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海多措並舉破解光伏“棄光”困局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佈的資料, 2017年西北五省區光伏棄光率為14.1%, 與2016年的19.81%相比出現大幅下降, 但比例依然較高。 其中, 新疆、甘肅均在20%以上, 青海為6.2%, 居五省區最低。

作為目前世界上大規模並網光伏電站最集中的地區, 青海在破解棄光限電困局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又將如何進一步把棄光率降到最低?

棄光率居西北五省區最低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 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 也是全國13大水電基地之一。 這裡日照充足, 並有大面積戈壁荒漠, 發展光伏發電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近年來, 青海以創建全國清潔能源示範省為牽引,

穩步建設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 全力打造規模優勢、效率優勢、市場優勢, 太陽能開發利用走在了全國前列。

青海省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青海光伏在最近幾年以平均每年100萬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長, 年均增速達58%。 目前, 青海光伏主要分佈在海西州的柴達木盆地和海南州共和縣境內。

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底, 青海新能源裝機953萬千瓦, 占青海電網總裝機的37.5%。 其中, 並網光伏總容量791.47萬千瓦, 占全網總裝機容量的31.12%, 同比增長16%。 2017年青海光伏上網電量113.27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25.91%。 青海已成為目前世界上大規模並網光伏電站最集中的地區。

然而, 隨著光伏建設規模不斷擴大,

棄光限電也逐漸出現端倪。 據介紹, 青海在2015年首次出現棄光現象, 當年棄光率僅為3.2%, 而2016年即達到8.3%。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佈的資料, 2017年, 青海棄光電量7.5億千瓦時, 棄光率為6.2%, 雖然仍高於全國平均線, 但在西北五省區中最低。 另外從光伏利用小時數來看, 青海保持在1500小時左右, 這一指標在國內處於領先水準。

多措並舉破解棄光困局

棄光, 字面意思就是放棄使用光能, 通過光伏發出的電力無法上網轉化為電量。 受消納難、送不出等因素影響, 在光能資源最為豐富的西北地方, “棄光”問題也相對最為突出。

拿青海來說, 目前新能源裝機規模已超過省內最大用電負荷, 新能源供大於求的情況日益突出, 在電網調峰能力和輸電能力不足的雙重影響下,

棄光問題自然越發突出。

近年來, 青海著重從推進新能源並網及消納工程建設、促進省際調峰互濟、拓展新能源消納空間、提升新能源消納水準等方面發力, 取得明顯成效, 為西北地方破解棄光問題探索了一定經驗。

在消納工程建設上, 青海圍繞海西、海南地區新能源發展情況, 全力推進電網建設, 累計投資136億元, 陸續建設了17項新能源彙集送出工程、10項直接服務新能源消納的主網輸變電工程。

為解決本地消納能力不足的問題, 2016年4月, 青海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 青海規範開展市場化交易運營, 讓供需雙方直接對接, 實現了省內電力資源的高效、優化配置。

2017年全年直接交易電量達到79億千瓦時, 穩定了省內消納市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