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一條時間軸,解讀牛魔王的前世今生

似乎在兩年前, 或是更早的時間, 就已經聽到了牛魔王將要復活的消息, 然而無數次傳言過後, 量產版Supra依舊不見蹤影——好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

今年的日內瓦車展上, 豐田推出了全新Supra賽車。 從正面望去, 車頭的前鼻錐造型設計神似F1, 前大燈組採用LED光源, 誇張的前鏟和風刀顯得殺氣十足;新車採用了標準前置後驅跑車的長前懸短後懸結構, 黑色A柱造型也讓懸浮車頂的視覺效果得以更好地呈現;尾部的超大尾翼和擴散器更能彰顯其賽車身份。

儘管仍掛著概念車的名號, 但它畢竟的的確確是基於全新Supra打造的, 因此, 通過看它的模樣, 我們對全新Supra量產版的外觀可以說是基本上瞭解了。

想必每一位喜歡日系車的朋友,

都曾有那麼一段時光, 為牛魔王心動過。 那麼, 牛魔王的魅力究竟在哪裡?讀完它的前世今生, 一切答案自會揭曉。

1969年, 豐田宣佈進軍性能車領域

1969年的東京車展上, 豐田發佈了這輛充滿未來感的概念車——EX-1, 以昭告天下, 他們將在性能車領域大顯身手。

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 豐田的高層都表示很難將其實現量產, 最多也就是將它身上的某些設計項目沿用在未來的量產車上——這個想法很快就在接下來的一年實現了。

1970年, Celica誕生

Celica於1970年的東京車展正式亮相, 它為後來Supra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Supra是一款與Carina共用平臺的、外觀十分運動的雙門轎跑。 自它誕生起, 就受到了全球人民的歡迎, 特別是一些美國人, 他們認為Celica是和野馬一樣好玩的平民跑車。

1978年, 沒錯它就叫XX

1978年四月, 豐田發佈了更長、更寬、馬力更大、內飾更豪華的Celica, 新車名為Celica XX。 Celica XX搭載了2.0L直列六缸發動機, 其直接瞄準的競爭對手便是同年年底亮相的Datsun 280ZX。

1979年,Supra登陸美國

1979年一月,Celica XX在美國上市。不巧的是,“XX”這個名字與一個墨西哥啤酒品牌——Dos Equis XX重名了,為避免混淆,豐田的北美部門為其改了名字,新名字為“Celica Supra”。

Mark I誕生

Supra登陸美國的那一年,還多了另外一款衍生車型——基於Cressida打造的Supra,也叫Mark I,搭載一台2.6L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峰值扭矩184牛·米,車重1270kg,百公里加速10.2秒。這款車當時的價格為9578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如今的32500美元,可以說是非常親民。

駛入賽場

人們之所以對Supra心生敬意,僅憑一個平民跑車的身份,或許還不夠。第一代Supra在汽車運動領域的里程碑當屬1979年的美國Grand Prix,它在那場比賽中扮演了安全車的角色。作為安全車,必須要做到在所有緊急情況當中控制整場比賽局面,因此,它的性能不容忽視,於是,豐田為Supra加裝了機械增壓,以增大馬力。

1981年,第二代Supra誕生

相比於上一代,第二代Supra的造型明顯前衛了許多。這一代Supra搭載了2.8L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45馬力,傳動方面,有5速手動和4速自動可選。

1982年,歐洲的Supra熱潮

1982年八月,豐田將Supra引入歐洲市場,這頓時在歐洲人民當中掀起一股Supra熱潮。在法國,Supra甚至比低配保時捷924還貴;在英國,豐田每月僅發售100台,它的稀有,加上它的受歡迎程度,令它理所當然地成為英國街頭回頭率超高的車型之一。

1986年,Celica與Supra“分手”

當車型演變至第三代時,Celica與Supra徹底變成了兩款車,二者最大的區別是,Celica是前驅,Supra是後驅。第三代Supra,也稱A70,它的車身比上一代要重,因為它加裝了ABS,以及豐田的TEMS電子控制懸架。

響應群眾號召,“拆掉”車頂

剛才忘了說,第三代Supra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增加了敞篷版。但其實這也不算是純粹的敞篷車啦,說是Targa或許更合適。這樣的版本,直到第四代以及1996年發佈的美版Supra Turbo上仍然都有所保留。

1987年,多了一顆渦輪

1987年,豐田不想在減重這項費錢費力的工程上繼續耗腦筋了,他們打算另闢蹊徑,並且,這一做法成功地引領了一個新潮流——加裝一顆渦輪。豐田推出了第二代Supra的渦輪增壓版本,新車搭載了3.0L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30馬力,百公里加速僅需6.4秒。

1988年,在渦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一年,工程師們讓這顆3.0L直六渦輪增壓發動機突破了270馬力,沒錯,它就是傳說中的Supra 3.0GT Turbo A。

