對於同一間房, 他們的成本是我的2到3倍。

香格里拉當然裝潢典雅, 完全有五星級酒店的風範。 不過, 香格里拉沒有華而不實的東西。 我不建空中樓閣。

商人得到了照顧, 不會關注酒店管理。 他們想賺錢, 卻他們不懂管理, 自己沒有做過任何管理工作。 因此, 他們聘請外國公司管理酒店。 這種公司大多條件苛刻。 因為所有者別無選擇, 所以只能接受。 結果, 有時負責管理的公司年年賺錢, 所有者有時卻在虧損。 等到所有者開始盈利, 管理公司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我見過這樣的合同。

香格里拉的獨特之處在於, 酒店的所有者親歷親為。 我們特別注意不要干預職業經理人的工作。 不過, 我們作為所有者, 關注的重點和要求和經理人關注的重點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限。

我很早就在每一家酒店都建立了政策實施委員會機制。 委員會的成員包括酒店的總經理, 以及酒店所有者的一兩位代表。 如果委員會有效運轉, 管理者和所有者就總能為酒店發展齊心協力。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董事會舉行早會時, 我總會提自己想出的一句話:“我們必須按照以下順序做三好件事——照顧好酒店員工;照顧好客人;照顧好股東。 ” 接著, 我立即向大家解釋, 為什麼不把照顧好客人放到第一位。 我們是酒店的所有者, 有義務把員工照顧好。 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要讓員工看到, 我們不是利慾薰心、自私自利的老闆。 我們以身作則, 在企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盡可能對員工好一些, 慷慨一些, 把員工看作和自己一樣的人(而不是像主子對待下人一樣)。 這樣,我們就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員工就會為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如果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做得合理,就能實現盈利良好。這樣,我們就能夠支付股利,回饋股東。

如果您聽了我的話,認為香格里拉所有項目都一帆風順,那麼我就是在說謊。我總會講4個例子,其中只有一個專案取得了好成績。這個項目在曼谷,是第一個項目。第二個項目在東京,從來沒有啟航。第三個項目在首爾,結局糟得令人發狂。第四個專案在緬甸,還需要時間發展。

泰國

我想在曼谷建一家酒店。我的老友Ang Toon Chew 曾指導我做稻米生意,他向我推薦了一塊地,就在公共汽車中轉站附近。那時是20世紀70年代末,泰國人口已經超過了4,500萬。曼谷已經成為交通樞紐,公共汽車線路四通八達。所以,當年那個中轉站特別大,現在也屬於大型樞紐。於是,我和Toon Chew去實地考察。那片地真大。就在我們要競拍這塊地時,我聯繫了另一位老朋友——著名泰國糖業製造及出口商、已故的Suree Asdathorn。當時,我對Suree 說:“我在考慮這塊地。我特別尊敬您,您願意參股嗎?”

在我遇到的泰國商人中,Suree是最優秀的人之一。他反問道:“什麼?哪塊地?“我又對他說了一遍。Suree說到:“我很熟悉曼谷。”確實,他11歲時就從中國移民到曼谷。Suree警告我說:“Robert,別在那兒建酒店!那兒糟透了——環境吵,還有尾氣污染。要建一家好酒店,為什麼要選在那兒呢?那地方連三星級酒店都開不下去。“

我問道:“那在哪兒開?” 於是,Suree向我推薦了湄南河岸邊的一個地方。那裡成為了曼谷香格里拉酒店的所在地,Suree也對這個項目進行了投資。如果拿不准一個項目,我有時就會這麼做:我找個比自己聰明的人,和他談談,邀請他合資。如果他說:“天呐,這個項目太糟了。” 那麼您就知道項目確實不好。而且,從別人的視角觀察一項交易,就能把它看清楚。

