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青報:偷樑換柱的學生營養餐有什麼貓兒膩

原標題:偷樑換柱的學生營養餐有什麼貓兒膩

市場不會憐憫任何一家企業, 指望在地方行政干預的不公平中分一杯羹, 企業不可能持久生存下去。

學生“營養餐”在配送過程中, 原本經公開招投標的知名品牌食品被換成了本地生產的不知名產品, 疑似未拿到生產許可證的食品被允許進入校園試吃。 連日來, 河南商丘虞城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實施過程中發生的這件“荒唐事”, 引發當地不少師生和學生家長的質疑和擔憂。 (《工人日報》4月17日)

為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營養狀況,

提高農村學生的健康水準, 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已經實現了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全覆蓋。 這項由財政出資採購的營養餐計畫, 無疑是食品生產企業爭奪的“大蛋糕”。

能夠在眾多企業參與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成為學生營養餐計畫中的供貨企業, 其資質、產品品質乃至價格都應出類拔萃。 從學生食用和反映的情況看, 中標企業所提供的兩種火腿腸確實令學生很滿意。 原本既可以滿足學生口味又能補充營養的中標食品, 當地教育部門卻以轄區多所學校“申請更換”為由更換, 而多所學校又稱更換當地生產的火腿腸是教育局的“統一安排”。 這樣的相互“扯皮”, 最符合邏輯的解釋就是“無利不起早”。

有關部門的這一做法, 涉嫌違反中標合同, 給學生營養餐的衛生安全造成隱患。 如此“溺愛”當地食品企業, 其實也是一種“坑害”, 須知市場不會憐憫任何一家企業, 指望在地方行政干預的不公平中分一杯羹, 企業不可能持久生存下去。

當地教育部門除了及時糾正錯誤, 向家長給出更合理的解釋之外, 紀檢監察部門也有必要介入調查。 如果這種“偷樑換柱”裡夾雜著劣質食品和利益輸送, 那就不僅是違規的問題, 而是涉嫌違法亂紀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