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做旅遊DMS有如造鐵鍋:事無巨細 何Low之有

旅遊中的DMS至今還未看到被高度重視的跡象。

聽說賣鐵鍋的火了, 所以我把舌尖3又細細的看了一遍。 對著螢幕發呆的時候, 我在想自己做的這些事兒。 有行業外的朋友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是“旅遊資訊化”, 他們一臉的“不明覺厲”。 有好事兒的繼續深問, 我只能用最易理解的話告訴他們——我是做旅遊網站的!頓時眼神中閃出“恍然大悟”的意味。 這讓我想起辦公室裡的一些小爭論。 在寫服務說明的時候, 我讓同事將主題定為“旅遊目的地行銷系統(DMS)”的時候, 有人小聲嘀咕著, “這不是太陋(LOW)”?剛想要惡狠狠的批駁一番,

可卻又湧起一股無奈。 是啊, 從“智慧旅遊”到後來曇花一現的“互聯網+”, DMS的主體看上去確實就是一個網站而已。 沒有真正從事過這類專案建設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個很基礎、很簡單甚至略微有些“LOW”的事兒。 如果不給充分的時間去做解說, 你還真沒辦法說明這個活計的專業性。 好在有了舌尖3的鐵鍋片段, 我也能舉例說明了。 估計, 這也是舌尖3的導演組沒有預料到的事吧。

打造一口好的鐵鍋, 首先需要有好的工匠, 還不是一位, 因為有個流水工藝的問題不能避免。 而且很多工藝技巧是靠的千萬口鐵鍋敲打中積累的經驗, 別說圖紙、標準, 連口耳相傳都無法解決。 做一個DMS也是這樣, 不但要有一個包含程式、設計以及內容的團隊,

而且這還不是一個隨便找到的一個互聯網科技公司就能隨便動手的活。 如果沒有在行業裡鍛煉幾十個項目的經驗, 恐怕連甲方的需求都弄不明白, 更別提現在能把需求說明白的甲方也沒幾個呢!搞了好幾年的“智慧旅遊”, 當我們轉身回視, 重新審量我們的得失, 卻已經發現, 這個領域似乎已經成為了資訊化科技的大比拼, 全然忽略了旅遊中的規則特性。

有了工匠, 還得需要好的物料, 做一個DMS也是這樣的。 技術是在不斷的反覆運算, 現在的DMS可不僅僅只要用網頁技術就能全部搞定, 諸如移動技術的疊加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它當然還要瞭解電商、美工等等小專業。 最重要的物料收集其實還並不在技術, 而是內容的考慮。

要想做好一個DMS, 不論區域大小, 建設者總要在這塊地頭上走上一遭, 既有穿街走巷, 也可能跋山涉水;既會花前月下, 也可能要起早貪黑;既要心中裝著陽春白雪, 還得與下里巴人和光同塵;如是種種, 不一一道來了。 可見, 光光是前期的各種準備, 就讓人操碎了心。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對廚具的要求當然也精益求精, 所以賣鐵鍋的當然不可能只會打造一種口徑或者一種功用的鐵鍋, 否則會餓死自己。 這一點和我們做DMS的也很是雷同。 DMS不但要有能有宣傳展示的功能, 還得包含服務、管理和銷售的模組;從空間上說, 不僅僅要滿足PC端的用戶, 還得伺候好移動中的遊客們。 要是推出一個不完整的DMS, 一定會給人指責“尸位素餐”。

不管是全套功能, 還是不同空間, 要想做到“精益求精”四個字兒, 那也是非常艱難的路程, 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專業技能, 這些技能, 如果不深入其中的去瞭解, 很難會感受到它們的細緻和複雜。

舌尖上的鐵鍋終於火了, 那旅遊中的DMS呢?現在還看不到它被高度重視的跡象, 不過我依然是樂在其中, 畢竟不管行業如何發展, 科技怎麼變化, 但它依然還是和遊客們靠的最近的前沿。 我只是希望更多看過鐵鍋故事的同行們也能順帶著想想咱的DMS。 順帶著也告訴那些對它有著“不屑”態度的人, “中國炒菜鍋, 旅遊DMS, 何LOW之有”?

本文系邁點專欄作者授權轉載文章, 如有爭議, 請及時回饋至郵箱:news@meadin.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