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梨樹交警孫國武,28年處理事故7萬多起,鐵面無私被頌揚……

一上午的時間, 又有三個對事故處理有異議的當事人來到他的辦公室門口吵吵鬧鬧, “磨”得他腦袋都疼了, 還瞪倆眼珠子挑邪理。

他再次拿出一粒鎮痛片塞進嘴裡, 這已經是他今天吃的第二粒鎮痛藥了……

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要靠止疼藥頂著, 每天靠吃3~5片安眠藥才能入睡, 一米八幾的個頭, 體重不足一百斤。 可他把自己的工作看的比生命更重要, 依然奮戰在事故處理這個行業上, 而且一干就是28年, 先後處理各類交通事故7萬多起, 無一起超期案件、鬧訪纏訪案件、行政覆議案件, 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創造了事故處理中的奇跡。

由於工作突出, 他先後被評為優秀執法幹警6次;優秀公務員9次;執法標兵5次;被梨樹縣人民政府記個人三等功1次;被四平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3次;被四平市公安局記三等功5次。 2013年度, 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授予追逃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2月被四平市委政法委授予(2013-2015年度)四平市政法系統優秀幹警稱號; 2016年7月被梨樹縣政府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6年11月被四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授予“崔光日式好交警”;2016年12月被四平市委授予“四平好人.最美警官”稱號;2017年被評為吉林省優秀人民警察,

並榮獲四平市“五一勞動獎章”。 他就是梨樹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的孫國武。

1990年, 從吉林省交通學校畢業的孫國武, 在機緣巧合下被分配到公安系統, 在梨樹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擔任一名普通民警, 負責現場勘察、事故處理、逃逸案件偵破工作。 起初, 在不瞭解事故處理中隊情況的外人看來, 孫國武的工作無疑是鐵飯碗中的“美差”, 而實際情況到底有多麼艱苦,

多麼勞累, 也只有孫國武和事故處理中隊的民警們才知道。 沒有節假日, 更沒有固定休息日, 晚上不管幾點, 有事故第一時間必須趕赴現場。 苦點累點都不算什麼, 關鍵是不能出現一點偏差, 否則就不能實現公平公正, 還可能釀成上訪案件。

2010年新春佳節, 已升職到中隊長職位的他, 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已經七八年沒有回家過年的孫國武, 準備陪患病的父親一起過個年, 在新年鐘聲敲響之前帶著妻子和孩子趕到父親家。 熱氣騰騰的餃子剛出鍋, 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小城子鎮出現一起惡性交通事故,
肇事者撞死人後駕車逃逸。 他驅車立即趕赴現場, 隨即就是漫長的追逃過程。 連續奮戰了8天7夜, 終於在內蒙古將肇事嫌疑人抓了回來。 本想回家休息一天, 又有兩起棘手事故的當事人把他堵在了辦公室。 一起事故是肇事者因拒不賠償受害者損失被繩之以法。 可以說公安機關的事故處理已經終結, 可受害者躺在他的辦公桌上大哭, 指著他的鼻子向他要錢。 沒有辦法, 這名受害者家庭太困難了, 孫國武連續8次下鄉做肇事者家屬的工作, 終於找到了雙方能接受的賠償數額, 使雙方達成了賠償協定。

近年來, 梨樹縣轄區內機動車和摩托車的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 而且梨樹縣轄區面積大、地域廣, 事故處理中隊的業務量由最初的每年1200多起增加到每年的3200多起, 但事故處理中隊還是10名民警,平均每天處理至少10起交通事故。有時候,一上午時間就需要處理5至7起因雙方當事人協商未果的案件,“磨”得他腦袋都疼了,只能一邊吃鎮痛片緩解頭疼,一邊耐心地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在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有效完成工作任務,及時避免部分群眾因事故處理不當進行鬧訪纏訪的情況發生,孫國武起早貪黑,過去每天工作11個小時,現在每天工作至少15個小時,有時候忙到半夜才回家,早上起來臉都沒有洗就回到工作崗位上,甚至妻子都很少能見到他。

孫國武常常跟同事們說:“我媳婦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恩人”。不瞭解孫國武的人這話聽著有點“懸乎”,但其實一點都不“懸乎”。孫國武的妻子也是一名公務員,工作能力特別強,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事業上的發展始終停滯不前,原因就是被孫國武“拖累”的。孫國武真的太忙了,沒有時間去照顧身患腦血栓的父親和臥床多年的母親,還有正在上學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由他的妻子一個人完成,他成為名副其實的“編外丈夫”。