三亞香格里拉度假酒店。

日本

日本項目幾乎釀成失敗。當時是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正在狂飆突進。馬來西亞制糖公司(Malayan Sugar Manufacturing)在提煉方面的夥伴是Nissin Sugar。後者聯繫了我們,表示希望在東京灣填海造陸的土地上建造一家香格里拉酒店。我的大兒子Beau很喜歡那塊地。後來,我去東京親眼一看究竟。地塊位於台場燈塔附近。我想:“天呐,這裡離市區這麼遠,差不多在市區和東京狄斯奈樂園的中間點。建酒店有什麼用?”於是,我給自己的日本建築師Shibata打了個電話,他把我引上了正途。Shibata 對我說道:“郭先生,您為什麼要現在建酒店呢?東京已經出現了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建築工人對所有承包公司都提高了要求。全世界成本最高的工人就是日本工人。大型建築承包商的成本都降不下去。如果您建酒店,成本會達到天文數字。如果現在建酒店,您永遠賺不到錢。”

我聽著Shibata 出謀劃策。半小時過去了,我下了決心,認定我們必須立刻撤出項目。我給Beau打了電話,詢問我們的交易是不是已經在深入進行。他回答道:“不是。” 我說道:“退出。”一、二個月後,我再次來到東京,遇到了Nissi Sugar年輕的繼承人——Morinaga Tametaka。Morinaga家族在大倉飯店附近一家著名的日式火鍋餐廳設宴招待我們。用餐之後,我乘Tametaka的車去了一家俱樂部。看得出來,我取消酒店計畫,令他顏面盡失,令他很不悅。我便說道:“Tametaka先生,很抱歉。您可能丟了面子。但是,如果我不取消計畫,把我們二人救出來,您可能丟掉整個公司。這麼大的項目失敗了,您可能破產。回憶這段往事,不難理解為什麼20世紀90年代有那麼多日本公司因為“顧及面子”而陷入困境。

國貿大酒店。

韓國

3個酒店項目提案之中,最令人氣惱的是韓國項目。項目時間是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當時,Shibata擔任中間人。他曾為吉隆玻、曼谷、九龍、新加坡、北京的香格里拉酒店等多座酒店擔任建築師。

一天,Shibata打來電話,說他在韓國的一個客戶想要和我一起在首爾市中心建一座酒店。這位元客戶是韓裔日本人,名叫Kwak Yu Ji。當時,Shibata對我:“他的地塊很不錯,離市政廳只有二、三百米。地是他的,他花了很多工夫,一點點收購、合併小塊土地,慢慢把這個地塊積累下來。我們能見見您嗎?”Kwak Yu Ji 的日本姓氏是Nakayama。他通過開柏青哥店積累了財富。柏青哥機來自日本,是一種便宜、稍有些慵懶的娛樂方式。

當時我想,既然他是我的日本建築師朋友推薦的,不會是壞人。Nakayama 來到了香港。因為他說日語,我又不會說韓語,所以由Shibata將他的日語譯為英語。我們商定加入這個項目。我之所以接受這筆交易,就是因為可以控股50%。也就是說,對方無法獲得絕對控股權。我覺得:“這樣很好。當然,我想拿到51%的股份。不過,既然對方請我與他合作,又怎麼能要求人家把控股權交出來呢?”

那時是1985年晚些時候,我已經感覺到韓元會快速升值。於是,我告訴財務人員:“請立即向韓國匯款3,500萬美元。” 我們利用韓元當時還不堅挺的機會,把錢匯給在韓國的一家美國銀行,然後兌換成韓元。之後,我們請Shibata為酒店繪製幾幅圖樣。我為這個項目去了韓國大概10次。在第4次或第5次之後,我感到旅途令我疲憊不堪,把談判交給Beau負責也沒有問題。

於是,Beau每3周就去一次韓國。不過,我們的合夥人——Kwak Yu Ji 總是對我們提各種藉口。他回答道:“不對。” 於是,我們為重新設計一間浴室花了5到6個小時。他拿出一摞紙,親手畫幾筆,然後說:“不行,不行。”接著,他把紙揉成一團,又抽出一張。吃午飯時,我們會歇息一會兒。接著,他又會回來重複這些無用之舉。起初,我覺得這個人只是稍有些古怪,可以讓他按自己的方法行事。不過,事情終於發展到他一件藍圖都不批准的地步。一天,我問他:“不是您想讓Shibata 當建築師嗎? “他回答:“當然不是! ”我覺得,周遭的世界一片大亂。是他請Shibata 介紹我們認識,他欠Shibata 的人情。現在,他卻冷靜地問我:“為什麼咱們得任命Shibata 作設計師呢?”

