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發燒就是折騰!什麼樣的EM5才是完全體?

打開電腦決定寫一篇關於興戈EM5的文字, 但腦子裡有點尷尬:玩了十來年的隨身耳機耳塞, 頭一回寫文章之前要先考慮一下“怎麼寫才不像一篇槍文”這個問題。 而如果考慮EM5的價格區間來評判, 在別人看來真會出現“說實話就是槍”的尷尬結果。

“洛神”系列耳塞(EM1/EM3/EM5)公佈於去年下半年, 而到今年3月三款產品已經全部發售, 看來愛跳票的索隱君被粉絲黑多了, 還是進步了不少……“洛神”系列這個造型, 個人並不是很喜歡, 但非要說哪裡難看也不見得, 而且外觀這東西見仁見智吧, 只要別奇葩, 做工好就行了。 單動圈的EM1我曾經聽過,

是一款500元內很有競爭力的產品;而EM3(一圈兩鐵)在2000元內這個群雄割據的價位據說也足以爭得一席之地;如今EM5被稱為“洛神完全體”終於現世, 筆者按奈不住, 找了一條來解解饞。

SIMGOT EM5

筆者並不是喜歡在文章開頭先交代一大堆背景的人, 所以還是單刀直入吧:EM5是一款做工扎實、聲音出色、很有特點的圈鐵耳塞,

放在3000元內價位, 以一圈四鐵的硬體設定、出色的聲音素質和有特色的調音, 具有極高的性價比;當然, 缺點也是有的, 而且比較明顯, 下文會詳說。

初評:

剛拿到這條耳塞的時候, 手邊只有山靈M2S播放機, 直推之下總體感覺聲音通透有力, 大聲場、高解析、高頻華麗是其主要特點。

包裝配件方面, 以其所處的價位來說, EM5算是“實用主義”, 外包裝材料很有質感, 簡單的二層抽拉式盒子, 沒有採用近期流行的封套式包裝(說起來銅雀好像還用了封套)。 打開後, 上層可以看到兩枚耳塞以及皮質收納盒;去掉一層黑色泡沫海綿, 下面是放置線材和保修卡的紙盒。 而收納盒裡一如既往地附送了兩套矽膠耳塞套(所謂“通透塞”和“均衡塞”各三對)。

這種質地較軟的套子用在一般耳塞上舒適度還可以, 但是就EM5那個巨粗的導管而言, 耳洞太小的人還是有些“消受不起”的(粗細類似於K3003的導管)。 至於這個收納盒, 質感爆表, 使用方便, 空間寬裕而又不會太空曠, 柔軟的內襯材質很好地考慮到了防震和磕碰。 筆者原以為和QDC的海王星標配收納盒是同款, 不過據說海王星的盒子更深一些, 二者並不一樣, 但是都很好用。 建議廠家後續能夠提供該款收納盒的單獨銷售。

EM5包裝

M5的標配線材是單晶銅+銅鍍銀的2+2混編(官方平衡線也是同樣材質, 只是採用了黑色線皮), 結合2799的定價, 標配這個線材在筆者看來還算厚道;當然有更高需求的玩家也可以自己選擇更好的協力廠商升級線。 不過說到換線, 有點蛋疼的是EM5是標準0.78pin插針, 但是官方設計了一個限位槽來加固插口, 因此耳塞腔體的插座就會凸出來一塊,如果使用標準0.78pin插針線材,插上去有點醜;與此相比,我更喜歡之前銅雀EN700PRO的插座設計。

EM5與標配線材

佩戴方面,剛才也說了,由於導管粗,比起EXK那種導管相對較細的耳塞來說舒適度肯定是下降的;不過也還可以接受,畢竟導管裡還塞了一對動鐵單元,為了聲音忍了吧……繞耳式佩戴和同類型耳塞沒什麼區別,戴好後相對牢固,不會鬆動,佩戴方面給個“良好”的評級應該比較合適。

