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學會這樣刹車既省油不傷車,還能更安全

什麼對一個司機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

任何時候都能刹住車!

因為刹得住才能開得好, 能隨時完美停下來才有底氣和信心更好地前行。

很多車友就會說了, 刹車多簡單的事, 一腳踏板踩下去不就完事了?

如果刹車是這麼容易的一件事, 那就不會出現以下情況了:

1、急刹猛踩多

如果你開車急刹多、讓副駕駛緊張並且乘客的乘坐感受很糟糕, 那就說明沒掌握刹車的竅門。

急刹、猛踩, 存在以下潛在風險:

a、急刹猛踩, 傷車耗油。

比如, 如果跑步的時候總讓你急刹急停, 會不會傷關節?會不會消耗體力?車也是一個道理。

b、急刹猛踩, 讓乘客的駕駛感受很差。

為什麼有的人開車會讓乘客暈車, 而有的不會?這和司機的駕車習慣有關, 高手的標準之一就是能否帶給乘客平穩舒適的乘坐感受。

c、急刹猛踩, 事故概率要高。

如果傷車、耗油、駕暈乘客, 你都覺得無關緊要的話, 最重要的一點來了, 習慣急刹猛踩的司機, 出事故的概率比平和駕駛的司機要高出不只一倍!

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會猛踩刹車?因為駕駛時的預判能力不夠, 等到了危險跟前的時候才一腳刹車踩下去, 刹不刹得住, 運氣說了算。

2、刹不住啊刹不住

為什麼刹不住車的總是你?

為什麼你總是眼睜睜看著自己撞上去而無能為力?

無非是以下幾種情況:

a、開車沒集中精力

b、刹車不果斷或者說不愛刹車

c、忽略前方的危險信號

3、油門當刹車踩

為什麼我們總是能聽到“油門當刹車踩”的悲劇, 是因為很多車友並沒有養成“備刹”的好習慣。

在駕駛時, 要麼腳長期放在油門上, 要麼腳空閒, 既不在油門上又不在刹車上, 一旦發生險情,

就容易踩錯。

以上幾種情況都容易導致事故, 它們是否出現在過你的駕駛行為當中呢, 請大家思考。

我們來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掌握哪些刹車技巧, 就能避免因為刹車不當而帶來的險情呢?

夢飛為你總結了刹車的十六字口訣, 它們是:“點刹成金、備刹成性、跟刹必行、綿柔推進”。

在開始之前, 先瞭解一下幾種刹車方式:

1、點刹

2、綿柔推進

3、備刹

4、跟刹

點刹和綿柔推進, 是刹車的技術和方式;備刹和跟刹, 是刹車的意識。 只有技術過關、意識到位, 才能保證安全。

1、何為點刹?

就是腳由淺入深得快速踩下刹車踏板, 並且快速抬起的過程, 是一種靠短暫和高頻率踩踏達到刹車目的的方式。

如何訓練點刹:

找塊空地, 速度跑到40KM/H, 然後大腳快速踩踏板,

快速起來, 如此反復, 直到車輛停下來位置。

點刹的精髓在於, 刹車的過程快速而短暫。

2、何為綿柔的推進?

古時的太極講究的是力道使在陰柔處, 一掌下去看似柔緩, 實則力道十足。

再舉個例子, 你如果去過盲人按摩, 或者捏腳, 一定感受過技師在你的穴位上, 一層一層得推進力道的感覺。 技師增加力道不是把手高高得抬起然後猛得一下砸向你的穴道(猛踩刹車), 而是在你的穴位上, 手指看似紋絲不動, 實則力道已經深入皮肉(綿柔地推進)。

夢飛刻意描述出來這兩種感覺就是想告訴你, 什麼叫做陰柔用力。

刹車也是如此, 好的刹車不是把腳高高抬起然後用力跺下去, 而是腳在踏板之上, 由淺入深, 陰柔發力, 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表面看似波瀾不驚, 實則力道洶湧, 最後平穩而有序得把車停了下來, 好一個四兩撥千斤!

如何訓練綿柔的推進?

a、找一塊空地, 把車輛的速度跑到40KM/H, 然後腳由淺入深慢慢用力, 感受那種腳把陰柔的力道一層一層推進刹車踏板的過程。

b、刹車不好的司機, 當乘客或者自己不系上安全帶的時候,整個刹車過程中,身體會有明顯的前後晃動,車輛也是一個急停的過程。

當你找到了綿柔地推進刹車踏板感覺的時候,車輛狀態也會發生非常明顯的改變。你自己和乘客幾乎沒有身體的前後晃動,甚至閉上眼都感受不到是在刹車,車輛停下來也是一個從容而平緩的過程。

這是一種非常舒服的狀態!

