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松 蔭 庵 的 故 事

松蔭庵地處永定河的湖雷出口, 始建於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 1944年天后宮因年久失修幾近坍塌, 當時的住持盧發娣重塑媽祖金身,

把媽祖金身和觀天(千里眼)、聽海(順風耳)神位安奉在松蔭庵內。

松蔭庵是閩西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接應紅軍的重要據點。

湖雷鎮前坊村老人張汀華, 今年82歲。 他的父親張梓孚(乳名“水姑子”)是在冊的“五老人員”。 張汀華說, 他的父親曾給他多次說起松蔭庵的往事。

1931年初, 中共閩粵贛蘇區第一次代表會議以後, 根據“衝破敵人的包圍進攻發展蘇區”的指示精神, 當年初夏的一個晚上, 湖雷地方黨組織決定在前坊下老屋召開會議。 會議由永定縣委馬發賢、馬永昌主持, 劉永生、熊克庭等赤衛隊員參加。 會議開始不久, 在會場外放風的“水姑子”發現風聲不對, 立即向會議主持人報告。 當即, 會議停止, 眾人沿著田間小路緊急轉移到松蔭庵!庵裡的住持盧發娣送茶送水,

熱情接待。 坐定後, 會議繼續進行, 盧發娣在庵堂外巡視。

當年前坊的保長依仗本族湖雷團總張遁民的勢力, 橫行霸道, 欺壓百姓, 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 大概是吸鴉片的錢接濟不上, 便想出一個歪主意:把民團的短槍賣給共產黨!於是找來“水姑子”, 在他耳邊嘟噥幾句, 如此這般。

“水姑子”在松蔭庵拿到兩支短槍後, 用油紙包好放在畚箕底下, 上面蓋上牛糞, 挑著向獅子凹方向走去。 另一頭, 縣委派出的人馬暗中保護, 在松蔭庵那邊則佈置盧發娣坐觀湖雷方向來的動靜, 約定一有情況, 便在松蔭庵以點燃鞭炮為信號, 做好戰鬥準備。 經過大半天的行程, “水姑子”終於把兩支短槍安全地送到了駐守在獅子凹的縣委、縣蘇領導人手中。

每隔十天半月, 總有一個人會把從“華安西藥房”購來的包得嚴嚴實實的一大包藥品, 另有一批從廣東潮汕運來的槍支彈藥, 及食鹽、電池、鋼板、鐵筆和毛邊紙什麼的, 一同交到松蔭庵盧發娣手中。 從松蔭庵到前坊的岔路口, 打了結的狗尾草便是聯絡的記號, 意為“兩個包我都取走了!”盧發娣心裡也就踏實了。 “水姑子”則照著老規矩把這些物品送到獅子凹, 交給指定的聯絡員。 若是遇到千斤排梯田的田塍還沒幹透, “水姑子”就會把草鞋倒著穿, 給敵人製造假像。

86歲高齡的農行離休老幹部徐進雄, 前些年也給松蔭庵住持張錦銳說過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1947年8月, 閩西支隊在金豐大山成立。

一天, 徐奉命把情報從永定縣城送往龍岩, 經過湖雷時覺察到了自己被民團跟蹤的跡象, 便立即潛入松蔭庵, 從庵堂後門鑽進大山, 取道小路前往。 當晚三更, 民團一隊人馬以“窩藏共產黨”為名, 對松蔭庵進行搜查, 但未有結果。

1949年閩粵贛邊縱隊閩西支隊改稱第七支隊。 永定縣委和第七支隊在松蔭庵召開秘密會議, 佈置攻打湖雷鎮公所計畫。 徐所在的分隊則在前一日從龍岩方向趕來增援, 當晚便在松蔭庵宿營。 21日, 大隊人馬在熊克庭的帶領下攻下鎮公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