EM5的耳掛部分

EM5與收納盒

最後談談做工,耳塞腔體的做工對得起這個價位,沒有什麼毛刺和工藝瑕疵。透明的外殼可以看到裡面的元器件和單元,一圈兩鐵清晰可見(什麼,另一對動鐵單元呢?在導管裡啊),整潔而不淩亂,也沒有明顯膠水痕跡,美觀度不錯。正面用於點綴的塑膠面板和上面印刷的字母工藝一般,個人認為質感有待提升,後續升級款可以考慮適當採用金屬部件。

聽感:

之所以說“聽感”而不說“音質”,依然是因為聲音這種東西主觀性太強,只能靠耳朵聽;我又不像水月大佬那樣有專業設備可以測試客觀資料,因此還是說說個人感受就好。

先提一下素質,EM5的綜合素質在3000元內的入耳式耳塞裡應該是難尋對手的(注意是整體素質而非單比某一個方面),即使放寬到5k價位,和T8IE2、榭蘭圖、仙女座等熱門產品相比,其聲音不僅僅不落下風,還可以打得有來有回。當然,什麼“完勝”、“吊打”、“秒殺”之類都是不存在的,在同一個水準區間內,大家各有長短,差異大於優劣。順帶一提,筆者並沒有在身為圈鐵耳塞的EM5身上聽出明顯的銜接問題。

關於EM5的聲音,在輪番使用幾款播放機逐一試聽並匯總分析後,大致總結出以下幾點:在合理驅動的前提下,聲場大,解析高,分離度好,聲底乾淨,動態出色,高頻華麗。中下盤不算是強項,在驅動不足或驅動不當時會呈現出中頻薄、低頻下潛不足等問題;但是推力提升之後,中頻密度和低頻品質都有顯著提升,並沒有明顯短板。因此,筆者建議想要選擇EM5的朋友首先確保自己的前端合適,普通手機或小推力播放機是發揮不出EM5實力的;同時,在選擇播放機的時候儘量選擇聲底厚實、推力和控制力過硬的播放機來搭配,避免搭配不當、聲音特性疊加導致聽感劣化的情況。

風格方面,EM5和興戈動圈旗艦銅雀EN700PRO基本一致,都屬於中性、均衡、通透的風格(但雜食性不如後者,EM5聽流行人聲稍遜於EN700PRO)。在此前提下,演繹各類音樂都可以勝任,溫和之中透著大氣。不過EM5的調音在筆者看來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過於強調聲場、高頻、信息量等表現,中頻密度、厚度不盡如人意,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下面就幾個方面說說EM5的聲音特點。

多嘗試搭配才能得出正確的聽感……

中頻:手機直推的時候,EM5中頻密度、厚度均顯乏力,人聲聽感發虛;在驅動充分時上述情況有所好轉,中頻相對穩重了一些,無論是人聲還是樂器,都展現出較好的還原能力。EM5的中頻不貼耳,人聲尤其是男聲毒性不強,染色較少,但勝在相對中正的表現力和尚可的密度;在聆聽滄桑嗓音的男聲時,會感覺學友、韓磊、騰格爾等一眾大叔統統年輕了十歲,少了幾分韻味;相比之下女聲的表現倒還可以,大概是女聲對於中頻厚度、密度的需求沒這麼高吧。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要失望?其實也不至於,筆者之所以能接受EM5的中頻,原因在於其中頻相對於其他頻段的表現只是不夠突出而已,並不代表“中頻塌陷”,更何況這是興戈一貫的調音風格。只不過EM5可能真的不適合人聲控,尤其是男聲控,聽聽周傑倫的話還是很贊的。

高頻:EM5的高頻很贊,在演繹古典曲目中管弦樂團的合奏,尤其是弦樂部分合奏的時候(如維瓦爾第《四季》等),高音部分十分悅耳,提琴陣列的音色華麗而不失真實;換成海菲茲的炫技作品,EM5能夠以出色的高頻解析,展現琴弓與琴弦摩擦碰撞的婉轉變化,透顯出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同時,耳塞的高頻明亮而順滑,沒有毛刺感,體現了單元與調音的不俗實力。

