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美團擴張危機——王興的桀驁與焦慮

看似五彩斑斕的業務線背後, 折射出怎樣的危機?

文 | 本刊記者 史亞娟

來源 | 中外管理新媒體

“從今以後, 三公里內騎美團摩拜單車, 三公里外叫美團網約車, 蹲家裡點美團外賣, 出去玩用美團旅遊團購……“美團, 真是讓生活更美好了!”清明節前夕, 當我們還沉浸在新一輪打車補貼的喜悅之時, “超級平臺”美團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摩拜單車納入麾下——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 包括35%美團股權、65%現金。

美團“出行故事”可謂蓄意良久。 先是一年之前于南京等七城市發動網約車補貼大戰, 到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 正式向滴滴宣戰。 近期又不惜重金砸向前景並不明朗的共用單車市場……原本格局分明的互聯網出行市場, 因美團的加入仿佛被打入一劑雞血, 頓成各界關注的焦點。

只是, 面對燒錢比外賣要厲害很多的網約車和共用單車市場, 美團有充足的資金流嗎?看似五彩斑斕的業務線背後,

折射出怎樣的戰略思考?

與阿裡反目, 搶攻滴滴, 背靠騰訊, 豪擲摩拜……擴張主義者王興眼中的星辰大海, 正變得具體而微。

1

蓄意良久的“出行故事”

美團“出行故事”的第一筆, 寫於2016年, 執筆人便是王興。 2016年, 王興以個人名義參與了摩拜C輪與C+輪共計超過1億美元融資。 這是他與摩拜緣分的開始, 也是美團“出行故事”的開篇。

2017年情人節, 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 經過10個月的發展, 故事漸入高潮, 美團在當年12月宣佈成立出行事業部, 推出美團打車App。

此時距國內第一家網約車平臺成立已過去7年, 滴滴也早已佔據市場份額的絕對優勢(公開資料顯示, 在2017年年底一輪 40 億美元融資後, 這個行業老大的估值已達560 億美元)當時習慣了一家獨大的滴滴, 根本沒把後生美團放在眼裡。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3月21日, 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 同時上線計程車、快車兩種業務。 美團披露美團打車上線當日就獲得近15萬個訂單, 22日訂單量超過25萬, 24日達30萬, 五成用戶成回頭客。

美團的進擊, 很快引起滴滴的不滿, 相繼推出相關現金獎勵拉攏用戶, 同時宣佈進軍外賣市場膈應一下競爭對手。

向來不缺流量和用戶的美團, 拓展新業務時拿出一定補貼吸引到用戶並非難事, 但問題是, 一旦補貼停下來呢?“3個月後再說。 ”兼職做美團打車的車主趙師傅笑言, “美團打車前3個月免抽成, 上海私家車主都出來兼職跑美團了!”對此業界普遍不予樂觀:美團打車儘管前期佔領部分市場份額不難, 但只要滴滴把分成稍降一點, 美團再燒錢就難免傷筋動骨。

而王興選擇新業務的口味, 恰是那些“只要燒錢就能有收入的重運營生意”。 按他自己的說法, 網約車跟外賣同樣是基於位置的服務(LBS), 兩者都屬於“偏線下結合, 各個城市布點, 用互聯網提升體驗、降低成本”的生意。 “看起來我什麼都做, 其實只做一件事——出售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 要知道想要下館子、點外賣、租車的, 基本是同一個群體。 ”

在王興“同一使用者群體”品類擴張邏輯下, 美團業務線如今又多了一個不僅盈利堪憂, 甚至還拖欠巨額債務的共用單車生意。美團出行的另一位主角——摩拜再次亮相台前。

對美團而言,以16億美元現金、11 億美元債務作價,接下一個與現有業務基本無關的共用單車攤子,很難不讓人懷疑這筆交易更多是在幫大股東騰訊回本。王興在一次採訪中被問起“互聯網圈誰是朋友”時,斬釘截鐵回答是騰訊。“同時騰訊也是我們最重要的股東。”

一個插曲是,滴滴和軟銀也曾有意投資摩拜,給出估值更高,相對於美團收購似乎更易為摩拜所接受。但同為摩拜最大機構股東的騰訊,最終拒絕了滴滴,沒有否決權的摩拜團隊只得服從。

