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5個高品質親子陪伴法則,給孩子滿滿幸福感!

前幾天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來諮詢, 覺得親子關係緊張, 不知如何陪伴孩子, 常常覺得孩子不願意聽她說什麼, 也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總是“不聽話”。 當我問媽媽平時如何陪伴孩子時, 媽媽沉默不語。

家長究竟該如何進行高品質的親子陪伴呢?今天我們請培樂多特邀專家, 親子教育、感統訓練高級指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趙泓老師, 來為家長們解讀親子陪伴的問題。

親子陪伴中家長常犯的錯誤

常見家庭陪伴中, 父母親更多是以自己認為好玩, 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覺得孩子會喜歡的方式陪伴孩子。 比如:

和孩子一起去公園, 剛進門口孩子想蹲下來觀察螞蟻, 媽媽可能覺得公園有很多好玩的, 為什麼一定要在門口玩呢, 於是用各種方式勸說孩子進去玩;

週末帶孩子去植物園, 本想通過植物讓孩子更多接觸大自然, 可是孩子進了植物園就想蹲在地上挖土,

而挖土這事在家樓下就可以做, 而且也不衛生, 所以父母親會勸說或者權威說教式阻止孩子做這件事;

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幹家務, 模擬做飯, 但父母親覺得“過家家”實在是太無聊了, 讓孩子自己玩就可以, 而自己則在刷朋友圈……

以上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

這些屬於高品質陪伴麼?孩子需要的高品質陪伴到底是什麼?

高品質親子陪伴的5個金句

第一:全身心投入。

切忌身在曹營心在漢, 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狀態;

第二:在開始遊戲時, 我們是觀察者。

以捏彩泥為例, 捏彩泥屬於工作性活動, 這類活動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他們在工作中能獲得高峰體驗, 並由此產生滿足感愉悅感, 從而能發展心智。 父母親放下自己想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教授孩子的欲望, 不要打擾孩子, 讓他們沉浸在自己創造的精神世界中。 比如, 孩子捏了一匹馬, 不要糾正他馬的腿不一樣高等問題, 而關注于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的發展, 同時給予鼓勵, 讓孩子找到成就感;

第三:我們是引導者和傾聽者。

例如, 陪伴孩子捏彩泥的時候, 可以多引導孩子表達, 我們需要少言多聽, 引導孩子自己設置捏彩泥的角色情境, 詢問孩子捏的是什麼?孩子創造的這些角色在做什麼?角色要去哪裡?角色有什麼樣的故事……通過引導和傾聽, 不僅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主動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與我們互動的同時也鍛煉了人際溝通能力, 與孩子共同創作作品同時, 也是合作的學習過程;

第四:孩子工作時, 我們雖然也是遊戲參與者, 但是一定要堅守“無為”。

有時候家長陪伴孩子玩遊戲, 或者完成某些作品, 家長一定要把作品做到盡善盡美, 自己玩的不亦樂乎了, 卻忽略陪伴孩子的核心不在於我們共同創作了多麼完美的作品, 而在於陪伴孩子創作作品的過程;

第五:情緒處理方式是高品質陪伴中讓愛連結的關鍵點。

有時候孩子因為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而著急, 甚至出現情緒。 父母親一定要純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的當下的感受, 而不是講道理。 我們需要認真的傾聽,傾聽的同時不僅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是訓練孩子語言表達的過程,同時我們需要看著她的眼睛,換位思考她的感受,這樣做得目的是讓我們與孩子產生愛的聯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陪伴他

當我們通過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一起捏彩泥,一起過家家,一起躲貓貓等方式陪伴孩子的時候,孩子的世界是有愛的,有愛的孩子會富有安全感,他的狀態飽滿而自信。

天下的父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愛我們為孩子提供的家。我們經常為了夢想而奮鬥,為了生計而奔波,卻常常忽略了為孩子唱一首歌;我們想盡辦法為孩子提供我們認為最好的一切,卻常常忽略了成長中我們可以陪伴她的時間,陪伴她一起捏個海星,一起做個糖果,一起瞭解她的培樂多。

想知道培樂多怎麼幫助孩子提高想像力、創造力,並提升親子陪伴品質嗎?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精彩專題頁吧~

我們需要認真的傾聽,傾聽的同時不僅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是訓練孩子語言表達的過程,同時我們需要看著她的眼睛,換位思考她的感受,這樣做得目的是讓我們與孩子產生愛的聯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陪伴他

當我們通過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一起捏彩泥,一起過家家,一起躲貓貓等方式陪伴孩子的時候,孩子的世界是有愛的,有愛的孩子會富有安全感,他的狀態飽滿而自信。

天下的父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愛我們為孩子提供的家。我們經常為了夢想而奮鬥,為了生計而奔波,卻常常忽略了為孩子唱一首歌;我們想盡辦法為孩子提供我們認為最好的一切,卻常常忽略了成長中我們可以陪伴她的時間,陪伴她一起捏個海星,一起做個糖果,一起瞭解她的培樂多。

想知道培樂多怎麼幫助孩子提高想像力、創造力,並提升親子陪伴品質嗎?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精彩專題頁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