低頻:筆者剛收到EM5的時候,對M2S驅動下的EM5低頻下潛力度尤其不滿,後來更換了播放機,發現EM5的低頻同樣需要良好驅動力和控制力的支撐。和中頻不同的是,這貨的低頻一旦得到充分推力的支撐,簡直是“脫胎換骨”,質感量感都有巨大提升,甚至在部分機器上會出現低頻過量的情況。以AK380直推為例,EM5低頻量感充足,質感也符合筆者對於低頻品質的需求。在《渡口》、《男兒當自強(主題音樂)》、《earth song》等曲目中,鼓聲的結相適中,彈性充足且下潛到位,泛音良好;在《命運》和《1812序曲》中,EM5的低頻對於大編制曲目所需的氣勢烘托也能夠收放自如,良好勝任。BTW,儘管如此,EM5並不是一個下盤塞,低頻在整體能量分佈中占比還是合理的,個人感覺在三成多的樣子。

聲場與定位:聲場是筆者個人認為的EM5最大亮點,3.5mm單端驅動下即可獲得開闊的聲場,“脫塞感”明顯,這在3000以內價位的入耳耳塞中實在難能可貴。EM5聲場寬闊而規整,是一個橫向的橢圓形,左右拉得很開,這在聆聽各類現場錄音的時候尤其明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加州招待所》來試試,看能不能數出第X秒的左邊第X名觀眾有沒有吹口哨……縱向聲場中規中矩,深度尚可(但是在部分中低端播放機上,縱深會被壓縮,顯得橫向大、縱向淺)。得益於相對較寬的聲場,該耳塞的定位也很出色,在聆聽古典曲目時,各類樂器按部就班,位置感突出,方向和位置清晰可辯。這裡說一句槍的,入耳耳塞裡能聽古典的真心不多,EM5算一個。

解析力:解析力出色,信息量很足,喜歡聽口水聲、換氣聲、弓弦摩擦聲的有福了;考慮其3k內的定位,EM5基本是開掛的存在,這點無需多言。

分離度:分離度在個人看來是決定一條耳塞的聲音是否有“高級感”的重要因素,一耳朵什麼都擠在一起的塞子絕對不會讓人產生聽覺上的愉悅。尤其是對喜歡聽現場的人而言,各種樂器的音色揉成一團砸到臉上絕對是噩夢。EM5的分離度和其聲場、解析是相匹配的,各種聲音要素拉得很開,聽多了普通的入耳塞子再來聽EM5會有種“茅塞頓開”般的驚豔感。

動態與瞬態:如果非要用“流行塞”、“古典塞”來給EM5定個性,我還是認為其更偏向古典一些。而古典塞對於動態、瞬態都有要求。EM5的動態範圍很大,在一些動態落差明顯的大編制曲目中可以一覽無遺;起落有致,收放自如,重播古典的表現完全合格;而瞬態方面屬於中等偏快的那種,不拖泥帶水,不過相應的,在一些流行曲目和電影原聲中,氛圍感就會相對弱一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合個影吧

前端搭配:

EM5對於前端很敏感,並且對於推力的需求比較奇特,不能算是“大力出奇跡”的典型。其對推力需求的下限高,而上限不高。只要達到了其推力需求,就可以基本告別“幹”、“硬”、“薄”、“刺”而發揮出正常的聲音水準;另一方面,EM5不屬於“潛力巨大”的類型,在驅動力充分的隨身播放機直推下即可展現實力,並不需要去糾結耳放甚至“上臺”。筆者拿到EM5半個多月來,根據手頭的以及能找到的設備,嘗試了各種播放機搭配試聽,現將實際聽感分享如下,僅供參考。

XX以下聽個響(基本都不是我的謝謝)

AK300:

AK300是一台寬鬆均衡的機器,素質在AK自家雖然排不上號,但聲音還是具有一定參考性的。EM5在AK300上基本可以得到充分驅動,聲音扎實,均衡,無論古典、流行、ACG都能較好地勝任,比較雜食。EM5寬廣、通透的特性在這台機器上得到了一定的收斂,總體聽感上佳。但這條耳塞在AK300上比較適合單端,2.5mm平衡驅動時,雖然素質會進一步提升,但會出現耐聽度下降的問題。

AK380(AMP):

