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溫州市區將建6條主題綠道!97.03公里,沿途都是最美的風景~

綠道, 是承載城市美好生活的公共空間。 記者近日從市規劃局獲悉, 《溫州城區綠道網專項規劃(2017-2020年)》已獲市政府批准, 我市三年內將重點建設溫州城區“三環五線”綠道工程, 打造97.03公里精品綠道。

近期重點建設工程分佈圖

此次規劃範圍包括鹿城、龍灣、甌海、洞頭等四個行政區, 旨在依託自然生態格局, 串聯城鄉自然、人文景觀, 城市重要公共空間及社區鄰里中心等節點, 構築綠道網路系統。

依據我市特有的城市組團結構、發達的城市水系, 結合城市的水網及景觀特點, 此次規劃營造的城市綠道總體格局, 擬從週邊形成綠色生態環, 串聯市郊森林公園節點;內部則形成“一帶、一橫、二縱、六圈、多點”的系統結構。

綠道規劃總圖

其中, “一帶”是沿甌江構成貫穿溫州市區由西至東的江海景觀綠道。 “一橫”, 即鹿城區、甌海區內東西方向主要橫向濱水景觀綠道;“兩縱”, 即鹿城區、龍灣區兩條南北方向濱水綠道;“六圈”, 由鹿城區、甌海區、龍灣區及洞頭區的六個環線型城市綠道;“多點”, 包括主要城市開敞空間、公園、歷史文化聚集區等綠道沿線節點。

依照規劃, 今年起到2020年, 我市將重點建設城區“三環五線”綠道建設工程,

打造97.03公里精品綠道。

綠道結構圖

會昌河綠道綠道貫通工程。 潘錦勃 航拍

核心片區將形成“一環四線”的城市綠道空間結構, 打造會昌河東段綠道、呂浦河段綠道、濱水環線東南段綠道、蒲州河段綠道網、溫瑞塘河段綠道和濱江帶狀公園綠道;

龍灣區將形成“一環一線”的城市綠道空間結構, 打造永強塘河段綠道、瑤溪河段綠道、黃石山後河段綠道、青山直河段綠道、環山北路-鎮標路段綠道;

洞頭區將形成“一環”的城市綠道空間結構, 打造洞頭環島公路段綠道。

市區擬打造6條主題特色綠道

此次計畫在市區範圍內根據區域特點,

打造6條主題特色綠道。

歷史文化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古城環線綠道為線路,串聯望江路、九山河、小南門河以及鬥城九山中的積穀山、華蓋山、海壇山一縱山脈、松臺山及郭公山,綠道全長約7.6公里。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綠道與慢行道疊加,依託優美的山體、水系景觀資源,串聯古城的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展博館、名人展示館等重要歷史人文展示及體驗景點,打造觀山、觀水、品鬥城的歷史文化主題特色綠道。

時尚創意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會昌河(湖)為線路,西起站前路,東至南塘街,全長約6.4公里。以時尚創意為主題,以創意休閒、文化休閒為主要功能,結合龍舟文化,通過對沿線西山陶瓷廠、快鹿味精廠、浙南農副產品市場、水產品市場等舊廠區和舊市場功能置換後作為創意園的打造模式,形成創意產業集群;同時利用會昌競渡、水運廣場、山水詩文化園、白鹿洲公園等景點、節點的新建、提升工程,形成以“水文化”為主要內涵,“龍舟文化”為主要特色的濱水文化休閒帶。

濱海風情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西起臥旗山公園,經望江路、甌江路、靈霓線,至洞頭本島,全長約69.6公里。以濱江防洪堤、洞頭及龍灣沿海海岸線為依託,通過串聯帆影公園、世界古航標江心嶼、清朝抵抗外侮的江防設施龍灣炮臺、防洪堤及洞頭海洋保護區等江海景觀節點及文化遺存資源,展現甌江江景、洞頭海島沿線海島風光,打造濱海風情主題綠道。

民俗休閒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溫瑞塘河為線,北起劃龍橋路,南至白象塔,全長約7.5公里。以民俗休閒為主題,結合多元河居文化特徵,通過對沿線梧田老街、白象老街等歷史街區的有機更新打造,結合瓦房尋憶、橫崗新顏、荷塘月色、嶂嶼競渡、謝靈運公園等景觀節點的建設,形成體現塘河多元河居文化的濱水民俗文化休閒帶。