單獨用點刹和單獨用綿柔推進,是否就能刹好車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完美的刹車是點刹+綿柔推進的過程,一氣呵成,行雲流水、雲淡風輕,把險情化解於無形。

3、何為備刹?

所謂備刹,就是要做到一點:行車中腳一定沒有閒時,只要不踩油門,一定自動回到刹車上。

備刹有兩大重要功能:

a、能避免“油門當刹車踩的悲劇”

b、出現險情後,能省下把腳從油門放到刹車上的時間(一般為1秒),從而讓司機有更多的處置機會。

4、何為“跟刹”?

所謂跟刹,指的是:當前方車輛(包括正前方和斜前方)刹車燈亮起,或者突然變道的時候,一定要跟著把速度降下來,否則一定會有大麻煩。

跟刹是安全意識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車友追尾或者剮蹭都是因為忽略了前方的危險信號,而前車刹車或者變道,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危險信號。

知道這幾種方式之後,我們來看看刹車十六字口訣“點刹成金、備刹成性、跟刹必行、綿柔推進”如何運用。

1、“點刹成金”的運用場景

在市內點刹是一項必備技能。如何運用呢?首先,市內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速度節點,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數:60KM/H、40KM/H、20KM/H

除了繞城快速道這種規定了最低限速的路段外,在市內一定要記住,任何情況下,車速要儘量控制在60KM/H之內,多個案例證明,市內這種複雜路段速度超過60KM/H,極易發生事故。

所以當你感覺到車速過快,無法控制的時候,一定要點刹降速到60KM/H以下。市內極易發生事故的原因是路況複雜,十字路口多、岔道口多,彎道多。

這時第二個速度節點出現了:40KM/H

請記住,在市內,凡是到了十字路口、岔道口和彎道等路段,一定要提前點刹把速度降到40KM/H以下。

有人專門研究過,在十字路口,如果你以60KM/H的速度剮蹭到行人或者非機動車,傷亡率在80%;如果你以40KM/H的速度剮蹭到行人或者非機動車,傷亡率在40%。

別小看那降下來的20KM/H,有時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市內還有一種情況也是事故高發地段,就是在拐彎時,特別是進出社區的時候。

第三個速度節點出現了:20KM/H

請記住,在市內,凡是碰到拐彎就要多個心眼,特別是車多人多的時候,一定要提前點刹把速度降到20KM/H以下。

進出社區,和在社區內行駛,速度絕對不能超過20KM/H。

夜間拐彎,速度還應該降到更低,因為很多非機動車是沒有前燈的,就算你反復觀察後視鏡,都有可能發現不了他的存在。

點刹在行車中,起到一個化解險情的作用。當你到了只能慢不能快的地段,一定要依靠點刹把速度降到速度節點之下,這樣方能保證安全。

點刹也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術,當你不想踩死刹車又想減速的時候就可以運用;高速上,當你發現前面有狀況或者後車跟車過近的時候就可以點刹稍降速,順便提醒後車保持跟車距離。

在新手階段,反復強調大家訓練點刹是有意圖的。點刹是和車輛最好的一次對話!!!

所以在初期練習的時候,應該在點刹中試驗至少四種深淺程度,輕輕踩、稍重、很重、踩到底,體會這四種深淺程度程度下車輛的表現。

試驗完了深淺程度後、再試驗三種頻率,迅速踩下抬起、稍慢、慢一點踩下抬起,也去體會這三種頻率下車輛的表現。

當你對四種深淺、三種頻率的刹車下,車輛的減速情況都瞭若指掌的時候。前方碰到了險情,你就可以知道多少深淺和頻率可以從容應對了。

這對於你來說非常關鍵,因為如果每次都是刹車重重踩到底的話,車輛本身的磨損會很嚴重,油耗會高,最重要的是可能被後車追尾。

如果你經常急刹、重踩刹車踏板,就要反省一下自己了,到底是你不瞭解車輛的習性還是你自己行車習慣不好或者預判能力不高?是不是每一種情況都需要急刹來解決?

點到為止的刹車才是完美的,能點到為止,說明你預判過關,提前化解了險情。

2、綿柔推進的運用場景

其實只要有條件,不是十分緊急的事故,都要用綿柔推進的方式刹車,這樣既能省油、又有利於愛車,還能照顧到乘坐者的感受。

當你遠遠地看到紅燈,這時候應該放開油門,讓車輛帶檔滑行,快到跟前後,綿柔得推進,讓車輛穩穩地停下來。

所以綿柔推進是刹好車的最關鍵的一步。

3、備刹成性的運用場景

剛才解釋過什麼是備刹,就是只要不踩油門腳一定是放在刹車踏板上,隨時準備刹車。讓備刹成為你的習性。

剛剛我們講到三大速度節點:60KM/H、40KM/H、20KM/H

到了敏感路段,是不是把速度降下來了,就能保證萬無一失呢?