作為建築師,Shibata的能力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我眼前的這位朋友又有什麼秘密法寶呢?或許,他想狠狠對Shibata 施壓,以此作為討價還價的手段,讓Shibata幾乎免費為他工作。或許,他的人生經歷坎坷。或許,還有些韓國建築師願意免費工作。不過,我們的宗旨是,想要獲得高品質的服務,就要為之付帳。Shibata已經為我設計了很多酒店。我終究認識到,這樣下去不行。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我本來想要項目快速上馬,讓我們的頭200 至300個房間能趕在1988年奧運會時完工(酒店房間的最終數量應該達到700間)。

一天,我說道:“我覺得這幅圖很好。但是,項目一直拖延下去。(我請Shibata 在之後首爾進行的談判中用委婉的方式翻譯。談判並不順利。)我對他說:“Shibata先生,您聽說現在的情況了嗎?這樣下去不行。請告訴Nakayama,在我反復嘗試與他談話,但是沒有任何進展之後,我現在已經決定撤出這個項目。我已經下了決心。我要告訴他,通知他——這個項目,我退出。”Shibata 將我的話翻譯為日語時,Nakayama的臉色變了。他嘟囔著:“您不能這麼做。”我回答道:“我當然能。項目拖得太長了。” Nakayama不斷反駁,聲稱絕不會允許我退出。我便回答道:“好吧。Shibata 先生,您知道協議已經簽了,地是所有者公司的。他有50%的股權,我也有50%。過去,我任憑他行事,好像公司全都是他的一樣。從現在起,我的發言權和他的一樣大。我願意再留下幾年,留下多少年都可以。不過,他無論想要建什麼,我都不批准。咱們就都這麼玩。這一套把戲他對我玩了兩年半。我對他的胡鬧太包容了。現在,我要報仇。請翻譯吧。”他慌了神。於是,我說道:“您知道,我已經確認了返程機票,不到10分鐘就得拿起包去機場。我不想再說什麼了。您對他說,我現在要走了。”這樣,我站起身,說到:“再見,Shibata先生。” 我握了握手,回自己的房間拿上包,去了首爾機場,乘飛機回了家。幾天後,Shibata 從東京給我打了電話,說Nakayama給他致電說:‘我接受您退出的決定,但是您通過提前匯款,已經靠外匯掙得了利潤。我要一半。’”我回答道:“給他吧。”

換作是別的商人,可能就會起訴此人。我倒覺得,人生之中,能抽身,就抽身。人生沒有理性可言,不能以為人人都會講道理。人生之中,必須假設人人都會不講理。我總歸從外匯操作中獲得了一半的利潤。我把錢取走,退出了全部專案。我都不想談房地產升值的事。我參與首爾專案的經歷到此為止。這段經歷很令人遺憾。現在,項目原址上矗立著一座大型辦公樓。

緬甸

1993年,我的次子Ean 和新加坡郭氏集團(Kuok Singapore)的其他同仁陪同一個新加坡政府代表團訪問緬甸。當時,緬甸第一次開放。Ean 回國後與我談了話。他敦促家族對緬甸投資,幫助該國發展。多年前,我因為做稻米生意對緬甸有了瞭解。不過,我上一次去緬甸是在1960年左右。當然,緬甸多年處於軍政府管理之下,經濟在同期多數時間處於停滯。我們派了更多人訪問仰光。到第二年,我們已經與當地緬甸商人建立了良好關係,對方幫助我們在仰光市區投資了數塊土地。