AK380直推下,EM5的能量感顯然比AK300更足,搭配出來的風格大同小異,只是更為有衝擊力,比較百搭(和AK300一樣,3.5單端驅動的聽感優於2.5平衡);而380搭配AMP背夾之後,整體聲音更為厚實,尤其是低頻質感、量感都有顯著提升,某種程度上將EM5總體風格往中下盤拉了一些,更適合流行人聲和大場面交響樂的演繹。

Cayin N5ii:

Cayin的N5二代很神奇地改變了EM5的風格,變得更偏流行,低頻氛圍感和彈性的表現尤其出色,對於流行曲目的適配度提升了一個檔次,可以說很贊;不過相應的,聲場和分離度表現有所下降,對古典尤其是大編制曲目的演繹就沒那麼給力了。

山靈M3S:這應該是備受關注的一台機器,作為不到2000元的播放機,實測證明M3S沒有讓大家失望,無論單端還是平衡均有不錯的表現。M3S偏暖的調音一定程度上彌補了EM5中頻厚度的問題,整體出來的是均衡而有力度的聲音;此外,M3S的單端和平衡口保持了一致的風格,而平衡可以獲得更高的素質,完全可以嘗試。

山靈M2S:

如果主要聽古典和女聲,可以考慮EM5和M2S的組合,這套加起來不到4k的東西可以獲得很不錯的聆聽感受。缺點則主要是低頻下潛欠佳,中頻密度有限,導致流行曲目的演繹有點不給力。

樂彼L6:

樂彼這台機器果然不負眾望,溫暖醇厚的調音和強大的控制力把EM5伺候得服服帖帖,算是很好的互補了,其2.5平衡口驅動下更是進一步提升,沒有出現聲音發飄的情況,可以放心搭配。唯一的缺點是這機器有點貴,不過真的挺牛的。

ibasso DX200(標配耳放卡):

DX200在筆者看來並不屬於聲音很厚實的類型,但是出乎意料與EM5相性還不錯,搭配出來的聲音很“穩”,素質感也足夠強,與AK380、L6相比,問題在於聲音嚴肅了一點,缺少一些感情。

樂圖金菊花(新版):

金菊花是目前為止,筆者認為搭配EM5最好聽的機器,和樂彼L6一樣,這台鐵坨坨不僅僅推力過人,控制力也是十分出色,最適合EM5這種伺候不好就玩“漂移”的耳塞了。無論是流行人聲還是古典,金菊花下的EM5要啥有啥,可以說發揮出了全部水準,相當過癮。缺點同樣是有點貴……

目前搭配EM5最好聽的播放機了(個人意見)

索尼ZX300A:

這台機器本來我不想寫的,因為筆者一向認為其聲音素質有限(在“耳機聽個響”第六話中調侃其素質不佳還被索粉噴過),這次為了“公平”特地找來了4.4平衡轉接線來充分發揮這台機器的潛力。EM5在ZX300上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由於機器本身的特性,中頻仍然偏薄,高頻稍微暗了一些。在4.4平衡口下,低頻量感較大,相對比較適合流行的演繹。

OPUS#3:

OPUS這台機器與EM5的風格正好一致,因此筆者預計聽感不會太好;而實際搭配下來,單埠的聲音偏單薄,中頻比較空,聽古典和樂器倒是挺贊的;上平衡之後中頻密度有所提升,但總體仍然不是很適合人聲的演繹,而古典、ACG(不包括小姐姐唱歌的)、OST這些倒是完全OK。並未出現事先擔心的聲音尖銳的情況。考慮到#3已經是OPUS家中頻最厚的機器了,#1和#2聽人聲估計會更慘,當然只是猜測,並未實際搭配測試。

線材與耳塞套搭配

EM5採用了可換線設計,且官方標配線材比較給力,如果沒有太高要求,原線是夠用的。值得一提的是,EM5標配的3.5單端原線聲音較為扎實、穩定;如果用戶想要嘗試平衡,如若搭配不當,可能會導致聲音特性疊加,有損聽感,建議想要換平衡線的朋友實際試聽之後再做決定,避免隨意盲狙。

在線材的選擇上,由於耳塞的高頻、聲場、解析、分離度等指標本身已經很出色,因此建議在“中下盤”做文章,重點提升中頻的表現,因此高純度銅、單晶銅、純銀等都是可行的選擇。插針方面,如果覺得普通0.78pin線材用在EM5上太醜,可以選擇QDC那種帶外保護層的插針,筆者實際嘗試過,可以說是完美相容。