更有分析一針見血指出,面對已強勢取得ofo控制權的阿裡,騰訊急需一個對抗馬雲的急先鋒,馬化騰選擇了徹底與阿裡翻臉、將自己緊緊捆綁上騰訊戰車的王興,而非自主性、獨立性更強的程維。而軟銀又是阿裡的主要投資者,敵人的朋友亦是敵人。

2

四處樹敵的擴張狂徒

滴滴與Uber合併後,業界本以為網約車市場沒有多少戰爭了,但美團帶來了意外。

這確實很意外。美團發家於團購業務,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團購平臺。如今卻很難僅用一句話來定義美團。

最新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點評構建起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場景。

與此同時,隨著多元化的進行,從外賣到酒旅,再到出行,這些年美團四處點火,處處樹敵,與餓了麼、與攜程、現在又與滴滴進行著一場暫時看不到結局的戰爭。

美團式擴張為何如此容易不招人待見?

王興的性格是把雙刃劍,當年周鴻禕打算邀他一起做校內網時,明明囊中羞澀卻一幅愛搭不理的樣子,隨後周鴻禕就力勸紅杉不要投資。但今日資本徐新反覺得王興厲害,“此人做的很多業務都不是第一個,卻能後來居上,把前人PK掉!”

儘管王興熱衷於把所有人變成競爭對手,是能力還是病灶尚無定論,但當年與阿裡反目卻足見其性格中的矛盾。

美團出行的最新戰爭,只不過是多年來美團持續大戰的延續。2010年王興創辦美團網,迅速殺入團購領域。經歷過千團大戰後,2015年合併大眾點評,成立新美大,成為O2O領域的獨角獸。

而在美團外賣與餓了麼多年廝殺中,阿裡扮演了重要角色。2017年4月,阿裡和螞蟻金服4億美元投資了餓了麼,自此阿裡系成為餓了麼最大股東。2018年初還曾傳出消息,阿裡將全資收購餓了麼納入新零售體系。

但扶持餓了麼前,阿裡先看中的是美團。在2011、2014年,美團B輪和C輪融資中均有阿裡身影,到了2016年E輪融資中,騰訊出現了……當年王興造訪阿裡總部與馬雲的交流也並不愉快,拋出一句“如果阿裡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尊敬他們”。也許正是這種睥睨一切又不阿世取容的派頭,才讓資本最終選擇了他而不是大眾點評張濤,更讓騰訊內定王興而不是程維來整合摩拜,繼續這場出行之戰。

就如一枚硬幣正反面,王興的激進,也讓外界對其未來產生了疑惑——對於一家還不具備連續盈利的創業公司而言,多元化無疑需要大量資金支援。

據公開資料,美團成立8年間,共完成6輪融資和兩次戰略投資,已知融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2017年5月,美團點評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少暉透露:公司整體業務盈虧平衡,賬上實際資金儲備超30億美元。2017年10月又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這意味著,美團點評至少手握70億美元資金。

但當收入摩拜後,美團現金儲備只剩下30億美元左右。再減去摩拜公開的10億美元債務,現金儲備將進一步稀釋。而一旦現金儲備不足,美團擴張計畫也將受到直接影響。

3

to IPO下的資本重壓

美團涉入出行領域旨在補足生態圈,如果將這個理由看作是美團式擴張的A面,那麼B面就是對其估值的重要性。該重要性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層是提升估值,這對美團至關重要。在酒旅、外賣、本機服務之外拓展一條新賽道,於上市勢必會拉升估值;另一層在於提升融資需求。

2017年10月完成40億美元融資後,美團點評估值已達300億美元。對於上市,王興並沒有表現出壓力。但最近美團被曝出即將赴港上市的消息——3月27日美團點評已與美銀美林、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接洽,籌備今年香港上市事宜。王興本人也透露,正在準備美團上市計畫。

業內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團急於尋求投行旨在增加融資金額。好消息是,有了打車業務的加入,美團在估值上會給資本市場講一個更大的故事。壞消息是,打車業務現階段對美團的價值是助其上市,一旦美團上市完成,或許就不會在打車業務上耗費更多精力和資金。

