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啟臻:駐村工作隊為鄉村持續發展添新動力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 2017年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明確要求縣級黨委和政府統籌整合各方面駐村工作力量, 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一村一隊。 並規定了貫徹黨中央精神、實施特色產業扶貧等十項工作內容。

截止2015年底, 我國仍有貧困村12.8萬個, 也就是說現在有12.8萬個駐村工作隊戰鬥在扶貧第一線。 駐村工作隊進駐之後, 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和群眾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僅幫助當地困難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 更為解決貧困村基層領導和組織力量不足的問題,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川省南江縣硝洞村地處高海拔的貧困山區, 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吃水問題是當地群眾關心多年的大難題。 硝洞村村民符樹德:

符樹德:我們原來遇到天干或者是冬天下大雪, 有十幾戶人吃水都很困難, 要到很遠的路上找水吃。

今年3月, 四川省南江縣廣播電視臺派駐的工作隊來到這裡, 首先就關注到當地村民飲水難的問題。 為了有效實施安全飲水工程, 工作隊多次深入貧困群眾家中, 協調指導工程實施細節。 硝洞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王廷彬:

王廷彬:這個機會也好, 大家來幫助村民解決吃水問題。 埋管子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埋得深一些, 不然凍爛了之後又沒有水吃。

有了方案, 工作隊便著手修建飲水工程。 雖然天氣還有點涼, 但是在硝洞村的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現場, 早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駐村工作隊與當地群眾一道, 正熱火朝天地開挖溝槽, 運輸、埋設管道。 村幹部:

村幹部:今天是4社更換管道, 以前有一個管子, 但是小了, 根據飲水提升工程的設計, 管子換大了。 大家的勞動積極性很高, 每家都來了一個精壯勞動力, 爭取這幾天就把水管安裝到各個農戶家裡。

村民看著多年來盼望的飲水難問題即將得到解決, 他們忙在手裡, 樂在心上。 硝洞村村民楊清勇:

楊清勇:這個堰溝已經挖起幾十年了, 一直都靠露天放水, 很不衛生, 現在工作隊一來就組織大家勞動,

把管子埋好, 飲水問題就不存在了。

與此同時, 駐村工作隊瞭解到村裡以前的蓄水池水容量僅為48立方米, 不能滿足全村人的生活用水。 他們又為村裡規劃建設了新的蓄水池。 新的蓄水池容量為84立方米, 能夠給全村提供充足的水源。

解民生難題, 贏百姓贊許, 一條輸水管道翻山越嶺, 駐村工作隊把甘甜的泉水流向千家萬戶, 也流進了貧困群眾的心田。 硝洞村村民符樹德:

符樹德:現在黨的政策好, 為我們老百姓解決吃水的問題, 我們應該積極的來參加這個義務勞動。

硝洞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羅瑞成告訴記者, 未來, 工作隊還將繼續為村民辦實事, 解決困難:

羅瑞成:今天我們駐村工作隊和老百姓埋設管道600多米, 下一步我們準備將把硝洞村幾個飲水點聯網,

解決全村600多人吃水的問題。

硝洞村的駐村工作隊緊盯的是飲水難的問題, 湖北當陽市玉陽辦事處新民村的駐村工作隊則盯緊了貧困戶住房難的問題。

新民村村民孫婆婆以前住的房子不足20平米, 且年久失修。 孫婆婆已經住了20年。 隨著精准扶貧政策的逐步落實, 為孫婆婆換一套新房子提上了駐村工作隊的議事日程。 工作隊員雷剛:

雷剛:我們2017年11月進駐新民村, 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在走訪過程中, 我們瞭解到孫婆婆的住房情況, 為此我們和新民村兩委班子一起想辦法, 協調市公安局、市房管局、市民政局等多個部門以及玉陽辦事處、東門樓社區, 最終讓孫婆婆順利搬進了新家。

今年, 搬進寬敞、明亮、溫暖的小居室, 孫婆婆在35平米的屋裡來來回回轉悠了好幾次, 非常高興。

孫婆婆:在這住的蠻好, 蠻安逸, 這個房子比那邊強萬倍, 住的蠻滿意。

出於對老人以後生活的考慮, 村裡還打算把她送進養老院方便照顧。 當陽市玉陽辦事處新民村支部書記洪軍表示, 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

洪軍:我們原來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73人, 目前有35戶已脫貧。 新民村脫貧攻堅能夠取得好的成效, 也得益於市駐村工作隊的辛勤努力,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力度, 如期全面完成我村脫貧任務。

各地的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017年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在肯定駐村工作的同時,也進一步強調,要加強管理,更好地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為脫貧攻堅生力軍的作用。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要發揮好駐村工作隊的積極作用,首先要選對人,這樣才能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保證脫貧攻堅順利進行。

朱啟臻:駐村工作隊要想發揮更有效的作用,首先要讓他們懂得農業的特點,理解鄉村貧困的複雜原因,理解鄉村的發展規律,如果做不到這些,駐村幹部隊伍的有效性就會打折扣。

檔提到,“脫貧攻堅期內,貧困村退出的,幫扶力度不能削弱”。朱啟臻認為,這就明確了扶貧工作是一種“陪伴式成長”,這給駐村扶貧幹部帶上了“緊箍咒”,同時也為“真脫貧、脫真貧”提供了制度保障,為貧困鄉村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朱啟臻:扶貧工作是艱巨的,長久的工作,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認為駐村工作隊最大的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們塑造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工作隊伍,另外一個方面,不至於再出現貧困脫貧又返貧,使鄉村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在肯定駐村工作的同時,也進一步強調,要加強管理,更好地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為脫貧攻堅生力軍的作用。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要發揮好駐村工作隊的積極作用,首先要選對人,這樣才能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保證脫貧攻堅順利進行。

朱啟臻:駐村工作隊要想發揮更有效的作用,首先要讓他們懂得農業的特點,理解鄉村貧困的複雜原因,理解鄉村的發展規律,如果做不到這些,駐村幹部隊伍的有效性就會打折扣。

檔提到,“脫貧攻堅期內,貧困村退出的,幫扶力度不能削弱”。朱啟臻認為,這就明確了扶貧工作是一種“陪伴式成長”,這給駐村扶貧幹部帶上了“緊箍咒”,同時也為“真脫貧、脫真貧”提供了制度保障,為貧困鄉村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朱啟臻:扶貧工作是艱巨的,長久的工作,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認為駐村工作隊最大的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們塑造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工作隊伍,另外一個方面,不至於再出現貧困脫貧又返貧,使鄉村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