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讓孩子致命的汽車盲區原來隱藏這幾處?#有圖有真相#

先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小編3歲左右的時候, 在家門口玩耍, 一輛小轎車從我身上開了過去, 沒錯, 就是那麼巧合, 等自己的爸媽反應過來的時候我已經在車底了。 不過, 小編僥倖的逃過了這一劫, 完好無損。

司機叔叔開過去之後也是嚇了一跳, 後視鏡看過去怎麼有個小孩!他震驚的原因在於他在駕駛座上根本就看不見我!看不見的原因在於這就是——可怕的視覺盲區。

奪命視覺盲區僅是在3月新聞報導的就有6起, 河南2起, 深圳3起, 蕭山1起, 這還不包括其他城市的。

這是3月在杭州蕭山發生的一起事故(gif動圖):

那個女孩, 走著走著就在行駛的汽車前面蹲了下去!就是那麼一瞬間, 無法挽回的事情發生了。 血淋淋的事實, 再一次提醒我們:外出時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注意盲區!尤其是在車流量較多的公路或停車場等危險場所。

對開車的朋友們來說, 開車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隨時留心車輛和行人的情況。 尤其要注意駕駛盲區, 減速慢行❗️

為什麼孩子會更容易出現盲區事故呢?

的確, 孩子是視線盲區的主要受害群體。 主要原因在於:

1、交通安全意識比成年人薄弱。

2、生理上尚未成熟, 視覺範圍遠小於成人。

3、注意力集中時間低於成人, 沒有危機感, 經常亂穿馬路, 比如車輛駛近時突然猛跑, 走到路中發現車輛驚慌失措等。

4、對交通安全的認知不全面, 尤其是遇到突發情況, 會更容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

如今, 帶寶寶外出、接送幼稚園上下學, 私家車成已經為寶寶出行的代步工具。

然而, 方便的同時, 私家車也帶來很多安全隱患, 快來看看, 下面的這11種危險行為你們家還在繼續嗎?

抱著寶寶乘車

安全隱患:當汽車突然緊急刹車或者發生碰撞, 父母根本無力抱住懷中的寶寶。

正確方式:為寶寶配備適宜他年齡和體重的安全座椅。

讓寶寶坐在副駕駛的位置

安全隱患:危險情況下安全氣囊就會自動崩開, 位置正好是寶寶的頭頸部位, 會對寶寶造成極大的傷害。

正確方式:12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坐在後排, 並使用適合寶寶的安全。

給寶寶綁成人安全帶

安全隱患:發生車禍時, 安全帶往往成為最危險的“索命”帶。

正確方式:當寶寶乘坐安全座椅時, 要系好上面的安全帶。

把寶寶單獨留在車內

安全隱患:在夏季, 車窗緊閉時車內溫度會迅速升高, 很容易造成致命性的一氧化碳中毒。

正確方式:離開車子一定要把車門鎖好, 拉緊手刹, 把寶寶抱走。

讓寶寶把手或者頭探出車窗外

安全隱患:在錯車、超車時, 寶寶任何部位探出車窗外都很危險, 容易被其他車輛撞傷。

正確方式:及時制止寶寶把頭部或者胳膊伸出車窗外。

給寶寶吃顆粒狀的食物

安全隱患:行車時給寶寶喝水或者吃顆粒狀的糖果、豆類、果凍等食物,車子在顛簸或者急刹車時,寶寶容易被食物噎住。

正確方式:儘量避免在車上讓寶寶吃東西或者喝水。

把車庫外或者停車場當做遊樂場

安全隱患:對於司機來說,停車場的有效視界非常窄,加上寶寶個子矮不易被發現,安全效果很差。

正確方式:不論在自家車庫,還是在停車場,不讓寶寶在停車集中的地方玩耍,離開車輛前後的盲區,以防汽車突然啟動撞傷寶寶。

倒車、拐彎時沒有留意車後的寶寶

安全隱患:寶寶比較矮,倒車或拐彎時在後視鏡裡看不到寶寶,容易發生意外。

正確方式:確保寶寶不在車後或者車周圍時再倒車。

跟寶寶在車內打鬧、玩耍

安全隱患:寶寶在打鬧或者玩耍的過程中,容易碰觸到車內的按鍵造成危險,還可能造成唾液進入氣管造成窒息。

正確方式:父母不要在車內逗引寶寶,如果車內承載兩個以上的寶寶,更要及時留意寶寶之間的嬉鬧、玩具情況。

寶寶在車內時不鎖安全鎖

安全隱患:在行車時寶寶可能會誤開車門,造成危險。

正確方式:不要以為寶寶力氣小,推不動沉重的車門,一定要記著鎖好車窗安全鎖。

不注意停車休息

安全隱患:當寶寶不耐煩的時候,就想吃東西、玩玩具甚至開始哭鬧,開車門試圖出去、跟大人玩鬧等,出現一連串的安全隱患。

正確方式:帶寶寶出門,最好每隔兩個小時就停車休息,大人和寶寶都可以下車活動活動,轉移注意力。

小編為此找來了車的模型,希望能讓大家更清晰的瞭解,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避開無形的惡魔。