多年來,孫國武長期在高強度的壓力下工作,經常熬夜,作息時間極不規律讓他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並相繼出現了高血壓、腎潛血、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症狀,最嚴重的就是他的神經衰弱,晚上11點半之前睡著的情況少之又少,有時候人躺在床上,腦海裡卻想著工作上的各種事,甚至一度出現幻聽,有時候睡覺好好的,突然驚醒,以為是手機響了,看了一眼手機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聽錯了。長此以往,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孫國武每天只能靠鎮痛片和多粒安眠藥一起吃才能安然入睡。

再苦再難,他沒讓一名交通肇事逃逸者逍遙法外

記不清28年時間裡抓了多少名肇事逃逸者,但發生在梨樹的交通肇事逃逸者沒有一人能夠逍遙法外。僅有10名民警組成的事故處理中隊,除了處理事故之外還要擔負追捕事故肇事逃逸者的重任。因為不抓到肇事嫌疑人就不能實現事故處理的公正,更容易成為上訪案件。2006年冬天,孤家子鎮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受傷者當場死亡,肇事司機駕車逃逸。孫國武與教導員劉俊敏組成了臨時抓捕小組,經初步調查,得知肇事車輛車主為金某,但金某早已逃之夭夭。於是,孫國武決定前往雙遼市東明鎮進行摸排。通過對當地群眾的走訪,辦案民警得知金某可能在黑龍江省大慶市郊區某牛場附近活動,具體位置不詳,且偶爾與妻子通電話。孫國武和劉俊敏多次前往大慶市摸排。但大慶市郊區養牛場太多,摸排難度太大,十天下來他們摸排了30多家養牛場可還是沒有發現嫌疑人的蹤影。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國武得知金某在大慶有個親戚,孫國武通過金某的這個親戚,獲悉了金某在一個酒廠內工作,於是和民警劉俊敏設計讓酒廠工作人員送酒,讓金某成為“甕中之鼈”。但等了許久,發現送酒的人並不是金某,於是悄悄跟蹤送貨車返回酒廠,成功將正在酒廠打更的金某抓獲,而此時,距離金某交通肇事逃逸還不足40天,事後,受害者家屬眼中含著激動的淚水對孫國武說:“這麼快的追逃效率,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2017年2月11日晚上6時25分,由於連續多天加班熬夜,已經處於身體極度疲勞狀態的孫國武,突然接到轄區居民王某被車撞死,肇事車輛逃逸案件。本想休息一下的他披上衣服就趕到單位。隨即帶領值班人員前往現場勘察,成功確定案發時間和肇事車輛類型,並帶領民警在事故現場方圓9公里的範圍內展開大排查。經過3天不懈努力,最後鎖定肇事逃逸車輛,將肇事逃逸駕駛人崔某傳喚歸案。

就是靠著這種頑強的毅力,孫國武帶領事故中隊民警克服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創造了全地區交通肇事逃逸網逃全部被抓獲的奇跡。

公平公正,他寧願成為“孤家寡人”

凡是遇到交通事故,就少不了托關係、找熟人、說情送禮的情況。每年給孫國武送禮、送錢的情況至少有十幾次,可沒有一個人敢說送成功過。有一次,某政府部門高層領導的親戚因為交通違法,必須吊銷駕駛執照,該領導找了很多孫國武的朋友、甚至是他的上級領導說情,但孫國武還是吊銷了這名領導家親戚的駕駛執照。因為在百姓心中,事故處理中隊是責任劃分的“一桿秤”,而這桿秤代表著公平、公正的人民警察形象。一次,他的發小突然找到他,見面就塞給他一疊錢,讓他在一起交通事故責任劃分上傾斜一下,結果被他婉言拒絕,事後這位發小再也不和他有任何聯繫。在“法”與“人情”面前,孫國武始終堅持自己的工作原則,為了心中那杆公平、公正的“秤”,幾乎把周圍的朋友都“得罪”遍了,差點就成為了“孤家寡人”。但他從不後悔,還經常對同事和家人說,如果今天給這個人面子,明天就會有人給你送禮,那還能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了嗎。據統計,以一年4萬塊錢計算,28年時間裡他拒收各種錢財高達人民幣近百萬。有人說孫國武是個不近人情的警官,可他對交通事故受害者卻充滿了人情味。2017年,在榆樹台鎮董家窩棚發生一起機動車撞摩托車事故,肇事者不僅撞人還毆打被撞者,聲稱自己交警有人,隨後肇事者逃逸。接到報警後,孫國武立即帶領民警趕到事故現場勘查,並調取了周邊監控錄影,很快確定了嫌疑人的具體位置。還沒等他去抓逃逸人,說情的電話打爆了他的手機,結果還是一樣,通通被他頂了回去。當天晚上經過6個小時的蹲守,成功將肇事嫌疑人抓獲,給傷者一個圓滿的交代。

