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藥駕”危害和“酒駕”一樣,吃完這些藥開車後果很嚴重......

“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可你知道嗎?

吃了某種藥後也不能開車

否則也會和酒駕一樣危險

近年來

因服藥後駕駛車輛

而導致的交通意外屢屢發生

近日, 浙江永嘉223省道永嘉黃田高速路口上, 一奧迪越野車駕駛員服用感冒藥後上路, 迷糊中追尾一輛停在路邊的大貨車。 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但即便有這麼多例子擺在面前, 也仍未引起足夠重視。 就連《道路安全法》對“藥駕”都缺乏強制性規定和處罰條款。

什麼是“藥駕”

所謂“藥駕”

簡單來說

就是指駕駛人員服用了

影響安全駕駛行為的藥後

仍然駕駛的行為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何忠傑教授解釋說, 由於這些藥物服用之後可能產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很容易釀成禍患。

影響駕駛的藥物多達十幾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淑娟告訴記者, “臨床上服用後會影響駕車的藥物多達十幾類, 最常見的就是一些抗過敏和感冒類藥物。 ”

國外一份有關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藥情況的調查顯示:在用藥後駕車的人群中, 吃撲爾敏等抗組胺藥(感冒常用藥)駕車造成的事故率, 達72%, 服用抗抑鬱藥物和鎮靜劑後駕車造成的事故率高達97%。 同樣, 國內也有一份資料顯示,

服藥後駕車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

奧地利學者研究本國交通事故發現, 16%的交通事故是因為駕駛人服藥引起;在波蘭, 這一數據則為20%;美國加州這一資料更高, 為30%。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交警說, 以時速100公里計算, 一個瞌睡“點下頭”2秒鐘內, 車輛至少會“盲開”55米,緊急制動都來不及,極易造成交通事故,影響生命安全。

李淑娟表示“從藥理學角度說,一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不遜於酒精。”

那麼

哪些藥易導致“藥駕”呢?

如何避免“藥駕”?

首先,駕駛員在看病或買藥時應主動說明“我是駕駛員”,請醫生儘量避免開出對駕車安全有明顯不良反應的藥物。

其次,在服用藥品之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藥品成分、用法用量的同時關注禁忌症和不良反應,切忌超劑量用藥,並儘量避免藥物在血液中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內開車,因為此時藥物的效力最強,對駕駛員的影響也最大。

另外,如果服藥後開車,應時刻注意自身狀況,出現身體不適或上述不良反應時應停車休息。患病嚴重的情況下,建議增加休息靜養。

何忠傑強調,“當吃藥影響到判斷時,一定要停車,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李淑娟再三提醒,在口服涉及“藥駕”的藥品後,6—7小時內儘量不要開車。

“藥駕”危險不遜酒駕

把這事兒告訴給你周圍開車的朋友們吧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綜合科技日報 鳳凰網 人民網 正義網

車輛至少會“盲開”55米,緊急制動都來不及,極易造成交通事故,影響生命安全。

李淑娟表示“從藥理學角度說,一些藥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強度不遜於酒精。”

那麼

哪些藥易導致“藥駕”呢?

如何避免“藥駕”?

首先,駕駛員在看病或買藥時應主動說明“我是駕駛員”,請醫生儘量避免開出對駕車安全有明顯不良反應的藥物。

其次,在服用藥品之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藥品成分、用法用量的同時關注禁忌症和不良反應,切忌超劑量用藥,並儘量避免藥物在血液中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內開車,因為此時藥物的效力最強,對駕駛員的影響也最大。

另外,如果服藥後開車,應時刻注意自身狀況,出現身體不適或上述不良反應時應停車休息。患病嚴重的情況下,建議增加休息靜養。

何忠傑強調,“當吃藥影響到判斷時,一定要停車,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李淑娟再三提醒,在口服涉及“藥駕”的藥品後,6—7小時內儘量不要開車。

“藥駕”危險不遜酒駕

把這事兒告訴給你周圍開車的朋友們吧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綜合科技日報 鳳凰網 人民網 正義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