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中國製造企業的新可能:首次以生產研發形式參與F1賽事

在4月15日落幕的2018賽季F1中國大獎賽上, 由中信戴卡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性能車輪搭載於威廉姆斯車隊的新賽車FW41上, 首次在本土賽場上亮相。 中信戴卡已成為首家以生產研發形式參與F1賽事的中國企業, 實現了中國製造的新可能。

F1車輪需要多完美?

從中國的第一支鋁車輪在中信戴卡的誕生到如今成為F1車隊的重要零部件提供商, 這展現了中國製造的長足進步。 中信戴卡CEO王永寧說, “F1的車輪既要輕又要強, 從空氣動力學到熱平衡管理再到局部特殊強化, 從研發到設計到生產, 我們投入很大的精力。 F1賽車的認可, 是中國製造從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

據瞭解, 一枚完美級別的F1賽車車輪需要更輕、更強、更韌, 一般車輪廠家無法打造。 中信戴卡面對不同以往的生產技術要求, 攻堅克難, 在原有的智慧化生產系統上再創新可能, 期間經歷數十次的設計圖紙、技術標準的變更, 百餘次與威廉姆斯車隊現場交流, 對原材料的重新選擇, 以及加工工藝的優化。 此外, 為了實現輕量化與高強度間的極致平衡, 賽車車輪在尺寸精度方面也有著異常嚴苛的檢測標準。 為了完成高難度的檢測任務, 中信戴卡的工程師們自主設計研發了一套全新的適用於賽車車輪的檢測設備,

按標準完成了產品檢測工作。

2017年8月, 中信戴卡為威廉姆斯車隊提供的車輪順利通過了在匈牙利的賽道測試, 並在今年3月成功通過車隊在西班牙的試車環節, 並在3月底的澳大利亞大獎賽上完成國際首秀。

中信製造“三劍客“

作為中信集團製造業板塊下的重要子公司, 中信戴卡這個對大眾還有些陌生的名字, 其實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鋁車輪供應商和汽車底盤鋁制零部件供應商, 在全球有24個生產研發基地, 主要遍及歐洲和北美地區。 它每年向全球汽車製造企業供應超過25%的鋁制輪轂, 相當於每輛車至少有一個輪轂由中信戴卡生產。

除了中信戴卡外, 中信製造板塊還包括生產重型裝備的中信重工以及特殊鋼材的中信泰富特鋼。 他們也是中信發力高端製造, 產品邁向智慧化的重要載體。

其中, 中信重工的礦山設備遠銷海外多個市場, 構建了全球化研發、行銷、生產、服務四大功能的國際化佈局,

海外銷售收入超過公司總收入的40%, 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 中信重工還通過收購唐山開誠電控設備集團有限公司80%股權, 進入高危行業和特殊工況下的特種機器人應用領域, 其中新開發的消防機器人在國內特種機器人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 成為中信重工的增長新動能。

中信泰富特鋼是全球最大的特殊鋼製造集團, 年生產能力達1200多萬噸, 產品遠銷北美、歐盟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產品主要應用在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太、船舶海工、石油石化、高層建築等領域。

談及中信戴卡研製的車輪進入F1賽場, 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炯表示:“今年的全國‘兩會’明確提出了, 要全面開展品質提升行動, 推進與國際先進水準對標達標, 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作為一家跨國大型綜合企業集團,中信集團一直堅持金融與實業協同發展,並積極落實中國製造2025戰略,助力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中信戴卡能與國際頂級賽事車隊達成戰略合作,這既是對中信戴卡的技術認可,也標誌著中國製造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已經躋身世界領先水準。”

共創更多新可能

作為一家跨國大型綜合企業集團,中信集團堅持共生共用、協同發展。日前,中信集團發佈“共創新可能”品牌主張,希望通過不斷豐富“大協同”的商業模式,對內進行資源整合,對外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有機向上、空間無限、互為賦能的 “共生體”, 從而創造更多新的可能。在與威廉姆斯車隊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中信與車隊在車輪以外的領域,如醫療應用方面,產生了進一步交流合作的意向。威廉姆斯車隊首席技術官Paddy Lowe表示,希望雙方未來能在更多領域繼續交流合作,不僅限於車輪的研發,共同追求更佳的表現。

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作為一家跨國大型綜合企業集團,中信集團一直堅持金融與實業協同發展,並積極落實中國製造2025戰略,助力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中信戴卡能與國際頂級賽事車隊達成戰略合作,這既是對中信戴卡的技術認可,也標誌著中國製造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已經躋身世界領先水準。”

共創更多新可能

作為一家跨國大型綜合企業集團,中信集團堅持共生共用、協同發展。日前,中信集團發佈“共創新可能”品牌主張,希望通過不斷豐富“大協同”的商業模式,對內進行資源整合,對外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有機向上、空間無限、互為賦能的 “共生體”, 從而創造更多新的可能。在與威廉姆斯車隊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中信與車隊在車輪以外的領域,如醫療應用方面,產生了進一步交流合作的意向。威廉姆斯車隊首席技術官Paddy Lowe表示,希望雙方未來能在更多領域繼續交流合作,不僅限於車輪的研發,共同追求更佳的表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