Supra 3.0GT Turbo A算是正式代表豐田殺向了世界級的賽場,它曾征戰過JTCC日本房車錦標賽、ETCC歐洲房車錦標賽,甚至是WRC的Group A賽事。不僅如此,Supra 3.0GT Turbo A的街道版是當年最快的日本量產車之一,百公里加速僅需5秒,極速可達269km/h。

1991年,1JZ的開端

迫於市場壓力,豐田不得不在動力上對Supra再做提升,於是就有了JZ系列引擎。那一年,Supra所搭載的1JZ直六引擎,最大功率達到了276馬力。

1992年,“日本科爾維特”

Supra不僅改變了日本的性能車市場,它在美國車迷心中造成的影響力也非同小可,1991、1992、1993年,Supra在美國的銷量分別為3571、1174、2700台。1992年的Supra Turbo是這個車系有史以來最貴的車型,當年售價39900美元,相當於如今的70150美元,這個價格是什麼概念呢?大致就是Tercel(當年最便宜的豐田)的六倍。與此同時,當年的Supra在美國與科爾維特形成了十分激烈的競爭關係。

1993年,最後的進化

為打造第四代Supra,豐田花了近四年時間,力求在每一方面都做到最好。事實證明它做到了,第四代Supra比前輩們更輕、更快了許多,此外,它還使用了空心的地毯纖維,以達到最大程度上的減重。

Mark IV誕生

它也叫Mark IV,它的普通版,最大功率220馬力,峰值扭矩325牛·米;而頂級的Turbo版本,則擁有著32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27牛·米的峰值扭矩,同時匹配了豐田首次採用的6速手動變速箱,百公里加速僅需4.6秒——比同時代的911 Carrera還快。

1995年,勒芒24小時角逐

1995年,Supra第一次參與了勒芒24小時,那一年,它的對手包括日產Skyline GT-R、法拉利F40、Venturi 600LM以及邁凱倫F1 GTR等,面對著這樣一些瘋子般的選手,最後能排到第14名已然算是不錯。不過遺憾的是,1996年,幸運之神依然沒有光顧,在第205圈後,Supra由於機械故障遺憾退賽。

2001年,多少人的青春……

《速度與激情》,這裡不必多說,畢竟大家都太熟悉了……

2002年,傳奇隕落

1996年,Supra停止了在英國的銷售,兩年後,在美國的銷售也停止了。考慮到高昂的造車成本、嚴苛的排放標準等因素,2002年七月,豐田停止了Supra在日本的生產。最終,Supra一共在市場上存活了24年,生產了四代,共計593337台。

2018年,宣告復活

一晃十幾年過去,當豐田宣佈Supra即將復活的那一刻,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圖片上這台是豐田在2014年發佈的FT-1概念車,也正是新Supra的原型。全新Supra的定位將介於豐田86之上,是一款與野馬GT和寶馬4系競爭的跑車,關於它的具體參數,我們仍不得而知,只知道它將搭載由寶馬研發的發動機,並且將採用混合動力系統。

據悉,全新Supra量產版即將亮相於今年的某一場車展,並將於2019年上市,若進入中國市場的話,想必價格一定不低呢。不得不說,貧窮早已限制了我的想像,所以土豪們快快準備好腰包,看在小編這麼辛苦地為大家科普歷史的份兒上,行行好,到時讓小編蹭個副駕也是可以的嘛~

其直接瞄準的競爭對手便是同年年底亮相的Datsun 280ZX。

1979年,Supra登陸美國

1979年一月,Celica XX在美國上市。不巧的是,“XX”這個名字與一個墨西哥啤酒品牌——Dos Equis XX重名了,為避免混淆,豐田的北美部門為其改了名字,新名字為“Celica Supra”。

Mark I誕生

Supra登陸美國的那一年,還多了另外一款衍生車型——基於Cressida打造的Supra,也叫Mark I,搭載一台2.6L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峰值扭矩184牛·米,車重1270kg,百公里加速10.2秒。這款車當時的價格為9578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如今的32500美元,可以說是非常親民。

駛入賽場

人們之所以對Supra心生敬意,僅憑一個平民跑車的身份,或許還不夠。第一代Supra在汽車運動領域的里程碑當屬1979年的美國Grand Prix,它在那場比賽中扮演了安全車的角色。作為安全車,必須要做到在所有緊急情況當中控制整場比賽局面,因此,它的性能不容忽視,於是,豐田為Supra加裝了機械增壓,以增大馬力。

1981年,第二代Supra誕生

相比於上一代,第二代Supra的造型明顯前衛了許多。這一代Supra搭載了2.8L直列六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45馬力,傳動方面,有5速手動和4速自動可選。