當然不是,點刹降速還要配合備刹成性,在速度降下來的同時,腳要放在刹車踏板上隨時準備刹車,萬一出現了你預計到的險情,一腳踩死刹車即可。

4、跟刹必行的運用場景

所謂跟刹指的是,當前面車輛刹車的時候,一定要跟著刹車,把速度降下來。

這是市內開車的鐵律!

前面的車輛為什麼會刹車?肯定是前方有險情,你如果不跟著把速度降下來,保持合理的跟車距離,勢必追尾!

所以一定要養成跟刹的習慣,讓跟刹成為條件反射!

特別提醒一種情況:當前車毫無徵兆地突然變道,一定要迅速把速度降下來!因為你馬上將會面臨的是一個坑或者是亂竄馬路的行人或非機動車。因為前車不會無辜突然變道,一定是有緊急的險情將要發生!

有一位車友學習完了刹車十六字箴言之後,由衷發出了這樣的感歎:點刹成金,度也;備刹成性,習也;跟刹必行,序也;綿柔推進,速也。

關於刹車的秘密,總結如下:

1、險情不是處理掉的,而是靠提前預判化解掉的。

2、刹車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眼前的過程,一切要盡在掌握,如何掌握?牢記16字準則:點刹成金、備刹成性、跟刹必行、綿柔推進!

3、要想刹好車,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跟車過近,不該快的地方絕對不能快!恪守準則,不心存僥倖,一絲不苟的執行,才是安全行車之道。

請把這十六字口訣牢牢記在心裡,每次出車的時候,都運用到行車當中,堅持反思自我,如果你能堅持一周,就會發現刹車口訣已慢慢融入到開車行為當中,預判的初步思維已經形成。

當乘客或者自己不系上安全帶的時候,整個刹車過程中,身體會有明顯的前後晃動,車輛也是一個急停的過程。

當你找到了綿柔地推進刹車踏板感覺的時候,車輛狀態也會發生非常明顯的改變。你自己和乘客幾乎沒有身體的前後晃動,甚至閉上眼都感受不到是在刹車,車輛停下來也是一個從容而平緩的過程。

這是一種非常舒服的狀態!

單獨用點刹和單獨用綿柔推進,是否就能刹好車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完美的刹車是點刹+綿柔推進的過程,一氣呵成,行雲流水、雲淡風輕,把險情化解於無形。

3、何為備刹?

所謂備刹,就是要做到一點:行車中腳一定沒有閒時,只要不踩油門,一定自動回到刹車上。

備刹有兩大重要功能:

a、能避免“油門當刹車踩的悲劇”

b、出現險情後,能省下把腳從油門放到刹車上的時間(一般為1秒),從而讓司機有更多的處置機會。

4、何為“跟刹”?

所謂跟刹,指的是:當前方車輛(包括正前方和斜前方)刹車燈亮起,或者突然變道的時候,一定要跟著把速度降下來,否則一定會有大麻煩。

跟刹是安全意識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車友追尾或者剮蹭都是因為忽略了前方的危險信號,而前車刹車或者變道,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危險信號。

知道這幾種方式之後,我們來看看刹車十六字口訣“點刹成金、備刹成性、跟刹必行、綿柔推進”如何運用。

1、“點刹成金”的運用場景

在市內點刹是一項必備技能。如何運用呢?首先,市內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速度節點,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數:60KM/H、40KM/H、20KM/H

除了繞城快速道這種規定了最低限速的路段外,在市內一定要記住,任何情況下,車速要儘量控制在60KM/H之內,多個案例證明,市內這種複雜路段速度超過60KM/H,極易發生事故。

所以當你感覺到車速過快,無法控制的時候,一定要點刹降速到60KM/H以下。市內極易發生事故的原因是路況複雜,十字路口多、岔道口多,彎道多。

這時第二個速度節點出現了:40KM/H

請記住,在市內,凡是到了十字路口、岔道口和彎道等路段,一定要提前點刹把速度降到40KM/H以下。

有人專門研究過,在十字路口,如果你以60KM/H的速度剮蹭到行人或者非機動車,傷亡率在80%;如果你以40KM/H的速度剮蹭到行人或者非機動車,傷亡率在40%。

別小看那降下來的20KM/H,有時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市內還有一種情況也是事故高發地段,就是在拐彎時,特別是進出社區的時候。