耳塞套搭配方面,原配的耳塞套聲音已經比較出色,沒有太多折騰的必要;如果是為了提升佩戴舒適度,可以考慮Spinfit(不用擔心導管撐爆耳塞套,SF的柔韌性和彈性很強的),對聲音基本沒有什麼改變;此外,如果使用Comply海綿套(T或TX系列),可以使EM5的下盤更為豐滿,提升整體厚度和低頻量感,但橫向聲場會略為收縮,有興趣的可以嘗試一下。

小結

優點:

1. 一圈四鐵三分頻,硬體設定給力,性價比高

2. 工藝優良,配件實用

3. 聲音素質強大,適應面較廣

缺點:

1. 對推力和控制力有一定要求,與前端、線材的匹配較為敏感

2. 中頻密度、厚度稍顯不足,人聲表現有待提高

興戈EM5無疑是一條很有誠意的耳塞產品,不到3k的價格做出了明顯越級的聲音實力。這條“洛神完全體”走的是高素質、偏還原路線;三頻均衡,素質優秀,各方面沒有明顯短板,如果能彌補一下中頻的問題,就可以說完美了。從2017年到現在,EM5是我聽過的第三條具有越級挑戰能力的國產耳塞。筆者真心希望有使命感的國貨音訊廠家們能夠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真正造福燒友,讓大家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享受更高的品質。

留個影吧

和朋友的土豪塞子們合個影

參考售價:2799元

聽感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留言討論。

因此耳塞腔體的插座就會凸出來一塊,如果使用標準0.78pin插針線材,插上去有點醜;與此相比,我更喜歡之前銅雀EN700PRO的插座設計。

EM5與標配線材

佩戴方面,剛才也說了,由於導管粗,比起EXK那種導管相對較細的耳塞來說舒適度肯定是下降的;不過也還可以接受,畢竟導管裡還塞了一對動鐵單元,為了聲音忍了吧……繞耳式佩戴和同類型耳塞沒什麼區別,戴好後相對牢固,不會鬆動,佩戴方面給個“良好”的評級應該比較合適。

EM5的耳掛部分

EM5與收納盒

最後談談做工,耳塞腔體的做工對得起這個價位,沒有什麼毛刺和工藝瑕疵。透明的外殼可以看到裡面的元器件和單元,一圈兩鐵清晰可見(什麼,另一對動鐵單元呢?在導管裡啊),整潔而不淩亂,也沒有明顯膠水痕跡,美觀度不錯。正面用於點綴的塑膠面板和上面印刷的字母工藝一般,個人認為質感有待提升,後續升級款可以考慮適當採用金屬部件。

聽感:

之所以說“聽感”而不說“音質”,依然是因為聲音這種東西主觀性太強,只能靠耳朵聽;我又不像水月大佬那樣有專業設備可以測試客觀資料,因此還是說說個人感受就好。

先提一下素質,EM5的綜合素質在3000元內的入耳式耳塞裡應該是難尋對手的(注意是整體素質而非單比某一個方面),即使放寬到5k價位,和T8IE2、榭蘭圖、仙女座等熱門產品相比,其聲音不僅僅不落下風,還可以打得有來有回。當然,什麼“完勝”、“吊打”、“秒殺”之類都是不存在的,在同一個水準區間內,大家各有長短,差異大於優劣。順帶一提,筆者並沒有在身為圈鐵耳塞的EM5身上聽出明顯的銜接問題。

關於EM5的聲音,在輪番使用幾款播放機逐一試聽並匯總分析後,大致總結出以下幾點:在合理驅動的前提下,聲場大,解析高,分離度好,聲底乾淨,動態出色,高頻華麗。中下盤不算是強項,在驅動不足或驅動不當時會呈現出中頻薄、低頻下潛不足等問題;但是推力提升之後,中頻密度和低頻品質都有顯著提升,並沒有明顯短板。因此,筆者建議想要選擇EM5的朋友首先確保自己的前端合適,普通手機或小推力播放機是發揮不出EM5實力的;同時,在選擇播放機的時候儘量選擇聲底厚實、推力和控制力過硬的播放機來搭配,避免搭配不當、聲音特性疊加導致聽感劣化的情況。