現代宜居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劃龍橋河、蒲州河為線,西起府西路,東至甌江,全長約5.3公里。以現代宜居為主題,以綠道通行、健身休閒為主要功能,通過對沿線綠道的貫通,以及蒲州老街和蒲州創意園的打造,使其成為服務于周邊現代居住區日常休閒、健身功能的濱水生活休閒綠道。

活力都市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呂浦河、劃龍橋河、溫瑞塘河、橫瀆河為環狀線路,全長約6.9公里。以活力都市為主題,以商務休閒、文化休閒為主要功能,通過對呂浦人家、商務休閒園、燈塔創意園、動力頭創意園、魚鱗水街的打造,強化其商務休閒和都市主流消費型業態氛圍的營造,服務於周邊都市居住區和商務辦公區。

圖為大羅山綠道。蘇巧將 攝

2017年,全市新建綠道150.5公里。

不少綠道進行了提升改造,

打通了斷頭節點。

市區呂浦河沿岸、

劃龍橋河沿岸和甌江路、

九山路等周邊綠道,

很多已連線成網。

現在,

請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

部分串聯起溫州自然和人文景觀的

精品休閒綠道吧~

甌江南岸綠道

甌江南岸綠道是主城區主要綠道。綠道沿線配套設施齊全,沿線江景優美,與永嘉縣甌北鎮、“中國四大名嶼”江心嶼隔江相望,綠道植物種類繁多,層次豐富,季相明顯,同時重要節點位置正逐步增設自然花鏡,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悠閒、遊憩的場所。

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

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環繞大羅山而建,貫穿城市山脊線,全長10公里,是我市著名的省級綠道。大羅山綠道集合登山健身步道和省級綠道為一體,以茶山、仙岩兩處風景名勝區為觀賞背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羅山原有的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吸引著大量的遊客來登山健身、休閒旅遊。

匯昌河(甌海段)綠道

匯昌河(甌海段)綠道貫通工程,地質橋至西山南路沿河綠道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同時提升了城市品位。

黃石山沿河綠道

龍灣黃石山沿河綠道將自然景觀與親水景觀相結合,建設有景觀游步道、自行車綠道、植物造景、親水準台、釣魚臺、自然花境、懸空木棧道、景觀亭廊、主題雕塑等內容,同時還設有音質優越的音響設施以及絢麗的夜景燈光,在聽音樂、賞美景、品雕塑、聞花香中融合濃厚的文化品位與內涵,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合,是一條集休閒、遊憩、觀賞為一體的親水景觀綠道。

洞頭環島綠道

環島綠道始於雙撲隧道(大長坑)延伸至東沙綠道,總長10公里,是因地制宜採用綠地與人行步道相結合的形式,突出旅遊、休閒、健身特色,形成自然、人文景觀一體的風景綠道。環島綠道連接自然生態走廊、風景道及綠化帶等人工走廊以及郊外公園、風景區等資源,形成可供城鄉居民、遊客休閒游憩的開敞空間。

中運河-勝利塘河綠道

中運河-勝利塘河綠道位於樂清市市區,屬於城鎮型綠道,綠道所在綠廊平均寬度20米以上,慢行道路面寬3米,總長度約5公里。綠道沿市區中運河和勝利塘河佈局而建,穿過清和公園和勝利塘河公園,進入新建住宅社區和公共建築分佈區,兩側綠地喬、灌、草坪分層配置,為人們提供遊憩交往空間。

記者 章映

編輯 吳翼然

該段綠道以古城環線綠道為線路,串聯望江路、九山河、小南門河以及鬥城九山中的積穀山、華蓋山、海壇山一縱山脈、松臺山及郭公山,綠道全長約7.6公里。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綠道與慢行道疊加,依託優美的山體、水系景觀資源,串聯古城的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展博館、名人展示館等重要歷史人文展示及體驗景點,打造觀山、觀水、品鬥城的歷史文化主題特色綠道。

時尚創意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會昌河(湖)為線路,西起站前路,東至南塘街,全長約6.4公里。以時尚創意為主題,以創意休閒、文化休閒為主要功能,結合龍舟文化,通過對沿線西山陶瓷廠、快鹿味精廠、浙南農副產品市場、水產品市場等舊廠區和舊市場功能置換後作為創意園的打造模式,形成創意產業集群;同時利用會昌競渡、水運廣場、山水詩文化園、白鹿洲公園等景點、節點的新建、提升工程,形成以“水文化”為主要內涵,“龍舟文化”為主要特色的濱水文化休閒帶。