小轎車的盲區

總共有6個,分為左右側的A、B柱盲區;後視鏡盲區、車底盲區以及車頭和車尾盲區。

①車頭盲區(1.2M):對於蹲在車前及身高不足1米的孩子而言,會存在視覺盲區。

②AB柱盲區(1M~2.5M):指的是前擋風玻璃和前側窗之間的車體框架所遮擋的、導致視線看不到的地方。建議司機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③後視鏡盲區(2M):右側盲區最大,也最容易被忽視。當後視鏡不能完全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資訊時,最容易發生事故。

④內輪差(2M):內輪差又稱奪命三角區,方向盤打得越多,內輪差就會越大。

⑤車尾盲區(4M):多發生在因為倒車,沒有發現車後方的孩子引起。

公車的盲區

(圖片來源:青島新聞網)

總共有3個,分為車頭,右車輪附近、車尾。

盲區1:車頭(寬2M,長1.4M):這個範圍內均屬於視線盲區。身高低於1.2米的孩子尤其要注意遠離。

盲區2:右車輪附近:司機右轉彎時,會被車體框架遮擋部分視線。

盲區3:車尾(3M):這個位置是全盲區!孩子千萬要小心。

現在很流行的純電動公交會存在視覺盲區嗎?

答:會少很多。

一是因為純電動公交在車輛的前、後方都安裝了報警雷達,如果有人經過車頭前側或車尾後方時,雷達都會自動感應並進行報警。

二是電動公交還加裝了多角度反光鏡,可以讓駕駛員多角度觀察車周圍的情況。

不過小編建議,還是要提高警惕性,以防萬一。

大卡車的盲區

可以看的出來,大卡車的右側和車尾是盲區最大的位置,也是最危險的區域。圖中所標識的4個區域都是需要遠離的。

所以,在面對卡車盲區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躲”。

注意啦!以上的盲區中,危險係數最高的就是①右前輪盲區和②車後盲區。

像大客車、大卡車右前輪的視線盲區就會更大,也更容易被忽略。然後就是車後盲區,在進行倒車的時候,很容易發生這類事故。

如何避免孩子發生盲區事故呢?

家長和駕駛員同志注意啦

1、在開車前,先檢查是否有小孩在車周圍。

2、開車時,要適當調整坐姿,讓身體的視點使盲區被壓縮到最小範圍內。

3、跟車距離不要太近,建議兩車相距20米以上。

4、要合理地分配注意力,開車時也要注意路邊的行人。

5、要控制車速,防止盲區增大。

6、培養孩子安全意識,勿在汽車周圍嬉戲打鬧。

7、根據自己的坐姿調節後視鏡,盡可能減少它們的盲區。

8、不要過分依賴倒車雷達,因為雷達也有感應盲區,對於一定高度以下或很細的物體,倒車雷達往往檢測不到。

小編找來了安全交通知識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送給各位,希望能讓孩子們在潛意識裡瞭解車周圍也是很危險。

❗️ 不在車前跑 不在車後留 ❗️ ❗不在車邊站 不在路上玩❗️

你平時會給孩子教一些安全知識嗎?都是哪些方面的?留言分享下吧!