由於他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許多事故該走司法程式時,事故雙方當事人根本不去走司法程式,而是專程來到事故處理中隊讓他處理,就連法院時不時地都找他去調解交通事故案件。用事故雙方當事人的話來說,我們信得過孫隊長,因為他從不偏向任何一方。這樣就給他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僅僅是一倍。為了達到事故處理雙方的滿意,他基本上都是忙到深夜才回家,累得他筋疲力盡。據統計,每年由他一手調解的疑難交通肇事案件高達300多起,雙方滿意度達98%以上。他說交通肇事永遠離不開公平二字,否則事故一方就會駡街,更會上訪告狀。

在他的影響和策動下,事故處理中隊的同志都嚴格自律,把公平公正理念視為工作中的生命,每起交通事故都實現了透明公開,他帶領的梨樹交通管理中隊成為了一支響噹噹的“廉潔之師”,20多年沒有出現一名違紀民警和輔警。

​作者 顧鑫

編輯 吳茗

但事故處理中隊還是10名民警,平均每天處理至少10起交通事故。有時候,一上午時間就需要處理5至7起因雙方當事人協商未果的案件,“磨”得他腦袋都疼了,只能一邊吃鎮痛片緩解頭疼,一邊耐心地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在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有效完成工作任務,及時避免部分群眾因事故處理不當進行鬧訪纏訪的情況發生,孫國武起早貪黑,過去每天工作11個小時,現在每天工作至少15個小時,有時候忙到半夜才回家,早上起來臉都沒有洗就回到工作崗位上,甚至妻子都很少能見到他。

孫國武常常跟同事們說:“我媳婦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恩人”。不瞭解孫國武的人這話聽著有點“懸乎”,但其實一點都不“懸乎”。孫國武的妻子也是一名公務員,工作能力特別強,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事業上的發展始終停滯不前,原因就是被孫國武“拖累”的。孫國武真的太忙了,沒有時間去照顧身患腦血栓的父親和臥床多年的母親,還有正在上學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由他的妻子一個人完成,他成為名副其實的“編外丈夫”。

多年來,孫國武長期在高強度的壓力下工作,經常熬夜,作息時間極不規律讓他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並相繼出現了高血壓、腎潛血、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症狀,最嚴重的就是他的神經衰弱,晚上11點半之前睡著的情況少之又少,有時候人躺在床上,腦海裡卻想著工作上的各種事,甚至一度出現幻聽,有時候睡覺好好的,突然驚醒,以為是手機響了,看了一眼手機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聽錯了。長此以往,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孫國武每天只能靠鎮痛片和多粒安眠藥一起吃才能安然入睡。