這並非空穴來風。美團打車在上海推出後,就有媒體調查發現其官方宣佈的30萬單中竟有40%為虛假訂單,也就是司機為騙取高額補貼而刷單。其實這種現象在網約車大戰時比比皆是,滴滴、Uber都為此付出過巨大代價。令人困惑的是,既然是行業共知的弊端,為何美團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更有趣的是,王興近日更在飯否上主動懟起了滴滴。王興在轉發網友關於孫正義撮合滴滴、Uber合併傳聞時給出了嗆人的一句話:“滴滴好像一貫喜歡這種以資本為中心的玩法”。言下之意,美團才是“以客戶為中心”。

若按王興說法,更適合“以資本為中心”非共用單車莫屬,短時間內撬動資金數量更多,而作為摩拜的最終所有者美團,玩的也是“以資本為中心”的遊戲。

敏感時期揶揄競爭對手在業界看來並沒有什麼稀奇。只是一貫低調的王興這樣赤裸裸站出來嗆人,著實令人感覺到美團對於打車業務的緊張和焦慮。

誠然,美團能在一次次“大戰”後活到現在,經營能力自然不會差。但每一次都要花掉更多的錢,來維持增長以擴大估值。

這與老一代互聯網公司通過大規模虧損打下市場不同。畢竟前輩們通過某一方面的長期投入建立起了護城河。如今天亞馬遜雲計算、智慧語音產品,甚至把微軟、Google這類技術公司甩在身後;百度在搜索市場無可動搖;京東物流配送則成了差異化競爭力。而美團能做出行、滴滴能做外賣,可見這些錢建立起的門檻有多低!

甚至還拖欠巨額債務的共用單車生意。美團出行的另一位主角——摩拜再次亮相台前。

對美團而言,以16億美元現金、11 億美元債務作價,接下一個與現有業務基本無關的共用單車攤子,很難不讓人懷疑這筆交易更多是在幫大股東騰訊回本。王興在一次採訪中被問起“互聯網圈誰是朋友”時,斬釘截鐵回答是騰訊。“同時騰訊也是我們最重要的股東。”

一個插曲是,滴滴和軟銀也曾有意投資摩拜,給出估值更高,相對於美團收購似乎更易為摩拜所接受。但同為摩拜最大機構股東的騰訊,最終拒絕了滴滴,沒有否決權的摩拜團隊只得服從。

更有分析一針見血指出,面對已強勢取得ofo控制權的阿裡,騰訊急需一個對抗馬雲的急先鋒,馬化騰選擇了徹底與阿裡翻臉、將自己緊緊捆綁上騰訊戰車的王興,而非自主性、獨立性更強的程維。而軟銀又是阿裡的主要投資者,敵人的朋友亦是敵人。

2

四處樹敵的擴張狂徒

滴滴與Uber合併後,業界本以為網約車市場沒有多少戰爭了,但美團帶來了意外。

這確實很意外。美團發家於團購業務,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團購平臺。如今卻很難僅用一句話來定義美團。

最新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點評構建起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場景。

與此同時,隨著多元化的進行,從外賣到酒旅,再到出行,這些年美團四處點火,處處樹敵,與餓了麼、與攜程、現在又與滴滴進行著一場暫時看不到結局的戰爭。

美團式擴張為何如此容易不招人待見?

王興的性格是把雙刃劍,當年周鴻禕打算邀他一起做校內網時,明明囊中羞澀卻一幅愛搭不理的樣子,隨後周鴻禕就力勸紅杉不要投資。但今日資本徐新反覺得王興厲害,“此人做的很多業務都不是第一個,卻能後來居上,把前人PK掉!”

