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多年前,日本農民挖出一件國寶,至今,日本都不願意承認這段故事

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其實, 日本和中國算得上是世交了。

大多數人都以為日本和中國的交往是從唐朝開始的, 因為, 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只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家, 為了發展日本的文化, 日本頻繁的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學習, 甚至, 很多留學生參加了中國的科舉考試, 還在中國做了官。 之後, 日本僧人還將中國的漢字帶回了日本, 並且, 最終依照中國漢字為模版創造出了自己的文字, 甚至, 有傳說楊貴妃其實並沒有死在七尺白綾之下, 而是逃往了日本求生活去了... ...

不過, 日本和中國的聯繫恐怕還要更早一些。

一七八四年, 日本的兩個農民在耕地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枚金印, 這塊難得的金印記載了日本在漢朝時期與中國的交流。 可以說, 這塊金印算得上是一塊集歷史文化於一身的, 對考古有著重大影響的寶貝。

不過, 這一個金印的存在對日本產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響, 甚至, 日本的歷史學界一直不願意承認它的存在。

這兩個農民發現的這枚金印長二點三釐米, 印臺高零點九釐米, 印臺上面是一個蛇形的凸出部分。 總共高二點二釐米, 金印上用隸書雕刻著“漢委奴國王”幾個字。 這五個字不禁讓人產生了疑惑, 難道日本在漢朝就是我國的附屬國了嗎?這一系列的問題困擾著日本的考古學家。

在中國的《後漢書》裡記載著, 在東漢初期, 也就是建武中元二年(西元57年), 日本的國王派遣使到中國來表示忠心, 並且, 向漢朝的皇帝進行朝貢, 希望成為大漢王朝的藩屬國, 還請求漢朝皇帝為他們賜名。 皇帝看著這些外來的使者, 長相醜陋, 個頭矮小, 於是, 就隨便給他們起了一個“倭國”的稱號。

這些日本使者也真是放得下尊嚴, 高高興興的迎來了一顆金印, 從此, 攀附上大漢王朝這一個世界一流的大國, 用這一顆金印在東方世界幹了不少壞事。 三國曹魏時期, 古倭國曾在九年時間內五次向洛陽的中原王朝進貢,

並且, 首次掀開了中日兩國互派使者的新篇章。

按道理說史料上明明白白的記載著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那麼, 為什麼日本人一直不願意去承認這一段歷史呢?

其實, 這還要從金印上面的一個字說起。 這個金印上的“委”字和“倭”字之間看起來很相似, 所以, 日本人更願意把它認作是“委”, 因為, 它不包含歧視的意思。 而中國人更傾向于把它認成“倭”字, 多數學者認為“委”和“倭”相通, “委奴國”即“倭奴國”。

但是, “倭奴國”究竟是一個國家的名稱, 還是“倭”之“奴國”的意思呢, 這又存在較大分歧。 不過, 在文化上不應該帶上個人的感情色彩, 我們更要公正地對待這一文化。

之後, 根據專家的多方考證, 這枚金印是真的, 這是毫無疑問的。 一九五六年, 考古學家在雲南省滇王的墳墓裡發現了和上面的那顆非常相似的金印綬, 除刻的字不同, 不管是大小、之地、材料、還是做工都是一模一樣。 在一九八一年, 揚州市也發現了一顆相同的印綬, 在揚州也發現這一顆東漢明帝劉莊在永平年間賜給劉姓諸侯的印綬, 年號與日本出土的金印只隔著一年。

並且,在一九八九年福岡市亞太博覽會上,就有人將日本出土的金印與漢朝廣陵王的金印放在一起。這時候出現了一件讓所有人都震驚的事情,此前,要準備一個圖錄,名古屋方面派照相專家來福岡拍照。當兩顆印綬靠近的時候,它們之間發出了只有在北極或者南極才看得到的極光,隨著時間變長,光芒也才慢慢消失。

專家解釋,只有相同材料的東西在長時間的分隔下相遇才會產生這種情況。如此,無論日本學者如何狡辯,也辯不過這一真理。漢朝賜給太子以及各諸侯王的金印,一般情況下都是龜紐,但是,對與臣服國那就不一樣了,這裡,大部分是蛇、駱駝之類的圖形。從之前出土的形制上來看,日本出土的這一塊金印完全符合漢制。

所以,可以斷定的是,日本自漢朝其起就已經臣服於中國,並且,以中國為宗主國。

參考資料:

『《漢委奴國王金印》、《後漢書·東夷列傳》、《三國志·魏志·倭人傳》』

年號與日本出土的金印只隔著一年。

並且,在一九八九年福岡市亞太博覽會上,就有人將日本出土的金印與漢朝廣陵王的金印放在一起。這時候出現了一件讓所有人都震驚的事情,此前,要準備一個圖錄,名古屋方面派照相專家來福岡拍照。當兩顆印綬靠近的時候,它們之間發出了只有在北極或者南極才看得到的極光,隨著時間變長,光芒也才慢慢消失。

專家解釋,只有相同材料的東西在長時間的分隔下相遇才會產生這種情況。如此,無論日本學者如何狡辯,也辯不過這一真理。漢朝賜給太子以及各諸侯王的金印,一般情況下都是龜紐,但是,對與臣服國那就不一樣了,這裡,大部分是蛇、駱駝之類的圖形。從之前出土的形制上來看,日本出土的這一塊金印完全符合漢制。

所以,可以斷定的是,日本自漢朝其起就已經臣服於中國,並且,以中國為宗主國。

參考資料:

『《漢委奴國王金印》、《後漢書·東夷列傳》、《三國志·魏志·倭人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