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醫——記“中國好人”劉永生(下篇)

“我昨天就隨口說了句‘想吃餃子’, 沒想到你今就帶人到我屋裡來做了。 ”3月10日上午10點半, 党珍賢老人看到劉永生和5個志願者來了, 她非常激動, 扶著沙發、拄著拐杖站起來了。

74歲的党珍賢老人得腦梗已三年, 經過劉永生的悉心治療, 她現在拄著拐杖勉強能走路了, 但是幹其他事還十分艱難。 3月9日晚上8點左右, 劉永生電話回訪, 問她發燒退了沒。

“我說‘好得差不多了’, 他又問生活咋樣……他知道我一個人在家, 不放心, 隔三差五就來了……不光看病, 做飯、掃地、鋤地……啥都幹呢……人好得很……有時他沒來, 這幾個娃就來了。

”黨珍賢說著說著眼就紅了。

當天, 劉永生給老人複診, 楊務棉、張春俠、劉巧麗幾位志願者用自帶的麵粉、菜餡給老人包素餃子。 寺角營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鄭平喜也在其中, 他和另一位男性志願者沒有閑著, 擼起袖子, 打掃院子、打理菜園子。 聽到鄭平喜說要給她辦低保, 党珍賢高興得笑了, 連說“好”。

“在劉大夫的帶動下, 我們幾個志願者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 不定期來嫂子家幫忙。 ”58歲的楊務棉說, 她們來陪老人聊天, 給她洗頭洗腳、做飯、洗衣、整理家務, “能做的都做, 真正起到我們志願者的作用”。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 我為我村能有劉永生這樣一位為村民、為患者服務的好醫生而感到欣慰, 真的要感謝他。 我們要大力弘揚劉永生的正能量,

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真心幫助他人。 ”鄭平喜說。

2016年, 寺角營村正式成立劉永生志願者服務隊, 目前已有13人加入, 被劉永生一直接濟的謝雙喜便是其中一員。

“劉大夫給我的幫助很多, 時間也長了, 家裡的大小事情他都幫忙, 我很感激他。 ”51歲的謝雙喜說, 十來歲的時候, 他就經常在劉永生衛生室幫忙, 同他一起幫助他人。

“我現在正在富平學習養殖技術, 準備回來辦一個養殖場, 養雞養羊, 帶動更多的鄉親產業致富。 ”謝雙喜說。

現在, 張春俠和劉巧麗也在衛生室義務服務, 一個整理檔案, 一個做飯。

鄭平喜說, 劉永生41年如一日地幫助他人, 精神感染了村上好多人。 而今, 村上湧現了一批好媳婦、好婆婆, 村風和諧向上, 2016年就有71戶貧困戶摘掉了帽子。

“姨來了, 需用些啥?”潼關縣“人民之家”斜對面有一家美麗綜合超市, 店面只有兩間, 但不時有人進去購物。 老闆娘田美麗身著紅色呢子大衣, 洋氣自信。 然而, 幾年前, 她的生活還十分落魄, 幾近絕望。

田美麗家在潼關縣桐峪鎮善車口村, 自幼父母雙亡, 奶奶雙目失明, 家徒四壁。 6年前, 奶奶田水玲患病, 多次求醫未查明原因。 後來打聽得知劉永生醫術高超, 她就攙著奶奶來到了荒移村衛生室。 劉永生帶他們先後到潼關、大荔等地檢查病情, 後到山西一家醫院做了股骨頭置換手術。 此後, 劉永生就和這一家人結了緣。

“真的非常感謝劉大夫對我一家人的幫助和支持。 當初如果沒有他, 奶奶可能都不在了, 這個家就散了……”田美麗說。

幫人幫到底, 劉永生協助田美麗在“人民之家”貸了8萬元, 還借給她1萬元, 辦起了這家超市。

“劉大夫還在精神上幫助我, 鼓勵我要有志氣、要有信心!就這樣, 這幾年來, 我一步步渡過難關。 ”田美麗說:“我一定要把超市辦好, 脫去貧窮, 努力回報社會, 幫助更多的人, 讓愛心傳遞下去, 才能對得起劉大夫和鄉親們的恩情。 ”

如今, 潼關縣衛計系統800多名醫務工作者長期活躍在社區、鄉村, 為更多的老百姓志願服務。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劉永生志願者服務隊成員。

“劉永生是我們潼關縣衛計系統乃至全縣黨員幹部的標杆, 也是我縣所有醫務工作者的一面旗幟。 ”潼關縣衛計局黨委副書記劉雲俠說, 2016年, 潼關縣衛計系統成立了17個以劉永生名字命名的志願者服務隊,

已開展活動70多次, 累計服務群眾4萬多人次。

“通過志願服務活動, 衛計系統黨員幹部、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劉永生的精神已經紮根到了衛計系統黨員幹部的心中。 ”劉雲俠說。

劉永生說他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上多少學, 對很多藥還沒研究透, 很多病還看不了, “真正到哪一天, 我身體不行了, 器官全部捐獻給國家。 ”(記者白冰濤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