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學生如何進美國名校?美媒:不能光會“奧數”

美媒稱, 隨著3月29日Ivy Day(常春藤日)的放榜, “驚心動魄”的申請季走向尾聲, 今年美國常春藤八所盟校的錄取率再創新低。 包括很多中國老牌精英名校的申請者在內, 都在感歎今年美國名校申請競爭太過慘烈。

今年美國常春藤八所盟校的錄取率再創新低, 申請競爭太過慘烈。 圖片來自路透社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11日報導, 名校錄取率越是走低, 人們就越是想瞭解那些被名校錄取的幸運兒有什麼共同的特質。

常春藤盟校以及其他美國頂尖大學總是強調學生的領導力, 因此領導力可謂它們要求學生所具備的共同特質。 美國名牌大學招生官強調申請學生的領導力這一素質十分值得深入思考和認真分析, 美國名牌大學強調領導力到底意味著什麼?美國招生官真的有錯嗎?

報導稱, 申請大學只是一個階段性事件, 一個學生將名校對申請者的領導力素質的要求, 作為追求完美的動力這不能算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只是把美國大學要求申請者具備的領導力素質當成中國某些高中所看重的“奧數”技能, 如果把這個並無具體衡量指標的素質的培養, 變成無中生有的精心打磨包裝,

再以此作為進入美國名校的敲門磚, 則更是錯上加錯了。

實際上, 領導力素質只是美國名校要求申請者具備的素質之一, 比如哈佛大學所中意的申請者, 既有那些已經在同齡人中堪稱優秀、從而可為他人示範人生經驗的人, 也有那些通過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可以激勵他人的學子。

比如幾年前哈佛從北京四中錄取的一位同學, 她深入瞭解中國塵肺病人狀況, 採用多種手段號召全社會關注這個弱勢群體。

這就說明申請大學的學生具備領導力素質固然重要, 但它不是定義學生優秀的唯一指標,

學生的個性與特徵、經歷與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這種多元化學生主體的構成, 正是使大學保持激情和動力的根本。

報導稱, 對於領導力與領袖的定義,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無論如何, 把領導力當成領導者以及指揮甚至指使別人的能力是不對的, 領導力是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帶動和影響周邊的人們一同參與和行動以服務社會的能力,名校對申請者領導力素質的要求是一種正向激勵,是要求那些大概率成為社會精英的人,在開始步入社會之時便要具備服務社會的理念和初步技能。

文章來源於僑報網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信宇出國】

領導力是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帶動和影響周邊的人們一同參與和行動以服務社會的能力,名校對申請者領導力素質的要求是一種正向激勵,是要求那些大概率成為社會精英的人,在開始步入社會之時便要具備服務社會的理念和初步技能。

文章來源於僑報網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信宇出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