2011年4月,變革之日來臨。吳登盛就任緬甸總統,開始逐漸推行政治和經濟開放。我們位於仰光的Traders酒店於2014年進行了品牌調整,並更名為蘇萊香格里拉酒店(Sule Shangri-La)。現在,隨著投資和旅遊業的興旺,對酒店房間的需求很強勁。2013年,我們始建於1997年的兩個公寓街區完工,現在正以240套服務式公寓的形式運營。我們已經開始在蘇萊香格里拉酒店附近建設一座23 層的辦公樓。未來3到4年內,我們將在服務式公寓附近再開設一家香格里拉酒店。

另外,我們還把視野拓展到仰光之外,在全國尋找機遇。通過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我們正在積極探索農業領域的投資機遇。

摘自《郭鶴年回憶錄》(Robert Kuok, a Memoir)(Landmark Books,2017 年)

譯 蔣鼎 Joe

這樣,我們就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員工就會為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如果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做得合理,就能實現盈利良好。這樣,我們就能夠支付股利,回饋股東。

如果您聽了我的話,認為香格里拉所有項目都一帆風順,那麼我就是在說謊。我總會講4個例子,其中只有一個專案取得了好成績。這個項目在曼谷,是第一個項目。第二個項目在東京,從來沒有啟航。第三個項目在首爾,結局糟得令人發狂。第四個專案在緬甸,還需要時間發展。

泰國

我想在曼谷建一家酒店。我的老友Ang Toon Chew 曾指導我做稻米生意,他向我推薦了一塊地,就在公共汽車中轉站附近。那時是20世紀70年代末,泰國人口已經超過了4,500萬。曼谷已經成為交通樞紐,公共汽車線路四通八達。所以,當年那個中轉站特別大,現在也屬於大型樞紐。於是,我和Toon Chew去實地考察。那片地真大。就在我們要競拍這塊地時,我聯繫了另一位老朋友——著名泰國糖業製造及出口商、已故的Suree Asdathorn。當時,我對Suree 說:“我在考慮這塊地。我特別尊敬您,您願意參股嗎?”

在我遇到的泰國商人中,Suree是最優秀的人之一。他反問道:“什麼?哪塊地?“我又對他說了一遍。Suree說到:“我很熟悉曼谷。”確實,他11歲時就從中國移民到曼谷。Suree警告我說:“Robert,別在那兒建酒店!那兒糟透了——環境吵,還有尾氣污染。要建一家好酒店,為什麼要選在那兒呢?那地方連三星級酒店都開不下去。“

我問道:“那在哪兒開?” 於是,Suree向我推薦了湄南河岸邊的一個地方。那裡成為了曼谷香格里拉酒店的所在地,Suree也對這個項目進行了投資。如果拿不准一個項目,我有時就會這麼做:我找個比自己聰明的人,和他談談,邀請他合資。如果他說:“天呐,這個項目太糟了。” 那麼您就知道項目確實不好。而且,從別人的視角觀察一項交易,就能把它看清楚。

三亞香格里拉度假酒店。

日本

日本項目幾乎釀成失敗。當時是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正在狂飆突進。馬來西亞制糖公司(Malayan Sugar Manufacturing)在提煉方面的夥伴是Nissin Sugar。後者聯繫了我們,表示希望在東京灣填海造陸的土地上建造一家香格里拉酒店。我的大兒子Beau很喜歡那塊地。後來,我去東京親眼一看究竟。地塊位於台場燈塔附近。我想:“天呐,這裡離市區這麼遠,差不多在市區和東京狄斯奈樂園的中間點。建酒店有什麼用?”於是,我給自己的日本建築師Shibata打了個電話,他把我引上了正途。Shibata 對我說道:“郭先生,您為什麼要現在建酒店呢?東京已經出現了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建築工人對所有承包公司都提高了要求。全世界成本最高的工人就是日本工人。大型建築承包商的成本都降不下去。如果您建酒店,成本會達到天文數字。如果現在建酒店,您永遠賺不到錢。”