濱海風情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西起臥旗山公園,經望江路、甌江路、靈霓線,至洞頭本島,全長約69.6公里。以濱江防洪堤、洞頭及龍灣沿海海岸線為依託,通過串聯帆影公園、世界古航標江心嶼、清朝抵抗外侮的江防設施龍灣炮臺、防洪堤及洞頭海洋保護區等江海景觀節點及文化遺存資源,展現甌江江景、洞頭海島沿線海島風光,打造濱海風情主題綠道。

民俗休閒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溫瑞塘河為線,北起劃龍橋路,南至白象塔,全長約7.5公里。以民俗休閒為主題,結合多元河居文化特徵,通過對沿線梧田老街、白象老街等歷史街區的有機更新打造,結合瓦房尋憶、橫崗新顏、荷塘月色、嶂嶼競渡、謝靈運公園等景觀節點的建設,形成體現塘河多元河居文化的濱水民俗文化休閒帶。

現代宜居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劃龍橋河、蒲州河為線,西起府西路,東至甌江,全長約5.3公里。以現代宜居為主題,以綠道通行、健身休閒為主要功能,通過對沿線綠道的貫通,以及蒲州老街和蒲州創意園的打造,使其成為服務于周邊現代居住區日常休閒、健身功能的濱水生活休閒綠道。

活力都市主題綠道

該段綠道以呂浦河、劃龍橋河、溫瑞塘河、橫瀆河為環狀線路,全長約6.9公里。以活力都市為主題,以商務休閒、文化休閒為主要功能,通過對呂浦人家、商務休閒園、燈塔創意園、動力頭創意園、魚鱗水街的打造,強化其商務休閒和都市主流消費型業態氛圍的營造,服務於周邊都市居住區和商務辦公區。

圖為大羅山綠道。蘇巧將 攝

2017年,全市新建綠道150.5公里。

不少綠道進行了提升改造,

打通了斷頭節點。

市區呂浦河沿岸、

劃龍橋河沿岸和甌江路、

九山路等周邊綠道,

很多已連線成網。

現在,

請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

部分串聯起溫州自然和人文景觀的

精品休閒綠道吧~

甌江南岸綠道

甌江南岸綠道是主城區主要綠道。綠道沿線配套設施齊全,沿線江景優美,與永嘉縣甌北鎮、“中國四大名嶼”江心嶼隔江相望,綠道植物種類繁多,層次豐富,季相明顯,同時重要節點位置正逐步增設自然花鏡,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悠閒、遊憩的場所。

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

大羅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環繞大羅山而建,貫穿城市山脊線,全長10公里,是我市著名的省級綠道。大羅山綠道集合登山健身步道和省級綠道為一體,以茶山、仙岩兩處風景名勝區為觀賞背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羅山原有的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吸引著大量的遊客來登山健身、休閒旅遊。

匯昌河(甌海段)綠道

匯昌河(甌海段)綠道貫通工程,地質橋至西山南路沿河綠道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同時提升了城市品位。

黃石山沿河綠道

龍灣黃石山沿河綠道將自然景觀與親水景觀相結合,建設有景觀游步道、自行車綠道、植物造景、親水準台、釣魚臺、自然花境、懸空木棧道、景觀亭廊、主題雕塑等內容,同時還設有音質優越的音響設施以及絢麗的夜景燈光,在聽音樂、賞美景、品雕塑、聞花香中融合濃厚的文化品位與內涵,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合,是一條集休閒、遊憩、觀賞為一體的親水景觀綠道。

洞頭環島綠道

環島綠道始於雙撲隧道(大長坑)延伸至東沙綠道,總長10公里,是因地制宜採用綠地與人行步道相結合的形式,突出旅遊、休閒、健身特色,形成自然、人文景觀一體的風景綠道。環島綠道連接自然生態走廊、風景道及綠化帶等人工走廊以及郊外公園、風景區等資源,形成可供城鄉居民、遊客休閒游憩的開敞空間。

中運河-勝利塘河綠道

中運河-勝利塘河綠道位於樂清市市區,屬於城鎮型綠道,綠道所在綠廊平均寬度20米以上,慢行道路面寬3米,總長度約5公里。綠道沿市區中運河和勝利塘河佈局而建,穿過清和公園和勝利塘河公園,進入新建住宅社區和公共建築分佈區,兩側綠地喬、灌、草坪分層配置,為人們提供遊憩交往空間。

記者 章映

編輯 吳翼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