風格方面,EM5和興戈動圈旗艦銅雀EN700PRO基本一致,都屬於中性、均衡、通透的風格(但雜食性不如後者,EM5聽流行人聲稍遜於EN700PRO)。在此前提下,演繹各類音樂都可以勝任,溫和之中透著大氣。不過EM5的調音在筆者看來還是有一些問題的,過於強調聲場、高頻、信息量等表現,中頻密度、厚度不盡如人意,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下面就幾個方面說說EM5的聲音特點。

多嘗試搭配才能得出正確的聽感……

中頻:手機直推的時候,EM5中頻密度、厚度均顯乏力,人聲聽感發虛;在驅動充分時上述情況有所好轉,中頻相對穩重了一些,無論是人聲還是樂器,都展現出較好的還原能力。EM5的中頻不貼耳,人聲尤其是男聲毒性不強,染色較少,但勝在相對中正的表現力和尚可的密度;在聆聽滄桑嗓音的男聲時,會感覺學友、韓磊、騰格爾等一眾大叔統統年輕了十歲,少了幾分韻味;相比之下女聲的表現倒還可以,大概是女聲對於中頻厚度、密度的需求沒這麼高吧。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要失望?其實也不至於,筆者之所以能接受EM5的中頻,原因在於其中頻相對於其他頻段的表現只是不夠突出而已,並不代表“中頻塌陷”,更何況這是興戈一貫的調音風格。只不過EM5可能真的不適合人聲控,尤其是男聲控,聽聽周傑倫的話還是很贊的。

高頻:EM5的高頻很贊,在演繹古典曲目中管弦樂團的合奏,尤其是弦樂部分合奏的時候(如維瓦爾第《四季》等),高音部分十分悅耳,提琴陣列的音色華麗而不失真實;換成海菲茲的炫技作品,EM5能夠以出色的高頻解析,展現琴弓與琴弦摩擦碰撞的婉轉變化,透顯出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同時,耳塞的高頻明亮而順滑,沒有毛刺感,體現了單元與調音的不俗實力。

低頻:筆者剛收到EM5的時候,對M2S驅動下的EM5低頻下潛力度尤其不滿,後來更換了播放機,發現EM5的低頻同樣需要良好驅動力和控制力的支撐。和中頻不同的是,這貨的低頻一旦得到充分推力的支撐,簡直是“脫胎換骨”,質感量感都有巨大提升,甚至在部分機器上會出現低頻過量的情況。以AK380直推為例,EM5低頻量感充足,質感也符合筆者對於低頻品質的需求。在《渡口》、《男兒當自強(主題音樂)》、《earth song》等曲目中,鼓聲的結相適中,彈性充足且下潛到位,泛音良好;在《命運》和《1812序曲》中,EM5的低頻對於大編制曲目所需的氣勢烘托也能夠收放自如,良好勝任。BTW,儘管如此,EM5並不是一個下盤塞,低頻在整體能量分佈中占比還是合理的,個人感覺在三成多的樣子。

聲場與定位:聲場是筆者個人認為的EM5最大亮點,3.5mm單端驅動下即可獲得開闊的聲場,“脫塞感”明顯,這在3000以內價位的入耳耳塞中實在難能可貴。EM5聲場寬闊而規整,是一個橫向的橢圓形,左右拉得很開,這在聆聽各類現場錄音的時候尤其明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加州招待所》來試試,看能不能數出第X秒的左邊第X名觀眾有沒有吹口哨……縱向聲場中規中矩,深度尚可(但是在部分中低端播放機上,縱深會被壓縮,顯得橫向大、縱向淺)。得益於相對較寬的聲場,該耳塞的定位也很出色,在聆聽古典曲目時,各類樂器按部就班,位置感突出,方向和位置清晰可辯。這裡說一句槍的,入耳耳塞裡能聽古典的真心不多,EM5算一個。