第三個速度節點出現了:20KM/H

請記住,在市內,凡是碰到拐彎就要多個心眼,特別是車多人多的時候,一定要提前點刹把速度降到20KM/H以下。

進出社區,和在社區內行駛,速度絕對不能超過20KM/H。

夜間拐彎,速度還應該降到更低,因為很多非機動車是沒有前燈的,就算你反復觀察後視鏡,都有可能發現不了他的存在。

點刹在行車中,起到一個化解險情的作用。當你到了只能慢不能快的地段,一定要依靠點刹把速度降到速度節點之下,這樣方能保證安全。

點刹也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術,當你不想踩死刹車又想減速的時候就可以運用;高速上,當你發現前面有狀況或者後車跟車過近的時候就可以點刹稍降速,順便提醒後車保持跟車距離。

在新手階段,反復強調大家訓練點刹是有意圖的。點刹是和車輛最好的一次對話!!!

所以在初期練習的時候,應該在點刹中試驗至少四種深淺程度,輕輕踩、稍重、很重、踩到底,體會這四種深淺程度程度下車輛的表現。

試驗完了深淺程度後、再試驗三種頻率,迅速踩下抬起、稍慢、慢一點踩下抬起,也去體會這三種頻率下車輛的表現。

當你對四種深淺、三種頻率的刹車下,車輛的減速情況都瞭若指掌的時候。前方碰到了險情,你就可以知道多少深淺和頻率可以從容應對了。

這對於你來說非常關鍵,因為如果每次都是刹車重重踩到底的話,車輛本身的磨損會很嚴重,油耗會高,最重要的是可能被後車追尾。

如果你經常急刹、重踩刹車踏板,就要反省一下自己了,到底是你不瞭解車輛的習性還是你自己行車習慣不好或者預判能力不高?是不是每一種情況都需要急刹來解決?

點到為止的刹車才是完美的,能點到為止,說明你預判過關,提前化解了險情。

2、綿柔推進的運用場景

其實只要有條件,不是十分緊急的事故,都要用綿柔推進的方式刹車,這樣既能省油、又有利於愛車,還能照顧到乘坐者的感受。

當你遠遠地看到紅燈,這時候應該放開油門,讓車輛帶檔滑行,快到跟前後,綿柔得推進,讓車輛穩穩地停下來。

所以綿柔推進是刹好車的最關鍵的一步。

3、備刹成性的運用場景

剛才解釋過什麼是備刹,就是只要不踩油門腳一定是放在刹車踏板上,隨時準備刹車。讓備刹成為你的習性。

剛剛我們講到三大速度節點:60KM/H、40KM/H、20KM/H

到了敏感路段,是不是把速度降下來了,就能保證萬無一失呢?

當然不是,點刹降速還要配合備刹成性,在速度降下來的同時,腳要放在刹車踏板上隨時準備刹車,萬一出現了你預計到的險情,一腳踩死刹車即可。

4、跟刹必行的運用場景

所謂跟刹指的是,當前面車輛刹車的時候,一定要跟著刹車,把速度降下來。

這是市內開車的鐵律!

前面的車輛為什麼會刹車?肯定是前方有險情,你如果不跟著把速度降下來,保持合理的跟車距離,勢必追尾!

所以一定要養成跟刹的習慣,讓跟刹成為條件反射!

特別提醒一種情況:當前車毫無徵兆地突然變道,一定要迅速把速度降下來!因為你馬上將會面臨的是一個坑或者是亂竄馬路的行人或非機動車。因為前車不會無辜突然變道,一定是有緊急的險情將要發生!

有一位車友學習完了刹車十六字箴言之後,由衷發出了這樣的感歎:點刹成金,度也;備刹成性,習也;跟刹必行,序也;綿柔推進,速也。

關於刹車的秘密,總結如下:

1、險情不是處理掉的,而是靠提前預判化解掉的。

2、刹車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眼前的過程,一切要盡在掌握,如何掌握?牢記16字準則:點刹成金、備刹成性、跟刹必行、綿柔推進!

3、要想刹好車,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跟車過近,不該快的地方絕對不能快!恪守準則,不心存僥倖,一絲不苟的執行,才是安全行車之道。

請把這十六字口訣牢牢記在心裡,每次出車的時候,都運用到行車當中,堅持反思自我,如果你能堅持一周,就會發現刹車口訣已慢慢融入到開車行為當中,預判的初步思維已經形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