猛戳【瞭解更多】,寶貝TA,趁現在。

容易被其他車輛撞傷。

正確方式:及時制止寶寶把頭部或者胳膊伸出車窗外。

給寶寶吃顆粒狀的食物

安全隱患:行車時給寶寶喝水或者吃顆粒狀的糖果、豆類、果凍等食物,車子在顛簸或者急刹車時,寶寶容易被食物噎住。

正確方式:儘量避免在車上讓寶寶吃東西或者喝水。

把車庫外或者停車場當做遊樂場

安全隱患:對於司機來說,停車場的有效視界非常窄,加上寶寶個子矮不易被發現,安全效果很差。

正確方式:不論在自家車庫,還是在停車場,不讓寶寶在停車集中的地方玩耍,離開車輛前後的盲區,以防汽車突然啟動撞傷寶寶。

倒車、拐彎時沒有留意車後的寶寶

安全隱患:寶寶比較矮,倒車或拐彎時在後視鏡裡看不到寶寶,容易發生意外。

正確方式:確保寶寶不在車後或者車周圍時再倒車。

跟寶寶在車內打鬧、玩耍

安全隱患:寶寶在打鬧或者玩耍的過程中,容易碰觸到車內的按鍵造成危險,還可能造成唾液進入氣管造成窒息。

正確方式:父母不要在車內逗引寶寶,如果車內承載兩個以上的寶寶,更要及時留意寶寶之間的嬉鬧、玩具情況。

寶寶在車內時不鎖安全鎖

安全隱患:在行車時寶寶可能會誤開車門,造成危險。

正確方式:不要以為寶寶力氣小,推不動沉重的車門,一定要記著鎖好車窗安全鎖。

不注意停車休息

安全隱患:當寶寶不耐煩的時候,就想吃東西、玩玩具甚至開始哭鬧,開車門試圖出去、跟大人玩鬧等,出現一連串的安全隱患。

正確方式:帶寶寶出門,最好每隔兩個小時就停車休息,大人和寶寶都可以下車活動活動,轉移注意力。

小編為此找來了車的模型,希望能讓大家更清晰的瞭解,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避開無形的惡魔。

小轎車的盲區

總共有6個,分為左右側的A、B柱盲區;後視鏡盲區、車底盲區以及車頭和車尾盲區。

①車頭盲區(1.2M):對於蹲在車前及身高不足1米的孩子而言,會存在視覺盲區。

②AB柱盲區(1M~2.5M):指的是前擋風玻璃和前側窗之間的車體框架所遮擋的、導致視線看不到的地方。建議司機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③後視鏡盲區(2M):右側盲區最大,也最容易被忽視。當後視鏡不能完全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資訊時,最容易發生事故。

④內輪差(2M):內輪差又稱奪命三角區,方向盤打得越多,內輪差就會越大。

⑤車尾盲區(4M):多發生在因為倒車,沒有發現車後方的孩子引起。

公車的盲區

(圖片來源:青島新聞網)

總共有3個,分為車頭,右車輪附近、車尾。

盲區1:車頭(寬2M,長1.4M):這個範圍內均屬於視線盲區。身高低於1.2米的孩子尤其要注意遠離。

盲區2:右車輪附近:司機右轉彎時,會被車體框架遮擋部分視線。

盲區3:車尾(3M):這個位置是全盲區!孩子千萬要小心。

現在很流行的純電動公交會存在視覺盲區嗎?

答:會少很多。

一是因為純電動公交在車輛的前、後方都安裝了報警雷達,如果有人經過車頭前側或車尾後方時,雷達都會自動感應並進行報警。

二是電動公交還加裝了多角度反光鏡,可以讓駕駛員多角度觀察車周圍的情況。

不過小編建議,還是要提高警惕性,以防萬一。

大卡車的盲區

可以看的出來,大卡車的右側和車尾是盲區最大的位置,也是最危險的區域。圖中所標識的4個區域都是需要遠離的。

所以,在面對卡車盲區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躲”。

注意啦!以上的盲區中,危險係數最高的就是①右前輪盲區和②車後盲區。

像大客車、大卡車右前輪的視線盲區就會更大,也更容易被忽略。然後就是車後盲區,在進行倒車的時候,很容易發生這類事故。

如何避免孩子發生盲區事故呢?

家長和駕駛員同志注意啦

1、在開車前,先檢查是否有小孩在車周圍。

2、開車時,要適當調整坐姿,讓身體的視點使盲區被壓縮到最小範圍內。

3、跟車距離不要太近,建議兩車相距20米以上。

4、要合理地分配注意力,開車時也要注意路邊的行人。

5、要控制車速,防止盲區增大。

6、培養孩子安全意識,勿在汽車周圍嬉戲打鬧。

7、根據自己的坐姿調節後視鏡,盡可能減少它們的盲區。

8、不要過分依賴倒車雷達,因為雷達也有感應盲區,對於一定高度以下或很細的物體,倒車雷達往往檢測不到。

小編找來了安全交通知識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送給各位,希望能讓孩子們在潛意識裡瞭解車周圍也是很危險。

❗️ 不在車前跑 不在車後留 ❗️ ❗不在車邊站 不在路上玩❗️

你平時會給孩子教一些安全知識嗎?都是哪些方面的?留言分享下吧!

猛戳【瞭解更多】,寶貝TA,趁現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