解析力:解析力出色,信息量很足,喜歡聽口水聲、換氣聲、弓弦摩擦聲的有福了;考慮其3k內的定位,EM5基本是開掛的存在,這點無需多言。

分離度:分離度在個人看來是決定一條耳塞的聲音是否有“高級感”的重要因素,一耳朵什麼都擠在一起的塞子絕對不會讓人產生聽覺上的愉悅。尤其是對喜歡聽現場的人而言,各種樂器的音色揉成一團砸到臉上絕對是噩夢。EM5的分離度和其聲場、解析是相匹配的,各種聲音要素拉得很開,聽多了普通的入耳塞子再來聽EM5會有種“茅塞頓開”般的驚豔感。

動態與瞬態:如果非要用“流行塞”、“古典塞”來給EM5定個性,我還是認為其更偏向古典一些。而古典塞對於動態、瞬態都有要求。EM5的動態範圍很大,在一些動態落差明顯的大編制曲目中可以一覽無遺;起落有致,收放自如,重播古典的表現完全合格;而瞬態方面屬於中等偏快的那種,不拖泥帶水,不過相應的,在一些流行曲目和電影原聲中,氛圍感就會相對弱一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合個影吧

前端搭配:

EM5對於前端很敏感,並且對於推力的需求比較奇特,不能算是“大力出奇跡”的典型。其對推力需求的下限高,而上限不高。只要達到了其推力需求,就可以基本告別“幹”、“硬”、“薄”、“刺”而發揮出正常的聲音水準;另一方面,EM5不屬於“潛力巨大”的類型,在驅動力充分的隨身播放機直推下即可展現實力,並不需要去糾結耳放甚至“上臺”。筆者拿到EM5半個多月來,根據手頭的以及能找到的設備,嘗試了各種播放機搭配試聽,現將實際聽感分享如下,僅供參考。

XX以下聽個響(基本都不是我的謝謝)

AK300:

AK300是一台寬鬆均衡的機器,素質在AK自家雖然排不上號,但聲音還是具有一定參考性的。EM5在AK300上基本可以得到充分驅動,聲音扎實,均衡,無論古典、流行、ACG都能較好地勝任,比較雜食。EM5寬廣、通透的特性在這台機器上得到了一定的收斂,總體聽感上佳。但這條耳塞在AK300上比較適合單端,2.5mm平衡驅動時,雖然素質會進一步提升,但會出現耐聽度下降的問題。

AK380(AMP):

AK380直推下,EM5的能量感顯然比AK300更足,搭配出來的風格大同小異,只是更為有衝擊力,比較百搭(和AK300一樣,3.5單端驅動的聽感優於2.5平衡);而380搭配AMP背夾之後,整體聲音更為厚實,尤其是低頻質感、量感都有顯著提升,某種程度上將EM5總體風格往中下盤拉了一些,更適合流行人聲和大場面交響樂的演繹。

Cayin N5ii:

Cayin的N5二代很神奇地改變了EM5的風格,變得更偏流行,低頻氛圍感和彈性的表現尤其出色,對於流行曲目的適配度提升了一個檔次,可以說很贊;不過相應的,聲場和分離度表現有所下降,對古典尤其是大編制曲目的演繹就沒那麼給力了。

山靈M3S:這應該是備受關注的一台機器,作為不到2000元的播放機,實測證明M3S沒有讓大家失望,無論單端還是平衡均有不錯的表現。M3S偏暖的調音一定程度上彌補了EM5中頻厚度的問題,整體出來的是均衡而有力度的聲音;此外,M3S的單端和平衡口保持了一致的風格,而平衡可以獲得更高的素質,完全可以嘗試。

山靈M2S:

如果主要聽古典和女聲,可以考慮EM5和M2S的組合,這套加起來不到4k的東西可以獲得很不錯的聆聽感受。缺點則主要是低頻下潛欠佳,中頻密度有限,導致流行曲目的演繹有點不給力。

樂彼L6:

樂彼這台機器果然不負眾望,溫暖醇厚的調音和強大的控制力把EM5伺候得服服帖帖,算是很好的互補了,其2.5平衡口驅動下更是進一步提升,沒有出現聲音發飄的情況,可以放心搭配。唯一的缺點是這機器有點貴,不過真的挺牛的。

ibasso DX200(標配耳放卡):