儘管王興熱衷於把所有人變成競爭對手,是能力還是病灶尚無定論,但當年與阿裡反目卻足見其性格中的矛盾。

美團出行的最新戰爭,只不過是多年來美團持續大戰的延續。2010年王興創辦美團網,迅速殺入團購領域。經歷過千團大戰後,2015年合併大眾點評,成立新美大,成為O2O領域的獨角獸。

而在美團外賣與餓了麼多年廝殺中,阿裡扮演了重要角色。2017年4月,阿裡和螞蟻金服4億美元投資了餓了麼,自此阿裡系成為餓了麼最大股東。2018年初還曾傳出消息,阿裡將全資收購餓了麼納入新零售體系。

但扶持餓了麼前,阿裡先看中的是美團。在2011、2014年,美團B輪和C輪融資中均有阿裡身影,到了2016年E輪融資中,騰訊出現了……當年王興造訪阿裡總部與馬雲的交流也並不愉快,拋出一句“如果阿裡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尊敬他們”。也許正是這種睥睨一切又不阿世取容的派頭,才讓資本最終選擇了他而不是大眾點評張濤,更讓騰訊內定王興而不是程維來整合摩拜,繼續這場出行之戰。

就如一枚硬幣正反面,王興的激進,也讓外界對其未來產生了疑惑——對於一家還不具備連續盈利的創業公司而言,多元化無疑需要大量資金支援。

據公開資料,美團成立8年間,共完成6輪融資和兩次戰略投資,已知融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2017年5月,美團點評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少暉透露:公司整體業務盈虧平衡,賬上實際資金儲備超30億美元。2017年10月又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這意味著,美團點評至少手握70億美元資金。

但當收入摩拜後,美團現金儲備只剩下30億美元左右。再減去摩拜公開的10億美元債務,現金儲備將進一步稀釋。而一旦現金儲備不足,美團擴張計畫也將受到直接影響。

3

to IPO下的資本重壓

美團涉入出行領域旨在補足生態圈,如果將這個理由看作是美團式擴張的A面,那麼B面就是對其估值的重要性。該重要性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層是提升估值,這對美團至關重要。在酒旅、外賣、本機服務之外拓展一條新賽道,於上市勢必會拉升估值;另一層在於提升融資需求。

2017年10月完成40億美元融資後,美團點評估值已達300億美元。對於上市,王興並沒有表現出壓力。但最近美團被曝出即將赴港上市的消息——3月27日美團點評已與美銀美林、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接洽,籌備今年香港上市事宜。王興本人也透露,正在準備美團上市計畫。

業內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團急於尋求投行旨在增加融資金額。好消息是,有了打車業務的加入,美團在估值上會給資本市場講一個更大的故事。壞消息是,打車業務現階段對美團的價值是助其上市,一旦美團上市完成,或許就不會在打車業務上耗費更多精力和資金。

這並非空穴來風。美團打車在上海推出後,就有媒體調查發現其官方宣佈的30萬單中竟有40%為虛假訂單,也就是司機為騙取高額補貼而刷單。其實這種現象在網約車大戰時比比皆是,滴滴、Uber都為此付出過巨大代價。令人困惑的是,既然是行業共知的弊端,為何美團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更有趣的是,王興近日更在飯否上主動懟起了滴滴。王興在轉發網友關於孫正義撮合滴滴、Uber合併傳聞時給出了嗆人的一句話:“滴滴好像一貫喜歡這種以資本為中心的玩法”。言下之意,美團才是“以客戶為中心”。

若按王興說法,更適合“以資本為中心”非共用單車莫屬,短時間內撬動資金數量更多,而作為摩拜的最終所有者美團,玩的也是“以資本為中心”的遊戲。

敏感時期揶揄競爭對手在業界看來並沒有什麼稀奇。只是一貫低調的王興這樣赤裸裸站出來嗆人,著實令人感覺到美團對於打車業務的緊張和焦慮。

誠然,美團能在一次次“大戰”後活到現在,經營能力自然不會差。但每一次都要花掉更多的錢,來維持增長以擴大估值。

這與老一代互聯網公司通過大規模虧損打下市場不同。畢竟前輩們通過某一方面的長期投入建立起了護城河。如今天亞馬遜雲計算、智慧語音產品,甚至把微軟、Google這類技術公司甩在身後;百度在搜索市場無可動搖;京東物流配送則成了差異化競爭力。而美團能做出行、滴滴能做外賣,可見這些錢建立起的門檻有多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