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小事?它離胃癌僅5步,請重視

這些年來, 患慢性胃炎的人越來越多, 特別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 面對生活或工作雙重壓力, 如果生活、飲食不規律、經常應酬喝酒就更容易得慢性胃炎了。 胃炎久不治療, 最後還可能拖至胃癌。

胃炎離胃癌有多遠?

慢性胃炎發病率在各種胃病列居榜首。 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十二指腸液反流、不良的飲食習慣等, 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門螺桿菌。

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縮性、萎縮性、特殊類型三大類。 最常見的症狀有飽脹、胃痛、上腹部燒灼感、噁心嘔吐等。 有的人認為胃炎是小病, 胃疼的時候就隨意吃一些胃藥, 也不想去醫院看病, 可一直拖延的話忽視胃炎的話, 是很有可能誘發癌變的。

胃炎離胃癌有多遠呢?一般來說, 慢性胃炎到胃癌都是這樣發展: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腸化生→萎縮性胃炎→異形增生→胃癌。 所以,

腸萎縮、異型增生都是胃癌前期信號,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忽視這些信號。

哪些原因容易誘發胃癌?

1幽門螺桿菌感染

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幽門螺桿菌, 喝未煮沸的生水、食用不乾淨的食物都有可能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種細菌生命力強大, 可以在腸胃長期存活, 就會出現慢性炎症, 長期如此就可能會惡化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還會寄生在牙齒中, 經過唾液吞咽進入胃內, 所以, 清潔牙齒也有助於預防慢性胃炎。

2不良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愛食生冷辛辣、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餐等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誘發胃炎。 比如經常不吃飯或飽一餐餓一餐, 胃部就會分泌過多胃酸, 腐蝕胃粘膜, 引發胃潰瘍, 長期如此易誘發胃癌。

3生活習慣不健康

熬夜、過度疲勞、吸煙、嗜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對胃產生刺激或損傷, 尤其是飲烈酒和過量吸煙。

酒精無論是對食管還是胃的黏膜的損害都是很大, 容易引發腫脹、糜爛、黏膜充血, 導致出現胃炎和潰瘍;而煙草中的尼古丁經過血液迴圈到達胃部時, 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損傷胃粘膜。

4十二指腸液反流

通常, 十二指腸液是不會進入胃內, 但胃幽門鬆弛或劇烈嘔吐的時候, 十二指腸液(膽汁、胰液)會反流進入胃部, 這些是鹼性液體, 容易對胃粘膜產生刺激引起胃部炎症。

5藥物刺激

有些人因為疾病原因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 但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可引起胃粘膜的刺激和損傷, 最好同時口服一些保護胃粘膜的藥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