我聽著Shibata 出謀劃策。半小時過去了,我下了決心,認定我們必須立刻撤出項目。我給Beau打了電話,詢問我們的交易是不是已經在深入進行。他回答道:“不是。” 我說道:“退出。”一、二個月後,我再次來到東京,遇到了Nissi Sugar年輕的繼承人——Morinaga Tametaka。Morinaga家族在大倉飯店附近一家著名的日式火鍋餐廳設宴招待我們。用餐之後,我乘Tametaka的車去了一家俱樂部。看得出來,我取消酒店計畫,令他顏面盡失,令他很不悅。我便說道:“Tametaka先生,很抱歉。您可能丟了面子。但是,如果我不取消計畫,把我們二人救出來,您可能丟掉整個公司。這麼大的項目失敗了,您可能破產。回憶這段往事,不難理解為什麼20世紀90年代有那麼多日本公司因為“顧及面子”而陷入困境。

國貿大酒店。

韓國

3個酒店項目提案之中,最令人氣惱的是韓國項目。項目時間是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當時,Shibata擔任中間人。他曾為吉隆玻、曼谷、九龍、新加坡、北京的香格里拉酒店等多座酒店擔任建築師。

一天,Shibata打來電話,說他在韓國的一個客戶想要和我一起在首爾市中心建一座酒店。這位元客戶是韓裔日本人,名叫Kwak Yu Ji。當時,Shibata對我:“他的地塊很不錯,離市政廳只有二、三百米。地是他的,他花了很多工夫,一點點收購、合併小塊土地,慢慢把這個地塊積累下來。我們能見見您嗎?”Kwak Yu Ji 的日本姓氏是Nakayama。他通過開柏青哥店積累了財富。柏青哥機來自日本,是一種便宜、稍有些慵懶的娛樂方式。

當時我想,既然他是我的日本建築師朋友推薦的,不會是壞人。Nakayama 來到了香港。因為他說日語,我又不會說韓語,所以由Shibata將他的日語譯為英語。我們商定加入這個項目。我之所以接受這筆交易,就是因為可以控股50%。也就是說,對方無法獲得絕對控股權。我覺得:“這樣很好。當然,我想拿到51%的股份。不過,既然對方請我與他合作,又怎麼能要求人家把控股權交出來呢?”

那時是1985年晚些時候,我已經感覺到韓元會快速升值。於是,我告訴財務人員:“請立即向韓國匯款3,500萬美元。” 我們利用韓元當時還不堅挺的機會,把錢匯給在韓國的一家美國銀行,然後兌換成韓元。之後,我們請Shibata為酒店繪製幾幅圖樣。我為這個項目去了韓國大概10次。在第4次或第5次之後,我感到旅途令我疲憊不堪,把談判交給Beau負責也沒有問題。

於是,Beau每3周就去一次韓國。不過,我們的合夥人——Kwak Yu Ji 總是對我們提各種藉口。他回答道:“不對。” 於是,我們為重新設計一間浴室花了5到6個小時。他拿出一摞紙,親手畫幾筆,然後說:“不行,不行。”接著,他把紙揉成一團,又抽出一張。吃午飯時,我們會歇息一會兒。接著,他又會回來重複這些無用之舉。起初,我覺得這個人只是稍有些古怪,可以讓他按自己的方法行事。不過,事情終於發展到他一件藍圖都不批准的地步。一天,我問他:“不是您想讓Shibata 當建築師嗎? “他回答:“當然不是! ”我覺得,周遭的世界一片大亂。是他請Shibata 介紹我們認識,他欠Shibata 的人情。現在,他卻冷靜地問我:“為什麼咱們得任命Shibata 作設計師呢?”