1982年,歐洲的Supra熱潮

1982年八月,豐田將Supra引入歐洲市場,這頓時在歐洲人民當中掀起一股Supra熱潮。在法國,Supra甚至比低配保時捷924還貴;在英國,豐田每月僅發售100台,它的稀有,加上它的受歡迎程度,令它理所當然地成為英國街頭回頭率超高的車型之一。

1986年,Celica與Supra“分手”

當車型演變至第三代時,Celica與Supra徹底變成了兩款車,二者最大的區別是,Celica是前驅,Supra是後驅。第三代Supra,也稱A70,它的車身比上一代要重,因為它加裝了ABS,以及豐田的TEMS電子控制懸架。

響應群眾號召,“拆掉”車頂

剛才忘了說,第三代Supra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增加了敞篷版。但其實這也不算是純粹的敞篷車啦,說是Targa或許更合適。這樣的版本,直到第四代以及1996年發佈的美版Supra Turbo上仍然都有所保留。

1987年,多了一顆渦輪

1987年,豐田不想在減重這項費錢費力的工程上繼續耗腦筋了,他們打算另闢蹊徑,並且,這一做法成功地引領了一個新潮流——加裝一顆渦輪。豐田推出了第二代Supra的渦輪增壓版本,新車搭載了3.0L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30馬力,百公里加速僅需6.4秒。

1988年,在渦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一年,工程師們讓這顆3.0L直六渦輪增壓發動機突破了270馬力,沒錯,它就是傳說中的Supra 3.0GT Turbo A。

Supra 3.0GT Turbo A算是正式代表豐田殺向了世界級的賽場,它曾征戰過JTCC日本房車錦標賽、ETCC歐洲房車錦標賽,甚至是WRC的Group A賽事。不僅如此,Supra 3.0GT Turbo A的街道版是當年最快的日本量產車之一,百公里加速僅需5秒,極速可達269km/h。

1991年,1JZ的開端

迫於市場壓力,豐田不得不在動力上對Supra再做提升,於是就有了JZ系列引擎。那一年,Supra所搭載的1JZ直六引擎,最大功率達到了276馬力。

1992年,“日本科爾維特”

Supra不僅改變了日本的性能車市場,它在美國車迷心中造成的影響力也非同小可,1991、1992、1993年,Supra在美國的銷量分別為3571、1174、2700台。1992年的Supra Turbo是這個車系有史以來最貴的車型,當年售價39900美元,相當於如今的70150美元,這個價格是什麼概念呢?大致就是Tercel(當年最便宜的豐田)的六倍。與此同時,當年的Supra在美國與科爾維特形成了十分激烈的競爭關係。

1993年,最後的進化

為打造第四代Supra,豐田花了近四年時間,力求在每一方面都做到最好。事實證明它做到了,第四代Supra比前輩們更輕、更快了許多,此外,它還使用了空心的地毯纖維,以達到最大程度上的減重。

Mark IV誕生

它也叫Mark IV,它的普通版,最大功率220馬力,峰值扭矩325牛·米;而頂級的Turbo版本,則擁有著32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27牛·米的峰值扭矩,同時匹配了豐田首次採用的6速手動變速箱,百公里加速僅需4.6秒——比同時代的911 Carrera還快。

1995年,勒芒24小時角逐

1995年,Supra第一次參與了勒芒24小時,那一年,它的對手包括日產Skyline GT-R、法拉利F40、Venturi 600LM以及邁凱倫F1 GTR等,面對著這樣一些瘋子般的選手,最後能排到第14名已然算是不錯。不過遺憾的是,1996年,幸運之神依然沒有光顧,在第205圈後,Supra由於機械故障遺憾退賽。

2001年,多少人的青春……

《速度與激情》,這裡不必多說,畢竟大家都太熟悉了……

2002年,傳奇隕落

1996年,Supra停止了在英國的銷售,兩年後,在美國的銷售也停止了。考慮到高昂的造車成本、嚴苛的排放標準等因素,2002年七月,豐田停止了Supra在日本的生產。最終,Supra一共在市場上存活了24年,生產了四代,共計593337台。

2018年,宣告復活

一晃十幾年過去,當豐田宣佈Supra即將復活的那一刻,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圖片上這台是豐田在2014年發佈的FT-1概念車,也正是新Supra的原型。全新Supra的定位將介於豐田86之上,是一款與野馬GT和寶馬4系競爭的跑車,關於它的具體參數,我們仍不得而知,只知道它將搭載由寶馬研發的發動機,並且將採用混合動力系統。

據悉,全新Supra量產版即將亮相於今年的某一場車展,並將於2019年上市,若進入中國市場的話,想必價格一定不低呢。不得不說,貧窮早已限制了我的想像,所以土豪們快快準備好腰包,看在小編這麼辛苦地為大家科普歷史的份兒上,行行好,到時讓小編蹭個副駕也是可以的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