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滇南搜茶記之布朗山(一)

老曼娥

離開小猛宋, 經過西雙版納州布龍自然保護區, 前往猛海縣布朗山鄉, 江外六大茶山, 聲名最為顯赫者非布朗山莫屬,

布朗山鄉古茶園主要集中在班章村委會下轄的老曼娀子, 新班章塞子和老班章寨子。 如今在普洱茶行業內, 習慣上已經用班章取代了布朗的位置, 鼎鼎大名的班章無人不曉, 布朗山反而不及班章的名聲響亮。

上老曼娥曾經是令人生畏的艱難險途, 2012年, 從小動末下來欲經布朗山第一次上老曼娥的雄心被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雨澆滅, 第二次欲經老班章前往老曼娥的想法再次因所開轎車無法承受坎坷的山路顛簸而作罷, 艱難挫折反而激發了我們探訪老曼娥的更大欲望。

2013年春天, 第一次抵達老曼娥, 對路程艱難性預計嚴重不足, 到達老曼娥寨子已經是傍晚時分, 幸運之神眷顧了我們, 巧遇山水延生堂的李明董事長,

當時整個賽子裡唯一有客房可以住宿的地方, 更巧的是有一幫茶友前腳剛剛離開, 我們後腳就到了, 一行十人就此安頓了下來。 2014年春天, 在猛海縣城等待了三天之後, 山上傳下話來, 房間騰了出來。

我們才出發前往老曼娥, 環布朗山公路正在整修, 限時段放行。 黃昏時進寨子, 車輛陷身泥潭無法自拔, 得虧有一幫布朗族的兄弟齊心協力、硬是喊著號子把車子抬了出來。 清晨時出寨子, 再次陷入泥潭, 四顧見不到行人, 更是身處通訊盲區, 任是移動聯通和電信統統沒有信號, 好在有第二輛車折回寨子, 找來繩索把前車拖了出來。

雲南訪茶, 山路跑得越多膽子越小, 從早年的轎車、商務車, 幾年下來一路改換成四驅的越野車,

每輛車都配備了至少一名跑過雲南山路的司機, 再配備上一名備用司機, 然後才敢小心上路。 2015年春天, 早上六點鐘出發, 第三次前往老曼娥, 從布朗山鄉到老曼娥寨子, 石頭路已經鋪通到距寨子不足三公里的地方, 就這已經讓人的幸福指數陡升, 在顛簸抖動的車子裡哼著不成調的歌快樂地奔向老曼娥。

地處山坳裡的老曼娥寨子, 轉圈的山上鬱鬱蔥蔥的古茶園, 特大葉種和大葉種茶樹佔據了絕對優勢。 2013年, 臉頰瘦削的馬博峰老師, 在古茶園中找到了一片特大葉種茶樹的定型葉, 足足可以蓋住他的一張臉。 古茶園中高比例的苦茶, 賦予了老曼娥茶凝重的苦感和威武霸氣的風格。

同為苦茶類拋條形班章古樹茶,

老曼娥的毛茶遠較新班意老班章更為粗壯肥大, 苦感更重, 回甘較慢, 但強勁持久:香氣同為花香卻不如新班章, 老班章來的細膩, 價格僅僅只有老班章的三分之一, 新班章的一半, 堪稱性價比最好的布朗茶, 2013年春天的滿載而歸, 帶來對2014年老受娥春茶的滿心期待, 然而轉遍了整個寨子, 卻找尋不到純料的老曼娥。

在茶園中逛, 眼見古茶樹上摘下來的鮮葉被等在樹下的茶商就地稱量付錢後, 用皮卡車載著絕塵而去。 一切已經不言而喻, 只得兩手空空打道回府。 茶山訪茶, 水遠是希望與失望混合交織在一起。 2015年春天, 不報太大希望的我們再次造訪老曼娥, 普洱古樹茶市場熱度的下降, 隨之而來的茶商數量大幅減少, 裹子裡比起往年冷清了不少,

雖然古樹茶的品質不比往年, 價格卻回歸到了2013年的水準, 比起2014年足足下降了50%。

離開老曼娥寨子時, 從山上往下俯瞰, 三年前整個寨子布朗族傳統杆欄式建築大都保存完好, 短短數年回普再古樹茶市場的火熱, 帶給了寨子海量的財高, 傳統的民居被蕩滌一空, 新建的房星雖然在形式上保留著傳統風格, 但現代建築材料色彩斑的房屋, 在熱帶陽光下折射出刺目的色彩。 緊挨著寨子, 傳說已經有千年的舊廟緬寺, 旁邊新建了更加魏峨高大的寺廟, 如同屋下沉默的老人們.依舊護持這千年的古寨。 本內容來自《茶山紀錄片》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