再苦再難,他沒讓一名交通肇事逃逸者逍遙法外

記不清28年時間裡抓了多少名肇事逃逸者,但發生在梨樹的交通肇事逃逸者沒有一人能夠逍遙法外。僅有10名民警組成的事故處理中隊,除了處理事故之外還要擔負追捕事故肇事逃逸者的重任。因為不抓到肇事嫌疑人就不能實現事故處理的公正,更容易成為上訪案件。2006年冬天,孤家子鎮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受傷者當場死亡,肇事司機駕車逃逸。孫國武與教導員劉俊敏組成了臨時抓捕小組,經初步調查,得知肇事車輛車主為金某,但金某早已逃之夭夭。於是,孫國武決定前往雙遼市東明鎮進行摸排。通過對當地群眾的走訪,辦案民警得知金某可能在黑龍江省大慶市郊區某牛場附近活動,具體位置不詳,且偶爾與妻子通電話。孫國武和劉俊敏多次前往大慶市摸排。但大慶市郊區養牛場太多,摸排難度太大,十天下來他們摸排了30多家養牛場可還是沒有發現嫌疑人的蹤影。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國武得知金某在大慶有個親戚,孫國武通過金某的這個親戚,獲悉了金某在一個酒廠內工作,於是和民警劉俊敏設計讓酒廠工作人員送酒,讓金某成為“甕中之鼈”。但等了許久,發現送酒的人並不是金某,於是悄悄跟蹤送貨車返回酒廠,成功將正在酒廠打更的金某抓獲,而此時,距離金某交通肇事逃逸還不足40天,事後,受害者家屬眼中含著激動的淚水對孫國武說:“這麼快的追逃效率,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2017年2月11日晚上6時25分,由於連續多天加班熬夜,已經處於身體極度疲勞狀態的孫國武,突然接到轄區居民王某被車撞死,肇事車輛逃逸案件。本想休息一下的他披上衣服就趕到單位。隨即帶領值班人員前往現場勘察,成功確定案發時間和肇事車輛類型,並帶領民警在事故現場方圓9公里的範圍內展開大排查。經過3天不懈努力,最後鎖定肇事逃逸車輛,將肇事逃逸駕駛人崔某傳喚歸案。

就是靠著這種頑強的毅力,孫國武帶領事故中隊民警克服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創造了全地區交通肇事逃逸網逃全部被抓獲的奇跡。

公平公正,他寧願成為“孤家寡人”

凡是遇到交通事故,就少不了托關係、找熟人、說情送禮的情況。每年給孫國武送禮、送錢的情況至少有十幾次,可沒有一個人敢說送成功過。有一次,某政府部門高層領導的親戚因為交通違法,必須吊銷駕駛執照,該領導找了很多孫國武的朋友、甚至是他的上級領導說情,但孫國武還是吊銷了這名領導家親戚的駕駛執照。因為在百姓心中,事故處理中隊是責任劃分的“一桿秤”,而這桿秤代表著公平、公正的人民警察形象。一次,他的發小突然找到他,見面就塞給他一疊錢,讓他在一起交通事故責任劃分上傾斜一下,結果被他婉言拒絕,事後這位發小再也不和他有任何聯繫。在“法”與“人情”面前,孫國武始終堅持自己的工作原則,為了心中那杆公平、公正的“秤”,幾乎把周圍的朋友都“得罪”遍了,差點就成為了“孤家寡人”。但他從不後悔,還經常對同事和家人說,如果今天給這個人面子,明天就會有人給你送禮,那還能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了嗎。據統計,以一年4萬塊錢計算,28年時間裡他拒收各種錢財高達人民幣近百萬。有人說孫國武是個不近人情的警官,可他對交通事故受害者卻充滿了人情味。2017年,在榆樹台鎮董家窩棚發生一起機動車撞摩托車事故,肇事者不僅撞人還毆打被撞者,聲稱自己交警有人,隨後肇事者逃逸。接到報警後,孫國武立即帶領民警趕到事故現場勘查,並調取了周邊監控錄影,很快確定了嫌疑人的具體位置。還沒等他去抓逃逸人,說情的電話打爆了他的手機,結果還是一樣,通通被他頂了回去。當天晚上經過6個小時的蹲守,成功將肇事嫌疑人抓獲,給傷者一個圓滿的交代。

由於他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許多事故該走司法程式時,事故雙方當事人根本不去走司法程式,而是專程來到事故處理中隊讓他處理,就連法院時不時地都找他去調解交通事故案件。用事故雙方當事人的話來說,我們信得過孫隊長,因為他從不偏向任何一方。這樣就給他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僅僅是一倍。為了達到事故處理雙方的滿意,他基本上都是忙到深夜才回家,累得他筋疲力盡。據統計,每年由他一手調解的疑難交通肇事案件高達300多起,雙方滿意度達98%以上。他說交通肇事永遠離不開公平二字,否則事故一方就會駡街,更會上訪告狀。

在他的影響和策動下,事故處理中隊的同志都嚴格自律,把公平公正理念視為工作中的生命,每起交通事故都實現了透明公開,他帶領的梨樹交通管理中隊成為了一支響噹噹的“廉潔之師”,20多年沒有出現一名違紀民警和輔警。

​作者 顧鑫

編輯 吳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