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除了半夜敲木頭,古人這些防火“妙招”一定要見識一下!

撰文/嬋玉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天乾物燥, 小心火燭” , 古裝電視劇裡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句臺詞, 目的是警示人們小心火災。

但你知道嗎?除了大半夜敲木頭, 古人防火的花樣還有很多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火與中國文化

古人們對火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我國古代建築大多是木質結構, 天氣乾燥時極容易起火。

在沒有自來水管、高壓水槍和消防車的古代, 對火災的預防是十分必要的。 在各種古裝劇裡,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打更人邊走邊喊:“天乾物燥, 小心火燭。 ”這個場景並不是導演和編劇的想像, 而是有據可依。

《周禮·天官》中記載, 到了每年春秋兩季, 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都要搖動木鐸, 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的中國人信奉神明, 因此會在建築物上放置厭勝之物(“厭”字此處念yā, 通“壓”, 厭勝是指舊時漢族民間一種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習俗),

祈求神明保佑人們不受火災的侵害, 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 。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紫禁城裡的大殿就會發現, 在每座大殿的屋脊兩端都有一組對稱的龍形裝飾, 在建築學上稱為“正吻”或“大吻”。 這實際上是一種叫“蚩尾”的神獸, “水之精, 能辟火災”。

古代房頂屋脊上少不了蚩尾的身影, 古人相信這種神獸可以辟火

在大型建築上安放厭勝是古代建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過這種設計也不過是古人的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據記載, 雕刻了無數蚩尾神獸的紫禁城還是常常發生火災, 截至1949年, 紫禁城共發生過大大小小73次火災, 其中供皇帝上朝、大臣覲見用的太和殿先後被燒過4次。

古代的消防科學技術

即使做了很多預防, 有些火災也無可避免。 在一次次的失火、滅火實踐中, 我們的祖先逐漸總結和創造出了消防科學技術, 其中很多在世界範圍內都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哦。

建築中的分隔技術

所謂分隔, 就是在可燃物之間做技術處理, 塗上濕潤的泥土,

形成一個不可燃的保護層。 春秋時期, 為了應對軍事進攻和火的侵襲, 墨子首先總結了建築防火的基本經驗。 提出了城門上塗泥防火、用麻布做水鬥、皮革做水盤、城門樓上設儲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在後來的發展中, 在建築中加入防火牆逐漸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防火方法。 北宗的《營造法式》被稱為古代消防標準的專著, 其中對建築的防火牆有專門的尺寸標準。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特色, 但其最初是作為封火牆使用, 是防火用的建築分隔設施

多樣的儲水工具

儲水是救火的關鍵, 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儲水工具。 從商代起宮廷裡就開始設置水缸。 明朝時, 在宮廷裡鑄造金屬大水缸, 每口水缸高1米, 重1500多千克, 缸內可存水1000多升。

到了清朝, 宮裡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 每天安排太監往缸裡挑水, 冬天為了防凍, 還要給水缸帶上棉套, 並用炭火給水缸加溫。 目前故宮尚存有18口鑾金水缸。 由於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 因此, 被稱為“太平缸”。

城市消防體系逐漸形成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燒陶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把燒陶區和生活區分開,其中有一個考慮就是防止引發火災。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職能逐漸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從單體建築出發,而是轉向城市消防規劃。宋代,很多城市裡都設置瞭望火樓,樓頂有兩人值班,發現城中有火情就及時報告,以便官府組織救火。望火樓,就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撲救火災的設施。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歷史,而且做到了隨需隨用。

望火樓

明代實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隊伍和義務消防組織“火灶”。設置水缸、麻搭、火鉤,組織人員,往來巡視,遇火則擊拆報警並配斧、甕、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較嚴密的滅火制度,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鴉片戰爭後,西方先進技術開始進入中國。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1年)後,清政府購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裝備——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

古代滅火工具

這樣看來,古人防火妙招真的不少。雖然那時候的防火技術沒有現在那麼先進,但這些都為現如今的消防系統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呢。

城市消防體系逐漸形成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燒陶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把燒陶區和生活區分開,其中有一個考慮就是防止引發火災。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職能逐漸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從單體建築出發,而是轉向城市消防規劃。宋代,很多城市裡都設置瞭望火樓,樓頂有兩人值班,發現城中有火情就及時報告,以便官府組織救火。望火樓,就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撲救火災的設施。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歷史,而且做到了隨需隨用。

望火樓

明代實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隊伍和義務消防組織“火灶”。設置水缸、麻搭、火鉤,組織人員,往來巡視,遇火則擊拆報警並配斧、甕、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較嚴密的滅火制度,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鴉片戰爭後,西方先進技術開始進入中國。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1年)後,清政府購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裝備——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

古代滅火工具

這樣看來,古人防火妙招真的不少。雖然那時候的防火技術沒有現在那麼先進,但這些都為現如今的消防系統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