DX200在筆者看來並不屬於聲音很厚實的類型,但是出乎意料與EM5相性還不錯,搭配出來的聲音很“穩”,素質感也足夠強,與AK380、L6相比,問題在於聲音嚴肅了一點,缺少一些感情。

樂圖金菊花(新版):

金菊花是目前為止,筆者認為搭配EM5最好聽的機器,和樂彼L6一樣,這台鐵坨坨不僅僅推力過人,控制力也是十分出色,最適合EM5這種伺候不好就玩“漂移”的耳塞了。無論是流行人聲還是古典,金菊花下的EM5要啥有啥,可以說發揮出了全部水準,相當過癮。缺點同樣是有點貴……

目前搭配EM5最好聽的播放機了(個人意見)

索尼ZX300A:

這台機器本來我不想寫的,因為筆者一向認為其聲音素質有限(在“耳機聽個響”第六話中調侃其素質不佳還被索粉噴過),這次為了“公平”特地找來了4.4平衡轉接線來充分發揮這台機器的潛力。EM5在ZX300上的表現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由於機器本身的特性,中頻仍然偏薄,高頻稍微暗了一些。在4.4平衡口下,低頻量感較大,相對比較適合流行的演繹。

OPUS#3:

OPUS這台機器與EM5的風格正好一致,因此筆者預計聽感不會太好;而實際搭配下來,單埠的聲音偏單薄,中頻比較空,聽古典和樂器倒是挺贊的;上平衡之後中頻密度有所提升,但總體仍然不是很適合人聲的演繹,而古典、ACG(不包括小姐姐唱歌的)、OST這些倒是完全OK。並未出現事先擔心的聲音尖銳的情況。考慮到#3已經是OPUS家中頻最厚的機器了,#1和#2聽人聲估計會更慘,當然只是猜測,並未實際搭配測試。

線材與耳塞套搭配

EM5採用了可換線設計,且官方標配線材比較給力,如果沒有太高要求,原線是夠用的。值得一提的是,EM5標配的3.5單端原線聲音較為扎實、穩定;如果用戶想要嘗試平衡,如若搭配不當,可能會導致聲音特性疊加,有損聽感,建議想要換平衡線的朋友實際試聽之後再做決定,避免隨意盲狙。

在線材的選擇上,由於耳塞的高頻、聲場、解析、分離度等指標本身已經很出色,因此建議在“中下盤”做文章,重點提升中頻的表現,因此高純度銅、單晶銅、純銀等都是可行的選擇。插針方面,如果覺得普通0.78pin線材用在EM5上太醜,可以選擇QDC那種帶外保護層的插針,筆者實際嘗試過,可以說是完美相容。

耳塞套搭配方面,原配的耳塞套聲音已經比較出色,沒有太多折騰的必要;如果是為了提升佩戴舒適度,可以考慮Spinfit(不用擔心導管撐爆耳塞套,SF的柔韌性和彈性很強的),對聲音基本沒有什麼改變;此外,如果使用Comply海綿套(T或TX系列),可以使EM5的下盤更為豐滿,提升整體厚度和低頻量感,但橫向聲場會略為收縮,有興趣的可以嘗試一下。

小結

優點:

1. 一圈四鐵三分頻,硬體設定給力,性價比高

2. 工藝優良,配件實用

3. 聲音素質強大,適應面較廣

缺點:

1. 對推力和控制力有一定要求,與前端、線材的匹配較為敏感

2. 中頻密度、厚度稍顯不足,人聲表現有待提高

興戈EM5無疑是一條很有誠意的耳塞產品,不到3k的價格做出了明顯越級的聲音實力。這條“洛神完全體”走的是高素質、偏還原路線;三頻均衡,素質優秀,各方面沒有明顯短板,如果能彌補一下中頻的問題,就可以說完美了。從2017年到現在,EM5是我聽過的第三條具有越級挑戰能力的國產耳塞。筆者真心希望有使命感的國貨音訊廠家們能夠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真正造福燒友,讓大家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享受更高的品質。

留個影吧

和朋友的土豪塞子們合個影

參考售價:2799元

聽感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留言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