作為建築師,Shibata的能力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我眼前的這位朋友又有什麼秘密法寶呢?或許,他想狠狠對Shibata 施壓,以此作為討價還價的手段,讓Shibata幾乎免費為他工作。或許,他的人生經歷坎坷。或許,還有些韓國建築師願意免費工作。不過,我們的宗旨是,想要獲得高品質的服務,就要為之付帳。Shibata已經為我設計了很多酒店。我終究認識到,這樣下去不行。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我本來想要項目快速上馬,讓我們的頭200 至300個房間能趕在1988年奧運會時完工(酒店房間的最終數量應該達到700間)。

一天,我說道:“我覺得這幅圖很好。但是,項目一直拖延下去。(我請Shibata 在之後首爾進行的談判中用委婉的方式翻譯。談判並不順利。)我對他說:“Shibata先生,您聽說現在的情況了嗎?這樣下去不行。請告訴Nakayama,在我反復嘗試與他談話,但是沒有任何進展之後,我現在已經決定撤出這個項目。我已經下了決心。我要告訴他,通知他——這個項目,我退出。”Shibata 將我的話翻譯為日語時,Nakayama的臉色變了。他嘟囔著:“您不能這麼做。”我回答道:“我當然能。項目拖得太長了。” Nakayama不斷反駁,聲稱絕不會允許我退出。我便回答道:“好吧。Shibata 先生,您知道協議已經簽了,地是所有者公司的。他有50%的股權,我也有50%。過去,我任憑他行事,好像公司全都是他的一樣。從現在起,我的發言權和他的一樣大。我願意再留下幾年,留下多少年都可以。不過,他無論想要建什麼,我都不批准。咱們就都這麼玩。這一套把戲他對我玩了兩年半。我對他的胡鬧太包容了。現在,我要報仇。請翻譯吧。”他慌了神。於是,我說道:“您知道,我已經確認了返程機票,不到10分鐘就得拿起包去機場。我不想再說什麼了。您對他說,我現在要走了。”這樣,我站起身,說到:“再見,Shibata先生。” 我握了握手,回自己的房間拿上包,去了首爾機場,乘飛機回了家。幾天後,Shibata 從東京給我打了電話,說Nakayama給他致電說:‘我接受您退出的決定,但是您通過提前匯款,已經靠外匯掙得了利潤。我要一半。’”我回答道:“給他吧。”

換作是別的商人,可能就會起訴此人。我倒覺得,人生之中,能抽身,就抽身。人生沒有理性可言,不能以為人人都會講道理。人生之中,必須假設人人都會不講理。我總歸從外匯操作中獲得了一半的利潤。我把錢取走,退出了全部專案。我都不想談房地產升值的事。我參與首爾專案的經歷到此為止。這段經歷很令人遺憾。現在,項目原址上矗立著一座大型辦公樓。

緬甸

1993年,我的次子Ean 和新加坡郭氏集團(Kuok Singapore)的其他同仁陪同一個新加坡政府代表團訪問緬甸。當時,緬甸第一次開放。Ean 回國後與我談了話。他敦促家族對緬甸投資,幫助該國發展。多年前,我因為做稻米生意對緬甸有了瞭解。不過,我上一次去緬甸是在1960年左右。當然,緬甸多年處於軍政府管理之下,經濟在同期多數時間處於停滯。我們派了更多人訪問仰光。到第二年,我們已經與當地緬甸商人建立了良好關係,對方幫助我們在仰光市區投資了數塊土地。

2011年4月,變革之日來臨。吳登盛就任緬甸總統,開始逐漸推行政治和經濟開放。我們位於仰光的Traders酒店於2014年進行了品牌調整,並更名為蘇萊香格里拉酒店(Sule Shangri-La)。現在,隨著投資和旅遊業的興旺,對酒店房間的需求很強勁。2013年,我們始建於1997年的兩個公寓街區完工,現在正以240套服務式公寓的形式運營。我們已經開始在蘇萊香格里拉酒店附近建設一座23 層的辦公樓。未來3到4年內,我們將在服務式公寓附近再開設一家香格里拉酒店。

另外,我們還把視野拓展到仰光之外,在全國尋找機遇。通過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我們正在積極探索農業領域的投資機遇。

摘自《郭鶴年回憶錄》(Robert Kuok, a Memoir)(Landmark Books,2017 年)

譯 蔣鼎 Jo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